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張大叔,前陣子在兒子給他安排的例行體檢中,查出了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都偏高的情況,而且血壓也達到了140/100。醫生告訴他,這些都是血管疾病的預兆,到了這個年紀的話,一定要多重視,很多的腦梗、冠心病,都是這樣來的。
這一番話,把張大叔嚇了個夠嗆。
那麼,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要怎麼辦才好呢?
醫生提醒:低密度脂蛋白偏高,3類食物勸你別再吃
1、動物內臟和肥肉
肥肉和動物內臟中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很高。如果經常食用,人體難以對其進行分解,容易造成膽固醇在血管中沉積,阻礙血液的正常循環,從而使血液粘稠、緩慢甚至中斷,引起腦梗死。
2、酒精以及含有酒精的飲料
經常飲酒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血壓上升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腦出血,危及生命!特別是那些已經有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人,在受到酒精刺激後,其危險因素將高出數倍。
3、醃製食物和高鹽食物
醃製或含鹽的食物通常更「美味」,很容易讓人們食慾打開。但是如果經常吃這些高鹽的或者醃製的菜品的話,很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突發。因為這些食物的含鹽量非常高,如果經常吃,會加大血管的代謝負擔,多餘的脂質代謝不出去,就很容易導致血管硬化。
做好4件事,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防腦梗
1、科學合理的飲食
姬松茸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微量元素和多糖,能加速脂質的分解和排洩,減少脂質在血管的沉積,保護血管;蘆筍也是很好的「血液稀釋劑」,其所含的天冬醯胺和蘆丁可以清潔血管脂質,改善血液粘度,軟化血液血管和預防腦梗死。當然,這些營養素只有在發酵後才能充分利用。
因此,高低密度脂蛋白人群常飲用姬松茸和蘆筍、姬松茸提取的姬松菇蘆筍液,有利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2、養成鍛鍊的習慣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逐漸進入「冬眠模式」。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們不願意出去活動。不過,雖然室外溫度相對較低,但適度活動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對於高密度脂蛋白的人,低溫會減慢血液循環,從而導致更多的脂質沉積。
不過,鍛鍊也要注意。建議患有高密度脂蛋白或其他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過早外出鍛鍊,甚至早起。它們可以在太陽出來的時候出去,室外溫度稍高一些。
3、注意保暖
冬季整體氣溫偏低,尤其是遇到急速降溫的情況,很多中老年人就會吃不消,容易導致血管疾病突發。所以,平時一定要準備足夠的禦寒衣物,一旦降溫,要多穿衣服。一般來說,老年人都會比年輕人更怕冷一些,因此在穿衣的問題上,不要跟年輕人比,以自己舒適為準。
4、常喝溫水
天氣冷了之後,很多人就變得不愛喝水了,而冬季人的新陳代謝本來就趨於緩慢,這樣的話,脂質就更難排出體外,也就更容易引發血管問題。
因此,建議大家,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人,或者中老年人,冬季也一定要記得補水,多喝溫開水,對於身體健康和血管養護,都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