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與法籙

2021-02-19 道家文化圈

各種咒語如下:
開壇咒:
  吾將祖師令,急往蓬萊境,急召蓬萊仙,火速到壇筵,倘或遲延,有違上帝,唵,哈,哪,咆,鬥咒.
諸仙咒:
  雲推霧卷仙真倏到,願附神壇推誠樂告.
送仙咒:
  已蒙仙真,降格塵寰擾擾,難以久留,敬焚寶香,攀送駢,來時感德,去時奉福,降則無路不通,回則去路難尋,四海之內,唯同此音,後有所求,再當奉請.
請太白仙咒
  弟子虔誠設花筵,拜請香仙李謫仙,伏勞仙童通達意,早降靈壇作詩聯.
請呂真人咒
  謹啟蓬萊天仙子,純心妙道呂真人,誓佐踢師宣教化,巡遊天下武靈,親受鍾離傳秘法,誓將法力救群生.九轉金丹方外道,一輪明月照蓬瀛,朝遊蒼梧並北海,時遊閬苑轉崑崙.收拾乾坤歸掌握,莫教述本原精,大將陰松常擁護,我今啟請望來臨.


和合咒
  天精地精,日月之精,天地合其精,日月合其明,神鬼合其形,你心合我心,我心合你心,千心萬心萬萬心,意合我心.
總攝召神咒
  赫赫陽陽,日出東方,遇咒有死,遇咒者亡,吾奉北帝,立斬不祥,一切鬼怪,皆離吾榜.何物敢當,水不能溺,水為能侵,三界之內,惟吾獨強.
召神咒
  如來順吾,神鬼可停廖.如若不順吾,山石皆崩裂.念動真言決,天罡速現形,破軍聞吾令,神鬼攝電形.
催神咒
  天精元元,地廣用川,雷公擊杖,電母制延.地精神女,天精賁然.風伯混耀,雨師沈研.早呼星宿,暮引神仙,神龜合德,使鬼萬千,左輔右弼,立在壇前,隨吾驅使,禁聞魔緣神龜.
萬急催神咒
  一敕不降,道滅於無,二敕不降,道絕於仙,三敕不降,斬首獻天,雷公號令,速降吾壇.
安神咒(三遍)
  天下神兵,八卦之精,攝到神將,安坐慰吾身,聞咒速至,百事通靈,無事不報,不得違令,吾奉.
鬥姥咒
  天則靈靈,地則靈靈,左手持北鬥,右手指七星,天上二十八宿是我領,頭戴三十六罡,腳踏七十二煞,吾是上界真人子,吾是下界解厄人.霽時吞豆人不見,霽時心豆便是人.
諸天神將咒
  天地合我,我合天地,神人赴我,我赴神人,精氣合全,神氣合群,杳杳冥冥,天地濟主,聞呼即至,聞召即臨,焚香召請,功曹使者,遞奏神員,聞今召請,速赴壇前.仰頭傳香,拜請九天玄女,歷代流旅尊師,合諸仙眾,下赴壇前,有事相請,速去速來,明彰報應.
土地咒
  壇場土地,神祗最靈,通天達地,出入幽冥,為吾傳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書上清.
幽冥咒
  杳杳冥冥,天地同生,散則成氣,聚則成形,五行之祖,六甲之精,兵隨日戰,時隨令行.
攝五鬼咒
  精靈精靈,不知姓名,授爾五鬼,到吾壇庭,順吾者吉,逆吾者兇,輔吾了道,匡吾成真,命爾搬運,即速便行,逆我令者,寸斬灰塵.
請城隍神咒
  本縣城隍,正直之神,執掌冥界,統率陰兵,我今虔誠,請降來臨,釋疑解惑,分剖云云.
丁甲神咒
  陽明之精,神威藏人.收攝陰魅,遁隱人形,靈符一道,舍宅無跡,敢有違逆,天兵上行.
法籙

一、 什麼是籙
《真經解》云:「籙,錄也。修真之士,既神室明正,然攝天地靈祇,制魔伏鬼,隨其功業,列品仙階,出有入無,長生度世,與道玄合。故能濟度死厄,救拔生靈,巍巍功德,莫不由修奉三洞真經、金書寶籙為之津要也。籙者,太上神真之靈文,九天眾聖之密言,將以檢核三界官署,御運元元,統握群品,鑑陟罪福,考明功過善惡輕重,紀於檢籍校戒宣示之文,掌覽靈圖,推定陽九百六天元劫數。又當詔令天地萬靈、隨功役使,分別仙品,眾官吏兵,億乘萬騎,仙童玉女,列職主事,驅策給侍之目,浩劫無窮。」
蓋籙本是道士之中秘密傳授的文契,籙中有仙童玉女、將軍吏兵等眾,可供法師驅策。是以玄壇科戒中有一條就是道士不受籙職的,不能為人章醮。因為沒受籙職的道士,本無靈官將吏可供役使,天曹無名,縱然章醮亦不靈驗。《正一威儀經》云:「當詣師受斬邪符籙。不受之者,魔精鬼妖,橫見幹犯,兵病所侵。受之者,誅邪伏兇,萬神潛藏,土地山川,侍衛送迎。」如果這些人,僭越無禮,竊取衣冠,效仿法師替人章醮,召神遣將,不唯不靈驗,並且有罪。可以這樣說,道籙的傳授,其實也是法的傳授。《正一威儀經》云:「經戒符籙,不詣師受,行之不神,反得偷盜之罪。須詣師受,依法修行。」
籙的內容包括很多,古真云:「經為籙之體,籙為經之用。」古代道門傳授,不僅僅是授籙而已,還包括經、戒等。按《太上三洞傳授道德經紫虛籙拜表儀》云:「臣等已參初法,修奉護持,今年某月某日,蒙師某君於某宮觀,傳授道德青絲金紐,紫虛寶籙,及真經上下、河上公章句、想爾要戒、存圖、傳訣、朝儀、齋法,三日限畢,拜謝恩朱表一通」云云。故知授籙的內容包括很多,不僅僅是籙與職而已,還有經、戒、法、訣等等。授籙只是言其大要,舉一以概其他也。
《正一修真略儀》云:「世人受道經戒,佩服籙文,縱未能次第修行,亦已不為下鬼,輪轉不滅,與道有緣,而況親行之乎?」
二、 籙職的品類
職的品類今天師府傳授的籙職,據說初授都是三五都功經籙,三年之後升授正一盟威籙,加受上清五雷經籙,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籙,再升上清大洞經籙。這個是如今流傳的比較廣的說法,不知是否是天師府現行的?

甲、早期天師道籙職
按《赤松子歷》所載:「漢代人鬼交雜,精邪遍行。太上垂慈,下降鶴鳴山,授張天師《正一盟威符籙》一百二十階、及《千二百官儀》、《三百大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師遂建二十四治,敷衍正一章符,領戶化民,廣行陰德」。是為五鬥米道授籙之淵源,故知其所來者久矣!
而道教籙職的種類也是十分多樣的。按《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的記載,則有太上正一童子將軍籙、太上正一童子十將軍籙、太上正一上仙百五十將軍籙、太上正一三將軍籙、太上正一上靈百鬼召籙、太上正一元命混沌赤籙、太上正一上仙百鬼召籙、太上正一九州社令籙、太上正一星罡五鬥籙、太上正一河圖保命籙、太上正一解六害神虎籙、太上正一九鳳破穢籙、太上正一都章畢印籙、太上正一斬邪華蓋籙、太上正一九天兵符籙、太上正一九宮捍厄籙、八卦護身籙、考召籙、斬邪赤籙、闢邪神籙、四部禁炁籙、斬河邪籙、功曹籙、保命長生籙。凡二十四品,故祖天師寶誥云:「二十四品秘籙,普度後人」是也。
乙、上清靈寶各派籙職
授籙本為五鬥米道之事,所以分別人鬼之途,以定尊卑品階,道士佩籙,其籙中神將,聽其差遣,為之護法。自天師遷於洛陽之後,再遷於江西龍虎山,天師道的信仰也逐漸在全國傳播。上清派與天師道有密切之關係,其祖師魏夫人為天師道祭酒,《登真隱訣》中的修煉方法和《正一修真旨要》所提到的非常相似,如服日月光芒、惡夢吉夢咒、明耳目訣、青牛道士存日月訣等。並且其中引書就包括《真誥》,而《真誥》之中也多次提到天師和黃赤合氣等。陶弘景真人一脈繼承了天師道的許多東西,但是也有所改造,是以上清派也有佩籙的說法。如《道藏》中就收入有《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經妙籙》、《上清元始變化寶真上經九靈太妙龜山玄籙》、《上清高上龜山玄籙》、《上清河圖寶籙》、《上清丹天三炁玉皇六辰飛綱司命大籙》、《上清洞真天寶大洞三景寶籙》等等。

相關焦點

  • 道教高功培訓班符咒課程(道教學習)
    、劍五、符咒典籍• 《三洞神符記》• 道教符籙一卷,書中匯記了三洞各經關於天書、神符之名稱和解說。以大量天章雲籙、符籙咒訣為主。• 此靈寶大法乃三洞祖教,萬法之宗,其要在行咒,行符、行法三者,「咒者上天之密語也,群真萬靈隨咒呼招,隨炁下降;符者上天之合契也,群真隨符攝召下降;法者主其司局仙曹,自有群真百靈各效其職,必有符咒呼之而來,遣之而去」。
  • 什麼是符咒,符咒都有什麼功能?道教畫符的十戒八忌詳解
    道教自創始以來,即以符、籙、齋、醮為其主要活動方式,尤其天師道以符籙齋醮見長,故世人稱之為符籙派,其歷史源遠流長。但究竟何謂符籙,何謂齋醮,眾說紛紜,有說純屬封建迷信,不屑一顧,有謂內含科學哲理,需正確對待。
  • 道教科儀三籙七品
    ③早期道教的儀式十分 簡單,魏晉南北朝時期,日趨繁冗,並且創立了各種齋名。《上清靈寶大法》稱:「齋 法起於中古。晉宋之間簡寂先生始分三洞之目,別四輔之源,疏列科條,校遷齋法。又 唐時張清都經理之餘,尚未大備。至廣成先生薦加編集,於是黃籙之科儀典格燦然詳密 矣。」
  • 經文、符咒中的「敕令」是何意?
    道教經文、符咒,乃至令牌上或者法師行儀中,經常出現「敕令」的字樣。那麼,「敕令」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回復"15"查看:原來拜師收徒這碼子事還是道教最嚴格!回復"16"查看:道士受持法籙之後如何「事籙」? 回復"17"查看:老百姓常把神佛混為一談,你想過根源何在嗎?
  • 道教符咒何以靈驗?
    道教自創始以來,即以符、籙、齋、醮為其主要活動方式,尤其天師道以符籙齋醮見長,故世人稱之為符籙派,其歷史源遠流長。但究竟何謂符籙,何謂齋醮,眾說紛紜,有說純屬封建迷信,不屑一顧,有謂內含科學哲理,需正確對待。
  • 秘傳道教符咒大全(絕密珍藏)
    當時就有很多人加入道教。後來當春秋戰國之時,他看破塵世,退隱巖壑,以修養為事。到此符咒接近滅絕。 到漢順帝的時候,有張真人名陵者,得異書於石室,他到了四川鶴鳴山,息居修煉,以符籙為人治病,驅鬼役狐無不立應。世人都尊敬他,因此而得天師封號。張天師依仗符咒的力量,役使鬼神,為人祛病消災,以使道教歷代不衰,可見其符咒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 道教符咒介紹,符腳在符中的位置及作用,幾種常見的符腳介紹
    道教符咒介紹,符腳在符中的位置及作用,幾種常見的符腳介紹。 符籙是道教中的一種法術,亦稱「符字」、「墨籙」、「丹書」。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
  • 道教兵馬將帥?授籙後如何使用籙中兵馬將帥呢?法官要如何修持法籙呢?
    今天的內容依舊在籙上面,劉仲宇老師做了許多關於受籙的學術研究,大家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能夠更全面的了解到受籙的一些內容,但學術研究終究是客觀的研究,有時候對於宗教來說,並不能那麼的客觀,所以我今天就以學術以及我個人體會相結合,來談談道教受籙一系列的內容。
  • 道家揭秘-道教符咒的神秘面紗!
    道教自創始以來,即以符、籙、齋、醮為其主要活動方式,尤其天師道以符籙齋醮見長,故世人稱之為符籙派,其歷史源遠流長。但究竟何謂符籙,何謂齋醮,眾說紛紜,有說純屬封建迷信,不屑一顧,有謂內含科學哲理,需正確對待。
  • 道教符咒七張及畫法!
    道教符咒七張及畫法!
  • 先從戒籙 然始登真 | 正一法籙的歷史淵源與授籙的內涵
    早期道教入道採取交米登籙和蓄養弟子的辦法,北魏寇謙之在改革道教儀式時,改在道場上用授籙的方法,接受入道者,開授籙的先河。據《隋書·經籍志四記載:「道教授道之法,初授《五千文籙》、次授《洞玄籙》、次授《上清籙》。籙皆素書,記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諸符,錯在期間文章詭怪,世所不識。授者必先齋戒,然後齎金環一,並諸贄幣,以見於師。
  • 【禁忌】道教符咒的禁忌和畫符的程序儀式
    ;主要靠存想和氣法。存想,又名存思,簡稱為"存",若存想專精,則稱為"精思",是道教最普遍、最具有特色的思維方法。在道教徒的修煉中、法術中、齋醮科儀中,都運用"存想"的方法,往往成為全程法術、科儀的關鍵。    符咒一般有四種主要的表達形式,也就是所謂的四大要訣:    符:就是書符,代表靈界公文和法規。
  • 道教符咒中的「敕令」和「急急如律令」是指什麼意思?很少人知道
    道教經文、符咒,乃至令牌上或者法師行儀中,經常出現「敕令」的字樣。那麼,「敕令」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符咒中的「敕令」:敕令:chì lìng,也寫作"勅令"、"敕諭"、"法旨"。詞典上的解釋是指帝王所發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敕令」一詞用於道教文書時,借鑑了這一層含義。
  • 中國道家符咒細解
    道教符咒「符咒」是中國道教用以傳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所謂「符咒」是符籙與咒語的合稱。符咒法術經籍在《道藏》中佔有很大的份量,這些著述內容複雜,事例也不盡一致;但從總體上看,它們攜帶了諸多的易學信息則是可以肯定的。所謂「法術」首先是指以符和籙為本的道術秘法。由於符籙在體式上已有象徵的特點,這就很自然會引入易學的思想理念。故而,符籙無論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都蘊含著易學的旨趣。作為與符籙相輔助的一種重要法術,咒語融攝易學象數理念,也是有案可稽的。
  • 授籙之品級
    道教授受法籙,自太上以降、祖天師創教以來,即成道教之傳統。東漢張陵居陽平山修道時,即曾立二十四治區,造正一盟威經籙二十四品,分屬二十四治氣,督察二十四治區鬼神功吏。南北朝時,寇謙之、陸修靜在改革舊天師道的過程中,整理編籙了諸多法籙,使法籙適用於道教各派的傳衍、齋醮活動,時北魏北周統治者多次受道教之符籙,以祈神佑。
  • 道教老籙重見天日 道教界學術界重大發現
    「籙」字義同「錄」,指記錄神祇名諱、形象、部屬以及符咒等其它相關內容的文書或簿籍。按照道書的說法,籙上神祇及其部屬官將吏兵皆由氣化而成,籙、氣、神本質相同。籙的基本功能有三:一是作為入道和晉升法職的主要標誌,二是防身保命,三是召神行法。
  • 道教符咒-道符溯源
    道教中符咒往往連稱,符和咒常常一起出現。這種形式從陽嘉二年解除瓶 ( 見附圖一、二 )_ 上也可看出。其咒末「如律令」的格式尤為後來的道教咒語所通用。至於符印連用,在道符中也屬常見。張陵創道時 ( 一說張魯時 ) 設二十四治,以分管道民,每治設有「都功」,為政教合一組織的首領。陽平治為張陵及嗣天師駐地,都功例由張氏天師兼任。現天師符例蓋上此印,其源應當溯至三張時期。
  • 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開國皇帝朱元璋就命令的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先生為其傳授太上延禧諸階法籙。那麼,這裡的「符」和「籙」指的是什麼呢?它是如何製作的?它們有什麼功用呢?相傳道教符籙最早來自黃帝「雲書」。黃帝善作雲書,故以云為紀。「雲書」是以流云為主要模擬對像的一種書法。雲書在秦漢之際演變為「神符」,古人相信天神以雲彩的形式顯現出來的圖紋或篆文,方士、道士將它記錄下來,便是神符。
  • 正一派 太上三五都功經籙視頻講解
    下面是關於道教正一派,完整的介紹與授受法籙介紹道教授受法籙,自太上以降、祖天師創教以來,即成道教之傳統。東漢張陵居陽平山修道時,即曾立二十四治區,造正一盟威經籙二十四品,分屬二十四治氣,督察二十四治區鬼神功吏。南北朝時,寇謙之、陸修靜在改革舊天師道的過程中,整理編籙了諸多法籙,使法籙適用於道教各派的傳衍、齋醮活動,時北魏北周統治者多次受道教之符籙,以祈神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