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譯名從何來?

2020-12-10 新華網客戶端

  譯名是觀眾接受外國電影的第一步

  電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豐富著人們的文化生活。電影院裡可選的電影越來越多,國產電影和外國電影同時放映,好電影與爛片混雜在一起,一時間令人眼花繚亂,不得不在觀影之前做一番細緻研究。如此看來,電影的名字便是它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能夠引發觀眾許許多多合理的遐想。

  所以,一個好的電影名字就顯得尤為重要。抓人眼球、令人眼前一亮的電影名,更容易調動觀眾觀影的興趣。面對這樣的電影名字,好奇心就像一群螞蟻,把觀眾的期待轉變成心中的痛癢,非得要去一睹為快不可。好的電影名字,無疑會讓電影錦上添花,而有些劇情原本十分精彩的電影,則因為不太理想的名字而減掉了一些光芒。

  給外國電影翻譯個好片名尤其重要,應該引起足夠的注意。

  大多數中國觀眾在欣賞外國電影時,仍然需要藉助翻譯,在電影畫面和譯文字幕之間的完美銜接中觀看觀影、理解電影,或多或少地尋找到某種共鳴。電影譯名就是電影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最初面貌,是在觀眾眼前和心中的第一次亮相,於是就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觀眾在理解中文電影名時不會存在很大的障礙,能夠直接捕捉到名字所傳遞的關鍵信息,而外文電影名字就不得不穿上中文的外衣,脫胎成中國觀眾熟悉的模樣。

  多年以來,外文電影在電影公司和譯者的共同努力下,越發靠近中國觀眾。這其中當然不乏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它們的名字令人耳熟能詳,甚至拍手叫好。究其原因,除了電影本身足夠精彩之外,電影名字也大都擁有自己的特色,要麼讀起來朗朗上口,要麼名字本身就飽含寓意、深意,甚至詩意。

  例如,由羅伯·萊納執導,瑪德琳·卡羅爾、卡蘭·麥克奧利菲主演的影片《Flipped》中文名字被譯成了《怦然心動》,既十分契合電影的劇情,又令人眼前一亮,仿佛男女主人公青春靚麗的面孔和初戀的甜蜜、溫暖,一下子在觀眾面前鋪展開來。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令人感到驚豔的電影譯名多不勝舉。其實,這些電影譯名帶給觀眾的意想不到大都來自於譯者的有意為之,雖有意但又不刻意,而是依據電影的原名、劇情和主旨等諸多因素提煉而來。電影譯名既體現出了原名的深意,又體現出譯者的良苦用心。

  在看到待翻譯的電影名字時,譯者並非馬上就著手按照字面意思進行翻譯,以避免得到的譯文過於淺顯。因為只得其形而未得其神,只呈現出文字表面的意思,會讓人忽略了文字背後隱藏的內涵。所以,譯者一般都會先去觀看電影,從頭到尾細緻研究一下電影的臺詞和劇情,分析電影的主旨和思想,建立起對電影全面、立體、深刻的理解之後,才會著手翻譯電影名。從這個角度而言,電影名翻譯與書名翻譯的過程頗為類似。譯者先做一名合格的觀眾,之後再重返譯者的身份。譯者利用各種翻譯策略,在極少的文字空間裡最大限度地呈現電影的信息,高度濃縮和概括,又要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留下空白和懸念給觀眾,並讓電影去把空白填滿,把懸念解開。

  電影名字翻譯除了要充分地達意,也要足夠豐富地傳味,達意能讓觀眾大體把握電影的內容,而傳味則可以讓觀眾在一定程度上捕捉到電影的風格。為了實現這樣的效果,譯者在處理外文電影名翻譯時,通常會採用如下幾種方法:直譯,即嚴格遵循原文進行「字對字」翻譯;意譯,即不拘泥於原文,根據意思進行翻譯;音譯,即將電影名字的讀音按照對應的漢字寫出,作為電影的譯名;自由翻譯,即脫離電影原名,根據譯者對電影的整體把握得到一個電影譯名。

  對於直譯和音譯而言,譯文本身受到原文的局限性較大,譯文的精彩程度完全取決於原文的精彩程度,譯者可以發揮的空間也較小。例如,梅爾·吉勃遜執導,梅爾·吉勃遜、蘇菲·瑪索等主演的電影《Brave heart》,中文譯名為《勇敢的心》,就屬於完全的直譯;電影《洛麗塔》(Lolita)和家喻戶曉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電影都是採用的音譯。電影的經典成就了這些通過直譯得來的電影譯名,讓它們也擁有了閃亮的光芒,成為觀眾口中常常提起的名字,也成為了觀眾心中時時翻湧的感動。某種程度上說,這些電影之所以膾炙人口,更多得益於故事本身的魅力。

  意譯自由翻譯為影片增光彩

  由於意譯和自由翻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文的局限性,給了譯者更大的發揮空間,譯者也就擁有更大機率覓得令人眼前一亮、拍手叫好的電影譯名。自由翻譯並非完全脫離於電影名,僅憑藉譯者的理解得到電影譯名。

  一般情況下,譯者都會首先考慮在原文的基礎上發揮,通過增補、刪減意思,類比等方法讓譯名表達更完整,意義更豐滿,這就屬於意譯的範疇。

  自由翻譯跳出電影原名的框架,而是著眼於整部電影,把整部電影的情節和思想當作「原文」,在此基礎上進行翻譯,廣義上講,這也屬於意譯的範疇。

  譯者在很多時候似乎都不太甘心被電影原名所局限,不想戴著這重重的枷鎖,但也不會完全把枷鎖扔掉,因為枷鎖本身也是電影主創團隊精心打造的烙印。所以,譯者會最大限度尋求與這種枷鎖的和諧共榮,儘可能以最舒適、優雅的姿態來跳舞。意譯無疑給譯者創造了這樣的條件,既不遮蓋電影原名的光彩,也能彰顯譯者添加的韻味。

  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一些通過意譯得來的經典電影譯名,探析它們的巧妙之處,感嘆譯者的妙手偶得。

  《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加布裡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等主演的美國電影。2006年12月15日上映,2020年7月20日在中國大陸重映。父子溫馨的勵志主題顯然能夠打動大部分觀眾的心,而男主角在身處逆境時始終保持著勇敢追求幸福的勇氣,給無數經歷類似時光的觀眾以力量和感動。

  該影片取材於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的真實故事。這部電影原名為「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意思是「追求幸福」,譯者出人意料地將其翻譯成「當幸福來敲門」,一下子就讓電影名字變得更生動起來,這也跟男主人公克裡斯在經歷一系列生活的挫折和考驗之後獲得命運的垂青、得到一次寶貴的實習經驗的情景十分契合。幸福在看似走投無路的時候出現,叩響了克裡斯的生活之門,其實幸福一直都沒有離開,因為克裡斯一直都相信幸福的存在。

  科幻電影《千鈞一髮》,由安德魯·尼科爾執導,伊桑·霍克、烏瑪·瑟曼主演,上映於1997年。該片講述了在基因決定命運的未來世界,基因存在缺陷的文森特通過和傑羅姆交換身份來實現自己的宇航夢。但是在任務前夕,主角所在的公司卻發生了一樁兇殺案,主角因為在公司內遺留了一根毛髮而被人懷疑。自己重達千鈞的人生夢想,一瞬間就系在那一根小小的毛髮上了。

  這部電影名為「Gattaca」,英文中其實並沒有這個單詞,主創團隊給這部電影命名的靈感來自於脫氧核糖核酸(DNA)。我們在中學生物課上曾經學習過這方面的知識,脫氧核糖核酸的鹼基有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對應的四種脫氧核糖核酸也可用這四個字母表示。一個DNA片段的單鏈結構可以表示為比如「-G-A-T-T-A-C-A-」,兩個單鏈之間相互連接,就形成了DNA的平行反向雙螺旋結構。因為這部電影主要講基因對未來的影響,因此採用了這樣的片名。如果按照字面意思來翻譯,就會類似於《鳥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胸腺嘧啶腺嘌呤胞嘧啶腺嘌呤》或《嘌呤嘧啶組合》的名字,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譯者根據電影內容,將「Gattaca」處理成「千鈞一髮」,也暗喻了在故事中,人生都決定於可以顯示DNA信息的毛髮上,既提要了劇情,又涵蓋了影片主旨,可以說是明智之舉。

  類似的意譯電影名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電影《Ghost》的字面意思為「鬼」,被意譯成了《人鬼情未了》;電影《La La Land》中的「La La」是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中的「la」,用來代指音樂,而「Land」本義是「土地」,該電影被意譯為《愛樂之城》,就顯得既大氣又有美感;娜塔莉·波特曼在少女時代出演的電影《Léon》,按照字面意思來翻譯,電影名應譯為《萊昂》,顯得過於平淡,譯者根據電影內容大膽地將其譯為了《這個殺手不太冷》,令人不禁拍案叫絕,成為無數人心目中的經典;電影《Scent of A Woman》名字的字面意思為「一個女人的香味」,譯者將其意譯為《聞香識女人》,成為了膾炙人口的佳話。

  電影譯名的光芒不只是電影本身所賦予的,同樣也離不開譯者貢獻出的智慧。如果說電影和電影原名是一株盛開的花,那麼,譯者的魔法就是讓這株花開得更芬芳、更豔麗,而直譯、意譯、音譯和自由翻譯等翻譯策略則是譯者手中的魔杖。

相關焦點

  • 電影譯名從何來?烏瑪·瑟曼的《千鈞一髮》字面意思竟然是這個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令人感到驚豔的電影譯名多不勝舉。其實,這些電影譯名帶給觀眾的意想不到大都來自於譯者的有意為之,雖有意但又不刻意,而是依據電影的原名、劇情和主旨等諸多因素提煉而來。電影譯名既體現出了原名的深意,又體現出譯者的良苦用心。
  • 大陸臺灣香港電影譯名差別太大
    最近幾部熱門國外電影,大陸、臺灣和香港的譯名安全不同。非常有趣。《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大陸的翻譯。可以說蠻有詩意。臺灣版的翻譯比較直白《梵谷·星夜之謎》,大家看到梵谷這個譯名是不是有點不適應?《帕丁頓熊2》,這個大陸譯名很老實。臺灣版譯名就萌一點,《柏靈頓·熊熊出任務》,副標題莫名有點《熊出沒》的感覺。《尋夢環遊記》是大陸譯名,雞湯範,符合催淚片風格。臺灣版譯名就有點夜店風了——《可可夜總會》,我看了一部假電影?
  • 這些美到哭的電影譯名,哪部是你的內心最愛?
    在上個世紀我國引入的眾多進口電影作品中,除了影片本身的精彩內容之外,在我國東方文字的獨特魅力下,那些喻意貼切的譯名也同樣讓人印象深刻。本著我國傳統文化中「十全十美」的說法,本文篩選出了十部在筆者看來譯名各有特色卻同具美感的經典作品,讓我們在重溫這些經典電影作品的同時,共同享受那獨具匠心、意境悠遠的譯名之美。
  • 扯談譯名之2015北美暑期篇
    Avengers: Age of Ultron統一譯名:《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其實從第一部開始我就很好奇為什麼這支超級英雄隊伍叫做「復仇者聯盟」,他們明明都是主動保衛地球的啊,何來復仇一說?中譯:《頭腦特工隊》「特工隊」用於電影譯名的例子很多,這裡不詳談。這部動畫由迪士尼和皮克斯出品,還好譯名不再是「XX總動員」了(見《玩具總動員》《超人總動員》《海底總動員》《機器人總動員》……)。更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沒有使用直譯,不然對動畫片來說是一場悲劇:《從裡面翻出來》?《進進出出》?
  • 同一部電影,港臺譯名的腦洞真是大,最後一個不得鳥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看外國電影的觀眾又多了一個樂趣,對比電影的內地譯名和港臺譯名,比如大家最熟悉的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臺版翻譯作《刺激1995》,港版翻譯作《月黑高飛》,雖說兩岸三地文化略有差異,譯名差異較大是正常現象,但是有些港臺的翻譯的確腦洞夠大,下面這些是近段時間的一些外國電影的港臺譯名與中文名對比
  • 那些看似奇葩甚至粗俗的港臺電影譯名,套路竟然這麼深!
    香港對外星生物題材的電影幾乎有固定的翻譯模式,從1996年的《天煞地球反擊戰》(中譯《獨立日》,以下括號內均同為中譯版本)開始,陸續出現了《天煞西部反擊戰》(《牛仔和外星人》)、《天煞逆緣》(《宿主》)、《天煞地球反擊戰:復甦紀元》(《獨立日:捲土重來》)等多部看起來像同一個媽生,但其實頂多只能算住在同一個小區的電影譯名。
  • 都在吐槽復聯的翻譯,不妨看看暑期檔的扯淡譯名
    Avengers: Age of Ultron統一譯名:《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其實從第一部開始我就很好奇為什麼這支超級英雄隊伍叫做「復仇者聯盟」,他們明明都是主動保衛地球的啊,何來復仇一說?中譯:《頭腦特工隊》「特工隊」用於電影譯名的例子很多,這裡不詳談。這部動畫由迪士尼和皮克斯出品,還好譯名不再是「XX總動員」了(見《玩具總動員》《超人總動員》《海底總動員》《機器人總動員》……)。更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沒有使用直譯,不然對動畫片來說是一場悲劇:《從裡面翻出來》?《進進出出》?
  • 《我的世界》玄鐵,mc史上最短命的譯名
    Netherite譯名徵集!就在剛剛,Minecraft中文wiki官方正在進行最終的Netherite譯名投票!經過長達幾個月的漫長討論,經過了無數次的玩家意見徵集,經過了社區內對於「下界玄鐵」譯名爭論不休。在經過Minecraft官方確定後,終於Netherite角逐出來兩個高票數的譯名:「下界合金」和「下界金屬」。
  • 《我的世界》玄鐵,mc史上最短命的譯名!
    聲明:本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Netherite譯名再次投票!下界玄鐵,還是下界合金,又或者是下界金屬這個在《我的世界》Netherite譯名的爭論,終於要迎來結局了麼?Netherite譯名徵集!
  • 容易被譯名錯過的5部好電影,你看過幾部?
    1、《機器人總動員》,一個沒什麼對白的電影,主人公瓦力唯一會說的話就是伊娃,他作為一個古老的機器人,卻產生了人類的感情,進行了一場機器人間的戀愛過程,有一見鍾情,為愛的莽撞,不顧生死,最後終於獲得了機器人女友的芳心,簡直太感動了,連機器人都有這樣的愛情,可見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 奇葩譯名年年有,內地版不思進取,港版語不驚人死不休
    去年我寫過一篇關於內地和香港電影譯名的文章,提出一個觀點,同樣是奇葩譯名,香港和內地各有不同。內地版爛得平庸,有不思進取的風範。其實在華語電影中,藍色也在暗示同性戀,比如《藍宇》和《藍色大門》。無論是《魂斷藍橋》還是《接近無限溫暖的藍》,它們都離不開翻譯者化腐朽為神奇的翻譯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電影原版片名本就平平無奇,想要點石成金難度極高。
  • 經典日漫各種譯名,這次我支持英文譯名
    大家好,這裡是老鹹魚 上一期分享了《鬼滅之刃》的中英譯名,這一次就不再廢話直接進入主題,帶來動漫的「中英譯名大比拼」。 第二期《乾物妹!小埋》
  • 絕妙的中文譯名:可口可樂曾被譯為「蝌蝌啃蠟」
    於是,可口可樂公司公開登報,用350英鎊的獎金懸賞徵求譯名。當時身在英國的著名作家、書畫家和翻譯家蔣彝從《泰晤士報》得知消息後,為此琢磨了一個晚上,最後以譯名「可口可樂」擊敗其他所有對手,獲得了獎金。有人認為僅憑此譯名,蔣彝就可以流芳百世。與「可口可樂」譯得同樣神妙,也同樣聞名的譯名,要推英語能力考試「託福」(TOEFL)了,而它的譯者是著名英語語言學家和翻譯家張福塏。
  • 從紅色死亡左輪到荒野大鏢客,這款經典西部遊戲的譯名從何而來
    不過由於沒有PC版及中文的緣故,《荒野大鏢客:救贖》在國內的普及率遠不及歐美,這也因此造成了大家不知道遊戲的譯名從何而來。所以今天這部《荒野大鏢客:救贖2》的譯名是沿用自前作,而前作的譯名則是沿用自國內盜版商為《Gun.Somke》取的譯名,名字來自於伊斯特伍德的同名西部電影。
  • 《成事在人》,非常棒的譯名,成事的確在於人!
    我就的這部譯名就非常的好,就重這個譯名,我們就應該知道他們的一切,讓我們明白了很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傳記電影難免會有些做作,但如果沒有這部電影我們又怎會去了解那場改變一個國家的比賽,又怎會聆聽到如此激蕩人心的詩句:感謝上帝,賜予我不可徵服的靈魂。
  • 港式譯名,只有看懂了才會感嘆漢語的神奇
    《肖申克的救贖》臺譯名為《刺激1995》無論是外國人名、電影名稱還是其他別的專有名詞的翻譯差異,都會讓人進入雞同鴨講的窘境。有時候,這些差異還會引起網友的瘋狂吐槽。而這些譯名,也往往讓內地人覺得古怪和難以理解。除了sydney變成了一種水果以外,拿破崙敗北之地「滑鐵盧」Waterloo Road,則被港譯為「窩打老」。美國「好萊塢」 Hollywood大在香港的譯名則為荷李活。
  • 「Breaking」的中文譯名到底應該叫什麼才...
    但是,「霹靂舞」在國內一開始的含義其實是指1984年一部美國歌舞電影《Breakin『》中的舞蹈,由於電影引進國內時譯作《霹靂舞》,且影片中的舞蹈掀起了一陣「霹靂舞熱潮」,引得眾多青年男女們紛紛模仿學習,所以「霹靂舞」這個稱謂也才流傳開來。
  • 高校譯名規則整理
    中譯英:一、拼音和中文含義目前我國國內大學譯名主要翻譯方法為:拼音譯名或者中文含義譯名。Tong ji University )北京郵電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上海財經大學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這裡想分享一個關於中國人民大學的譯名趣聞
  • 《王的盛宴》曝英文譯名 陸川稱靈感來源吳彥祖
    《王的盛宴》曝英文譯名 陸川稱靈感來源吳彥祖     由星美集團聯合中影集團、川製作出品的陸川新片《王的盛宴》不久前剛在北京秘密開機,眾多世界知名媒體即對這部以古裝史詩大片面貌出現的陸川新作表示出濃厚興趣
  • 細數有趣港譯名
    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國外的人名或電影名稱等等在香港、臺灣、大陸的譯製因為兩岸三地文化的不同都有很多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