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法「三十而立」:守護光影創作 不負筆墨心血

2020-12-23 金臺資訊

2019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新華社發

短視頻版權保護備受關注。圖為在短視頻平臺上走紅的20歲的藏族小夥丁真。新華社發

7月23日,第十屆江蘇書展在江蘇蘇州開幕,圖為兩名工作人員在直播介紹圖書。新華社發

11月11日,「三十而立」的著作權法完成了第三次修改。自1990年通過以來,著作權法將中國的版權保護事業帶入一個新的階段。

侵權與保護不斷博弈

2019年2月,「童話大王」鄭淵潔向全國「掃黃打非」辦實名舉報,一起涉案碼洋近億元的特大侵犯著作權案轟動全國。

11月27日,江蘇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特大侵犯著作權案作出判決,涉案兩家公司及數名個人分別被嚴懲。鄭淵潔在個人微博表示:「國家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力度越來越大。」

著作權法頒布30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更迭,圍繞著作權侵權與保護的「貓鼠遊戲」也不斷變換著形式。從街邊攤盜版書、盜版光碟泛濫,到網絡上盜版音樂、盜版電影猖獗,再到如今短視頻、表演直播、遊戲解說等侵權現象頻發,從事審判工作近20年的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庭庭長楊德嘉感嘆:「一方面,新技術讓著作權人發表和傳播作品的門檻更低、障礙更少,促進了作品的創作;另一方面,侵權成本和侵權門檻也更低了,這正是技術發展的硬幣兩面。」

在楊德嘉眼中,近年來涉著作權案件越來越多、侵權數額越來越大的現象背後,是智慧財產權市場的日漸成熟、智慧財產權在國民經濟和老百姓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當然,隨著產業的發展升級和自身淨化以及司法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很多盜版行為也在逐漸被淘汰,消費者的版權意識也在提升,現在付費觀看、付費收聽已被公眾普遍認可和接受。」楊德嘉說。

「在未來,創作方式、傳播方式還會繼續發生變化,但無論如何,著作權法的主線永遠是作品的創作、傳播和保護。」楊德嘉表示,時代在發展,侵權與保護的博弈也將繼續。

正如今年9月在中國版權協會主辦的紀念著作權法頒布30周年座談會上,年近90歲的原新聞出版署副署長、國家版權局原副局長劉杲所說,面對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市場帶來的動蕩環境,「版權保護事業必須努力適應,繼續前進,別無選擇」。

將更多創作成果納入著作權保護圈

電影片段剪輯類短視頻的侵權問題如何判斷?使用技術手段修復老電影能否構成新的作品?個人表演類視頻的獨創性如何認定……有人說,現在是全民都是著作權人的時代。尤其是隨著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的風靡,短視頻在創造文化消費新風尚的同時,也為著作權保護帶來了新挑戰。

截至今年8月,抖音日活躍用戶已超過6億。越來越多原創者的加入,讓短視頻平臺百花齊放。但與此同時,一些抄襲作品也在魚目混珠。此外還有一些直播賽事、網路遊戲、音樂噴泉、電子地圖等創作成果,由於不完全符合現行法律規定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之技術要件,一度徘徊於著作權保護圈之外。

11月新修改的著作權法完善了作品的定義和類型,將受著作權保護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修改為「視聽作品」。字節跳動相關法務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此次修訂無疑是立法機關對文娛行業長期存在的新型視聽類內容作品類型定位爭議的正面回應,短視頻類作品有望獲得明確的作品類型定位,這將更加有利於原創視頻作者的版權保護,為社會文化發展的繁榮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針對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維權成本高、賠償數額低的現實問題,新法也引入懲罰性賠償,規定對於侵權行為情節嚴重的,可以在賠償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給予賠償。

「不同於傳統民事領域中的『填平』原則,懲罰性賠償對惡意侵權的震懾,在將來會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楊德嘉表示,「當然,這種威懾還需要在司法實踐中將懲罰性賠償運用得當,讓人們看到法律不是一個擺設、一句口號,而是有牙齒的,有鋒芒的。」

創作、傳播和保護的平衡

去年,動用全球8個射電望遠鏡,由200多位工程師、科學家共同參與拍攝、計算、模擬等工作,前後共耗費了2年多時間得到的「人類歷史上的首張黑洞照片」,引發了全球「是否認定其為作品」之爭。近年來AI創作的詩歌、照片等,其著作權歸屬問題亦爭論不休。如今網際網路上的海量作品,競相成為後來者們創作的源泉,這樣會不會構成侵權呢——越來越多新事物、新現象的出現,考驗著著作權法是否能平衡鼓勵創新與保護權益天平的兩端。

日前有消息稱,《五環之歌》改編侵權案上訴結果出爐,判決結果依舊是嶽雲鵬等被告沒有侵害原告享有的著作權,法院認為《五環之歌》的思想主題和表達方式與《牡丹之歌》並不相同,原告上訴被駁回。「平衡各方面利益,是著作權法永恆的一個主題。」在楊德嘉眼中,應當對在後創作秉持包容和開放的理念,在實踐中,為在先作品、在後創作和公共利益尋求一個平衡點。

現行著作權法對「合理使用」作品留有空間。新法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個評判指引,規定在合理使用時「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新著作權法引入了更加彈性、靈活的合理使用規則,在強化鼓勵創新的立法宗旨和充分保護作者利益的同時,也兼顧了作品使用人和廣大社會公眾的利益,打破了以往過於機械僵化的條文束縛,賦予了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空間,以應對新技術、新環境對法律的挑戰。」在肯定修改的同時,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熊文聰表示,在現實生活中,極有可能產生立法機關不希望出現的兩種情況,「比如向公眾收取門票用於募捐的公益賑災演出,看似『以營利為目的』,但又沒有『影響作品的正常使用』,此時是支持其不侵權抗辯還是不支持呢」?因此在這次「偉大而艱辛的制度重構」之後,熊文聰希望某些模糊和不足之處有待今後著作權法實踐部門通過創造性解釋和適用來加以彌補。(記者 劉華東)

相關焦點

  • 著作權法「三十而立」——守護光影創作 不負筆墨心血
    【法眼觀】  光明日報記者 劉華東  11月11日,「三十而立」的著作權法完成了第三次修改。自1990年通過以來,著作權法將中國的版權保護事業帶入一個新的階段。  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
  • 著作權法「三十而立」——守護光影創作 不負筆墨心血_新聞中心...
    11月11日,「三十而立」的著作權法完成了第三次修改。自1990年通過以來,著作權法將中國的版權保護事業帶入一個新的階段。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
  • 紅豆男裝長城系列,守護三十而立的你
    萬裡長城抵禦外敵侵襲,守護著中華文明,它已經不同於一般的物質文化,而是化作一種精神、鬥志與力量,經久不衰;而立之年的當代男性肩負著多方重任,逐漸成長為社會、家庭的中流砥柱,如同一道「長城」一般守護著家庭,在人生道路上開拓進取
  • 時代光影王錦:堅持內容精耕細作,是時代光影的創作品格
    隨著政策、風向、市場的不斷衝擊,創作者「體感溫度」降低的同時,也在尋找著適配如今內容環境的最佳創作。於此,契合社會基調、彌散生活氣息的「精品劇」更成為著影視行業不可或缺的內容。在政策引導、市場需求、觀眾渴望的三方助力之下,展現時代變遷、投射社會影像、反映當代生活的現實主義美學成為幾多頭部製作公司的「心頭好」。時代光影也不例外。
  • 十年大修,《著作權法》到底改了什麼?
    ,現行的《著作權法》對這類作品是這樣描述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這一定義不免冗雜。 確定此類作品的邊界 首先,我們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電子遊戲的畫面是不是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以下簡稱「類電作品」)?
  • 新著作權法將為遊戲產業帶來什麼?
    今年11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並將於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在新修訂的著作權法中,與遊戲產業關係最為密切的修改是,將原先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修改為了「視聽作品」,這將有利於遊戲作為一個整體被納入著作權保護範圍。
  • 祭出懲罰性賠償 新《著作權法》給「洗稿」戴上緊箍
    新媒體小編創作的H5、Flash等作品,再也不用擔心不是「按照傳統的電影攝製方法創作」而被排斥在保護範圍之外了。新《著作權法》還有不少亮點,源於司法實踐中已被廣為接受的解釋或慣例。如很多機構媒體和優秀的自媒體人苦於被一些無良媒體以「搬運」、「洗稿」的方式大肆侵權已久。
  • 孫山:《著作權法》中作品類型兜底條款的適用機理
    而在2020年修訂後的《著作權法》第3條中,作品定義之後仍然保留了「包括」,作品類型列舉中仍然保留了兜底條款,並且刪去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限制,立法者的態度顯而易見:為新類型作品的保護鬆綁,「其他作品」成為獨立的作品類型。因此,《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作品,自然是「包括但不限於」前八項的具體類型,前八項屬於著重指出的部分,以其他形式創作的新類型作品,都可按「其他作品」之名獲得該法的保護。
  • 創作談 ▏傳承創新 融鑄西北心像——大西北山水畫筆墨語言的傳承...
    我以為這一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西方繪畫無論是古典主義、前後的印象主義、表現主義乃至現代派、後現代派等,均構築在科學的解剖、光影分析、數據分析乃至於心理分析的基礎之上,藝術與科學相輔相成,而中國的繪畫是在儒家、道家及其後的禪宗等思想指導下逐步成長起來的。
  • 十年磨一劍 新版《著作權法》「亮」在哪裡
    《著作權法》自1990年頒布以來,經過2001年和2010年兩次修改,新時代條件下,為有效回應和解決新問題,須對現行《著作權法》作出調整和完善。此次修訂後的《著作權法》共6章、67條,完善了「作品」的定義,新增「視聽作品」類型,增加了懲罰性賠償規定,凸顯對視覺障礙者的關愛。修訂後的《著作權法》「亮」在哪裡?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不同著作權群體。
  • 斯凱奇「S圖形」因設計簡單 被法院認定不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
    原標題:快訊|斯凱奇「S圖形」因設計簡單,被法院認定不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美術作品   12月17日下午,財經網產經由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獲悉
  • 聊聊新《著作權法》裡的「視聽作品」
    原標題 | 新法解讀 | 胡震遠:聊聊新《著作權法》裡的「視聽作品」作者 | 胡震遠 方達律師事務所《著作權法》終於修改完畢,選在明年兒童節歡樂實施,屆時各位看官可以體驗一下,什麼叫「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
  • 新《著作權法》「拍了拍」洗稿者,掏出一張重罰罰單
    新媒體小編創作的H5、Flash等作品,再也不用擔心不是「按照傳統的電影攝製方法創作」而被排斥在保護範圍之外了。「視聽作品」等概念上的開放性,在傳播形式與傳播渠道的大變革中,能有效保持法律的相對穩定。這是從制度基礎架構上的必要修訂。
  • 新《著作權法》為網絡版權產業奠定發展基石
    網絡版權產業之所以由弱變強、不斷壯大,一方面得益於不斷吸納新興的創作和傳播技術,另一方面歸因於不斷革新商業模式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大眾文化需求。作為保障網絡版權產業發展與行業生態的基本立法,《著作權法》為適應我國版權產業發展的自主需求,歷時十年,在各界廣泛關注和行業急切盼望下於2020年11月11日完成了第三次修訂。
  • 十年磨一劍 新版著作權法「亮」在哪裡
    林洋說,近年來,傳統方式的侵權行為得到了一定遏制,但又產生了新問題:在融媒體環境下,侵權主體非常分散,作品被侵權後,往往在各平臺鋪天蓋地出現,難以尋找侵權的源頭;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如拼購、二手交易快速發展,但運營方沒有建立有效監管機制,使盜版死灰復燃;寫作群體詬病已久的剽竊問題則更為複雜,侵權者剽竊創意、橋段、大綱,甚至拼湊多部作品,通過「洗稿」降低創作成本,快速獲利
  • 為什麼說「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論語·為政》說「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種說法合適嗎,或許合適,或許也不太合適?今天我寫「三十而立」,三十該立嗎?三十不該立嗎?各位小夥伴,你們有答案嗎?或許,此刻,可以靜下心來,認真的想一想。其實,我沒有想好。
  • 新版著作權法將施行 攝影作品保護期延長
    著作權法修訂明確對集體管理制度監管,集體管理組織要為著作權人服務  新版著作權法將施行 攝影作品保護期延長著作權法此次修訂,明確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性質為非營利法人,這與民法典關於法人的分類做了銜接。焦點1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有義務定期公布使用費收付情況著作權集體管理是全球通行做法,也是版權創作保護和應用水平的重要標誌。
  • 快訊| 斯凱奇「S圖形」因設計簡單,被法院認定不構成著作權法意義...
    財經網產經訊 12月17日下午,財經網產經由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獲悉,在一起商標近似糾紛中,斯凱傑公司旗下斯凱奇((SKECHERS))品牌關於「S圖形」的美術作品著作權,被北京市高院認定只是經過簡單藝術化處理的英文字母「S」,尚未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美術作品。
  • ...S圖形」因設計簡單,被法院認定不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美術作品
    財經網產經訊 12月17日下午,財經網產經由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獲悉,在一起商標近似糾紛中,斯凱傑公司旗下斯凱奇((SKECHERS))品牌關於「S圖形」的美術作品著作權,被北京市高院認定只是經過簡單藝術化處理的英文字母「S」,尚未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美術作品。
  • 快訊|斯凱奇「S圖形」因設計簡單,被法院認定不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
    財經網產經訊 12月17日下午,財經網產經由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獲悉,在一起商標近似糾紛中,斯凱傑公司旗下斯凱奇((SKECHERS))品牌關於「S圖形」的美術作品著作權,被北京市高院認定只是經過簡單藝術化處理的英文字母「S」,尚未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美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