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必備活動:拜拜時間+拜拜習俗

2021-02-07 BOBO大叔影視


每到農曆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過年拜拜,包括送神、迎神等,告別舊的一年,也祈求來年的好運。究竟過年拜拜時間是哪幾天呢?過年拜拜要準備什麼?又有什麼樣的過年拜拜禁忌?在此做一個簡單整理。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拜土地公
一般公司行號或商家,會在每個月的初二、十六祭祀土地公,這兩天又稱為「做牙」日,而農曆12月16日是最後一天做牙的日子,因此又稱為「尾牙」,這一天除了要祭祀土地公,公司行號也會藉此聚餐,感謝員工辛勞。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拜灶神與眾神明

農曆十二月廿四日是灶王爺(灶神)、地基主與眾神明回天庭回報述職的日子,送神一般都是在早上,有一說是愈早愈好,讓眾神早一點放假。送神之後,才能打掃神明廳,清理神案、神像、祖宗牌位、香爐、除去舊門神,準備換新。香爐中的香灰須於當日重新篩濾過,門神畫像則隨送神焚燒金紙時焚去。
以前臺灣本地傳說,送神之後,廿五日玉帝會遣神下凡,代替已經上天述職的神祇巡視人間,所以當日不可當天曝曬褻衣、內褲。


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除夕-拜地基主、家神、祖先

正月初一的前一天是除夕,依大小月可能是29或30號。這一天要拜地基主,又稱「拜門口」,而後祭祀神明及祭祖。祭神後,會於神明像上貼上春花;祭祖之後,則會擺上發糕及米飯各一,插上紙作的紅花,稱為「飯春仔」。


農曆正月初一:開春-拜天公

這天一大早會前往廟宇、佛寺燒香,祈求新年吉祥。各大廟宇會在子時過後開廟門,許多民眾往往半夜凌晨就去排隊,準備在廟門一開後,搶拜第一柱香,稱為搶頭香,民眾相信搶得頭香者,會在今年得到神明特別的眷顧和保佑。


農曆正月初四:迎神-接財神、灶神與眾神明


迎神一般是選在近傍晚之時,俗諺有「送神早,接神晚」之說,在自家的神案或廚房面向爐灶擺供桌拜拜恭迎。接神之後,當年生肖犯太歲者,要在這天安太歲,沒犯太歲的可以點光明燈。現今臺灣諸多廟宇亦設有太歲廳殿,供奉值年太歲星君,供信徒登記祭祀。 

家裡接神祭品一般建議為:

拜拜完後別忘了開一下瓦斯爐火,代表灶神已歸位續職。


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

這天是玉皇大帝聖誕,稱為「天公生」,當天凌晨或者初八夜晚子時後,各家便開始祭祀,一直到翌日清晨七點前,傳統的拜法必須打開家中大門,穿戴整齊,由年長者在前帶領,後面依長幼之序順序上香拜拜。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上元節)-拜三界公

元宵節這天,臺灣各地有結合當地習俗的慶祝活動,除了元宵燈會與猜燈謎之外,臺北平溪鎮放天燈、苗慄(火旁)龍 (火旁 = ㄅㄤˋ)、臺南鹽水蜂炮、臺東炸寒單爺等。

道教習俗方面,元宵節也是上元節,在道教信仰中,三官大帝又稱「三界公」,是神格僅次於玉皇上帝的神祇,地位崇高,而元月十五日就是其中的上元大帝萬壽之辰為「天官賜福日」,稱之上元節,這一天民俗中會藉以拜三官以求天官賜福,又叫「拜三界公」。拜三界公所用的祭品與拜天公相近。 


微信公眾號ID:tw0666
關注我們,獲取第一手臺灣資訊!

相關焦點

  • 初一│千年文化傳承 臺灣過年風俗大盤點
    小編可是每年過年都過12點去拜拜,祈求一家老小闔家平安。據說守歲這個習俗從魏晉時期就有記載,一家人會在除夕晚上熬年守歲,歡聚酣飲,等聽到第一聲雞啼後,新的一年開始,就穿新衣戴新帽,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享受濃濃的春節氣氛。守歲這個習俗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是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 農曆七月拜拜習俗禁忌
     提示:點擊上方"炮仔聲真熱鬧"↑免費訂閱本微信公眾號農曆七月拜拜時間一般與下列農曆七月的重要日子有關
  • 冬至從習俗到農曆的由來故事
    包含冬至幾月幾號,冬至拜拜時間、冬至由來以及冬至故事,享受美味Q彈湯圓的同時,一起來看看冬至的神秘面紗吧! 冬至的由來與故事:在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又代表什麼意思呢? 古人看待冬至的重要程度如同現代人過年一樣,《後漢書》就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事,擇吉辰而後省事。」漢朝百官為了慶祝冬至來臨,將這天定為「國定假日」;不僅如此,後代的帝王也會在冬至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 而一般老百姓除了祭祖之外,還會在冬至做什麼呢?
  • 【春節的習俗】2021年02月12日黃曆·慧莊心語
    祭祀神靈、祖先習俗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承襲古時習俗,春節期間多地有舉行隆重盛大的報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鬱。春節期間貼年紅、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風土人情的不同,細微處又各有其特色。春節民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 為何拜拜要用香?
    在拜拜時,只要香一點起來,即象徵著拜拜儀式的開始。隨著煙霧裊裊升起,彷彿人世間的聲音也能隨之傳達給神佛;在馨香環繞的神聖儀式中,似乎就能感受到心裡的平靜與自我的定位。「香」的歷史黃條原表示,根據長輩口耳相傳的說法,用香的歷史可以遠溯至遠古時代女媧補天的傳說。相傳女媧娘娘透過五色石及焚香後所產生的煙來補天;後來焚香、燒香慢慢成為人們與神明溝通的管道。
  • 沒想到今年香港內地都是這樣過年的
    過年發紅包傳統習俗已經走向數字化,大家更願意享受從微信發送祝福和搶紅包的樂趣。從除夕到初五期間,8.23億人次收發微信紅包,除夕當天單日消息和朋友圈信息量達到頂峰。其中,「90後」發出最多條微信消息、最多條朋友圈、最多個表情包,以及收發最多次微信紅包。還有各種抖音支付寶各大平臺全民發紅包活動,大家在手機搶紅包忙得不亦樂乎。
  • 閩南語閱讀 |過年
    尤其若到過年的時陣,這間𥴊仔店袂輸是集會所,莊裡的人攏會來遮款年貨。平常時仔恬靜的莊仔頭,隨變甲鬧熱滾滾。阮過年進前愛先大摒掃,阿母講,掃地掃壁角,洗面洗耳空,叫阮袂使若胡蠅舞屎桮, 著愛掃予澈底。阮阿媽會炊一大床的菜頭粿,啊若發粿是阮爸仔咧負責的。今仔炊好的時, 我恰阿兄兩個枵鬼囡仔會先偷偷仔食幾喙仔。毋是我咧歕雞胿,真正好食甲通人都呵咾。
  • 拜拜就拜拜,下一個真的會更乖嗎?
    拜拜就拜拜,下一個真的會更乖嗎?真的。不僅是下一個,甚至是下下個下下下個,下下……一個。鬼扯!現在找女朋友哪有這麼容易?更會有無中生有,憑空捏造,憑空想像……分手的時候還不忘帥氣的甩一下髮型:哼,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喝,快滾蛋,老娘下一個更帥。呵,臨分手的時候還不忘懟對方一兩句。
  • 怎樣減掉手臂上的拜拜肉 手上拜拜肉很多怎麼辦
    核心提示:拜拜肉藏在胳膊底下,一舉手說「拜拜」就晃動不已,故名拜拜肉。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因為上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導致上臂的肌肉質量降低,以及脂肪的堆積。 拜拜肉藏在胳膊底下,一舉手說「拜拜」就晃動不已,故名拜拜肉。
  • 頑固拜拜肉怎麼辦?速度解決體態問題,擺脫拜拜肉
    前言:還在被手臂的拜拜肉所困擾,不敢穿小吊帶、一字肩?進行了很多種運動,都趕不走手臂的拜拜肉?明明已經很瘦了,卻依舊大臂很粗?速度get緊緻天鵝臂運動,每天堅持五分鐘,趕走頑固拜拜肉,擁有纖細天鵝臂!一、拜拜肉是怎麼產生的?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擁有拜拜肉?
  • 曼谷四面佛拜拜和還願的正確方法
    拜拜這件事,我都回答心誠則靈!!!我身邊有很多朋友是深信不疑,覺得四面佛靈驗的不得了,很多事情相信就會存在。拜四面佛有分拜拜和還願兩種不論是要買拜拜還是還願的香與花朵等東西,請記得到四面佛的廟裡面再買!!
  • 農曆七月要到了,盤點七月需要拜拜的日子
    還有一說,鬼月習俗傳說源自明太祖,由臺灣亞洲大學臺灣民俗館副館長顏榮豐指出:明太祖朱元璋篤信風水,為了專有七月,不使民間與皇族共用吉日吉時祭祀,於是派人假冒道士賣符,謠傳七月乃不祥之「鬼月」。傳說帝王往生後予以暫厝選擇七月吉時下葬。顏榮豐說七月為「申」月,取其在田有「上得天時,下得地利」,故為「申」是大吉之月,故勘輿家有古來天子七月葬之訣。
  • 農曆新年 起源故事 習俗禁忌 全掌握!
    「 年 」是一種野獸,稱為 年獸 ,每逢 過年 ,就會外出搗亂和覓食人類。當時不少的村莊,因為 年獸 遭遇滅頂之災。在機緣巧合之下,大家發現 年獸 畏懼紅色、火光、巨響,於是就衍生出 貼對聯 、 放鞭炮 ( 放炮仗 )、 紅包 ( 利是 )、穿著紅色衣物等,以驅趕、阻嚇 年獸 。正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我們現在的 新年傳統習俗 。
  • 胳膊太粗,簡單幾個方法,讓你對拜拜肉說拜拜
    導語:現在大部分女生缺乏運動,許多體力活自己也不做,不擰瓶蓋、不拎重物……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懶得做,最後就會導致這些小事做不了,長時間的不鍛鍊不僅僅會擰不動瓶蓋、拎不動重物,關鍵的是我們還會長出肥肉,長出拜拜肉,我們都是愛美的女生,我們怎麼能允許肥胖的手臂來阻礙我們美麗的身體。
  • 戚薇又爆金句: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
    最近7哥在綜藝節目《心動的信號》中的一段話上了熱搜:「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一如既往的灑脫與豪邁,儘管目前家庭幸福,但是她的性格還是如此獨立。戚薇能夠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態度非常令人敬佩,說「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並不是無畏的不負責任,而是極大地對自己負責,對戀人也是輕鬆的。男女關係應該是平等相互尊重的,此外還應該先尊重自己保護自己,對此你怎麼看?
  • 這個過年,有年味
    這大概是我過過最有年味的一個過年。每當到過年的時候,我們總會感嘆說這年過得越來越沒有年味,因為現代社會已經將許多傳統的儀式簡化,甚至省略了。沒想到有這樣的機會到瀘沽湖來過年,大年三十還沒到,家家戶戶早已熱火朝天的各種準備。上街採買年貨、上山摘松枝松針、灑掃庭除…忙得不亦樂乎。瀘沽湖這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的生活習慣,像是使用柴火。
  • 餵,你好,拜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萍語文,ID:dypyuw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創〡萍老師首發〡萍語文(ID:dypyuwen)我們每天都會打電話,喂,你好,拜拜。可是,你真的會打電話嗎?
  • 為了讓你就地過年,野狗花10天做了一個項目 by 淘寶+W
    為了防止疫情繼續擴散,國家下發通知,號召群眾選擇「就地過年」。「就地過年」也成為了近期人們口中常提起的熱詞。無法回家過年,也不能讓新年成了「低配版」,不如先從過年的傳統習俗「穿新衣」開始吧!W攜手品牌方-「淘寶潮WOO」,希望身處異鄉的人們用煥然一新的樣貌,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既然「就地過年」,不如「就地過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