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節,人們趁假期掃墓、出遊或者乾脆在家休息,然而有這樣一群人,早出晚歸,堅守在各大墓區,或在路口指揮疏導交通,或在墓區維護安全秩序,在這幾天裡成了最「忙」的人,他們就是為了清明平安和暢通的公安民警。市公安局交警局機動大隊民警魏楊和鄞州公安分局五鄉派出所基礎中隊中隊長陳蕾,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說起清明掃墓,寧波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鄞州東廂的五鄉鎮。」這裡有全市公墓最集中的寶幢、育王墓區,也是清明掃墓交通流量最集中的區域,作為屬地派出所的民警就成了最忙碌的人了,陳蕾更是所裡的「頭號大忙人」。
陳蕾最近已經連續半個月吃住在派出所裡,沒有回家了。為做好清明安保工作,他每天天沒亮就實地勘查,了解新增墓穴的數量、停車位等數據,並對可能存在的交通問題、安全隱患進行排摸和預測。
昨天是正清明,墓區周邊道路交通管制從前一天晚上10點就開始了,陳蕾帶著所裡的民警和協輔警從前一天晚飯後就開始清理道路兩旁佔道停放的車輛,維護交通隔離設施。
不僅如此,他還要處置各種墓區及周邊的突發狀況。今年清明前的周末,寶幢墓區旁邊的一處廠房起火,風很大,火勢隨時可能蔓延到山上,陳蕾不顧在外連續奔波10多個小時,帶著民警趕去支援救火。
「每年墓區都會發生上墳燒紙錢引起的山火,我們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陳蕾說,派出所為此在3個片區的墓區各安排了一輛巡邏車,隨時出警協助消防人員救援,因此也更希望市民文明祭掃,在墓區儘量不要使用明火。
「清明期間哪有時間回家,再說這麼多年一直也沒有完整的時間去掃墓,也就由兄弟姐妹代替了。」說起自己的「假期」,陳蕾表示他從沒有正經過過。執勤時看著別人一家老小去掃墓上墳,他心裡也不是沒有觸動。這個一米八的漢子說話低沉,嗓音有些沙啞,眼眶深陷,滿面憔悴。「說不累是假的,不過這麼多年了,都已經習慣了。」
參加清明安保工作,魏楊今年已經8個年頭了。他說,他最大的感觸就是每年那三天裡,每天站在路口指揮疏導交通,手勢要揮動數萬次,一天下來腰酸背痛的,手臂更是酸脹得幾乎抬不起來。
魏楊是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機動大隊二中隊民警,每年清明假期都要在高速公路鄞州東出口到329國道之間的寶瞻公路指揮交通。這段路上不僅有高速方向的來車,還有公交轉駁車以及幾個臨時停車場,加上329國道方向西往東交通管制,造成這段路上車流量和人流量非常集中。
他們中隊民警就負責這段路各個路口的交通疏導,每天凌晨3點就上崗執勤,川流不息的人群讓他嘴裡的口哨響個不停,揮動手臂指揮交通的手勢也幾乎沒有停歇,勸說行人靠邊行走,勸說車輛掉頭繞道通行。
「這些天,我們也都是吃住在大隊裡,到凌晨2點就起床了。」魏鞅開玩笑說,吃住在大隊也是為了「偷懶」,不然半夜從家裡趕來集合,反而一點都休息不好,影響第二天執勤體力跟不上。儘管這樣,隊裡有些老同志還是有點吃不消,偷偷揉捏自己酸痛的腰背和手臂,但他們從來不喊累,咬著牙堅持下來。
每年清明最常見的是下雨天。每到清明時節都會下雨,氣溫也會下降,他們出發前都會備上執勤用的雨衣。凌晨去的時候還要穿上毛衣和大衣,到了上午尖峰時段即使下雨,氣溫也回暖了,他們常常外面淋著雨,裡面卻是汗流浹背,因為執勤又沒辦法換衣服。這樣冷熱交替,體質差的很容易生病。
「而且,這樣一站就是八九個小時,到中午12點以後交通流量回落,我們才會稍微輕鬆一點。」魏鞅說,其實這些都是作為交警應該做的分內事,沒什麼好說的,但他們還會做很多服務群眾的分外事。
幫司機換胎、推車、修車……「類似的事情,我們隊裡每個民警都遇到過,只要群眾有需求的,我們都會伸出援助之手。」魏鞅說,還有一個小朋友在人群中跟父母走散了,在馬路上哭泣,他看到後就上前詢問。可能是對警察的天然信任感,這個小朋友從一開始的慌張中漸漸平靜下來,告訴他自己父母的電話號碼。可能由於在山上信號不好,電話打不通,他連忙派人將小朋友送到指揮部,才輾轉聯繫上他父母把他接回去了。
魏楊告訴我們,這幾年有一個可喜的變化,由於軌道交通的開通,現在乘坐地鐵和公交車來墓區祭掃的市民越來越多,加上一直堅持的交通管制,開私家車來的人少了很多。但他們絲毫不敢放鬆,因為人流量依然非常大非常密集,他們在各個路口疏導交通的壓力還是很大的。「我們苦點累點沒有關係,只要交通順暢,群眾平安就好。」
-End-
讓我們向他們道一聲辛苦了!!
通訊員:陸明光、吳玲
編輯:李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