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雪,記得多吃9種食物,少吃「2椒1香」,滋補潤燥健康過冬。大雪,溫補有講究,多吃這9樣順應節氣貯存能量,身體好不怕冷
隨著氣溫的降低,越來越多新聞報導北方降雪了,「大雪」的腳步也是越來越近了,大雪是冬季6個節氣裡的第3個節氣,是冬季進補的重要時節,大雪節氣的意思是天氣變得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當然它並不指降雪量一定會很大哦。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變得又幹又冷。此時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長,天黑得早,在悅悅老家還因此有這麼一句老話:「大雪小雪、煮飯不出」說的就是一天到晚轉著灶臺轉也做不出當天的三頓飯。
由於天氣寒冷,我們為了保存足夠的熱量來抵禦嚴寒,就必須適當的進補,其實整個冬季的飲食都是以進補為主,大雪時更應該進補,在民間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這時進補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為能量貯存於體內,冬季的日常膳食應以「溫」、「補」為主,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以便產生更多的能量滿足機體的需要。所以,冬天可以適當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以補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滋養身體。
大雪節氣正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在飲食調理方面宜增苦味忌鹹味,少吃「2椒1香」這2椒指是的辣椒、胡椒、1香就是大茴香,還有其他燥熱的食物。切勿食用幹、硬、生冷的食物。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大雪溫補有講究,要多吃以下這9種食物貯存能量,身好不怕憐,滋補潤燥健康過冬。
1.豆類:豆類食材向來營養非常高,而且價格便宜,不僅含有大量的鈣鐵鋅和蛋白質,而且還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鉀等多種營養素。最常見的豆類有黑豆,紅豆,眉豆,腰豆,還有黃豆,除了用它們煮粥喝,還可以磨豆漿,又或是做燉菜。還能讓我們在無形之中補充水分,平時可以多備一些用玻璃罐子保存起來,只要保存得當,能夠吃上一年左右。
2.山藥:山藥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營養食材,它裡面含有皂苷、黏液質、膽鹼、山藥鹼、澱粉、糖蛋白、自由胺基酸、多酚氧化酶、維生素C、碘質、16種胺基酸,還有鐵、銅、鋅、錳、鈣等多種微量元素。食用之後能夠起到增進食慾,開胃消食的作用。
3.桂圓: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資益則龍眼為良"。對桂圓倍加推崇。龍眼含葡萄糖、蔗糖和維生素A、B等多種營養素,其中含有較多的是蛋白、脂肪和多種礦物質。這些營養素對人體都是十分必需的。
4.紅棗:紅棗被譽為「百果之王」,是燉湯滋補的佳品,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 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18種胺基酸、礦物質。
5.板慄:板慄的營養相當豐富,它裡面的鈣鐵鋅含量比其它蔬菜高,再加上香甜粉糯的口感和大量的維生素C,讓人對它鍾愛有加,要知道哦,黃燦燦的板慄仁裡面的維C可比青瓜,西紅柿都要高出很多的呢,每100克的板慄裡就含有24毫克的維C,這真是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每年板慄上季的時候,悅悅總會提前凍一大袋在冰箱裡,冬日裡用來燉雞肉,排骨,又或是蒸著吃,炒著吃,香甜粉糯別提多解饞了。
6.雞蛋:雞蛋是我們人類獲得優質蛋白質的最佳來源,它的價格便宜營養豐富,個小喝說,但營養一點也不比肉類差,雞蛋的做法多種多樣,可繁可簡,可鹽可甜,可西可中。
7.芝麻:在這些堅果當中,芝麻的個頭是小了,但它的含鈣量是980毫克,僅次於榛子,黑芝麻比白芝麻更營養,用它做的芝麻糊,芝麻糖更是香味濃鬱風味獨特,讓人越吃越想吃。
8.百合:它裡面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脫甲秋水仙鹼和鈣、磷、鐵以及維生素等,鈣鐵鋅和維生素C都很豐富,每百克的百合鮮品當中含有18毫克的維C,3.2毫克的蛋白質,其中維C是山藥的4倍,蛋白質是紅薯的3倍,百合是一種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可蒸可炒口感又粉又糯,大人小孩都愛吃。
9.糯米:它是一種溫補的主食,食用之後能夠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冷天食用。它主產於我國南方,有的地方稱糯米為江米,糯米的營養很豐富,它裡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其中糯米中的鈣,鋅,纖維等含量都要比普通大米高得多,冬季溫補,多給家人吃糯米。
冬季雖然寒冷,也是需要及時補充水分,除了每天保證2000-3000毫升的溫水,另外就是可多吃一些羊肉、牛肉、雞肉、鵪鶉、墨魚、章魚,還應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含多種維生素的食物,以防皮膚乾燥裂開,重點之重就是要多穿衣物驅寒保暖哦。
結語:大雪溫補有講究,記得多吃9種食物,少吃「2椒1香」,順應節氣貯存能量,身體好不怕冷,滋補潤燥健康過冬。
感謝收看@悅悅家的美食匯,健康搭配,用心烹飪家常美味!愛美食的人是內心充滿陽光,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人!
願上帝賜福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