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種類很多,主要的食用的魚包括草魚、鯇魚、福壽魚、羅非魚等,這些魚的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是一些維生素、礦物質的良好來源。但最近,廣東省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食品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有四批魚被檢出不合格,具體情況如下:
1.天堂圍水產批發市場馬有光水產檔的鯇魚(草魚),地西泮檢驗值為4.06μg/kg,標準值為不得檢出,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
2.天堂圍水產批發市場馬有光水產檔的福壽魚(羅非魚),地西泮檢驗值為1.01μg/kg,標準值為不得檢出,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
地西泮又名安定,為鎮靜劑類藥物,主要用於焦慮、鎮靜催眠,還可用於抗癲癇和抗驚厥。地西泮可以降低新鮮活魚對外界的感知能力,降低新陳代謝,保證其經過運輸後仍然鮮活,但地西泮在魚體內殘留後可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
地西泮超過一定劑量,會引起人體嗜睡疲乏、動作失調、精神混亂等,嚴重者還可能出現心律失常、昏迷等症狀。國家規定,地西泮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3東莞市萬江華壹水產批發市場陸重元魚檔的羅非魚,磺胺類(總量)檢驗值為6650μg/kg,標準值為≤100μg/kg,經檢驗超標66倍多,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
4.東莞市萬江華壹水產批發市場陸重元魚檔的草魚,磺胺類(總量)檢驗值為847μg/kg,標準值為≤100μg/kg,經檢驗超標8倍多,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
磺胺類藥是一類廣譜抗菌藥,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較強抑制作用。養殖環節未嚴格控制休藥期或超量使用可能導致殘留超標。磺胺類藥物在體內作用和代謝時間較長,長期食用磺胺類藥物超標的食物,可能引發泌尿系統、肝臟損傷。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相關經營單位立即停止購進、加工、銷售、生產等措施控制風險,並依法予以查處。
傳播食品健康知識。讓大家吃得放心!
為更多人的健康安全,請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