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的盲盒遊戲,不過是老瓶裝新酒

2020-12-14 閒閒財經

泡泡瑪特,盲盒,這些新名詞,要不是咱家是專注財經領域的觀察者,恐怕也不至於會關注到這些東西,這跟年輕人喜歡的潮流有關。如果閣下是一個投資者,更需要認真去揣摩商業邏輯,要不然糊裡糊塗的賺錢了,或者稀裡糊塗的虧錢了,那可不是一個成熟的投資者所為!

泡泡瑪特突然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這跟12月11日,首日港股上市有關,當日盤中最大上漲達112.3%,收盤上漲79.22%, 以953億港幣市值收盤。

根據市場上粗略估計,1987年出生的董事長王寧及其妻子身價超過了500億,這又創造了中國資本市場上的造富神話。

有故事,又有新概念,泡泡瑪特,成為2020年最具市場關注度的IPO事件兒。

閒閒財經觀察,整體而言,年輕人關注泡泡瑪特的比較多,而投資者中大多數顯得「半懂不懂」了,年輕人玩的東西,很多投資者仿佛就像「盲盒」這種營銷概念一樣,對該股進行了「盲操作」。

咱家也是通過了半天學習,總結了一句:泡泡瑪特的盲盒遊戲,不過是老瓶裝新酒了。

當然了,人家泡泡瑪特方面不會承認企業的核心價值是「盲盒」。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的企業願景是:旨在成為全球領先的潮流文化娛樂公司

那泡泡瑪特用什麼手段實現「潮流文化」呢?

這個企業定位非常清晰,就是通過銷售卡通玩具來實現。

所以,這就註定是年輕人的遊戲,但也不排除童心未泯的年長者。這就造成了當前的一個偏差:投資股票的不懂泡泡瑪特,玩卡通玩具的不炒股票!

市場解讀也大相逕庭,不看好公司模式的人非常多,但這並沒有阻擋住泡泡瑪特的首日大漲。

另外一個值得跟大家探討的就是泡泡瑪特的「盲盒」營銷。

盲盒,這本身也是一個新的潮流詞,如果用公開資料對「盲盒」的解釋,咱家認為不夠形象。

盲盒營銷,咱家稱之為老瓶裝新酒,一點也不為過,用我們常見的銷售模式來理解,有點類似「有獎銷售」!

咱們就用一個經典老掉牙的相聲段子來喚醒大家的記憶,1984年春晚馬季的《宇宙牌香菸》,就有精闢描述對收藏愛好者的一個刺激營銷,集齊一百單八將或500羅漢圖案,可以領取20寸彩色電視機一臺!

馬季先生的相聲太精彩了,以至於咱家到現在還念念不忘,並且將所謂的「有獎銷售」描繪得淋漓盡致。

而當今的「盲盒營銷」,說白了,就是有獎銷售的變種。

泡泡瑪特的盲盒營銷,是將卡通玩具中的「中獎」機會中設置成了「隱藏款」,也就是說,一旦消費者買到了具有隱藏款的泡泡瑪特的盲盒,那他可能物超所值,賺了!

盲盒,另一層意思就是在你拆開包裝之前,你根本不知道盒子裡都有什麼款式的卡通玩具。

我們老家有句老話,「賣的總比買的精」,也就是說,廠家設計當然是建立在概率之上,不可能自己虧錢賣的,至於「隱藏款」的價格是否真的具有超出市場給出的估價那麼高,仍值得商榷,但另外一個事實是「隱藏款」玩具由於市場上稀缺,而被炒高了。

一個令我們非常難以理解的情況是,就像股票的二級市場一樣,卡通玩具也有一個二手買賣市場。

年輕人的玩法,著實令人看不懂,就好比前兩年的「炒鞋」,之所以讓年輕人為之痴迷,除了對商品本身欲罷不能,還有了附加金融屬性。

咱家搜羅了一下網上的信息,比如北京商報今年7月份舉的一個例子,「泡泡瑪特隱藏款在閒魚二手平臺上,價值59元的DIMOO隱藏款北極熊已經炒到2800元,漲價近48倍」。

這也給年輕人購買泡泡瑪特產生了另一推動力,還有「中獎」的僥倖心理作祟。這或許是很多觀察員,並不十分看好泡泡瑪特企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也就是說,從當前來看,以泡泡瑪特帶動的盲盒經濟,已經形成了上下遊的完備生態鏈。

泡泡瑪特之所以撇清盲盒經濟是他的核心競爭力,因為這個的確真不算是他們獨有的,並且這個也容易被模仿。

對於很多人質疑的大IP稀缺問題,咱家認為,這個真的不必擔心,泡泡瑪特品牌使命中的一項講得非常明白,「致力於挖掘和培養敏銳而富於成長性的藝術家和設計師」。

也就是說,人家定位非常清晰,創意設計為主導,盲盒營銷只是手段而已,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未來世界網際網路文化盛行,尤其是遊戲產業勢不可擋,從經典遊戲中尋找大IP,閒閒財經認為,空間非常廣闊了,這根本不是阻擋泡泡瑪特發展的方向性因素。

一個企業能否持續發展,歸根結底還是要看人,是否具備可持續創新的能力,這個才是影響泡泡瑪特未來走向的決定性因素。

相關焦點

  • 年入16億的泡泡瑪特上市!盲盒會是長久熱門的生意嗎?
    「60歲的玩具迷,買盲盒花了70萬」、「夫妻二人4個月花20萬買盲盒」……曾經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讓盲盒成為當紅炸子雞。而在不少潮玩玩家沉溺於開盲盒無法自拔後,也催生了新的暴富神話。盲盒熱潮的主要催生者——泡泡瑪特正式提交招股書,擬登陸紐交所。
  • 行業觀察|泡泡瑪特上市後多個盲盒概念股連續大跌 業內人士:行業高...
    財聯社(深圳,記者 丁蓉)訊,泡泡瑪特(9992.HK)在潮玩市場掀起了一股盲盒熱,然而自其登錄港交所以來,A股涉盲盒概念的多家上市公司連日大幅下跌。深圳一位基金經理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盲盒市場去年以來受到資本市場聚焦,這些公司所開發的盲盒產品銷售情況如何,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這一點還有待市場檢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9家上市公司通過投資者互動平臺等披露涉及盲盒業務,不過,提及銷售情況的公司卻少之又少。
  • 泡泡瑪特啟示錄:盲盒+IP會是NFT爆發關鍵嗎?
    拆盒剎那的「驚喜感」和收集到隱藏款的「成就感」實則是盲盒內Molly玩偶們的制勝法寶。作為新消費的代表,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潮玩,與加密社區近期湧現的NFT玩家一樣都是一小眾的亞文化,因此泡泡瑪特在短短幾年內成功出圈上市對整個NFT賽道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名創優品創TOPTOY品牌賣盲盒 這是搶泡泡瑪特飯碗?
    市場上賣盲盒比較強的品牌,要算泡泡瑪特。這家年輕的品牌創立於2010年,至今已經走過十個年頭,幾乎玩盲盒的人都知道這個品牌。不過,它現在即將迎來一個強大的對手,名創優品準備從盲盒市場分一杯羹。還有行業人士表示,名創優品開設TOPTOY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跟行業內的泡泡瑪特搶佔市常
  • 都是炒盲盒,泡泡瑪特市值千億,為何奧飛娛樂跌停?
    本周五(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按照每股77港元的價格計算,公司上市首日市值已經突破1000億元。 對於泡泡瑪特上市,近期有很多討論,有人更是直言,泡泡瑪特是新型「賭博」,也有人說是,當年集卡片的少年有了新繼承人,他們改去集盲盒…… 相比而言,A股市場上的盲盒題材就沒有泡泡瑪特那麼幸運了。奧飛娛樂和高樂股份都是跌停,而在創業板上市的金運雷射更是一度暴跌13.75%,收盤跌10%。
  • 另一種盲盒:泡泡瑪特市值千億,其他玩家還能「驚喜」多久?|深度
    閒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31日的一年裡,盲盒交易已成為千萬級的市場,有30萬盲盒玩家在平臺上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王寧和他的泡泡瑪特也正是靠盲盒經濟「熬出了頭」。
  • 積灰的盲盒 合規邊緣遊走的泡泡瑪特
    十五年前那批集「遊戲王」卡的少年如今長大成為了泡泡瑪特的忠實粉絲「盲盒就是個無底洞,入坑就是坑錢。」6月3日,成都市民黃女士對《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當初買的盲盒「現在家裡堆了一堆,積灰。」他表示,泡泡瑪特的盲盒路線和當年的「集卡」如出一轍,在流行的趨勢和風口過後,更多的是被遺忘和淘汰。 潮玩廠商還是二次元賭場?
  • 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港股上市:新消費成潮,小盲盒撐起千億市值
    昨天,「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登陸港交所,開盤股價翻倍,市值暴漲超千億港元。截至收盤,泡泡瑪特首日股價上漲近80%,最新市值953.29億港元。2016年4月,取得Molly的IP授權並引入盲盒玩法,泡泡瑪特開始向IP孵化運營商轉型。 2017年,泡泡瑪特首次實現盈利後,業績開始連續爆發。數據顯示,泡泡瑪特總收益從2017年的1.581億元人民幣,增至2018年的5.145億元人民幣,2019年暴增到16.83億元人民幣。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60萬元、9950萬元和4.511億元。
  • INSTINCTOY盲盒首度來襲!泡泡瑪特推出大久保休息系列給你充充電
    圖:POP MART泡泡瑪特攜手INSTINCTOY推出大久保休息系列據悉,大久保休息系列將於3月19日在POP MART泡泡瑪特部分門店、泡泡抽盒機、POP MART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葩趣APP商城、葩趣APP商城、海外市場、POP MART泡泡瑪特微信官方商城、泡泡抽盒機抖音小程序、泡泡禮物小程序、海外速賣通POP
  • 泡泡瑪特遭遇「Molly荒」 「盲盒第一股」如何領跑潮玩盲盒行業?
    尷尬:行業排名第一VS市場份額分散 不過,泡泡瑪特迅速扭轉了虧損的局面。 公司招股書顯示,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總營收8.1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5.434億元增長50.5%,淨利潤為1.41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1.13億元增長24.7%。
  • 泡泡瑪特回應二次銷售被拆盲盒:確認屬實 涉事員工辭退永不錄用
    來源:財經網原標題 泡泡瑪特回應二次銷售被拆盲盒:確認屬實,涉事員工辭退永不錄用財經網訊 12月24下午,針對抖音上曝光的二次銷售被拆盲盒事件,泡泡瑪特官方調查結果顯示,確認屬實,涉事員工已經全部辭退且永不錄用
  • 新文創潮流,高顏值小眾盲盒推薦,別再看泡泡瑪特了!
    一時吸引了不少女性用戶購買,目前頭部品牌也以泡泡瑪特為主,但因為市場夠大,所以目前也有不少新興的產品湧現,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目前市面上出現的那些高顏值盲盒產品。Lamtoys變色龍系列變色龍系列或許名氣沒有泡泡瑪特的molly高,但是獨特的設計玩法和非常酷炫的潮流,讓變色龍系列在盲盒圈完全擁有了自己姓名!這系列由Lamtoys和WAZZUPfamily合作推出,除了外觀辨識度高以外,就是該系列對不同玩法的探索。
  • 泡泡瑪特市值70億美元,買盲盒花錢上萬稀鬆平常,有人砸的錢...
    多多仔細地把一塊提示牌放在盲盒柜上,牌子標明「不要動我的娃娃,以免賠得傾家蕩產」。入盲盒坑半年多,為了柜子裡的180個盲盒,她花了超過1萬元。她常聽說有人為了抽到心儀款,整個「端箱」,一次花費便超過8000元,「第一次聽到感覺像做夢,後來就習以為常了。」
  • 泡泡瑪特千億市值驚豔市場,如何理解"盲盒"經濟
    媒體評價泡泡馬特是一個非典型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中國商業故事,主流投資圈對盲盒等潮玩模式的不感冒,導致大型基金集體錯失泡泡馬特的一級市場投資。 而今,泡泡馬特演繹的造富故事已經打開,機構投資者又是如何判斷盲盒以及其所代表的潮玩市場呢?
  • 泡泡瑪特
    泡泡瑪特商業行為分析泡泡瑪特今天於香港聯交所上市,通過盲盒+潮玩的模式其營收三年翻了十倍。
  • 年輕人的金融遊戲,泡泡瑪特憑什麼有千億市值?
    正文共3108字,預計閱讀時間 8 分鐘 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開盤一度暴漲超100%,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收盤價為69港元/股,市值達953億港元。
  • 泡泡瑪特賣盲盒賣上市,有哪些「套路」我們可以模仿?
    你一定聽說泡泡瑪特要上市了。他們發了一份483頁的招股說明書,講述自己的品牌,財務情況和運營策略。我看了幾天,發現整個文件密密麻麻寫了「盲盒」這兩個大字。什麼是盲盒?在招股說明書P169,泡泡瑪特這樣定義盲盒:「我們的粉絲並不知道自己將獲得哪個系列的具體設計。由此不可預測性,盲盒增加了樂趣並增加重複購買。」
  • 泡泡瑪特60億估值=潮玩+藝術+IP+盲盒+情緒價值+行為經濟學
    作者| 佐伊報導 | 消費界導讀:11月22日晚間,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摩根史坦利和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泡泡瑪特的IPO估值或超60億美元。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有些瘋狂的消費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萬。按2019年的收入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入增速計算,泡泡瑪特已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盲盒IP國內潮玩品牌為什麼現在火了?
  • 泡泡瑪特,還是泡沫瑪特?
    泡泡瑪特即將上市,通過盲盒+潮玩的模式營收三年翻了十倍。Z世代們拆盲盒抽Molly的樣子,像極了當年大家在學校裡開乾脆麵集水滸卡。這一股風潮也把背後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推上了資本市場,12月11日,泡泡瑪特即將上市。以潮玩為主的泡泡瑪特,主要通過盲盒這種形式來出售,營收三年翻了十倍,從2017年的1.58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6.8億元。2020年上半年超八成收入靠盲盒產品貢獻,銷量為1351.4萬個。
  • 泡泡瑪特的「泡泡」會被戳破嗎?
    其實,盲盒並不是什麼新奇的東西,比如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小浣熊乾脆麵,為了集齊裡面的卡片而購買乾脆麵,其性質與購買盲盒如出一轍,但是引爆盲盒的為什麼偏偏是泡泡瑪特呢?這就要從泡泡瑪特引進"盲盒"的玩法說起了,盲盒概念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利用人們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未知事物帶來的刺激感和"集郵"帶來的滿足感,好奇和精神刺激感使其消費者期待打開盲盒後的驚喜,滿足感會使得消費者不斷重複,直至抽到稀有款式,集滿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