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安仕平,今年44歲,中共黨員,是貴州六盤水六枝特區中寨鄉扶貧工作站的一名工作人員。
安仕平(右)動員貧困戶參與三變
2016年8月,我由鄉計生辦調整到鄉扶貧工作站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當時就深感任務艱巨且責任重大,想到既然是組織和領導的安排和信任,我就必須努力認真地做好,於是馬上就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當中。 要做好脫貧攻堅這項工作,就得吃透上級文件精神,把握好方針政策,並要結合全鄉的實際情況,理清思路,找準方向。於是,不管是陽光初露的清晨,還是毛風細雨的傍晚,我都會騎著我心愛的摩託車走村竄戶進行調研。經過幾個月不分晝夜的摸排和整理,終於掌握了全鄉17個村的基本情況,摸清楚了8個貧困村分布在全鄉的哪些位置,有多少貧困戶,貧困人口有多少,全鄉唯一一個深度貧困村在哪裡,是什麼原因導致貧困的……拿到第一手資料後,就和領導一起研究討論,想對策、擬方案、找項目、尋資金,想方設法幫助全鄉貧困戶減貧摘帽,脫貧致富。
安仕平(右一)督查老舊房整治工作
四年多來,為了每項扶貧政策都得到有效開展和落實,我常組隊到各村進行督導,對兩項專項治理、年度動態信息調整、脫貧質量等各項工作進行督查,並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和整改。另外,我還利用周末空閒的時間主動到村裡開展幫扶責任人相關業務培訓......那被汗水浸溼了的筆記本,寫滿了我對脫貧工作的忠誠和對貧困農戶早日脫貧致富的期盼。
安仕平(左一)到村指導業務工作
因為常常是「5+2」和「白+黑」的工作狀態,所以很多時候無暇顧及家庭和女兒的身體狀況,在脫貧攻堅「大戰100天」、「再戰50天」期間,我女兒檢査出患有骨癌並且是晚期,在這段煎熬的日子裡,我每天奔走在鄉裡、村裡、醫院,但未放下手中複雜而艱巨的扶貧工作。白天下村督導各村各項工作進展以及相關材料起草與培訓,晚上把臨時辦公桌設在守護女兒的病床邊,隨時在微信群裡接應、交辦和督導各村脫貧攻堅工作。2019年3月,忍受不了癌痛折磨的女兒,希望我請假多陪陪她。可我直到接受脫貧攻堅第三方評估驗收結束後,才回到家中滿足女兒的心願。不到一周,可愛的女兒在病痛中離世,幼小的生命定格在豆蔻年華的11歲。女兒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那一刻:「爸爸……我好痛……我支持不住了,爸爸……請您多陪陪我……爸爸……」那呼喚,那聲音,我永生難忘…… 女兒的離世,我感到非常的傷心和內疚,但作為共產黨員的我——這面旗幟,在家中不能倒,在脫貧攻堅的戰鬥中不能少!安排好女兒的後事後,我耐心的勸導妻子,鼓勵她重新振作起來,好好經營好我們將來的日子。而我,也重新打理好心情,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去完成黨和國家交給的光榮使命。
蔣鵬 整理
見習編輯 吳一凡
編輯 劉娟
編審 楊儀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