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上海建築及街景老照片,鋪設第一條有軌電車與北望外灘

2020-12-14 歷史舊影

外灘全長1.5公裡,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上海闢為商埠以後,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報社開始在此雲集,外灘成為全國乃至遠東的金融中心。圖為1900年北望外灘。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外灘隨交還上海公共租界於汪偽國民政府,結束長達百年的租界時期,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擁有正式路名中山東一路。圖為1900年的外灘。

上海海關大樓位於上海市中山東一路13號,由英公和洋行設計。1864年清政府於現址設江海北關,關署是一座中國衙門式的木構房屋。1853年小刀會起義時被毀,1857年修復,大體原樣。1925年,新的江海北關再一次重建,請滙豐銀行的設計者威爾遜設計,是年12月奠基,至1927年12月9日落成。圖為1900年的上海海關。

洋涇浜邊的公園。

20世紀初,上海人口日益增長,市面漸趨繁華,發展公共運輸成為急迫解決的問題,便醞釀成立電車公司。1905年,英商上海電車公司成立,著手鋪設從今南京路口至延安東路外灘的電車鐵軌。1908年3月5日,南京路口至延安東路外灘的有軌電車正式通車,這是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圖為修建有軌電車的過程。

行駛在外白渡橋上的有軌電車。

1910年上海街邊景色,熱鬧的街邊停放著不少的拉力車。。

1910年上海街邊景色,一位警察面對著鏡頭。

相關焦點

  • 老照片:舊上海的有軌電車,人工塗色的彩色照片
    舊上海最早出現的現代公共運輸工具是有軌電車,時間是在清朝末期。有軌電車因為不需要橡膠輪胎、不需要燃油,是一種適合當時經濟狀況的交通工具。最初軌道交通建設在租界內進行。1881年7月上海英商怡和洋行向法租界公董局提議開辦電車事業,租界當局認為雖然有軌電車鋪軌架線投資較大,但鑑於其行車成本低、乘客容量大、乘坐平穩舒適的優點,決定採納,並著手研究。1898年3月法租界公董局與公共租界工部局聯合組成電車設計委員會,因設計分歧未果。後兩租界分別辦理電車事宜。
  • 1899年:中國北京有了最早的有軌電車,但不久便在1900年被進京的義和團以愛國的名義全部拆毀.
    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輛有軌電車彩車行駛至外灘(廣東路)終點站時所攝有軌電車,是一種通常由架空接觸網供電、電動機驅動,依賴固定軌道行駛的公共運輸工具,基本上是輕軌運輸系統分類下面的一種1828年馬裡蘭州巴爾的摩修建了第一條有軌馬車線路,類似線路於1832年在紐約市開通,1834年在紐奧良開通。1879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在柏林的博覽會上首先嘗試使用電力帶動軌道車輛。此後俄國的聖彼得堡、加拿大的多倫多都進行過開通有軌電車的商業嘗試。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在1887年創立了首個電動電車系統,1888年美國維吉尼亞州的里奇蒙也開通了有軌電車。
  • 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1972年的上海
    上海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蹟。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72年的上海。圖為當年上海街頭逛街的少女。圖為1972年上海南京路的行人。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
  • 車影行蹤:圖說上海末代有軌電車「進化」史
    原創 張淵源 上海門牌研究所線路發端1928年3月4日,上海華商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在華界內開闢公共汽車客運線路。11月19日始在閘北地區開通第一條線路。1962年地圖:新3路電車芝罘路終點站周邊1962年11月8日,3路有軌電車縮線,自四川路橋(四川北路崇明路)至江灣五角場。1963年8月1日,3路有軌電車由電車一場劃歸電車二場運營。
  • 【IBE】有軌電車的歷史篇
    世界上首次用於客運的路面有軌車輛1807年在英國啟用,以馬匹拉動,稱為「公共馬車」。1879年,德國工程師維爾納·馮·西門子在柏林的博覽會上首次嘗試使用電力帶動軌道車輛。1881年,世界第一輛有軌電車在德國柏林周邊的裡特希菲爾德問世。
  • 1年1張,100年(上海)
    上海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 本期老照片從上海1900年一張照片說起,以一年一張照片的形式娓娓道來上海100年的滄桑與巨變。
  • 足球之城法國聖艾蒂安的有軌電車
    聖埃蒂安公交網絡由3條有軌電車線路,1條無軌電車線路和64條公共汽車線路組成,統一由聖埃蒂安公交公司STAS運營,其中,有軌電車分別為T1號線、T2號線和T3號線, 線網總長11.9 km,三條線路重合率很高,全部由法國交通發展集團
  • 上海泰晤士小鎮成為異域風情的景點:松江有軌電車又錦上添花
    在2019年,上海泰晤士小鎮又有了一個新的亮點,那就是通車僅僅幾個月的松江有軌電車,這可謂是讓這個特色景點的錦上添花。異域風情與松江有軌電車這兩個亮點,讓松江泰晤士小鎮更顯得與眾不同。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鎮的夜景在2019年,松江區泰晤士小鎮又有了一個新的亮點,那就是上海目前唯一的松江有軌電車。
  • 外國人拍的上海灘老照片,圖4周璇青春貌美,圖8是舒適愜意的貴婦
    20世紀初,上海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逐漸成為東亞數一數二的現代化大都市,燈火輝煌,繁榮無比,被人稱為「十裡洋場」,東西方文化在這裡產生了激烈的碰撞,現在就通過一組外國人拍攝的上海灘老照片,來看看它迷人的風採。
  • 世界文化遺產義大利那不勒斯市的有軌電車
    方尖碑 歷史 1876年6月25日,那不勒斯開通了第一條通過馬匹牽引的軌道線,同年8月28日,第一條郊外馬拉線也開通運營
  • 外灘歷史照:從太古洋行到沙遜大廈的幾處小細節
    外灘作為上海城市名片,百多年來,一直是被全世界高度關注。對於上海本地人來說,外灘這個中外著名旅遊景區完全可以分段逛,慢慢走、細細看,萬國建築博覽會到底是怎麼回事?當然知道其來龍去脈最好,一知半解也正常,外灘建築層疊過程需要大量的圖片資料,在這個防疫非常時期,我們收集了不少外灘老照片老明信片,做一番紙上「城市漫遊」。
  • 歷史名城德國波茨坦的有軌電車
    波茨坦直到1918年都是普魯士國王和德國皇帝的夏宮所在。城市內有眾多湖泊和獨特的文化歷史建築,特別是德國境內最大的世界遺產無憂宮以及周邊的公園。而二戰同盟國之間在二戰後期召開的重要會議波茨坦會議,則是在市內的另一座宮殿,塞琪琳霍夫宮召開的。
  • 足球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曾經的「有軌電車之城」
    在20世紀20年代,布宜諾斯艾利斯擁有875公裡的有軌電車軌道和99條有軌電車線路,使用3000輛車在市區穿行。到1963年,網絡的絕大部分開始被拆除,儘管如今在市區還有少量有軌電車服務。▲布宜諾斯艾利斯大教堂前的有軌馬車第一條城市有軌電車軌道在1870年由阿根廷先驅者Federico Lacroze和它的兄弟Julio推出。
  • 歷史名城塞爾維亞貝爾格勒的有軌電車
    紅線為有軌電車線路 歷史 1892年10月14日,貝爾格勒的第一條路面軌道線開通 1906年在Knez Mihailova街的電車 1894年6月5日,有軌電車第一條電力線建成,線路開始進入電氣化時代,但直到1903年,
  • 烏克蘭「第一個首都」——哈爾科夫的有軌電車
    1882年9月,哈爾科夫第一條馬拉軌道車線路開通運營。 1906年7月3日,哈爾科夫有軌電車開通運營。 1919年3月23日,哈爾科夫的有軌電車完全被關閉。
  • 波蘭交通樞紐——波茲南的有軌電車
    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分支線路的乘客太少,第二,有軌電車上所有的標識都只有德語,導致了波蘭大眾的抵制。為財務所困擾的公司被波茲南有軌馬車協會收購,它還獲得了特許經營權和壟斷權。那時只有20輛車在運營。1880年9月,協會購買了Jersitz 郊區以前的火車站的部分場地,並在那裡修建了有軌電車車輛段(現在,這裡仍然是波蘭仍在運營的最早的車輛段)。1896年,修建了兩條新線路。第一條從Ring (現在的 Stary Rynek), 經過Breslauer 大街, Peters廣場(現在的Pl.
  • 世界「琥珀之都」——波蘭第二大城市格但斯克的有軌電車
    第一條有軌馬車線路是1873年6月23日由柏林公司"Deutsche Pferdeeisenbahn" 開通的。它從Heumarkt (Targ Sienny) 穿過Langfuhr (現代的Wrzeszcz)通往第一個有軌電車車輛段所在的Oliva。一年後,Langfuhr和 Oliva之間的線路由於來自鐵路的競爭而暫停。
  • 圖說極具特色的日本北海道札幌市有軌電車
    ▲新型低地臺電車「北極星」2013年引進的北極星不僅方便旅客乘車與下車,而且裝有廣受歡迎的大窗戶,便於旅客眺望街景。※點擊標題 查看文章※1.近期國內有軌電車行業動態2.以現代有軌電車為戰略發展重點  且看上海城建設計總院如何交叉融合激發創新活力
  • 中國第一座外灘,不在上海而在浙江,外灘建築猶如秘密花園
    上海外灘是我們都熟知的地方,很多人去了上海都必然會去打卡外灘,東方明珠,畢竟東方明珠是最標誌性的景點,而在外灘可以遊覽到整個東方明珠。但中國的外灘不僅只有上海有,而另一座外灘的大街小巷,都有著小洋樓和教堂,這裡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民國時期,走在路上你都會覺得這裡會不會是拍電視劇的場地,這裡就是浙江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