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招聘不要長發工人:當年令人膜拜的殺馬特正逐漸消亡

2020-12-14 丁路遙知事

還記得2008年前後,網絡上曾風靡過一群人,他們的代號叫做「殺馬特」。

「殺馬特」,這個詞語來源於英文單詞smart,意思是時尚的、聰明地,在中國開始流行,是結合了日本視覺系和歐美搖滾的特點。

原始的殺馬特都留著五顏六色的長髮,還穿著很個性化的服裝,畫著濃妝,喜歡在攝像頭前做一些奇怪的動作。

而殺馬特一族也是活躍在職場的各個行業。比如當年有個叫羅福興的人,是中國最早發起洗剪吹髮型的人之一,他還以「殺馬特家族」的名字建立了許多QQ群,因此他也被貼上了「殺馬特創始人」的標籤。

同樣,在許多製造業的工廠,幾年前,那些年輕的工人們也一度非常流行「殺馬特」,比如染髮、留長髮、紋身等等。

可如今若你再去工廠觀察,留長髮的工人真是越來越少。甚至企業的HR們在招聘廣告上就明確註明:不招長發工人。

那麼為什麼曾經走紅的「殺馬特」開始消失在企業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一、用人從注重技能到更注重個性

在早期的人力資源市場上,企業僱主們更關心員工的求職技能行不行,比如你能夠操作一臺機器,那就是基本符合錄用條件了。

但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已發生了重大變化,僱主方更關心員工深層次的性格、價值觀等維度。

比如看到一個留長頭髮、手臂紋身的小夥來應聘,第一印象就不好,會覺得這類年輕人非常叛逆,入職後也許不會服從管理。

即使面試現場不明說,這樣的候選人估計也不會接到錄用電話了。

二、出於職業安全的考慮

我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一則新聞,說的是有位工廠的一線水流線工人,某次在操作設備的時候,因為頭髮太長,整個腦袋不小心被卡在了機器上,若不是工友及時關閉電源,可能那個工人會有生命危險。

這類事情並非危言聳聽,留長髮的男生去做攝影師也許完全沒問題,但是放到製造工廠的車間裡卻增加了許多安全隱患。

因此,企業不太願意招聘留長髮的男員工也是情有可原,還有的工廠即使錄用了長發男員工,也會要求他們在入職前剪成短髮。

畢竟員工一旦出了事情,企業也是有很大的管理責任。

三、企業文化的考量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企業文化的要求,並且這種職業要求往往是隱性的、不公開的。

舉個例子,浙江有某家民企的老闆以前是軍人出身,他對員工的職業形象要求就非常嚴格,別說是男生留長髮不被允許,女生留長髮他都不鼓勵。

在他的理念中,員工來工作就是簡簡單單做業績,不需要追求其他形式上的「殺馬特」。

我還聽說那位老闆在公司規模做大後,給入職的新員工搞起來了軍訓,目的是磨練他們的工作意志,體現狼性文化的特點。

寫在最後

作為一名80後,「殺馬特」也是我這個年紀人群很有畫面感的年代記憶。

但職場總是不斷在走向成熟和專業化,普通工人也好,公司白領也罷,我們需要使得自己去匹配新時代的職業形象要求。

雖然生活和工作得有區分,但很多時候兩者並不能簡單切割。

為了讓你的老闆、客戶更加欣賞你,「殺馬特」該收還是收吧。

#招聘#

相關焦點

  • 殺馬特消亡史
    火星文、非主流、殺馬特,曾是無數90後青春裡共同經歷過的時代符號。十多年前,曾有很多年輕人。 他們留著五顏六色的長髮,喜歡畫很濃的妝,穿「個性」的衣服。他們抽菸、喝酒、燙頭、寫火星文,但他們知道,自己是好男孩、好女孩。 他們以殺馬特、非主流自居,並逐漸聚攏成為一種專屬於年輕人的風向潮流。
  • 殺馬特背後的工廠青年:不是酷,是很殘酷
    從2016年開始,李一凡在廣東、貴州、雲南等地,完成殺馬特採訪67個,網絡採訪11個,同時,通過在快手購買手機視頻等方式,收集了工廠流水線及工人生活錄像九百多段,最終製作成一部影片。 起初,李一凡認為,殺馬特是一種對主流文化的反叛,玩殺馬特的年輕人都很張揚、自信或兇狠。
  • 「殺馬特」傷心故事
    殺馬特青年。受訪者供圖等在工廠門口的女孩「我們對『殺馬特』有理解上的誤區。」李一凡對記者說,「他們不是每天都頂著那種頭髮的……只有周末去溜冰場,才吹那種頭型。」廣東燠熱,如果不持續地噴大量髮膠,堅硬的髮型很快就倒塌了。生產繁忙的時候,很多「殺馬特」每個月只有一天休息,他們平時只是披著長發。
  • 《殺馬特我愛你》,被誤解的殺馬特文化,背後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殺馬特大多都是從遊戲勁舞團裡出來的,當年的勁舞團裡有很多的非主流家族,其中耳熟能詳的有葬愛家族、殘血家族、皇族等等,這些個名頭現在聽起來略顯中二,但在當年可是響噹噹的存在,那時殺馬特不過是個很小的家族。
  • 豆瓣8.7,曾被狠狠嘲笑的殺馬特,真實生活令人意想不到
    殺馬特真正出名是在2007年後,那個時候,殺馬特的人數是相當多的。一個工廠一條流水線上有七八個殺馬特,廣東、浙江、福建很多工業區裡面,滿眼皆是殺馬特。但是,就在2007年左右,非主流界發生了一次很大的分裂:城市裡玩非主流的,不跟農村的玩了。
  • 殺馬特從未消亡,只是變成了「鬼火少年」
    乍一看,還頗有幾分當年殺馬特的非主流神韻。不知是不是某種巧合,2012年之後,殺馬特逐漸跟火星文、山寨混搭,漸漸從主流視野中消失殆盡。2013年,隨著山寨鬼火摩託的大量湧現,鬼火少年漸漸出沒在山嶺之間。鬼火少年之所以「鬼火」,其根源就是胯下的鬼火摩託。
  • 消失的殺馬特,事實證明被社會磨平稜角只是時間問題
    消失的殺馬特,事實證明被社會磨平稜角只是時間問題 媒體在今年結束之際能夠關注到曾經的殺馬特少年徹底消失,這是讓紙白君意外的,雖然紙白君也是90後一員,但一直都是對殺馬特同齡人敬而遠之的。殺馬特少年為什麼曾經一度成為集體化的標識?其根源還是在於即便對於90後這代人,在初中、高中就輟學的人還是很多,他們無法通過知識獲得認同感。
  • 14年前創造「殺馬特」的廣東少年,婉拒富婆追求,如今他長這樣
    奧古斯特·普雷曼:「機巧之人不標新立異」「殺馬特」是我國始於零八年的一種文化,通常以誇張甚至顏色鮮豔的長髮和千奇百怪、標新立異的衣服為特點,是模仿日本視覺系搖滾服飾而來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那時正是打工潮的熱浪席捲之時,社會上有許多讀不了書甚至認為讀書無用年紀輕輕不學無術的人,他們很多人後來都進入了工廠做一個流水線工人,這就誕生了構成殺馬特的主力軍:新生代年輕人。這一部分人大多數為農村出身的90後,中學畢業後就早早輟學,選擇進入社會謀生,於是產生了自身文化和社會主流文化不相符合的脫節現象。
  • 殺馬特為什麼消失了?豆瓣8.7分,歷時兩年拍攝的紀錄片給你答案!
    在拍攝期間,李一凡又從殺馬特和其他工人手中,通過直接購買手機視頻等方式,收集了工廠流水線及工人生活錄像915段。 讓我們重新認識殺馬特(smart)
  • 殺馬特我愛你,一部應該在人民大會堂循環播放的電影
    如何獲得工人和工廠素材,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殺馬特群體為何被絞殺,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屌絲群體和殺馬特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周楚珺耕讀政治學的傳播學博士,左岸中年圓首的秘書主持人,深焦DeepFocus 主編2017年,紀錄片導演李一凡開始拍攝殺馬特。
  • 殺馬特最後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尤其那些他心目中的殺馬特「元老」們,都已經從倒閉的工廠離開,回到老家生活,要麼務農,要麼在當地做一些零工。現實中的東莞,不再有人提起殺馬特。這個曾經的「世界工廠」改名自稱「大灣區腹地城市」,最大的新聞是華為總部落地,和今年房價漲幅全國第一。時代變遷,投射在網絡空間裡。依然是那些殺馬特QQ群,大家聊的話題卻和從前大不一樣。
  • 殺馬特,中國打工少年的保護色
    然而,在B站打出「爺青回」彈幕的主力軍,並不是倦怠疲勞的中年人,而是正當年的80後、90後,甚至00後們。 來城市打工的殺馬特們,從小缺乏關懷和陪伴。當他們和老鄉被分配到工廠後,工廠會把他們化整為零,安排到不同部門,以防鬧事。 這些十四五歲的少年,精力正旺盛,而社交卻約等於無,苦悶需要排解出去。
  • 從殺馬特到00後提桶者,什麼都沒改變
    來源:疫觀全球還記得殺馬特麼?這個詞大約2006年出現在中文網絡上,2009年遍地開花、火爆網絡,2013年因為「三俗」被集中整治,之後依然頑強地生活在網絡的邊緣地帶。站立的、爆炸式的、五顏六色的、奇奇怪怪的長髮——這是外界對殺馬特的刻板印象。
  • 專訪|他尋找到了一百位消失的殺馬特
    在拍攝期間,李一凡又從殺馬特和其他工人手中,通過直接購買手機視頻等方式,收集了工廠流水線及工人生活錄像915段。剪輯過程中,他最終選擇放棄傳統的導演視角,並將「第一人稱」還給了殺馬特。以下是李一凡的自述。一其實,我沒想到《殺馬特我愛你》這個片子會成為一個這麼熱鬧的話題。很多人跟我要資源、要放映,我挺出乎意料的。
  • 群嘲多年,中國的殺馬特只剩下最後8個人
    並不是所有的精神小夥都能加入殺馬特家族。在當時的殺馬特眼中,他們就是時尚與先鋒的代名詞。二、殺馬特的封殺與復甦殺馬特家族的集結就像當前的粉圈出徵一樣。當年殺馬特和魔獸世界吧、李毅吧之間發生網絡激戰,還創下了每日刷3000條帖子的記錄。但他們的種種行為,已經在人們的心中埋下了反感的種子。
  • 曾被人看不起的殺馬特髮型,是許多打工青年追求過自由的證明
    但其實這一切,都是「審美人上人」對中國殺馬特的意淫式解讀。事實是,或許當年羅福興創立殺馬特時,的確借鑑了一些視覺系元素。但絕大多數殺馬特們,在染髮之前,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視覺系,什麼是華麗搖滾。真正將他們推向殺馬特生涯的,根本不是朋克,而是一場被血汗工廠壓迫出的集體叛逆。被工廠壓榨到極致後,殺馬特成了邊緣打工人的情緒出口。在紀錄片的開頭,李一凡隨機採訪了七八位殺馬特,問他們都是什麼時候輟學的?
  • 工廠招工難的原因真的是工資低嗎?工資漲了,也沒看到有工人來
    工廠招工難的原因真的是工資低嗎?工資漲了,也沒看到有工人來工廠的招工越來越難了。每一年招聘的季節,工人永遠是招不滿的。但是廠子又需要很多青壯勞動力,於是他們只能進行持續的招聘。同時他也告訴了我很多他認為,工廠工人越來越少的原因。即使是工資漲了,其他方面不改變,那麼工人也只會越來越少。一、福利待遇差第一個就是由於福利待遇差,現在很多工廠都是根據國家規定,給工人們購買五險一金的。
  • 殺馬特消失了?不,他們「變異」了
    殺馬特青年採訪67個,網絡採訪11個,買來的工廠流水線及工人生活錄像915段。片子記錄的主角,是在工廠裡打工的「殺馬特鄉村支線」。也符合大多人對殺馬特的認知,二三線的城鎮青年或到大城市打工的農村青年。豆瓣8.6分,不低的分數,但還是被不少人狙了。
  • 曾經爆火的殺馬特,被無數人誤解了!
    好多小夥伴留言說,好懷念當年我們殺馬特的時代啊,現在想剪個殺馬特頭已經不行了
  • 中國的殺馬特只剩下最後8個人
    殺馬特一詞源於英文單詞smart的諧音,據羅福興說,當年的他為了有些氣勢,把第一個字「斯」改成了「殺」,殺馬特也就此流傳開來。 在當時的殺馬特眼中,他們就是時尚與先鋒的代名詞。 殺馬特家族的集結就像當前的粉圈出徵一樣。當年殺馬特和魔獸世界吧、李毅吧之間發生網絡激戰,還創下了每日刷3000條帖子的記錄。但他們的種種行為,已經在人們的心中埋下了反感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