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無冕財經
作者:蘇楠
編輯:陳澗
設計:布冬
實習生:郭曼怡
王慧文陪同王興走過兩段創業路,一段是校內網,被資本老手陳一舟半道截胡;另一段是美團,8年創業,10年後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老王」也成為數百億身價的大富翁,未來有更多可能。
失去左膀王慧文,王興還有右臂穆榮均,旗下戰將如雲,但挑戰同樣巨大。美團以往戰績彪炳,或讓王興產生錯覺,以為美團無所不能,但實力未必支撐得了野心。
商界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王興以懟阿里為趣,作為商業領袖,「興哥」需慎言,提格局,放眼更廣闊的世界。
「王」者差點榮耀長期被視為美團「二號人物」的王慧文,12月18日正式結束自己在美團的高管任職生涯;從日常事無巨細的管理工作抽身,算是開啟人生新旅程。
王慧文選擇12月18日退休,意義不同尋常。10年前,即2010年12月18日,王慧文加盟美團,10年後卸任,可謂功成身退;其次,希望美團「要發」。還有網友戲言,12月後半個月的工資,也有著落了。
▲王慧文曾是美團「二號人物」。
年報顯示,王慧文2019年從美團領取薪酬14911.4萬元,比2018年增加575.5萬元,這相當於每個月1242.6萬元,或者每天40.85萬元,半個月也超過千萬。
但這和王慧文身價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截至12月18日,美團(03690.HK)股價278.4港元,今年累計大漲173%,和發行價68港元相比,漲幅更是高達308%。至2019年底,王慧文持有13675萬股美團股份,他在5月26日、30日連續減持200萬股和100萬股,還持有13375萬股,市值約373億港元。
這是王慧文陪同王興創業10年的收穫,但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合夥。
2006年,王慧文、王興等拷貝Facebook,創立校內網。同時在拷貝Facebook還有人人網(千橡互動),也做了一個項目叫「5Q」,和校內網是同類產品。千橡老闆陳一舟,曾做過社區網站ChinaRen,後賣給搜狐。
陳一舟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找錢很容易,市場推廣時非常激進,進入大學校園以雞腿吸引大學生註冊。校內網做產品或不在話下,融資卻不那麼容易,無力和陳一舟對決,最終被收購,作價據說是千萬美元,「二王」掙到第一桶金。
校內網散夥後,王慧文繼續創業,2010年推出二手房網站淘房網。就在同一年,王興對標Groupon,創辦美團。此前,他的創業項目飯否網(複製推特)擱淺。
2010年12月18日,美團收購淘房網,王慧文加入美團。
2013年,美團外賣正式推出,王慧文任總負責人。到店、到家、出行等,美團多個核心業務他都負責過,還管理過市場、PR、客服、研發等。美團經歷「百團大戰」,捂緊錢袋子,以時間換空間,最終活了下來,合併大眾點評,並於2018年9月登陸港股,現成為國內網際網路市值第三大公司。
要說股權,美團聯合創始人也擔任執行董事的穆榮均,持股約3.7億股,比王慧文更高。王興是美團大腦,但王慧文在執行和與王興配合上,在公司內部無人可及,奠定其在美團「二號人物」的位置。
但王慧文始終缺少一個「名分」。對比頂級職業經理人劉熾平,2005年加盟騰訊,出任首席戰略投資官,從2007年出任總裁至今,是有名有實的騰訊「二號」。
王興擔任美團董事長兼CEO,而總裁卻一直空缺。原美團COO阿甘(甘嘉偉)離職後,身為創始人,王慧文未能再提升一步,擔任總裁,「王者」還是差點榮耀。
網際網路公司七雄中,無營運長或總裁,並非美團一例,百度、網易、京東也在列,這四家公司,主要創始人以強控制著稱,在坊間也有「獨裁」評價。
▲幾大網際網路公司中,拼多多雖無總裁,但CEO陳磊無疑是「二號」。
老王退休,美團剩下唯一的「王」,人稱「興哥」。
激戰阿里,「內卷」騰訊系王慧文離職同日,美團對架構大調整。不是美團內部人士或者貼身近戰的對手,對此會毫無感覺。如果從財報分析美團,問題會變得簡單。
以美團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為例,餐飲外賣收入207億元,到店和酒旅大約65億元,新業務及其他為82億元;總收入354億元,外賣收入佔比為58.5%,超過半壁江山。
但計算利潤貢獻,首當其衝是到店酒旅,季度經營利潤27.87億元,外賣經營利潤為7.68億元,經營利潤率對比,11.6:1。
乍看,似乎外賣戰略地位被削弱。恰恰相反,因為有高頻外賣作支撐,到店和酒旅業務,以及孵化的新業務,才不會成為無源之水。
今年三季度,美團外賣日均交易為3490萬筆,則季度總交易筆數大約為32億筆,按照外賣業務經營利潤7.68億元來測算,每單利潤只有0.24元。每單2毛4,掙的是辛苦錢,正因為每天幾千萬外賣訂單剛性、高頻需求,美團其他低頻需求才能順利導流。
到店和酒旅成為利潤大戶,似乎為高頻打低頻「無往不勝」提供實證。
但分拆看,美團到店業務其實和大眾點評息息相關,而這背後是資本在操弄。資本若力挺,大眾點評和美團一直PK,誰能笑到最後,也是未知。
其次是酒旅,該賽道中有成立20多年的攜程,也有不缺錢的阿里飛豬。攜程三季度總收入雖腰斬,但也有133億,假如美團酒旅佔到店、酒旅板塊收入一半,即大約33億,只相當於攜程總收入零頭。同為攜程系的同程旅行,三季度總收入42億,同樣超過或者至少不輸美團酒旅。
OTA之王攜程,並非浪得虛名,為「消滅」對手,願意付出極高代價,合併去哪兒,私有化藝龍,屢出大手筆,就是實例。梁建章持股比較低,身價甚至難以入圍各大富豪榜,但攜程發誓做世界級旅遊公司,梁建章不為利但求名,也有不惜一戰的決心。
美團還有「永遠的對手」,即阿里巴巴。美團外賣、酒旅、新業務(單車、支付等),分別要對戰阿里系餓了麼、飛豬、哈囉出行和螞蟻金服。
美團外賣對比餓了麼確實佔優;金融業務自然更不用說,酒旅、出行,即便不算其他對手,和阿里系對壘,哪一塊有必勝把握?
美團不斷拓寬邊界,上馬新業務,對決大阿里同時,在騰訊系內部中,也將「內捲化」,不是有可能,而是成為現實。
比如染指社區團購更是雙刃劍。PK阿里系同時,劍指京東、拼多多。美團新代言人沈騰、賈玲新廣告,力推美團打車,在沉寂多時後,無疑再次宣戰滴滴。美團做支付,曾讓用戶在支付寶和美團二選一,明面上是打擊阿里,暗中也是要去化微信支付。
美團無邊界之憂還在於,是否有足夠人才在各個戰線繼續高歌猛進?成立中高管發展部,由穆榮均執掌;王慧文曾提及受累於日常管理,也是信號。
「複製」美國,視野應放在全球因為對阿里早期投資美團心生芥蒂,王興只要抓住機會,就會在社交網絡對阿里或明嘲或暗諷。
比如張勇確定接班馬雲,王興認為:電商是80後黃崢和85後蔣凡兩個聰明人之戰;蔣凡如果能贏,就是下一任接班人。
▲2019年4月,王興評價黃崢和蔣凡。
世界是年輕人的,但王興的預言讓生於1972年的張勇情何以堪?王興又讓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的臉往哪兒放?興哥激揚文字一時爽,東哥難道就是局外人?王興看似捧蔣凡和黃崢,實際上是打了張、劉兩個人的臉。
「聰明」的黃崢,卻也不想「配合」王興神預言,今年6月將CEO轉讓給拼多多另一聯合創始人陳磊。而蔣凡因為太太董花花手撕如涵張大奕,引發輿論譁然,被降職、除名合伙人。
明面上的「蔣黃」之戰,已然夭折。
2011年,支付寶股權轉移事情,也許是曾經插在馬雲心口上的一根刺,時間能撫平傷口,但王興會不時提起,無疑是揭傷疤。
王興曾在接受《財經》雜誌採訪時表示,「我仍然認為他(馬雲)有誠信問題」。馬雲未獲阿里董事會批准,從阿里剝離支付寶,「他們想用謊言矇混過關」。
有時還下「指導棋」,王興還預測,阿里放棄大文娛「已經是一件可以開啟倒計時的事了」。
公司業務可以無邊界,但作為掌舵人,王興應有所保留,管住自己的嘴巴。興哥越發放飛自我,越讓外界看他,不像一個掌舵2000億美元市值公司的商業領袖,應該有的格局。
政策指向變化明顯,美團作為外賣扛把子,從疫情期間廣東商家高呼反壟斷,到「困在系統中」一文討伐平臺對騎手的壓榨,再到媒體對「大數據殺熟」的揭露,風暴或許在醞釀中。既然沒有「大而不能倒」的平臺,美團不應該引起重視?
美團不斷突破邊界,業務屢屢得手,王興也許會產生錯覺,以為無所不能。美團市值2000億美元,誰能保證在未來10年,江湖還是現在的模樣?
王興創業校內、飯否和美團,分別是複製美國Facebook、推特、Groupon。王興號準最新技術進步脈搏,在國內取得商業上的成功。「複製王」值得慶賀,但未必擔得起太多尊重。
技術創新比商業模式創新更讓人心動。
▲中外網際網路公司市值對比。
美國科技五巨頭強在創新,業務布局全球,市值也對中國「五虎」形成碾壓(表二)。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勢必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那全球市值最大公司,也將從蘋果變成阿里、騰訊或是後來者?
雖說美國科技巨頭一再折戟中國,但中國網際網路新貴也未能在全球開荒成功。王興不必只盯著阿里,美團也應該有更高追求。
關於辭職,王慧文曾表示,「不熱愛卻不得不做管理的痛苦也與日俱增,怠於熟悉的環境而錯過不同的精彩。」下一段精彩如何開啟?王慧文大把財富在手,如果創業,在創新、核心技術上能取得突破,就有財力保證;不僅僅只做過王興「身後的男人」,正如雷軍之於求伯君,從金山後撤,打造了以小米為首的雷氏商業王國。
出生於1979年,王慧文今年剛41歲,還有很多可能,王興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