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年初一到初七有什麼習俗要注意!

2021-01-19 川北在線網

2018年大年初一到初七有什麼習俗要注意!

時間:2018-02-16 00: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大年初一到初七有什麼習俗要注意! 大年初一 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初一,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放鞭炮:

  原標題:2018年大年初一到初七有什麼習俗要注意!

 

  大年初一

 

  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初一,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放鞭炮: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

 

  飲食: 1.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2.湯圓--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

 

  還有就是,大年初一不動掃帚,寓意留住福氣和財氣。

 

  同時還有些地方有初一不洗澡的習俗!

  大年初二

 

  回娘家: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祭財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飲食:餛飩,俗稱「元寶湯」。

  大年初三

 

  餓鬼日:到了大年初三,舊習稱為「餓鬼日」,這天忌探親訪友,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難得春節共聚過年,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赤狗日: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

 

  穀子生日: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以為如有犯者,會導致穀物減產。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飲食:北方以餃子為食。民俗、民風的名言是:「出門餃子、進門面」。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代代相傳:除夕到初七的過年習俗是什麼
    此後,每至年末,家家戶戶就貼紅紙、掛紅燈、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自此以後,守歲和吃年夜飯就逐漸成為了除夕的傳統活動。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三十都外出工作,不回家過年。暢暢也想告訴大家,工作再忙,也要一家人一起吃一頓年夜飯。
  • 大年初一習俗和禁忌,一定要知道!
    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
  • 正月初七的習俗是什麼
    春節習俗是什麼呢?  正月初七的習俗是什麼  1、戴人勝  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  6、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 初一到初七 哪些年俗你還不知道?
    導讀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老鼠娶親……大年初一至初七,都有怎樣的風俗呢?你知道除了餃子,還有哪些傳統的過年食品麼?你知道送窮神、接五路是什麼嗎?今天,就讓小編帶你看看正月初一至初七,各地那些有趣的年俗。  大年初一 金雞報曉  放爆竹、吃餃子,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發壓歲錢。
  • 春節初一到初七的習俗都有哪些,你們都知道嗎?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1]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而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 初七是什麼日子?大年初七禁忌習俗有哪些 七出八不出是什麼
    中國農曆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七日」等。春節系列節日中重要的節日之一。那麼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呢?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呢?下面就由中國吃網告訴你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吧。
  • 春節初七有哪些習俗與禁忌,2020鼠年正月初七吃什麼好?
    多年傳承的生活習俗中,人們對一些特定的日子規定下來特殊的含義,在古代流傳的神話傳說中,將正月的第七天稱為「人」節,也稱是「人日子」。之所以有這個說法是因為傳說女媧造世界的過程中,從初一開始,依次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第七天造出了人。
  • 【拜年】大年初一的習俗和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我們生活在一個傳統的國度,關於節日的禮數非常之豐富,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年初一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禮節。 1、放鞭炮初一,開門先放爆竹,這叫做「開門炮仗」。放三個鞭炮叫「連中三元」;放四個鞭炮叫「福祿壽禧」;放五個鞭炮叫「五福臨門」;放六個鞭炮叫「六六大順」。
  • 大年初七有哪些習俗與禁忌呢?
    大年初七為人節,源於古代中國神話。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中國傳統節日。那大年初七的風俗是什麼?    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
  • 【傳統習俗】大年初七「人日節」習俗與禁忌!
    文 | 佚名 來源 | 網絡小編的話中國農曆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七日」等。那麼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呢?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告訴你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吧。
  • 大年初一拜年的習俗與禁忌
    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 正月初七有哪些習俗與禁忌?「6俗7忌」初七的習俗都在這
    「人日」習俗起於西漢初年,是漢人基本節日之一。由漢人之俗而漢族之俗,又由漢族之俗而遍中華北南東西各兄弟民族。由極盛而漸衰漸變。杜甫有詩為證:「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用此也。八日為谷,所系尤重。而人罕知者,故書之」。可見人日節慶,在唐宋城鄉皆已成俗。初七主物為人,乃萬物之主。人們對人類自身的吉兇自會格外重視,於是正月初七也漸漸突出其他節日之上。
  • 正月初七吃什麼好?正月初七是什麼日子 人日節傳統習俗介紹
    每個人自打出生的那天起,出生的那天就是他的生日,一年365天,由於每個人所出生的時間各有不同,因此每個人的生日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但唯獨不同的是,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生日,那就是「人的生日」。說起「人的生日」那就得和正月初七連在一起了。那麼說到這一定會有不少人覺得非常好奇了。
  • 大年初七,這些習俗和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正月初七中國農曆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七日」等。那麼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呢?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告訴你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吧。
  • 大年初一習俗,大年初一為什麼吃餃子?
    可是,作為新年的第一天,習俗和講究可是不少,雖說過了很多個新年,但是,大年初一習俗,大年初一為什麼吃餃子?您都知道嗎?一起看看吧~幾乎是全國各地通行的習俗。一般來說雞鳴即起,有些地方雞未鳴就要起床。民俗專家介紹說,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那麼為什麼大年初一要吃餃子呢?都有哪些講究呢?一起來科普一下吧~
  •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禁忌大全,老祖宗傳下來的,一定要知道!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不同的習俗和注意事項。快看看吧,因為馬上就能用得著了!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 中國傳統習俗禁忌:從大年初一到十五的禁忌大全,不知道就虧大了!
    2021大年初一到十五的禁忌大全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 【民間習俗】你知道大年初七,有哪些風俗嗎?
    正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習俗中的「人日」,即「人類的生日」,這在中國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
  • 年初一至年初七的習俗,濱州人一定要知道!
    牛年到,先給大家拜個年!
  • 大年初一有哪些習俗和禁忌?
    小編祝大家按照中國傳統,在春節過年期間,都有很多的習俗講究,小編也採訪了一下身邊的朋友,對於大年初一都有哪些風俗和禁忌,好像大家都不相同呢!那你們那邊都有什麼風俗呢?可以在評論區告訴大家哦~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關於大年初一的那些事吧~記得轉發告知好友哦~正月初一,在清代前,一直叫「元旦」或「元日」等名稱,辛亥革命以後改稱為「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