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按照每股77港元的價格計算,公司上市首日市值已經突破1000億元。
對於泡泡瑪特上市,近期有很多討論,有人更是直言,泡泡瑪特是新型「賭博」,也有人說是,當年集卡片的少年有了新繼承人,他們改去集盲盒……
相比而言,A股市場上的盲盒題材就沒有泡泡瑪特那麼幸運了。奧飛娛樂和高樂股份都是跌停,而在創業板上市的金運雷射更是一度暴跌13.75%,收盤跌10%。
在尺度A的奧飛娛樂股東群,可以看到這裡關於盲盒的討論非常激烈,有一些資深投資者對於盲盒的研究非常深刻。
奧飛娛樂的群友表示,盲盒經濟相比傳統影視傳媒要更加符合年輕人口味,人為製造不確定性,吊起消費者的胃口,這是很好的策略。
還有投資者總結了盲盒題材股閃崩的原因,一方面是炒作預期兌現,另一方面是新勢力(泡泡瑪特)到來,對奧飛等個股產生壓力。最後消息面上,有監管因素影響,短期資金不願帶頭發動進攻。基於以上種種理由,A股幾家盲盒題材表現都非常萎靡。
從奧飛的基本面來看,公司存在較大的商譽爆雷風險,目前商譽規模已經高達20億元。
有看好奧飛娛樂的投資者更認同這次下跌是誤殺,有投資者說,」奧飛的產品20多年來一直霸佔著中國兒童的童年,這樣的壟斷力不是一般品牌能比「,奧飛股價大跌,很像是洗盤,不必過分擔心。
對比幾家公司市值來看,奧飛娛樂目前市值98億元,金運雷射只有30多億,高樂股份更是只有24億元。這三家公司加起來都不到泡泡瑪特的1/5。究竟是因為泡泡瑪特賣太貴,還是這三家公司被低估呢?
有市場觀點認為,以盲盒為代表的潮玩行業,新鮮感永遠是最核心的東西。IP的數量和消費者對IP認可度、忠誠度以及盲盒玩法是否可以持續是吸引消費者的關鍵。
泡泡瑪特的市值表現能遠超奧飛,其實最核心原因是奧飛在最近幾年經營遭遇瓶頸,而泡泡瑪特更像是一個全新事物,更容易獲得資本追捧。另一方面,對奧飛而言,盲盒只是娛樂版圖中很小的一部分;而泡泡瑪特的收入約80%來自盲盒,兩家公司的估值標準是不一樣的。
所以,人們拿奧飛和泡泡瑪特做對比,或許從一開始就不太合適。你對此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