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中有一批是創業者,jack是其中的一位,我發現他的朋友圈經常都是凌晨發的。翻閱看完之後,發現jack的朋友圈,不是創業感悟,就是公司產品宣傳。而後再翻閱其他創業者朋友,大多雷同。發朋友圈的時間都超過晚上12點,發朋友圈的內容也大多相同。
我作為一名失敗的創業者,再次翻閱我在創業期間的朋友圈,發現那個階段的朋友圈內容,一為公司打call,二為產品打call,別無其他。就連一直很喜歡的小資風的咖啡和書照片,在創業期間一張都沒有發過。不是不渴望咖啡和書的悠閒日子,而是在創業期間想不起,顧不上。每天迎面而來,做不完的事情,開不完的會,思考不清楚的問題,已經把我折騰的腦袋發暈了。
我原本以為就我這樣,但是跟身邊的創業者朋溝通交流後,才知道他們基本也是這種的狀態。
創業其實是一種all in的狀態。
01
創業到底是為了什麼,有的人說是為了財富,有的人說是為了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我兩者都有。但還有一點是以上兩點沒有提及到的,那就是我享受這些拼勁全力all in的狀態。我可能有點賭徒心態,我不喜歡閒閒散散的度過一天,我喜歡拼勁全力為一個目標奮力拼搏的一天。同樣是一天,我希望活出大於一天的品質。
在《創業維艱》這本書中,作者本.霍洛維茨說:
創業是一條艱難不易的道路,必須要有很大的初心,明白創業目的;
創業的頭條法則就是:沒有法則,一切在於你的行動;
創業的經歷對於創業者的勇氣是一項很大的挑戰。
創業本身就是一條不太容易走的路,它需要不斷的行動,超人的勇氣,有人生智慧,還要趕上時代的風口,缺一不可。在《最難的時候,劉強東姚勁波是怎麼過來的》這篇文章中,描述了58同城創始人姚建波在創業最艱難時,壓力大到落淚的故事。人人都知道創業艱難,為什麼還有一些人前僕後繼,在創業路上面對問題,迎接問題,克服問題。面對問題迎接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需要調動人最大的積極性,需要人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調動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需要投入能投入的所有金錢,很多人創業只是為了享受這種all in的狀態。
心理學中把all in的狀態叫做心流狀態,這種狀態會讓人上癮。
02
馬雲曾過一段讓網友嗤之以鼻的話,他說:我有生以來最大的錯誤就是創建阿里巴巴,因為工作佔據了我所有的時間……如果有來生,不會再做這樣的生意……我不想談論商業,不想工作。
我相信這不是馬雲的矯情,確實對於中國企業家來說,一旦開始創業,相當於自己的生活就會完全被工作佔滿,基本中國的企業家,只有企業沒有家,這一點都不誇張。馬雲雖說後悔,但是當他從阿里巴巴的主席位置上退下來後,他並沒有就此停止,開始養老。剛從主席位上退下來,他就是開始再次創業,致力於環保和慈善事業的發展。在這次新冠狀肺炎疫情中,他更是數次飛到歐洲為全球的疫情提供物資幫助。
Jack從開始創業我一直見證,創業初期,他幾乎每天都加班到三四點,累了就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睡一覺,睡醒之後繼續工作。
這種工作節奏,對於創業者來說,是常事。他們需要all in,也享受all in。
03
很多人財富早已實現自由,但仍一次一次選擇重新創業,因為體驗過創業者的投入狀態的人,無法再回歸平靜的生活。他們內心躁動,創業是內心躁動人的宿命。
羅振宇說:我睡得像個嬰兒,每兩個小時就大哭一次。我經常頭一天還覺得擁有整個世界,但是第二天我會覺得世界正在離我而去。這是羅振宇創業過程中的焦慮,即使這樣的焦慮和無力,他還是一路向前。每天早起錄製60秒音頻,每年準備為期四五個小時的演講,甚至為了給公司產品宣傳,一次又一次的站臺《奇葩說》。
羅振宇在《奇葩說》中遇到了很多人的爭議,他在回應的外界爭議時,說到河南重刑犯的一個監獄裡,工作人員把得到的課程列印成為一張張的紙給犯人們看,希望犯人們以後也有生活技能。他說是這樣的事例激勵著他。即使面對無數非議,面對無數吐槽仍然堅持坐在《奇葩說》,為得到一次次做廣告。
創業,能夠發現更大的世界,同時也被更大的世界蹂躪。羅振宇是,很多創業者是。即使被世界反覆蹂躪,依然往前,是創業者的信仰。他們繼續往前的過程中,是為了財富嗎?是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嗎?我覺得都不是,只是一個創業者的本能。
滴滴創始人程維說:創業很苦逼,但是在這個時代,不創業會後悔。創業者會通過一次一次創業,在行動中讓內心的躁動安定下來。前段時間好友問我:公司關了之後,你的計劃是什麼?
我說:先修煉內功,待下次機會,會選擇再次創業。
好友給我發了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女人絕不輕易認輸」的表情。我哈哈大笑。
本公眾號文章皆為原創,轉載請聯繫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