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掛的復旦大學的創始人馬相伯:坎坷動蕩的傳奇人生

2020-12-14 山中老儒

百年名校復旦大學,是全國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是全國數百萬高考學子的夢想校園。

復旦大學,復旦二字取自「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創立於一九零五年,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復旦大學的創始人就是文章的主人公,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人物——馬相伯。

馬相伯很平凡的一個名字,看過張雪峰老師是視頻的人或是復旦大學的人應該知道這位傳奇的老先生。但是也有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也不太了解,這位老先生的傳奇經歷。

馬相伯原名馬志德,出生於江蘇丹陽,也算是一個神童。馬相伯在十多歲的時候獨自一人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求學之路,從江蘇鎮江走到了上海。大家要知道那個時代是中華民族最動蕩的時期,最危難的時期。一個十二歲的孩子獨自從鎮江走到了上海需要走上超過200公裡的路程,這是需要大勇氣和大智慧的。

十八歲的時候,馬相伯已學有所成。尤其擅長法文和拉丁文這兩種語言,還對數理和神學非常有研究,之後老先生又學習了希臘文、英語等,老先生精通八國語言,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便向老先生學習拉丁文。

即便是十分看不起中國人的法國人在知道馬相伯之後,也是十分佩服。法國領事館邀請馬相伯前來工作,但是卻被馬相伯卻一口回絕,馬老先生當時就表示自己學習法文是要為祖國出力的。

馬相伯老先生從事外交和洋務運動多年,先後去過日本、朝鮮等國家,看到國家腐朽沒落,同時也看到國外列強的強大。到了1900年, 60歲高齡的馬相伯老先生深深地體會到,要想國家強大,一定要有為國貢獻的優秀人才,而優秀的人才需要有好的學堂來教導教育,於是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賣掉上海徐家匯3000畝田地,把錢捐給「上海基督教會」創辦了「震旦大學」。並任校長一職。

可惜的是上海基督教會並沒有像馬老先生所希望的那樣教導學生們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而是把這些學生們當作天主教教徒來培養。雖然馬老先生在父母的影響下也非常信奉天主教。但是馬老先生知道中國需要的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而是需要有真才實學的人。

其實在之前馬老先生便和教會產生摩擦。清光緒二年(1876年),馬老先生因自籌白銀2000兩救濟災民,反被教會幽禁讓他自己「省過」,馬老先生一怒之下脫離耶穌會還俗

老先生和教會進行溝通,結果馬老先生竟被教會蠻橫地趕出了自己的學校。這個事件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學生們也紛紛罷課,表示絕對不會在教會學校上課,願意一直跟隨他。

於是在1905年9月13日,66歲高齡的馬相伯老先生在得到了張謇、嚴復和袁希濤等名人的支持後又籌款創辦了「復旦大學",馬相伯任校長兼法文教授,聘李登輝任教務長。

辛亥革命前後,馬老先生曾在東京任《政聞社》總務員。後孫中山聘請七十高齡馬老先生為南京第一任市長。而後,馬相伯轉任江蘇都督府內務司長並代理都督,在北京曾代理北京大學校長,任北京政府政治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平政院平政等職。

九一八事變時,馬相伯已是91歲高齡。馬老先生發表《為日禍告國人書》,主張「立息內爭,共御外侮」。老先生走上街頭,親自揮毫作榜書、對聯義賣,一張對聯,榜文十塊,八塊,老先生一共得了10萬元,全部支援抗日義勇軍。

民國28年是他百歲誕辰,4月6日全國各地和有關團體都舉行遙祝百齡典禮。國民政府對他頒發褒獎令,中共中央特致賀電,稱他為「國家之光,人類之瑞」。他給上海復旦同學會的親筆信有「國無寧日,民不聊生,老朽何為,流離異域。正愧無德無功,每嫌多壽多辱!」

馬老先生在越南病重之後,憂國憂時之情更深。哀痛地說:「我只是一隻狗,只會叫,叫了一百年,還沒有把中國叫醒!」

1952年,陳毅市長派員陪同馬相伯親屬去越南諒山迎回靈柩,安葬於當時新涇區(今長寧區境內)息焉公墓。

相關焦點

  • 馬相伯是誰?復旦大學創始人,一生都在救國路上奔波,應當被銘記
    馬相伯,是今天的復旦大學的創始人。他一生都在嘗試挽救這個即將傾塌的國家,遊走於各國之間,為中國謀取利益。一生當中足足經歷了五個皇帝的變遷,六個民國總統的接連上任。可惜在當時卻不被時人所理解,被罵作了一個賣國賊。
  • 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有把中國叫醒
    2020年4月7日,是復旦大學創校人馬相伯先生誕辰180周年,也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他一生都在為救國奔走,臨終前,卻說自己是一條狗。創辦了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私立大學。馬相伯給它起名叫「震旦大學」,「震旦」是梵語中「中國」的意思。同時又有「東方日出,前途無量」的含義。
  • 馬相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馬相伯何人是也?如果你知道他的名字,那你必定與復旦大學有著奇妙的緣分!現在全國排名前十的高等學府之一復旦大學就是馬相伯創辦的,他是我國近代以來著名的教育家,這僅僅是他優秀履歷的一部分,還有更多不可思議的經歷等著我們去了解。
  • 復旦大學創始人,在絕望中死去,留下21個字,中國人紛紛淚目
    不過也同樣是這一年當中,我國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出生在江蘇一偏僻山村中。他對於中國的教育事業產生極大的影響,是當之無愧的教育家。馬相伯在年幼之時,對於學習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不過幸運的是,他的父母對於他的上學也是非常的支持,這就使得馬相伯的學習生涯能夠持續下去,在學校當中,馬相伯始終都是最有優秀的學生,老師都對他非常的欣賞。1870年,他憑藉自己的優秀的成績獲得神學博士學位。
  • 他是名牌大學的創始人,卻備受爭議,是近代教育的先驅者
    十年寒窗苦讀書,只為金榜題名時,中國的每位學生都希望能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學。因為對於很多出身普通的家庭來說,考上理想的大學就意味著有了機會去提高整個家庭的水平,就是邁上成功的鑰匙。那麼理想中的大學,大多背後都有一段故事,今天咱們聊一聊復旦大學的故事。
  • 馬相伯一生投身教育救國,臨終前感嘆沒把中國叫醒
    馬相伯這個名字大家或許有些陌生,但這位老先生絕對算是中國近代的一位傳奇人物,他乃是震旦大學、復旦大學、復旦中學、向明中學的創始人兼首任校長,就連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也都是他的弟子。老人一生致力於通過教育喚醒國人,卻最終在日軍侵華時期遺憾去世,沒能見到國家的崛起。
  • 馬相伯:一隻叫了一百年的狗
    與此同時,這位百歲壽星的「福相」,幾乎被掛在每個照相館裡,給抗戰中的艱難人們一種精神上的鼓舞。這位老人,便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傳奇——馬相伯。      一個百歲老人,何以能登上風靡全球華人世界雜誌的封面,更何以能夠得到國共兩黨高層的一致愛戴呢?      他的魅力,不在百歲,而在「博學」、「愛國」與「興學」,其動人的故事,說不完道不盡。
  • 百歲英雄馬相伯!折騰一生只為興學救國
    馬相伯享年百歲,1840年4月7日出生,卒於1939年11月4日。先生幼時隨父母信奉天主教,5歲入塾讀書,繼而求學攻讀法文、拉丁文、希臘文、哲學、神學、數理和天文等學科。曾經遊歷日本、朝鮮、美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西洋諸國的見聞讓馬相伯深受啟迪,認識到國家富強之術,在於提倡科學,興辦實業,就此多次上書朝廷獻策,曾經為官後辭官不做。
  • 復旦大學八大知名校長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位於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復旦大學前身是1905年創辦的復旦公學,是中國最早由民間自主創辦的高等學校之一。
  • 去上海,一定要去聲名赫赫的復旦大學看看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 「最美中國校園行」「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簡稱「復旦」,位於中國上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等。
  • 「工業界安卓」中控成功過會,創始人「獄後重生」重啟開掛人生
    不過比起中控技術在技術上的突破,其創始人褚健的傳奇經歷更為人津津樂道。1978年,年僅15歲的褚健就考入了原浙江大學化工系工業自動化專業,之後簡直就是開掛的人生。1986年,褚健被送到日本京都大學,成為浙大化工系工業自動化專業中日聯合培養第一人,跟隨日本自動控制學界最權威的高松武一郎教授學習。1993年,30歲的褚健成為了浙大最年輕的正教授。除了學術上的成就,褚健也是產學研結合的企業家代表。
  • 復旦大學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是誰?是李登輝!
    19歲時,他赴美國讀書,考入耶魯大學。耶魯大學畢業後,登輝回到南洋群島從事華僑教育事業,並參加中山先生領導的在海外的組織,做革命的宣傳工作。1905年末,登輝來到上海,結識了復旦公學創辦人馬相伯。次年,在馬相伯的邀請下,登輝出任復旦公學的總教習(教務長)。
  • 復旦和交大:同根一脈,相愛相「殺」
    南洋和震旦分別由盛宣懷(1844-1916年)、馬相伯(1840-1939年)創辦,他倆都崇尚新學、力推洋務,因深感自強之道在於「作育人才」,便著手興學辦校。1896年,南洋公學創建,盛宣懷任督辦(交大校名屢有變更,早期人們習稱「南洋」,1928年正式定名為交通大學);1903年,震旦學院設立,馬相伯任校長。1905年,因震旦被教會劫奪,馬相伯另建了復旦公學(1917年改為復旦大學)。
  • 學校開除一學生,氣得全校學生退學另辦一所,如今成中國頂尖大學
    三、復旦大學 為了創辦學校,馬相伯先生和蔡元培一起奔走呼告,最終於第2年在法國天主教會的支持之下,創辦了震旦學院。這所學校,主要教學的內容是文學和科學,並且特別注重師生之間的友誼。
  • 「轉載」《于右任傳》——創辦復旦
    如1904年陰曆五月二十九日,馬相伯設宴招待大公報創辦人英斂之全家時,就讓于右任出席作陪。英斂之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同內人、申格(按:即其子英千裡,後為大學教授)及老娘役赴董家渡。至,馬相伯先生及陝西於學裕、季眉、小樓倶在。飯時,備菜甚豐,然可口者甚鮮。」
  • 王啟元 | 「段子手」馬相伯的先生之風
    本文作者:王啟元,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副研究員原文刊於《上海地方志》2020年第三期,原文名《先生之風與山高水長——作為「段子手」的馬相伯》(責任編輯 陳暢)「方志上海」公號推文略有修改如需轉載煩請聯繫作者本人
  • 山東重點高中走進蘇滬高校第二站:走進上海海事大學、復旦大學
    來自山東省內的20所重點高中代表一行人走進了上海海事大學和復旦大學,這兩所具有百年辦學歷史的名校,向我們展示了其深遠的文化底蘊,雄厚的辦學實力,學科建設的最新成就。高校代表表達了要與高中學校一起,就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人生規劃、職業規劃前置科學引導等方面進行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名師名校的美好願景。
  • 命運的副校長,多舛的創始人,過山車般的人生!
    悲哀的是,作為中國自動控制第一人,他可以做出國內最好的控制系統,卻很難控制好自己的人生。從浙大副校長到「階下囚」,再到其創始的公司科創板上市,時隔多年,充滿傳奇色彩的褚健再度進入公眾視野之中…...後經一路坎坷,直到今天,才成功敲開科創板的大門。
  • 開掛的人生:畢業3年,從月薪1080到企業創始人,這一步很重要
    一、《海底撈店長日記》:一個剛畢業大學生的3年奮鬥史,選擇很重要以上經歷是李順軍剛進入海底撈時的真實感受,那時候的他找不到人生的目標,對未來充滿了不安。在《海底撈店長日記》這本書裡,李順軍記錄了自己從2007年大學畢業後,半年多的時間裡輾轉多地,遍嘗職場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