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唐朝四大女詩人的憂傷,經典作品賞析(附原創譯文)

2020-12-15 阿非圖書館

寄張元夫

唐代:薛濤

前溪獨立後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原創譯文:

人在清溪前時而獨立時而緩行,

鷺鳥已識得紅衣自然不會受驚。

借問人世間的愁苦孤寂是何意,

伯牙的琴弦早已斷絕再無知音。

薛濤是唐代蜀地著名女詩人,年少時隨父親入蜀定居,後來因父病亡,生活無著便做了樂妓。當時成都的最高長官換代經有十一屆,每個人都與薛濤有詩酒往來,可知她的才情絕不一般。其中有一個名為韋皋的節度使因為特別賞識薛濤,曾奏請朝廷要認命薛濤為「校書郎」,可惜未獲批准,但此後便有很多人稱薛濤為「女校書」,遂成為一個歷史典故。後來,薛濤隱居浣花溪,製作一種桃紅色小箋寫詩,被後人仿製,又稱「薛濤箋」。今日成都望江樓公園存有薛濤墓。

這位女詩人的作品多是應酬唱和、感懷傷別的內容,風格雅致,哀婉悽麗,文採風流有其特點,故能流傳至今。

這首《寄張元夫》寫於薛濤三十多歲時,對方遠在長安,她仍作詩相寄,可見兩人關係非淺。詩中用清雅的筆觸描述了詩人孤寂落寞的生活境況。先寫在溪水邊上下遊走,詩人愛穿紅衣,鷺鳥見到也不驚飛,可知她經常流連野外,寥落之情泫然而出。後兩句寄意抒情,以「伯牙斷弦」的典故表達了自身的寂寞與哀愁。整詩感情真摯,哀婉動人,屬於非常值得吟讀的佳作。

偶居

唐代:李冶

心遠浮雲知不還,心雲並在有無間。

狂風何事相搖蕩,吹向南山復北山。

原創譯文:

心中知道浮雲遠離不會再回返,

心思和雲朵都在似有似無之間。

狂風為了什麼事定要搖來蕩去,

將心中雲朵吹到南山又回北山。

李冶是唐代享有盛名的女詩人。若單以詩藝而論,她是最富才情的一位。幼年便才思敏捷,十一歲就被父母送去出家,成為女道士。由於她生性浪漫,天賦聰慧,一直都與詩壇文人相交甚篤,寫詩唱和,不卑不亢,遠超古代女流之輩。後來奉詔入宮,又因才獲罪,遭棒殺至死,實在令人嘆惋。

這首詩寫於何時已不可考,從題目可以看出是偶得而成,大概是居於道觀時所作,因為全詩帶有出塵之姿,又將漂泊不定的感受寫得直觀而透徹。前面兩句便如道家哲語,寫得自然靈動;後兩句氣氛有變,由靜及動,顯出為外物所侵的不安全感。整詩風格清淡,而又情思浮動,細品一番餘味動人。

折楊柳

唐代:魚玄機

朝朝送別泣花鈿,折盡春風楊柳煙。

願得西山無樹木,免教人作淚懸懸。

原創譯文:

每天都有送行的淚水打溼首飾,

折盡了春天的楊柳枝揮別雲煙。

只願那西山再沒有可用的樹木,

免得使太多的離人流淚至潸然。

魚玄機可以說是四位女詩人中名氣最大的一位,大概是和近現代有許多學者關注並研究過她有關。她的家世已無法考證,對其生平的記錄都是從詩作中窺探出來的。但她與李億的婚姻,以及和溫庭筠的深交倒是確鑿無疑,存詩中大部分都與這兩人有關。據傳二十多歲因妒殺婢女被判刑處死,箇中隱情流傳至今,成為一樁奇案。

折楊柳這一題目多用於抒發閨怨別情,此作即是如此。初句便以淚溼飾物入題,再寫折楊柳的風景,直到後兩句說出心願,將情感處理得纏綿悱惻,自有懷情少女獨特的悽楚韻味。

囉嗊曲

唐代:劉採春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原創譯文:

那一年依依離別的時候,

還以為你住在江南桐廬。

後來身處桐廬卻不見你,

如今得到廣州來的情書。

說實話,劉採春算不上一位多高明的女詩人,能和上面三位並列唐代四大,逃不掉湊數之嫌。按其生平,她應該只是一名女伶,當時因為歌唱得太好,名聲才傳遍大江南北,現今稱她為唐代鄧麗君,倒更符合實際。她能留名文史,也跟唐朝詩文大家元稹的賞識不無關係。

很多學者認為劉採春演唱的囉嗊曲非她所作,卻又推不到別人頭上。在我看來,如果這些詩歌是因為女詩人流傳下來,那就應該確屬於她的作品。這首小詩精巧別致,一轉三折,描繪了一對愛人相戀卻又見不到的幽怨情景,若是譜曲演唱,想來更能引人動容,值得良久回味。

注:圖片來自百度,若有不當可即刻刪除。

相關焦點

  • 花開花落終有時:生不逢時的「唐朝四大女詩人」
    作為中國詩歌的鼎盛時代,唐朝湧現出了大量的知名詩人和千古名句,那些眾所周知的文人墨客,那些婉轉或豪放的詩詞歌賦,都加深了後世對唐朝的文學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還誕生了數百位優秀的女詩人,最有名氣的要數被稱為「唐朝四大女詩人」的李冶、薛濤、魚玄機和劉採春。
  • 唐代四大女詩人:兩個女道士情根難斷,兩位女玩家情陷同一渣男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唐朝是詩的時代,誕生了無數才華卓絕的詩人,不僅有男詩人,亦不乏女詩人,其中尤以魚玄機、李冶、薛濤、劉採春最為著名,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又稱「唐代四大才女」。
  • 附原創譯文(六首桃花詩)
    原創譯文:人間四月天的百花已凋敝殆盡,深山古寺的桃花卻才剛剛盛開。經常暗恨春天消逝便尋覓不到,誰知它竟悄悄躲藏到山寺中來。農曆四月的春天,許多早開的花朵都差不多凋盡了。唐朝詩人白居易在廬山遊歷,走到山林深處的大林寺,發現裡面的桃花開得正豔,景致與山下地區截然不同,恍然感慨時,得到這一首妙詩。
  • 三年級上冊語文必背古詩文及注釋,譯文詞句賞析
    我們接觸到的古詩都是古代詩人留下來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彌足珍貴,從古距今具有很大的意義,值得我們去學習。通過學習古詩,我們了解到詩人寫詩的背景,感受詩人的寫作心情。古詩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寥寥數語就能描寫出很多的事物。我們同學接觸古詩時不了解古詩的詩詞注釋,不知道詩的意思。那怎麼辦?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必背古詩文及注釋,還有譯文和詞句賞析,大家可以收藏轉孩子,讓孩子輕鬆學習古詩。
  • 草書書法作品欣賞,中國古典詩詞賞析(五言古詩1)
    根據各位書友建議,我把自己創作的一些草書書法作品高清圖片,結合我對詩詞原作的理解、賞析,以合集專欄形式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認可,並提出寶貴意見,更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對各位書法愛好者起到一點交流、幫助作用。
  • 唐代四大女詩人:李冶、薛濤、魚玄機、劉採春
    唐代的詩歌是中國詩歌的巔峰與代表,據專家考證:在唐朝290年間竟然出現了207位女詩人。儘管在詩壇眾多耀眼的「巨星」當中,女詩人只有為數不多的幾位,但也散發著自己的獨特光芒。其中,數李冶、薛濤、魚玄機、劉採春最為著名,她們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美豔女冠李冶李冶(?
  • 唐朝崔姓詩人經典作品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詩歌中崔九,就是指崔滌,九是他的排行。 望韓公堆韓公堆上望秦川,渺渺關山西接連。孤客一身千裡外,未知歸日是何年。宰相詩人崔湜cuīshí崔湜,崔滌(崔九)的哥哥。字澄瀾,唐朝定州人,曾在唐睿宗、玄宗時任宰相。
  • 唐代最美女詩人作品20首,字字含情、首首精品
    其寫詩的目的就更加單純,所以女詩人的作品多為至情至性之作。《全唐詩》收錄詩歌四萬八千九百餘首,涉及詩人二千二百餘人。據粗略統計《全唐詩》收錄有名和無名的女詩人計115人,收錄詩歌作品共計有492首。今從中選出20首精品詩作,以供鑑賞!
  • 唐詩經典之《李商隱·隋宮》賞析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
  • 魏晉古詩之《劉禎·贈從弟》賞析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
  • 唐朝極具才華的女詩人,魚玄機十首豪放詩,這句千古名句太深刻了
    唐朝詩人裡不乏才華卓越的女詩人,其中魚玄機就是最特別的一個。她有才華,天資超群,美貌動人,身上還有傳奇的故事,每次提到魚玄機都會找到不同的話題。那句千古名句「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便出自魚玄機之手。
  • 唐朝四大女詩人,三人入道皆女冠:世人怎可只知玄機,不識季蘭
    中國古代才女本是鳳毛麟角,然而據考證在唐朝290年間竟然出現了207位女詩人。其中,數李季蘭、薛濤、魚玄機劉採春最為著名,並稱為"唐朝四大才女"。四人中,除女中優伶劉採春是以繞梁歌聲聞名,因其女藝人身份入選稍遜,疑湊數之嫌。
  • 三年級語文:古詩、譯文、注釋,詩句賞析常考點,學生必備!
    三年級語文:古詩、譯文、注釋,詩句賞析常考點,學生必備!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言外之意就是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特別是對於我們語文素養差的孩子,只有多看多學多積累,當知識的儲備夠了,那麼量變會引起質變,語文的學習也會由難到易。
  • 附原創譯文
    原創譯文:春天的花園裡明月徘徊不去,竹林中的草堂在入夜後打開。原創譯文:宜陽城牆根下長滿萋萋的野草,山澗的溪水東流後又折回向西。原創譯文:蘇溪亭的周圍是一派青草漫漫,誰在迎著東風吟唱古曲十二闌。原創譯文:悽惻的輕寒跟隨著料峭的春風,梅花紛落如雪的時候杏花正紅。
  • 魏晉古詩之《曹植·七步詩》賞析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
  • 唐朝詩人排行榜,快看看你喜歡的詩人排第幾?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根據這本經典小說拍攝的電視劇也是央視當年的大手筆。三國這一題材至今仍是電影、遊戲等香餑餑。今天小仙仿照這首詩,來給唐朝詩人進行排名。免責聲明:大唐詩人二千餘人,《全唐詩》作品五萬多首,小仙熟悉的只是汪洋大海裡的一朵浪花而已。自古說「文無第一」,再加上唐朝詩人的人生經歷、寫作風格、留存作品等都不盡相同,因此以下排名純屬娛樂!
  • 《飲湖上初晴後雨》的賞析、譯文
    《飲湖上初晴後雨》寫於熙寧六年正、二月間,當時詩人蘇軾正在杭州擔任通判,寫下了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飲湖上初晴後雨》描繪的是西湖在晴天或雨天時呈現的不同風姿,全詩對西湖的美景進行了全面的描寫和概括,抒發了蘇軾對西湖美景的喜愛之情。
  • 寒假到來前,收藏十首經典古詩
    建議有先見的家長在假期來臨之前收藏經典詩詞,與孩子共同探究詩詞背後的情懷,度過一個高質量的親子假期。一、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譯文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如果要想遍覽千裡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 如果唐朝四大女詩人穿越進《乘風破浪的姐姐》裡,你會PICK誰?
    李冶、薛濤、魚玄機和劉採春她們,以優雅的姿態在紅塵裡綻放她們,低吟淺唱著自己的絕世傳奇假如這四位女詩人穿越到現代也許比今天「乘風破浪的姐姐」還要美豔無雙、風情萬種!於是,李父將她改名為季蘭,並將她送到道觀裡,讓她做了一名女道士。長大後的李冶並沒有如李父希望的那樣成為一個循規蹈矩的女道士,相反,因為離開了家,沒有了李父的束縛,李冶猶如放飛的鳥兒,恣意翱翔於天地之間。她生性浪漫,愛作雅謔,又善於彈琴,寫得一手好詩,引得無數風流才子慕名而來。
  • 唐代四大女詩人:談感情太傷才華
    據考證,在唐朝290年間,竟然出現了207位女詩人。而唐代四大女詩人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更是散發著她們自己的獨特光芒。李冶(約公元730年~784年),字季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為女道士,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