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時候,如果有什麼問題是讓大家普遍產生的「共鳴」的,減妞認為是,一段時間後,體重就不再下降了,以至於減肥計劃毀在最後10斤肥肉上,兩個字形容感受:真難。
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當然是很多的:有人是因為看到初步的成果後,沾沾自喜,減肥停滯了;有的則是徹底被所謂「平臺期」給擊垮了,怎麼減體重就是不下降,慢慢沒了耐心,索性大吃大喝,放縱自己。
雖然減妞一直強調,減肥不能光看體重,關鍵要看體脂率要看身材圍度,但是捏捏肚子上僅存的一把肥肉,總也不甘心,再努力一把豈不是完美?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如何減掉最後的這10斤肥肉。
從理論上說,剛開始減肥都是比較容易的,可能稍微少吃一點,比原來多動一動,體重就會往下掉了,尤其是大基數體重的人,速度可能會更快一些(比小基數)。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肯定會經歷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再怎麼節食體重都不往下掉了,甚至還會有所反彈,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是因為,當你節食減肥時,會觸發身體的保護機制,身體誤以為你在度過「饑荒」,從而降低基礎代謝,從而減少熱量消耗。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每天你與原來攝入同樣的能量,身體傾向於把熱量吸收,變成脂肪存儲起來,結果就是,最終因為節食,你變成了易胖體質。所以……體重下降會越來越緩慢。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需要改變的就是飲食,但肯定不是節食,而是更加注重營養均衡,才能加速新陳代謝。
1.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有助於脂肪燃燒和肌肉生長。這類食物中大豆、菠菜、堅果、燕麥等都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族。
2.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這類食物有助於加速肌肉的修復和生成,平時可以通過魚肉、蝦類、牛奶、雞蛋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3.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提供身體更強的飽腹感,促進代謝和胃腸蠕動,如玉米、紫薯、燕麥等,保證頓頓有蔬菜,平時多喝水。
4.正餐前吃一個水果(當然,你也可以換成其他低熱量具有飽腹感的食物):美國賓西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做過實驗,讓人在正餐前15分鐘吃一個蘋果,結果他們在吃飯的時候,可以減少熱量攝入187大卡。
除了管住嘴,還要邁開腿。但因為,身體是一個神奇的機器,一直通過相同的運動消耗熱量,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適應性,導致燃脂效率下降,但只要稍作調整,就可以避免這一問題:
1)如果原來你習慣通過跑步減肥,那麼現在可以試試遊泳或者跳繩。更換運動或者不同運動交替可以給身體新的刺激,身體在適應過程中就會消耗更多的熱量。
2)處在平臺期,身體已經適應了原來的運動強度,如果保持不變,很難繼續瘦下去。在這種情況下,你還可以通過增加運動量,或者運動強度,增加熱量消耗。
3)當然了,還可以將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結合起來(減脂的話,先做力量,後做有氧),尤其力量訓練,可以鍛鍊肌肉,而身體肌肉含量的提升,往往被認為是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的。
有科學家讓一組人每周3次運動,每次運動25分鐘,但是這個運動形式很特別,就是一分鐘的慢力量練習+一分鐘的有氧練習交替,12周後,這些人平均腰圍都減少了4%。
4)在生活習慣方面,你要爭取每天站著的時間多一個小時。科學家做過對比,胖紙通常平均每天比瘦子多坐2個小時,從而少消耗300大卡熱量。所以在你坐公車/地鐵的時候,在醫院候診的時候、在工作的時候,爭取多站一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