還記得2008年前後,網絡上曾風靡過一群人,他們的代號叫做「殺馬特」。
「殺馬特」,這個詞語來源於英文單詞smart,意思是時尚的、聰明地,在中國開始流行,是結合了日本視覺系和歐美搖滾的特點。
原始的殺馬特都留著五顏六色的長髮,還穿著很個性化的服裝,畫著濃妝,喜歡在攝像頭前做一些奇怪的動作。
而殺馬特一族也是活躍在職場的各個行業。比如當年有個叫羅福興的人,是中國最早發起洗剪吹髮型的人之一,他還以「殺馬特家族」的名字建立了許多QQ群,因此他也被貼上了「殺馬特創始人」的標籤。
同樣,在許多製造業的工廠,幾年前,那些年輕的工人們也一度非常流行「殺馬特」,比如染髮、留長髮、紋身等等。
可如今若你再去工廠觀察,留長髮的工人真是越來越少。甚至企業的HR們在招聘廣告上就明確註明:不招長發工人。
那麼為什麼曾經走紅的「殺馬特」開始消失在企業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一、用人從注重技能到更注重個性
在早期的人力資源市場上,企業僱主們更關心員工的求職技能行不行,比如你能夠操作一臺機器,那就是基本符合錄用條件了。
但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已發生了重大變化,僱主方更關心員工深層次的性格、價值觀等維度。
比如看到一個留長頭髮、手臂紋身的小夥來應聘,第一印象就不好,會覺得這類年輕人非常叛逆,入職後也許不會服從管理。
即使面試現場不明說,這樣的候選人估計也不會接到錄用電話了。
二、出於職業安全的考慮
我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一則新聞,說的是有位工廠的一線水流線工人,某次在操作設備的時候,因為頭髮太長,整個腦袋不小心被卡在了機器上,若不是工友及時關閉電源,可能那個工人會有生命危險。
這類事情並非危言聳聽,留長髮的男生去做攝影師也許完全沒問題,但是放到製造工廠的車間裡卻增加了許多安全隱患。
因此,企業不太願意招聘留長髮的男員工也是情有可原,還有的工廠即使錄用了長發男員工,也會要求他們在入職前剪成短髮。
畢竟員工一旦出了事情,企業也是有很大的管理責任。
三、企業文化的考量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企業文化的要求,並且這種職業要求往往是隱性的、不公開的。
舉個例子,浙江有某家民企的老闆以前是軍人出身,他對員工的職業形象要求就非常嚴格,別說是男生留長髮不被允許,女生留長髮他都不鼓勵。
在他的理念中,員工來工作就是簡簡單單做業績,不需要追求其他形式上的「殺馬特」。
我還聽說那位老闆在公司規模做大後,給入職的新員工搞起來了軍訓,目的是磨練他們的工作意志,體現狼性文化的特點。
寫在最後
作為一名80後,「殺馬特」也是我這個年紀人群很有畫面感的年代記憶。
但職場總是不斷在走向成熟和專業化,普通工人也好,公司白領也罷,我們需要使得自己去匹配新時代的職業形象要求。
雖然生活和工作得有區分,但很多時候兩者並不能簡單切割。
為了讓你的老闆、客戶更加欣賞你,「殺馬特」該收還是收吧。
#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