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如煙海的佛教經書中,記錄了很多小故事。這些佛教故事,大多都是來自於佛陀與其弟子在教化眾生時,遇到的許多有趣的事情組成。故事不僅描述了當時的社會現象,更是告訴了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就告訴了我們因果的重要性。因果真實不虛,這件事情千萬不可以做,果報直接、下場慘痛。
吝嗇的人
佛在世時,舍衛國有一位富有的婆羅門長者,他雖然積攢了非常多的財富,但是因為生性貪婪吝嗇,不喜歡布施。所以每當用餐十分都會把自己家的大門緊鎖,不讓外人進入。所以,託缽乞食的修行人和出家眾,都無法向這位長者乞到食物。
有一天,這位長者又想吃美食,就吩咐了妻子去為自己做飯。妻子為了做飯,特意殺了一隻雞加菜。一家人吃飯時,夫妻倆還不斷地給他們喜愛的兒子夾雞肉吃。
佛陀知道長者雖然吝嗇,但是他還是擁有著宿世福報,並且現在度化的因緣已經成熟,於是就化作一位沙門,直接出現了在了長者的餐桌旁。
長者看到突然出現的沙門十分驚詫,佛陀卻告訴他:「您只要布施一點食物,就可以獲得非常大的福報。」長者聽到沙門的話非常生氣,罵道:「你這個出家人,怎麼沒有絲毫的羞恥心,你難道沒有看到我們正在吃飯嗎?為何還要這麼唐突地出現在我家呢?」
沙門說道:「你這麼愚痴都不感到慚愧,我這個乞士又為何要慚愧呢?」長者驚訝:「我和家人正在愉快的用餐,又有什麼好慚愧的?「
沙門告訴他:」你殺害了父親,有娶了自己母親,並且還供養著自己的冤家,卻絲毫不知道羞愧,又怎麼反而說我這個乞士為何不羞愧?」
長者大吃一驚,驚恐的問道:「沙門,你為何說出這樣的話?」
沙門回答道:「你們餐桌上的這隻雞,就是你先世的父親,他因為過去吝嗇貪婪,所以多世投生為雞中被你食用。而你現在的妻子在過去世曾是你的母親,因為對你有著非常深的恩愛之心,所以今生前來做你妻子。「
而你在過去生中有一世曾是商人,在乘船入海時被羅剎所食。羅剎五百世壽命盡後,就投生到了你家成為了你的兒子。你現在殺害父親、又養自己的怨家,還娶自己的母親為妻,實在是不識宿命,愚痴不已。」
「現在的凡夫世人在五道中不斷輪迴,無有出盡,誰能自己自己出離輪迴的時期呢?只有修行人才能看到這其中的微妙因果,愚者了無所知,又豈能不羞愧呢?」
長者聽完了沙門的話後,毛孔豎立,悲傷驚悚。佛當下就顯現神威,令長者看到了自己的宿命。長者看到佛,又明白自己的過往宿命,立刻禮佛懺悔。佛陀於是為長者傳授五戒,並開示法要,長者當下就證得了須陀洹果。
這個故事出自《法句譬喻經》的第四卷。希望大家看到這個故事後,可以升起修行之心,斷除無明之惑,開發智慧,離苦得樂,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