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為何會有「南北之爭」?其實這要從宋朝說起

2020-12-23 舊時樓臺月

又是一年端午佳節,每到這個時候全國上下都會爆發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那就是粽子的「甜鹹之爭」了。以北方為代表的「甜粽派」和以南方為代表的「鹹粽派」各執一詞,都說服不了對方。

除了粽子以外像豆腐腦,西紅柿炒雞蛋等美味在南北方都有很大的差異,其實關於「甜鹹之爭」,並不是近幾年才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南北粽子的口味差異早在宋朝時期就有了。這種差異的產生與南北方的氣候環境、文化習俗有著極其重要的關係。

南北之爭的原因

關於粽子的「甜鹹之爭」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酷愛鹹口的北方人喜歡吃甜粽子,而喜歡吃甜食的南方人卻要吃鹹粽子呢?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就有很多了。簡單來說,無論南北都是主食為鹹,輔食為甜。

因為不同的地理條件,我國北方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所以說在古代社會,北方人民的餐桌上饅頭、麵條是主食。而南方因為氣候溫暖主要種植的農作物為水稻。這樣稻米包成的粽子自然而然就成為南方人的一種主食了,在南方地區,很多人把粽子當作早飯。

除此以外,經濟發展水平也是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之一,據研究表明,消費者對於甜味食品的消費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有很大關係,在宋朝以前,我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當時南方地區因為氣候原因,常發生洪澇災害,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在這種情況下,糖的主要消費集中在北方。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南方人經常吃的粽子自然就變成鹹口的了。到了宋朝以後,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超過了北方地區,但是鹹口粽子的歷史被傳承了下來。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粽子都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節慶食物,具有很高的儀式感,人們在過節時往往都會拿出家中平常不捨得吃的東西。在過去的時候,北方糖作物種植較少,因此比較昂貴,所以過節時,大家就會希望吃點兒甜的。

而在南方製糖業發達,吃甜的可以說是日常了,所以過節時吃不吃甜的無所謂,吃肉才是重要的,所以南方很多地區的粽子裡都包著鹹肉,火腿和鹹蛋黃等餡料。

南方粽子香又鹹

相較於北方粽子來說,南方粽子的餡料多,種類更加豐富,有鮮肉粽,鹹肉粽,火腿粽,香腸粽等,主料一般是肉類,配料有綠豆,蝦米,香菇,蛋黃,板慄。

南方粽子個頭很大,有箬葉包的,還有竹葉包的。南方的粽子與北方不同,是真的可以當飯吃的,很多南方早餐店就有賣粽子的。

對於南方的年輕人來說,粽子就應該是這樣鹹香細膩的,它是早上上學時小攤上的濃濃煙火氣,它是晚上加班後餐桌上的滿滿幸福感。

北方粽子甜又粘

北方粽子的餡料同南方一樣主要以糯米粽為主,某些地區也有大黃米粽,相較於南方粽子來說北方粽子個頭較小,主要為四角形或者三角形,主要餡料是紅棗、花生、豆沙等。北方人包粽子一般是蘆葦葉,在使用前將蘆葦葉放到開水裡去煮,等到蘆葦葉煮軟之後才可以包。

傳統的北方粽子,清甜細膩,嘗起來有一種清香幽靜的味道,對於無數北方人來說,這就是小時候在夏天午後品嘗到的那口甜蜜。對於身在異鄉的北方人來說,這是他們在辛勤勞作後最思念的那口味道。

家裡的粽子最美味

歲月流轉,時光匆匆,現在吃粽子已經不像小時候那樣,一年才可以等到一次。現在吃粽子對於我們來說更像是一種寄託鄉愁的方式,一種撫慰心靈的味道。

關於甜鹹黨之爭,早已成為了端午時節人們慶祝節日的一種調侃方式罷了。其實無論甜粽、鹹粽都是大家對於這個節日的一種慶祝方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無論你身在何方無論你思念的是哪一口味道只需要打開手機,就可以辦到。

但是相信大家最喜歡的還是媽媽在家裡包的家常粽子了,對很多人來說,家裡的粽子才是我們對於端午節最初的認知。自己家的粽子包裹的不僅是簡單的餡料,而是母親濃濃的愛意。這種愛意是網上買不到的。

泱泱中華,地大物博,中華飲食博大精深,無論是甜是鹹,都是我們在端午佳節中不可或缺的一口美味,祝大家端午安康!

相關焦點

  • 一頓飯2000多個粽子,皇上過個端午這麼豪橫?
    馬上就端(xiao)午(chang)節(jia)了,左手西瓜右手楊梅的日子已經不能滿足貪心的吃貨們,一年一度的南北粽子節甜鹹之爭轟轟烈烈拉開了序幕。粽子,我們吃了幾千年。最開始叫做「角黍」,古時候因為牛羊角不易得,就用植物葉子包裹黍米,做成機智又不失禮貌的角狀食物祭祀祖先。
  • 端午節粽子口味地圖出爐 「甜鹹之爭」你是哪一派?
    「吃貨不分南北,口味必分甜鹹」,作為端午節的特色美食,粽子幾乎每年都會引發鹹甜之爭。粽子的甜鹹之爭其實與氣候環境、文化習俗等因素關係密切,中國天氣網根據用戶調查推出獨家粽子口味地圖,快來看看是你家的口味嗎?
  • 又到了南北之爭的時刻:小年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又到了南北之爭的時刻:小年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端午節吃粽子南方人和北方人有甜鹹之爭,到了小年,南方人和北方人還是有著不同的習俗,小年究竟是哪一天呢?臘月二十三or臘月二十四?小編也是搞不明白~小編在上大學之前一直是都認為小年就是臘月二十四,上了大學之後發現有同學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你們家鄉是哪天過小年?其實,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相同。民俗說,「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 甜鹹粽子之爭又已開戰,你支持哪方?很多人其實是「兩面派」
    甜鹹粽子之爭又已開戰,你支持哪方?很多人其實是「兩面派」!每年到了端午節前半個月左右,一場別開生面的甜鹹粽子之爭就開戰了。雖然每年都沒有爭論出什麼結果,但是每年這個時候就會開戰。今年因為閏4月,所以五一假期和端午節隔了很久。現在總算離端午節不遠了,今年甜鹹粽子之爭又已經開戰。
  • 還在爭「鹹甜粽子」了解粽子熱量,Pick自然陽光才能享受美味粽子
    上半年最後一個節假日端午節即將到來,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各種品類的粽子以及「鹹甜粽子之爭」刷屏?端午節你吃什麼餡的粽子呢?小夥伴們,下面跟隨自然陽光一起了解咱們的傳統美食——「粽子君」吧!端午節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有的地方人們要掛艾蒿、喝雄黃酒,有的地方人們則吃五毒餅、吃冰糕,當然熱熱鬧鬧的划龍舟比賽在很多地方也會舉辦起來。當然端午最重要的儀式還是吃上一個香糯可口的粽子,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全國各地都有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 臺灣粽子南北之爭?你喜歡「北蒸南煮」那一味?..
    粽子南北之爭早結束?店家神備註,網一看笑死今天,祝你佳節快樂,臺灣的南部與北部粽子的差異又被拿出來討論,網友分享,逛市場驚見店家在北部粽下方備註是油飯,所以粽子的南北之爭早結束了?引發熱議,笑死!北部粽就像3D油飯,但也有網友認為,明明北部粽把南部粽壓在地上摩擦,沒啥好戰!
  • 「粽子」為啥是「dumpling」?其實正宗的說法是這樣的
    網絡圖片侵權請聯繫刪除說起端午節,我們都知道,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後,人們怕河裡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於是製作竹筒粽子投入江內。在我國有很多國外都沒有的小吃,粽子就是其中一種,那粽子在歪果仁眼裡是什麼呢?又怎麼說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其中一個說法是rice dumpling 大米餃子?聽著總有種違和感。其實這是我們對「dumpling」有一種誤解。
  • 端午節|賽龍舟、包粽子、掛艾草,作為宋朝人,五月初五該咋過?
    但是每一個朝代下,對於端午節的重視程度不同,舉辦的活動也各有差異。故本次我們主要根據宋朝遺留下來的文獻古籍與大家介紹作為宋朝人該如何度過端午節,此篇文章我們主要從端午節的命名與起源、端午節的主要娛樂活動、為何宋朝人會如此過端午節的主要原因等等來入手,為大家解讀古代人是如何過端午節的?
  • 端午節為何要吃粽子、賽龍舟?聽民俗專家解釋
    端午節為何要吃粽子、賽龍舟?那麼,端午節為何要吃粽子和賽龍舟呢?民俗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  民俗專家由國慶介紹說,粽子古稱筒粽、裹粽、角黍、黏黍。關於粽子的源起,人們普遍認為是為了追念偉大詩人屈原。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愛國為民,被讒言所害,於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投身汨羅江。楚國人沿江苦尋屈原蹤影,又害怕江魚吃掉屈原,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 北方人:特別不明白南方粽子裡,為啥要放肉
    記憶中,再苦再窮的年代,這鍋端午粽子從沒缺席過。 南方粽子品種之多,超市裡的價格也會讓人望而卻步。當下,在冀東早市,最為簡單的糯米粽,10元可以買到7個。而南方粽子區,最便宜的紅棗餡的只有2個,標價在10.8元。
  •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 螺螄粉粽子是粉還是粽子?你都吃過什麼奇葩餡料的粽子?
    由於今年農曆有一個閏四月,所以端午節比往年遲了一個月。每年臨近端午節,大家都會圍繞一個問題進行爭論--粽子是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這就是著名的「南北之爭」,但是辯了這麼多年,也沒得出一個準確的說法,畢竟每個地方的口味都不太一樣。
  • 搓澡的南北之爭終結於揚州
    您還真別說,把搓澡當成藝術的,絕不是隨口胡謅,不過這根源可就在咱們中國了。01搓澡還分南北中國的澡堂文化自古有之,相傳搓澡最早起源於南朝梁武帝時期,作為一門手藝,被傳承到了今天。只不過,在搓澡這件事上,江湖上的南北派別之爭始終都沒有停止過,和鹹甜口的豆腐腦粽子之類的一樣,能讓南北兩派瞬間急眼。對很多人來說,搓澡無非是能搓下身上的灰泥,加上澡堂子的蒸汽,到最後出門,那叫一個清爽暢快。所以,只有力道足了,才算得上是搓澡。
  • 南方、北方粽子「哪家強」?這5個城市的特色粽子,你都吃過嗎?
    南方、北方粽子「哪家強」?這5個城市的特色粽子,你都吃過嗎?每年一到端午節,關於粽子的「南北大戰」便甚囂塵上。粽子分鹹甜,不同地區的粽子也不盡相同。大家紛紛覺得自己家鄉的粽子才是最美味的,並樂此不疲地在網絡上與不同地區的小夥伴們進行粽子之間的「Battle」。
  • 粽子的千年進化史,最初古人吃的粽子既不甜也鹹
    中秋節剛過,大家有沒有吃月餅?月餅餡料雖多,其中也有被視為異端的五仁餡(當然了,您要是愛吃老郭相聲裡帶魚餡、面餡和蔥餡的月餅當我沒說),但不管東南西北,月餅的口味一般都是甜,這一點全體吃貨同仁們保持一致。但說起幾個月前的端午,那可是一片血雨腥風,為啥?粽子應該是什麼餡的,究竟是甜粽子正宗還是鹹粽子正宗?甜黨吐槽粽子是甜的才好吃!偉大的甜黨!
  • 為何宋朝被這麼多人所瞧不起?宋朝經歷了什麼?能中學到了哪些?
    說起宋朝,許多人就不屑一顧,很多人都認為是眾多朝代中的恥辱,靖康之戰把宋朝的名聲完全敗壞掉了。皇帝都被俘虜了,頭蓋骨都被人拿來當酒杯。宋朝和別的國家打架時勝利的次數很少,發生戰爭時,不管打贏不打贏,都先給別人送錢,被別的國家所滅國,這是一種欺辱,眾多朝代中也很難再找出第二個。
  • 推出新美食、開創新玩法:宋朝的端午節,更顯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到了宋朝的端午節,除了完美的繼承了唐朝原有的各類活動,那麼它有什麼創新的地方呢?創新非常的多!隨著南北交融的日益深入,節日也獲得了不一樣的過法。除了這些日常防瘟疫的操作以外,宋朝還在採藥的基礎上加入了一項特殊的活動,名叫「捕蟾」,雖然沒有詳細的記載,但是根據宋人的腦洞,這項活動勢必也是非常好玩的。其次,宋人還將吃粽子和賭博聯繫在了一起,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宋朝端午吃粽子叫做「解粽」,這被京城的人玩出了新的花樣,他們在吃粽子的時候賭博,賭誰的粽葉長,誰就獲勝。
  • 北方鹹粽子VS南方甜粽子,你們會首先哪一種?
    端午節是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其中又因為地域民族文化不同,一年一度的甜鹹粽子爭辯大賽又要開始了,其實這就是一種飲食習慣而已,吃慣了甜你就會覺得是甜的好吃一些,但是南北大多數的地方這兩種口味都是同時存在的,但是雖然吃的是同一種食物,可是區別還是有,裡面也是各種不同的餡料製成的,而端午節的到來
  • 粽子的由來你知道多少?|一顆粽子的前世今生
    說到端午,必定離不開粽子,各地端午節雖然有各種不同的風俗,但粽子卻是大家共有的吃食,「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現在,粽子成為端午節必備的食物,關於粽子的來源,普遍的說法是屈原投江後,百姓為了不讓水裡的魚蝦吃掉他的身體所以將米糰投入江中,後來逐漸演化成了吃粽子紀念屈原的風俗。但其實粽子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最初做是祭祀之用。
  • 宋朝官員的任官習慣,要從韓顯卿公說起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這就要從宋朝的任官習慣和說起在北宋初期,在地方官員的任命上按行、判、守、試、權發遣的制度安排,本官高於差遣一品者,叫做「行」;高於二品及以上者,叫做「判」;本官低於差遣一品者,叫做「守」;低於二品者叫做「試」;再低者叫做「權發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