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期末「甩鍋」一句話氣炸全網:孩子成績差因為媽媽學歷不高!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這兩天期末考,記者目測爸媽互相「甩鍋」的環節也來了。

平時夫妻倆關於孩子「基因」就已經爭論不休——「好的都隨我,壞的全是跟你學的」。面對期末成績單那一刻,甩鍋直接達到頂峰。

孩子的成績,跟爸媽的學歷是否有關係?期末考,到底是「拼爹」還是「拼媽」?

復旦大學社科學數據研究中心所發布的《80後的世界——復旦大學長三角社會變遷調查》,其中子女教育方面:通過對80後群體的調查顯示,80後「拼爹」很殘酷,「拼媽」更重要。

老爸的職業和長大後子女的職業收入呈正相關聯繫。調查發現,父親是企事業負責人的,長大後子女的職業收入最高。

不過,在對比到底是父親還是母親對孩子的成就更有影響時,你會看到,一個高學歷的媽媽對子女未來的影響更顯著。母親的學歷越高,孩子越聰明:娶個聰明女人,你的下一代才會聰明。

杭州市現代實驗小學的一位媽媽,給孩子做的考前提醒

媽媽學歷越高,孩子聰明的可能性更大,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記者在杭城中小學班主任中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還挺有意思——

升學寶小調查(小學)

問題一/問題二:

1、您所在班級前三名學生的媽媽學歷是:

博士11人,碩士16人,本科95人,專科及以下28人。

2、您所在班級後三名學生的媽媽學歷是:

博士4人,碩士2人,本科39人,專科及以下105人。

記者調查了杭州十餘所小學,近50個班中前三名和後三名學生 ,各150份樣本。

其中前三名學生的媽媽學歷主要集中在本科(63%) ,專科及以下學歷為18.6%; 後三名學生的媽媽學歷多為專科及以下(70% ),本科學歷佔26%。

光從數據上看,媽媽的學歷高,相對而言,孩子的成績也的確可能會更好。

問題三:

3 、 小學班主任——您覺得孩子的學業成績和媽媽的學歷有關嗎?

從50名小學班主任的反饋看,絕大多數班主任(80%)認為,孩子的學業成績與媽媽的學歷有關。

問題四/問題五:

4、您所在班級前三名同學的媽媽是全職媽媽嗎?

全職39人,在職111人

5、您所在班級後三名同學的媽媽是全職媽媽嗎?

全職38人,在職112人

從小學班級前三名/後三名中全職媽媽的比例來看,無法判斷全職媽媽對孩子成績的影響。

升學寶小調查(初中)

問題一/問題二:

1、您所在班級前三名學生的媽媽學歷是:

博士1人,碩士13人,本科73人,專科及以下21人。

2、您所在班級後三名學生的媽媽學歷是:

博士0人,碩士5人,本科36人,專科及以下67人。

隨後,記者又調查了杭城初中各班級的前三名、後三名,各108餘份樣本。

其中前三名學生的數據與小學階段差別不大,主要集中在本科(67.5%) ,相比小學階段63%的比例,略有所增長。 專科及以下學歷為19%(小學階段18.6%)。

後三名學生的媽媽學歷有62%在專科及以下(小學階段70%),本科學歷為33%(小學階段26%)。

相對於小學階段,後三名學生的媽媽學歷,與孩子成績的相關性,似乎沒有小學時期那麼突出了。

問題三:

3、初中班主任——您覺得孩子的學業成績和媽媽的學歷有關嗎?

在對36名初中班主任的調查中,同樣地,多數初中班主任也認為,孩子學業成績與媽媽學歷有關。

問題四/問題五:

4、您所在班級前三名同學的媽媽是全職媽媽嗎?

全職19人,在職89人

5、您所在班級後三名同學的媽媽是全職媽媽嗎?

全職20人,在職88人

從初中階段數據來看,媽媽全職與否和孩子成績依舊沒有明確關聯。

那麼具體到班級中,是否也和調查數據相吻合呢?

記者原本以為,孩子學習好和媽媽的關係大,可能主要是因為平時媽媽管的比爸爸多,但諮詢了幾位中小學資深班主任後,發現原因還不止這個。

媽媽的學歷和孩子的成績有相關性,對於這一點,幾位老師都表示認同。

01

一位30多年教齡的小學班主任告訴記者,目前班裡成績排名靠前的孩子,家長整體文化水平都比較高。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是本科還是以上,但無一例外都是有文化的。

從她的帶班經驗來看,媽媽學歷高,孩子成績好,這一現象的確普遍存在,而且最近幾年,這一趨勢越來越有優勢。 「家長學歷高,其實主要是看家庭教育的精力投入多、教育方式得當。」

在她看來,高學歷的全職媽媽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有優勢。 這位老師班裡有三個孩子成績穩定在前列,媽媽不但有文化,而且都是全職。「如果這個媽媽文化程度高,工作比較空閒,甚至是全職,孩子的成績都是比較優秀。

其中一個小姑娘,各科成績、單項測試、所有作業和活動,都完成得非常出色。不光各科成績好,而且禮貌教養方面也都做得很好,深受老師同學喜歡。

孩子媽媽就是大學畢業,且全職,參加了學校家委會,學校的每個活動都積極參與,她說自己的工作就是帶好女兒。這樣的良性循環後,孩子越來越優秀自信。

這位班主任認為,後進生與家長學歷雖然也有一定相關性,但沒有優秀的孩子那麼明顯。 「成績差的孩子,有很多種因素。智商不是最重要,家庭環境對他才是很重要的。 」

近幾年,這位老師也碰到過好幾起案例,父母是博士或海歸,但孩子成績回回倒數。

這位班主任提到,之前帶過的一屆畢業生中,有個孩子的父母都是博士,而且都是高層領導。夫妻倆小時候在農村長大,都靠自己讀書讀出來,他們認為孩子的基因很好,也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有好成績。因為工作忙,父母對孩子疏於管教。等到老師接班的時候,他基本穩穩佔據了倒數三位。

「後進生和家庭環境的關係更密切,比如父母感情是否和諧,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否關注等。」這位班主任總結。

02

而在初中,幾位班主任也都表示,媽媽學歷高,對孩子的學習幫助的確會比較大。

「學歷高,媽媽更易接受老師的教育理念,家校容易達成一致。 但高學歷並非起決定作用,關鍵還是媽媽的個性 。溫和耐心,懂得傾聽, 有自己的事業追求,這樣的媽媽容易教養出優秀的孩子。」一位初中資深班主任告訴記者。

早些年,父母學歷比較低,但孩子自己成績很優秀,這樣的情況還比較多,因為當時大多是農村裡,媽媽雖然不識字,但為人友善勤勞,孩子的家教學識也能培養得較好。「但現在的家長基本有專科以上的學歷了。」這位班主任補充說。

至於全職媽媽對孩子學習的影響,這位老師認為,主要還是看陪伴的質量。 「全職媽媽經濟條件會比較好,孩子能接受優質教育,但如果媽媽只是把孩子送給老師教,自己沒有做好陪伴,也很難有幫助。」

另一位初中班主任也表示,「媽媽的高學歷對孩子有幫助,但更多是體現在家庭教育層面,遺傳方面我感覺不明顯。因為在家指導得力,孩子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會相對較好。」

這些幫助體現在作業效率,學會思考,善於總結歸納等方面,媽媽及時督促指導就顯得重要。「更直觀地講,媽媽學歷高,輔導作業更方便,學習方法指導上也更有經驗。 除此之外,還有視野,看問題的方式方法,潤物細無聲,無形中對孩子有積極影響。」

延伸閱讀:

又逢期末,孩子成績不理想,家長應該怎麼辦?

昨天開始,北京各區中小學陸續進入期末考試季。一大早,家長們就滿懷希望在朋友圈曬出了當天的早餐:「今天小朋友考試第一天,給他加一個雞蛋。」「今天女兒考試,早餐是一根油條,一個雞蛋,一個燒餅。加油!」豁達的家長在鼓勵孩子:「辛苦了一個學期,都要棒棒噠!」也有威脅孩子的,「能不能擁有寒假就看你自己了!」

關印 製圖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考100分,每個孩子也希望自己考100分,但現實中並不是想考多少就能考多少。如果孩子成績不理想,家長應該怎麼辦?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崔永華說,孩子不管成績怎麼樣,家長一定要認可孩子的努力,同時還要與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尋找對策。此外,家長也要想明白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只有家長轉變思想,才能與孩子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現在網上流行一個笑話,說的是家長已經準備了『甘蔗』,期末成績好的話就內服,不好的話就外用。」在精神心理臨床一線工作多年,崔永華發現家長看到自己家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上進、總玩手機,就會特別生氣,「其實,孩子並不是成心想這樣,而是沒有能力做到父母期望的樣子。」他建議,家長要換個角度看待孩子,尋找科學的途徑幫助孩子。對於孩子來說,考多高的分數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為了想要達到的那個結果而付出了最大努力。每個孩子都想優秀,都想被人尊重。孩子考不好,心裡比誰都難受,這時候的打罵只會增加心理負擔,甚至產生厭學或自暴自棄的心理,這是不可取的。要在第一時間明確地告訴孩子:努力了就是勝利了。不能因為考試結果不理想,就否定孩子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有些家長懂得要安慰和鼓勵孩子,但是沒有考好的孩子心理上會經歷從「心理挫折」到「心理修復」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正是孩子心理從脆弱走向不斷強大的過程。家長要在孩子獲得及時安慰並心平氣和之後,與孩子一起分析考試不理想的原因,並制定下一步學習計劃。此外,家長還要經常想想「我們為什麼出發?」教育的價值在於喚醒孩子心中的潛能,幫助他們找到一條適合他們的道路,一旦孩子認識到自己未來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從內心激發出無窮的動力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對於人的成長而言,這種內生性的驅動力要遠比外部強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

來源:綜合遼瀋晚報、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過年被問期末成績怎麼辦?小學生作文我的願望:別讓我們彼此傷害
    馬上就是過年了,還記的小時候過年最怕的就是親戚們問期末考試考多少分,本來吧,爸爸媽媽已經淡忘了成績這回事,結果這些親戚一個個的反覆提及,搞的自己過個年天天挨揍,那麼有什麼辦法能避免這種情況呢?過年被問期末成績怎麼辦?
  • 為什麼有的高學歷父母,生的孩子成績很差?
    是因為雖然學歷高的父母給孩子提供了優越的環境,但有的孩子聽父母的話,而有的孩子卻貪圖享受,沒有好好利用父母創造的條件嗎?其實有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並給出了自己的觀點[1],我們來一起看一下。(1)中國傳統的家庭分工模式「男主外、女主內」以及婚配學歷的男高女低特徵決定了母親更多地承擔了教育子女和操持家務的職責,母親學歷對子女教育的較大影響;也就是說,通常爸爸的學歷要比媽媽高,或者爸爸的收入比媽媽高。
  • 武漢女孩寫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爸爸氣到語無倫次:就媽媽有愛?
    而這其中原因,主要是現在男主外女主內的情況太普遍,缺少關懷和陪伴,容易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愛。 近日有一個視頻火了,視頻中的爸爸被女兒氣得語無倫次,原因就是因為女兒飽含深情地寫了一篇歌頌媽媽的文章,讓爸爸非常不服氣:「你必須強行寫出來爸爸的愛在哪裡。」
  • 「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孩子的這句話讓爸媽落淚!
    沒想到兒子見到爸媽,了解到他們的顧慮後說:「這有什麼好笑話的,我的爸爸媽媽又不偷又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  只不過,有一段話引起了網友們的極度不適:  「希望大家原諒他吧,他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何必為難他?你們實在氣,就叫警察把我們抓了。」  請輸入標題請輸  不久前,只是因為媽媽帶著自己上錯了地鐵,女兒便在大庭廣眾之下抬腳踹自己的母親。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的戾氣之重,好像跟媽媽有深仇大恨似的。
  • 為了孩子好,瘋狂逼孩子的媽媽,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1小時,超過60%的父親因為工作繁忙,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超過20%的父親還沒有認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因為現在最公平的成才之路就是學習,考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學、找好工作,競爭壓力大,你不學習,別人都在拼命學,你只能到社會底層去。如果不是為了將來著想,媽媽們也不會逼孩子,看著孩子很辛苦,哪個媽媽不心疼,可是現實的無奈,讓愛子心切的媽媽,違心剝奪孩子的快樂童年。
  • 爸爸醉酒被查竟「甩鍋」女兒,警察:和孩子有什麼關係?
    前陣子看到一則視頻,一位爸爸醉酒駕駛,被交警叔叔攔下,本來主動認錯就完事了,可爸爸卻當面甩鍋給女兒:「都是你一直催我,要不是因為你,我就不會被抓。」根本原因不在孩子的「催促」上,而是爸爸的僥倖心理上。其次,爸爸出了事,不從自身反省問題,卻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孩子何錯之有?你這麼大的人都不知道酒後不能駕車,還指望這麼小的孩子知道爸爸喝酒了,就不能開車了。孩子只不過是希望爸爸來接她回家而已。
  • 孩子哭著求助:「媽媽嘮叨50分鐘,自己把自己氣跑了!」
    有的因為婆媳矛盾而倍感無力,有的因為輔導孩子作業而氣火攻心。其中一個閨蜜相當無助地給我們吐槽著:「女兒進入一年級之後,學校不再讓孩子睡午覺,就連僅有的午休時間都被用於完成各種練習。每天放學回到家,書包一擱下,孩子就想睡覺了。讓孩子睡吧,作業又沒有完成;讓孩子不睡吧,看她那有氣無力的樣子也不能保證作業質量。
  • 女兒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的愛,爸爸氣到變形:嫉妒使爸爸面目全非
    女兒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的愛,暴躁老爸在線吃醋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爸爸,最近卻被女兒氣得不得了。事情的起因是:爸爸發現了女兒寫的一篇文章,整篇文章內容全是歌頌媽媽的愛,而一個字都沒有提及爸爸。但是女兒還是堅持覺得爸爸不愛自己,因為東西是媽媽給她買的,錢也是媽媽給她花的,最後爸爸硬是要求女兒,必須在作文中寫出爸爸的愛才算過關。
  • 成績年級第一,家長會和媽媽互勉,網友:懂事的都是別人家孩子
    但是孩子的成績很好,家長會前夕的考試中,成績為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對於兒子的暖心的做法,媽媽說她明白兒子寫下這段話是在與她互相打氣:「他是在告訴我也在勉勵自己,考第一不意味著成功,沒進重點高中也不是失敗。接下來會繼續努力前進。」
  • 男孩負氣出走只因爸爸說了這句話:孩子,不讀書,哪還會有前途?
    南京一個13歲男孩,因為成績不理想被父親責備,加之父親總拿自己跟別的孩子比,男孩一氣之下留了字條,離家出走,後幸被民警尋回。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曾對2009名受訪者進行了一項調查。 調查顯示, 83.4%的受訪家長會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 很多人覺得爸爸做得不對,不應該比較,不應該看重成績,不該對孩子學習逼迫太過。
  • 孩子想輟學去當李子柒,這位媽媽一句話出口,孩子被嚇出冷汗!
    但也有家長鼓勵孩子成為「網紅」,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甚至為孩子報了天價「網紅培訓班」。最近網絡上頻頻傳出小學生們那些讓大人驚訝的言論:「我長大想當土豪」、「我想做房東」等,引來家長們的擔憂。
  • 媽媽帶孩子很累,爸爸為什麼不幫忙?
    等到我回來,一看孩子爸爸已經在那打呼嚕,原來孩子自己在遊樂場玩,孩子爸爸已經睡著了。這樣的豬隊友還有嗎?好在孩子沒事,但是心大的爸爸睡的呼呼的,而我肚子裡的氣也鼓鼓的」「我家老公更令人生氣,帶孩子乖乖的特別聽話,原來是給孩子扔個IPAD,搜個動畫片就可以了。他在那刷手機,倆人互不幹擾,別提多和諧。這樣的爹有沒有同款?」
  • 高中的孩子不好好學習,需要爸爸媽媽科學管理
    楊永龍:那現在是爸爸管理孩子的學習與活動,還是媽媽在管理呢?悠淑:現在我孩子誰都不願意讓管。我們問些與學習無關的事,他也不願意搭理。我不明白這孩子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每次在學校晚自習回來,我們都沒問他關於學習方面及在校的情況,只是簡單的問兩句在校吃得飽嗎?作業完成了嗎?
  • 孩子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家長重獎還是嚴懲,你做對了嗎?
    #中小學生要麼已經放假,要么正走在放假的路上……這不,最辛苦的高三學生的期末考試也已接近尾聲,小學和初中已經結束,怎麼對待孩子的期末考試成績,是每一個中小學家長都會面對的問題。孩子考得不好,家長可能忍不住先「修理」一番,假期再報n個補習班。但是心理專家告訴我們,面對孩子的考試成績,應該是高不捧低不罵,採取切實妥帖的措施最好。首先,為什麼考好了不能重獎。
  • 男孩一句話,全網淚目了……
    可當夫妻倆把顧慮告訴兒子時,男孩說了一句話,差點把父母感動到落淚: 「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 多少孩子不理解 父母的職業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有沒有因為自己父母的職業而自卑?」
  • 媽媽被抓爸爸出家,孩子出生沒管過,再團聚時已是高考狀元……
    每到年近期末複習,為娘看著心裡都焦慮萬分,我真的無比羨慕許仙白素貞這一對。當年一個被抓進塔,一個被迫出家,孩子一出生不用管,不用帶孩子,不用接送孩子,更不用輔導孩子作業!別說我們肉體凡胎的老母親了,《超人總動員2》裡的超人老爸可以拯救地球,都做不出兒子的作業。娃輕飄飄的一句「媽媽我不會」,可能意味著我一晚上都在查閱各種資料、四處請教,只為死磕這一道題。怪不得說陪娃學習是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呢。
  • 期末語文複習3步法,家長幫孩子全做到,就能收穫優異的語文成績
    期末複習階段,經常收到家長的諮詢:我該怎麼幫助孩子複習語文呢?孩子閱讀理解不好,期末要怎麼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孩子語文成績差,期末該怎麼做?小島老師想說,家長平時對孩子的語文學習沒有關心,到了期末考試階段,突然開始關心語文學習的問題,想幫孩子去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了。是不是有點晚呢?
  • 「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孩子一番話讓父母淚目
    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不管是生活還是面子。比如開家長會,父母都會儘量打扮得體一點,以免孩子丟了面子。但不是每個父母都有高文化高學歷,很多出生於農村的人,在城市幹著體力活,也許不那麼體面。就算不體面,父母也儘自己的能力給孩子做好的生活。有的孩子卻嫌棄父母不光彩,不體面,讓父母心寒。
  • 你有不打孩子,不看成績只看健康的媽媽嗎?
    看到有人提問:你有不打孩子,很溫柔,不看成績只看健康的媽媽嗎?這個問題我會,哈哈。我是不打孩子的媽媽,大部分時間很溫柔,注意孩子的健康,但我同時也會看成績。我小時候就極少挨打,所以我不覺得打孩子是必選項,教育孩子有很多種方法可以選,打孩子是最差的一種。當然,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反駁,他們會有一千種理由,證明打孩子是多麼重要,打孩子的效果有多好,不打孩子有多麼不可思議。反正孩子是他們自己的,非要打別人也攔不住。
  • 13歲男孩被開百萬年薪,媽媽一句話獲贊無數,有格局的媽媽不會差
    原來,鍾宇升沒能籤約的原因是因為老媽不同意。 媽媽一句話,無形之中便透露了鍾宇升的家風:不能被錢蒙住了雙眼。 鍾宇升媽媽的一句話:「給你點錢你就受誘惑了?」處變不驚。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深以為然。 畢竟有個好媽媽跟沒有個好媽媽,兩者天差地別。 13歲的鐘宇升,有一說一,尚且年幼,許多觀念還沒有完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