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生長激素缺乏症,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2020-12-26 求醫網

正確認識生長激素缺乏症,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時間: 2020-04-30 17:4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很多家長對於兒童的矮身高都存在有一定的誤區,傳統的晚長思想佔據了家長們的主要觀念,導致很多兒童即使被診斷出生長激素缺乏症,家長...

摘要:

  很多家長對於兒童的矮身高都存在有一定的誤區,傳統的「晚長」思想佔據了家長們的主要觀念,導致很多兒童即使被診斷出生長激素缺乏症,家長期待等長大發育後還有機會「竄一竄」,不急於接受治療。下面給大家講解如何正確認識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以提高家長對於該疾病的初步認識,減少認知誤區,積極治療,提高孩子成年終身高。

  生長激素缺乏症:

  生長激素缺乏症作為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又稱為矮小症,矮小症是指兒童的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第三百分位或2個標準差(-2SD,標準線稱SD),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釐米者。以下情況提示患兒生長緩慢:①兒童的生長速度3歲前小於7釐米/年;②3歲到青春期小於5釐米/年;③青春期小於6釐米/年。

  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原因:

  生長激素(GH)由垂體中的生長激素細胞合成、存儲和分泌。任何影響垂體分泌生長素引起的疾病都是GHD的病因,所以下丘腦-垂體前葉先天性異常、特發性功能減退、繼發性病變(如外傷、炎症、腫瘤等)是其發病的主要原因。根據垂體分泌生長素的程度,GHD可分為部分缺乏性生長激素缺乏症(PGHD)、生長激素完全性缺乏症(CGHD)及生長激素不敏感症候群(GHIS)。其中,Laron症候群多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是原發性GHIS的典型代表;根據病因,GHD主要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兩大類。

  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判定方法:

  為了解矮小症患兒其腦垂體生長激素分泌水平,醫生通常建議做生長激素激發試驗而不是一次抽血測定生長激素,如激發試驗後測得生長激素(GH)分泌峰值<5-10 ug/L,結合臨床身高、骨齡等診斷為部分或完全性生長激素缺乏。

  為了明確生長激素缺乏病因,需要給患兒做頭顱MRI垂體下丘腦掃描,以發現垂體發育不良、或垂體、下丘腦部位腫瘤等器質性病變。

  但有時生長激素激發試驗也會有假陽性,如果臨床上診斷生長激素缺乏依據不足,仍需要定期觀察生長速率,以明確矮小症是否由於其他原因如遺傳性矮小、全身慢性疾病、營養、心理因素等所致。

  生長激素缺乏症的治療:

  孩子一旦診斷為該病後,符合臨床用藥指徵的情況下,應接受重組人生長激素 (rhGH)替代治療。

  如今,生長激素製劑的臨床應用已很成熟,可有效提高矮身材患兒的生長速率、最終成人身高。治療效果具有劑量依賴效應且存在個體差異,不同疾病的起始治療劑量亦有所不同。

  安科生物致力於兒童生長發育健康領域,研發的安蘇萌生長激素系列,在治療兒童生長內分泌矮小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新推出的安蘇萌生長激素水劑擁有不含防腐劑、抗體零檢出以及一步注射的便利性,為更多的矮小兒童帶來更安全、便利的產品。

相關焦點

  • 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新藥!新型長效生長激素TransCon hGH在美國申請...
    2020年06月28日訊 /生物谷BIOON/ --丹麥生物製藥公司Ascendis Pharma近日宣布,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每周一次長效生長激素TransCon hGH(lonapegsomatropin)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該藥是一種人生長激素(hGH)長效前藥,每周給藥一次,用於治療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
  • 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新藥!美國FDA受理新型長效生長激素TransCon...
    2020年09月05日訊 /生物谷BIOON/ --丹麥生物製藥公司Ascendis Pharma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每周一次長效生長激素TransCon hGH(lonapegsomatropin)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該藥是一種人生長激素(hGH)長效前藥,每周給藥一次,用於治療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GHD
  • 成人生長激素缺乏症新藥!諾和諾德Sogroya獲美國FDA批准:首個每周...
    2020年09月02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近日批准諾和諾德(Novo Nordisk)每周一次長效生長激素衍生物Sogroya(somapacitan-beco),用於成人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症(GHD)。
  • 生長激素缺乏症的激素替代治療,這幾點要注意 | 指南分享
    導讀:生長激素缺乏症(GHD)是由垂體前葉分泌的生長激素(GH)減少引起的,有多種臨床症狀,表現為瘦體質減少,脂肪含量增加,血脂異常,心功能不全,早發動脈粥樣硬化,肌肉力量和運動能力下降,骨密度(BMD)降低,胰島素抵抗增加以及生活質量受損等。
  • 說說我打生長激素認知的誤區
    所以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耽誤了孩子幾年。正確的做法應該發現孩子的骨齡小於或者大於實際年齡後,而個子長得比同齡標準矮,這個時候基本上可以判斷生長發育不良或者叫生長發育緩慢,應該檢測個生長激素值,檢測是否是因為缺乏生長激素而導致的這種個子矮。檢測要花費不少錢,各地城市價格也不一樣。如我這地區算作三線城市吧,檢查費用抽血加上核磁共振也要二千左右,沒有做基因篩查。
  • 打生長激素要花多少錢
    從臨床醫學上來說,除了營養、睡眠、運動等生活方式幹預以外,國內外公認的適用於解決矮小問題的最有效藥物就是重組人生長激素。 但是,當經過層層檢查篩選,醫生診斷建議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時候,家長往往緊接著會有更多疑問「那我家孩子打生長激素要花多少錢?」「打一針生長激素的價格是多少?」「聽說打生長激素,有的人貴有的人便宜,區別在哪裡?」
  • 梅西11歲檢查被醫生斷言身高不超1米5,缺乏生長激素的他如何逆襲
    球場上,梅西以一對二、甚至以一對三的場面可謂是屢見不鮮,就算面對敵方的銅牆鐵壁,也勢要闖下一道防線。梅西身高並不高,只有169cm,可誰曾想過這位叱吒風雲的足球明星,11歲時曾被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症」!更是被醫生斷言未來身高不會超過1米5!那梅西到底是怎麼長到正常身高的呢?
  • 球王曾經被診斷止步1米5,後使用生長激素成功增高
    醫生告訴梅西的父親,梅西患有發育荷爾蒙缺乏症這種HGH就是通過基因工程製造的一種治療矮小症的生長激素,根據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長期進行HGH治療的男孩平均可生長9.2cm;女生5.75cm。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都蠢蠢欲動了,但糖果媽媽在這裡要給你潑一盆冷水,生長激素並不是你想打就能打。
  • 8歲女童體內缺乏生長激素 身高1.1米
    新學期開學不久,記者從鼓樓區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矮身材科了解到,門診接診了五六名寒假「停止長個」的兒童,而身高「掉隊」的原因竟是體內缺乏生長激素。  8歲娃比同齡人矮一頭,體內缺乏生長激素  萌萌(化名)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成績優秀,但就是不長個。萌萌的媽媽告訴記者,原先女兒與同齡孩子比就矮半個頭,一個寒假下來,變成矮一個頭了。
  • 生長激素有副作用嗎?
    例如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納症候群等疾病,目前主要通過生長激素的治療來幫助患兒達到理想身高。生長激素對於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那麼這種激素是什麼?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藥物多為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這種藥物對孩子的身體有什麼樣的影響?是否會致癌?有什麼樣的副作用……這幾乎是每位初次接觸生長激素的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 諾和諾德成人生長激素療法在美上市,國內市場誰與爭鋒
    首款成人生長激素長效療法在美上市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近日批准諾和諾德的每周一次長效生長激素衍生物Sogroya(somapacitan-beco)上市,用於治療成人生長激素缺乏症(AGHD)。
  • 注射生長激素從1米4長到1米7,鞠婧禕和沈月笑而不語
    不知道大噶有沒有看到醫生媽媽視頻指導十一歲女兒打針的新聞?在視頻裡,民警爸爸表示女兒打的是生長激素,而且每天都要注射。知網期刊論文也表示,重組生長激素在短期內可以明顯改善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患者的發育指標,調節機體的內分泌及代謝狀態。
  • 別把矮小症當是晚長,這些情況你有嗎?看完就清楚了
    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長得矮問題上不以為然,都現在這個年代了,還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長的矮,是發育晚,以後會追上的,但是有些孩子可能患有矮小症,正是因為家長的這種誤區最後耽誤了孩子長高的最佳時期,後悔不已。經過調查發現目前孩子矮小症的機率與前幾年相比增長了很多,身高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標誌,身高增長水平反映了兒童線性生長狀況和骨骼生長良好與否,也是兒童健康狀況的重要衡量指標。由於現在孩子的壓力大,有些孩子作業多的每天晚上都熬夜寫作業,或者是家庭因素,都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矮小症。
  • TransCon 人生長激素獲得美國和歐盟孤兒藥資格認定
    TransConTM  人生長激素 (lonapegsomatropin) 獲得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和歐盟委員會 (EC) 孤兒藥認定,用以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症 (GHD)。
  • 打生長激素會加速骨齡嗎?
    在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過程中又會遇到骨齡增加的情況,家長往往會覺得是生長激素刺激了骨骺線的加速閉合,那麼生長激素與骨齡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骨齡?人的生長發育可用兩個「年齡」來表示,即生活年齡(日曆年齡)和生物年齡(骨齡)。
  • 5歲娃吃增高藥長出鬍子,生長激素用不用?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但是,生長激素不是你想用就能用的,對於身高正常的娃,哪怕是正常偏矮,都不推薦使用生長激素。為啥呢?➦ 目前生長激素的安全性研究,對正常偏矮或身高正常兒童缺乏研究數據。尤其是使用不當會有一定不良反應,如導致高血壓、低血糖等。
  • 生孩子就像開盲盒:100個孩子裡有3個矮小症,5個多動症
    沒想到的是,她悄悄地跟我坦白了一件事:孩子1年多之前查出生長激素缺乏,然後開始注射生長激素。一直都不太願意說這個事,主要是怕孩子被人歧視。「每天扎一針在肚子上,聽起來好像挺嚇人,但現在娃都能自己扎肚子了。我跟她爸爸個子都挺正常,家裡也沒有這方面遺傳,孩子生長激素缺乏,也不知道什麼原因。」聽完她說這些,看著一起玩的兩個孩子,說實話,我當時感覺挺震驚。
  • 關於生長激素,看這一篇就夠了!
    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使用生長激素? 如果孩子已經診斷為矮小了,那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因為孩子骨齡越小,骨骺軟骨板的生長潛能越大,促生長效果越好,且生長激素是按體重計算劑量的,體重越大,劑量越大,經濟支出越多,所以早治比晚治經濟上花費要少。
  • 得了矮小症還能增高16cm?別懷疑,是真的!
    開展骨齡評估、生長激素、性激素激發試驗據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譚傳梅介紹,在兒童保健科、兒科門急診、放射科、藥劑科、檢驗科等多個科室通力合作下,醫院開展了骨齡評估、生長激素、性激素激發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進一步明確孩子矮小症、性早熟的病因,給下一步治療提供了充分的依據,既不會使病人錯過最佳的幹預時機
  • 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諾澤Noonan症候群適應症獲批
    Noonan 症候群臨床實踐指南執筆人,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王秀敏教授認為:目前,家長對 Noonan 症候群的相關知識還缺乏認知,醫生對 Noonan 症候群也了解不足,導致很多患兒診斷延遲且患者長期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耐受性良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