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種姓制度有多大區別?最高種姓甚至都可以豁免死罪

2021-01-11 白貓視界

每個國家的文化發展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國家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發展至今幾乎每個人都在提倡人人平等,但是有這樣一個國家,雖然國家憲法明確廢除了這個陋習,但是人民卻還在遵守著種姓制度並延傳至今,它就是印度。

種姓制度是以血統論作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在印度、斯裡蘭卡、孟加拉普遍存在,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並且在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四個階級從高到低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再往下就是賤民。

印度人還會用「梵線」來區別種姓之間的等級,比如最高階級的婆羅門是用棉線綁在手腕,剎帝利則是用亞麻線,吠舍用毛線,最低階級的首陀羅和沒有階級者則是戴塑料的或者不佩戴。

地位最高的婆羅門僅佔印度總人口的5%左右,卻有接近一半的國會席位。

雅利安人相信,借著苦修,祭祀和奉獻,這一生就可以得到神的保佑和賜福,婆羅門由於掌握了神和人的溝通渠道,所以佔據了社會上最崇高的地位。

當高種姓者在飛機上工作當空乘時,很多低種姓旅客甚至不敢享受他們提供服務。

低種姓男子也不允許與高種姓女子結婚,而低種姓女子想要嫁給高種姓男子則需要付出高額的嫁妝。

低種姓想要通過學習,突破種姓的枷鎖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低種姓家的孩子考上好的大學,或與高種姓的孩子一起上課,會引起家長和同學的抗議。並且婆羅門是印度長期壟斷知識的階層,而且婆羅門富有且地位崇高,從小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容易接觸到外來先進文化,印度及印度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婆羅門後裔。

191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著名詩人泰戈爾就是婆羅門。

婆羅門被印度人視為是神明的孩子,他們在前世已經經歷了苦難,所以這輩子是來享福的,對他們好也等於是在對神明好。

婆羅門在印度擁有的權利:1、免交各種稅。2、婆羅門不得被處以死刑。3、種姓制度規則,向婆羅門贈送禮物的人會獲得祝福,可以解除贈送者的一切罪孽,最受歡迎的禮物就是土地,因此婆羅門佔有大量的地產。

印度賤民想要超脫階層,只有兩個辦法。

1、這輩子乖乖接受壓迫,來生轉世後,就能投個好胎變成婆羅門。因此這輩子一定要聽婆羅門的話,不要和其他賤民打交道,避免被加重汙染。

2、進行修煉和苦行,比如長期素食、忍受飢餓、不穿衣服、自殘、服用毒藥等,通過對於肉體的折磨來達到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解脫。有一位苦行僧從1973年就開始高舉手臂進行「修行」,已經持續舉了47年之久。

教育能夠改變命運,但是很多賤民甚至都不知道教育的存在,種姓制度的可怕,直接杜絕了底層人民向上層社會流動的可能。每個人都知道這種制度,有的人也意識到種姓制度問題的可怕,可是想要改變卻談何容易。

骨子裡和潛意識中的平等意識,恰恰是印度人最缺乏的,也是印度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障礙之一。

相關焦點

  •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 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大家都知道的是阿米爾·汗是一位愛國的藝人,他密切關注印度的真正存在的問題。在他的作品中,幾乎涵蓋了從種姓制度到教育、婦女問題和宗教糾紛的一切。
  • 印度種姓制度是如何產生的?所有印度人都有種姓嗎?
    相信了解印度的人一定知道,印度國內現如今還存在著等級森嚴的制度,除了那幾個最令人熟悉的四大等級之外,大家還知道被排在種姓之外的群體嗎,而這種群體是印度國內最卑微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探究一下這些種姓是如何產生的。
  •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 因為在穆斯林種族,現實情況與理想情況其實並不是相符的,所以這樣的做法根本就不得到印度人民的承認,並且這種通過姓氏區別對待的方式並不被人接納,不光如此在印度的娛樂圈內也會因為這種種族的姓氏來對演員進行區分,大多數優秀的角色只有歸罪形勢才能夠出演,也正是因為如此,阿米爾·汗才對印度的這種姓氏問題如此在意。
  • 歷史是連續的:印度有種姓制度,南亞其他國家呢?
    不僅僅是印度有種姓制度,與它相鄰的國家其實都有,只不過在不同的國家,種姓制度的表現不同。更重要的是,種姓制度與印度教育是深度捆綁的。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雖然也有印度教徒,但是他們主體依然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而伊斯蘭教在歷史上和印度教之間的問題矛盾也十分深遠。
  • 印度種姓制度森嚴,如果總理在街上遇到比他高種姓的人,需要讓路嗎?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領土面積相當大的國家,因此中國有很多鄰國,那中國的這些鄰國中哪個國家最奇葩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說,那還用問嗎?肯定是印度,畢竟印度一直都是世界公認的最奇葩的國家,沒有之一。為何說印度奇葩呢?理由有很多,比如印度一直都相當自信,覺得自己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甚至一直拿自己和中國做對比。
  •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有哪些特權?專家:光這三項就不得了
    在人類發展歷程中,每個國家的崛起,大多都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最終裂變為資本主義社會,或是社會主義社會。然而即使是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仍存在封建奴隸制度的殘餘,印度就是其中典型。眾所周知,今日的印度是一個人口龐大的發展中國家,他們有著豐富的宗教文化。
  • 印度有種姓制度,那麼與他相臨的國家有沒有種姓制度?
    有,但遠沒有印度這麼嚴重。印度的種姓制度之所以這麼嚴重,和他們的信仰密不可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人數佔到了總人口的83%,所以印度教是印度名副其實的第一大教,所以對於印度教中的禁忌或者制度,印度人自然嚴格遵守。溼婆神,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比如崇拜牛神,不用左手遞物,還有種姓制度。
  • 印度種姓制度和現代社會,為何可以長期共存?
    可近幾年印度的成長速度非常的快,一越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甚至其發展的速度讓印度當局極其的膨脹,屢屢挑釁中國。客觀上講印度的潛力非常的大,但其社會也存在諸多弊端,這些弊端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印度的發展速度,比如說——種姓制度。
  • 印度四大種姓之外的「第五種姓」,毫無社會地位,連影子都不能碰
    種姓制度是在印度等地區存在的一種社會制度,在印度存在了很長時間。它是從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開始,就出現的一種社會制度。1947年印度獨立後,種姓制度在法律層面上被廢除了,但是事實上,種姓制度依然流傳於印度的社會之中。
  • 印度種姓制度等級森嚴,那外國人到了他們國家對應著哪個種姓?
    我們知道印度這個國家的種姓制度最為嚴格,即使印度政府將這項制度廢除了,但是還是很多人在執行這項制度,這項制度也是徹底埋在了印度人民的心裡。有很多人就很好奇如果外國人移民到了印度,那會屬於哪個種姓階級呢?
  • 古代伊朗的種姓制度
    印度種姓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伊朗語居民(即雅利安人)共同體的一大特點。[1]在我國,印度種姓制度研究比較深入,伊朗種姓制度卻很少提及。因此,本文擬就伊朗種姓制度作一些初步的探討。一般認為其出現時間很早,大概在他們和印度雅利安人共同居住在伊朗高原東部地區時,就出現了種姓劃分。賈可諾夫認為伊朗部落並非都有種姓制度,像西伊朗部落的米底人和波斯人,直到古代晚期才出現種姓制度。[4]但也有學者認為種姓制度是印度語民族的共同特點,東伊朗部落和西伊朗部落都有這種制度。[5]不過,留傳至今的阿契美尼德、安息及同時期的古典文獻,都沒有關於伊朗種姓制度的記載。
  • 喪心病狂的印度種姓制度,到底能有多奇葩?
    今天咱們來聊聊我們隔壁鄰居印度的那些事印度的小夥伴們被我們親切的稱為「阿三」我們印象裡一度一直都是奇葩的存在但是今天二狗要說的是關於印度的種姓制度一個存在了3000年之久的不公平的制度!白皮膚的雅利安來到到處都是黑人的印度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於是就發明了一種瓦爾那制度瓦爾那在梵語裡是顏色的意思
  • 印度種姓制度那麼惡劣,為什麼沒人冒充高種姓呢?
    南印度的泰米爾人皮膚都很黑,依然有很多黑膚色的婆羅門祭司。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皮膚白就是高種姓。其實,印度種姓是可以直接從「姓」裡面體現出來的,由父系一路傳下去,不可更改。當然,在印度如果能夠成功變成錫克教徒,也可以避免種姓制度的限制,但這基本上不可能,因為錫克教徒被默認為剎帝利種姓,門檻很高。
  • 印度為啥不能徹底廢除種姓制度
    根據這個組織的的統計,2016年全世界範圍內有4030萬人正在現代奴隸制中勞作,而印度就獨佔了1800多萬。種群制度是這樣劃分的在印度旅行,有個繞不開的話題,那就是老生常談的種姓制度。 四種姓及其亞種姓,零零總總,算起來超過3000個,各自都有不同的神祇、血緣、職業、婚姻甚至食物禁忌等。與傳統階級制度不同,種姓與生俱來,不因財富和權勢而轉移,是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社會意識形態。種姓被兩條繩索拴著,一是行業與職業,二是地域和語言。我們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一個人在娘肚子裡的時候,他在世間的整個旅程就已經定格。
  • 除了印度,還有哪些國家存在種姓制度?
    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斯裡蘭卡也有種姓制度,只是沒有表現得像印度那麼突出。歷史學家認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存在或者曾經某個時期存在過與種姓制度相似的社會等級體系,南亞地區是種姓制度最典型也最興盛的區域。
  • 印度種姓制度,出生就是貴族的「婆羅門」到底有多厲害
    引言在很早以前,印度被歐洲國家入侵,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隨後英國人們在當地誕生後代,創立了種姓制度,隨後一直流傳至今,雖然現在當地政府已經取消了種姓制度,但是在民間依舊盛行。對普通人民群眾來說,種姓制度已經根深蒂固了,尤其是在一些落後的村子,低種姓就是低道德已經在人們心中無法改變了,種姓制度中,大致分為了四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還有一個最低等的達利特印度種姓制度劃分達利特在種姓制度中屬於是最低等的,算得上是賤民,連普通民眾都算不上,四個種姓中
  • 印度低種姓如何成為高種姓?具體有三個步驟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等級體系,又叫做賤籍制度。它把所有印度人劃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享有的地位權利都有著嚴格的規定,等級越高,地位越高,享有的權利也就越多,而且四個等級嚴禁通婚。這是為了保證種姓制度的發明者雅利安旁遮普人的血統純正。
  • 高種姓不能觸碰低種姓人的影子,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觀念
    結果對方說:因為在印度,不同種姓的人,只能做與自己種姓相符的工作,比如,這裡只有我是婆羅門,那麼只有我有資格跟你說話,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能亂套了。這的確是印度的真實狀況,那麼,印度的種姓制度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 為什麼中國可以打破階級固化,印度卻打不破種姓制度?
    同樣是文明古國,印度的種姓制度聞名已久,且越來越成為阻礙印度發展的因素之一。而在今天的中國,對於類似種姓制度的階級固化,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只要你能在高考中披荊斬棘,且不被冒名頂替,即使家境貧寒也能做出一番事業。
  • 印度的種姓制度,網紅「顏料女孩」真實身份
    灑紅節拍攝關於印度的種姓制度,來自於3500年前北俄雅利安人統治印度發明的種姓制度,最高婆羅門,從事祭祀宗教教育等職業;其次剎帝利,他們主要軍事、行政貴族,擁有徵收賦稅的特權,同時也負責保護婆羅門關於印度的婚配,男女嫁娶不允許越種族通婚,意思就是婆羅門只能和婆羅門族員通婚,剎帝利也只能同樣身份的剎帝利通婚,但也會有極少數特例,可他們都付出了很大代價。看到這裡對講究「眾生平等」的我們來說無疑很難理解,但印度的這種種姓制度已經有3000年歷史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