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腳後跟疼痛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症狀,走路的時候不小心磕碰著腳後跟就會出現疼痛,很多人覺得腳後跟疼痛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個小毛病,並不會特別的去重視,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時不時腳後跟痛可能是病,那麼長期腳後跟疼痛是什麼病呢?
腳後跟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將其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物理原因,諸如磕碰腳後跟、鞋子太小擠壓腳後跟使其疼痛等,這一類一般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後果,自己要處理好外傷就行,不用過於擔心;另一類是病理原因,比如各種疾病:
1、足後跟骨質增生
足後跟骨質增生的好發人群是老年女性,患者的足後跟一般沒有創傷,但坐長時間或者站長時間,就會出現腳後跟疼痛。所以老年女性患者如果有長期的足後跟疼痛的情況,要考慮是否患有足後跟骨質增生。
2、足部韌帶發炎
足部韌帶發炎也會讓患者出現足後跟疼痛,足後跟部位有很多的足部韌帶,這些韌帶維持著足部的關節運動,每天的活動量都很大,如果不注意保護,很容易出現發炎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在長期穿高跟鞋的女性身上。
3、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也是會導致腳後跟疼痛的一種疾病,它的主要放任群集中在中、老年人身上,這主要是因為人上了年齡,體內的鈣質不斷丟失,從而出現骨質增生。
3種方法讓你緩解足後跟疼痛
1、穿休閒的鞋子
很多足後跟疼痛都發生在女性身上,這是因為現代大多數的女性都喜歡穿高跟鞋,高跟鞋會讓足後跟韌帶長期處於緊繃狀態,韌帶一直緊繃無法休息很可能出現炎症,所以有經常性足後跟疼痛的女性,在不需要穿高跟鞋的場合可以考慮穿休閒鞋,讓自己的腳部得到放鬆,這是一個很好緩解足後跟疼痛的方法。
2、補鈣
有一部分老年人群出現足後跟疼痛時體內缺鈣導致的骨質疾病,如果長期足後跟疼的病人再確定自己是缺鈣引起的,應該進行補鈣,這樣可以增加骨骼裡面的鈣質,減少骨質疾病的發生,進而減輕腳後跟疼痛。
3、日常腳部護理
腳部也是需要保養的,在生活中要多對腳部進行保養,多按摩腳部,多泡腳,在泡腳的時候加入生薑、紅花、艾草等有利於腳部健康的藥物,可以非常有效的幫助腳部血液流通,讓腳部得到放鬆,減少腳步壓力,這樣腳後跟出現長期疼痛的概率就會下降很多。
長期的腳後跟疼痛說明腳部的韌帶、骨頭、筋膜等地方發生了病變,大家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護理腳部等方式緩解,如果這些方式不能很好的緩解腳後跟疼痛,就要去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確定病因,並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這樣腳後跟疼痛才能有效治癒,不讓腳後跟疼痛影響到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