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伊對峙持續升級之際,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赫裡扎德11月27日遇襲身亡,伊朗方面隨即表示此次襲擊或與以色列有關。分析看來,法赫裡扎德之死極有可能會使中東局勢更為緊張,但無論是伊朗還是國際社會當前都不願意看到大規模衝突,至於美伊關係和中東局勢未來如何發展,在川普未進行權力交接之前,仍舊充滿很多不確定性。
暗殺行動意在打亂伊朗實施核計劃
不少分析認為,雖說伊朗方面報復的呼聲很高,但伊朗很可能在接下來兩個月的時間內暫時保持克制,因為此前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曾表示可能會重返伊核協議,所以伊朗勢必不會輕舉妄動,避免將美伊關係推向不可挽回的尷尬境地,從而「落入以色列的圈套」。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伊朗方面會無所作為。不管暗殺行動是哪一方所為,其目的無非就是為了打亂伊朗實施核計劃。
法赫裡扎德遇襲相關細節曝光
事發後,相關暗殺細節逐漸曝光,通過官方公布的畫面和視頻顯示,法赫裡扎德是被安裝在一輛廢棄車輛上的遠程遙控機槍開火擊中的。伊朗法爾斯通訊社隨後披露了關於這位核專家遇襲的新細節,稱其是被武裝組織的遠程遙控機槍暗殺。
另據《紐約時報》報導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表示,停放在路口的廢棄尼桑汽車被人引爆,一支由12名槍手組成的武裝小分隊出現在現場,其中一些人騎著摩託車,還有一些人從停在附近的汽車中出來,隨即開槍進行射擊,其中法赫裡扎德身上至少中了3槍,最終12人均毫髮無損離開了現場。
伊朗再遭「重錘」
報導稱,在法赫裡扎德被害的數小時後,伊朗強硬派抗議者舉行示威活動,一行人高呼口號:「不向美國屈服,不向美國讓步,只向美國開戰!」顯然,在伊朗目前「人心惶惶」的關鍵時刻,國內暴發騷亂是十分不理智的,這無疑再次給了伊朗政府一記「重錘」。事實上,該名核專家並非伊朗首位被殺的科學家,據不完全統計,僅從2010年至2012年,伊朗就有4位核專家被暗殺,且死亡原因與法赫裡扎德十分類似,都是在上下班途中慘遭襲擊。
面對伊朗指責,美國防部並未立即予以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東局勢升溫,以色列多次不宣而戰對伊朗軍事目標實施轟炸的背景下,此次刺殺事件似乎更加引人注目。伊朗外長指出,已有明顯的證據顯示,以色列參與了此次襲擊。據伊朗世界報分析指出,美以兩國這次顯然是難辭其咎,他們似乎是準備動手了,目標直接瞄準了伊朗核科學家。伊朗總統魯哈尼似乎也已經默認了這一結論:美以直接下重手「殺之」。不過,對於伊朗方面的指責,美國國防部卻罕見沒有立即予以回應。
美以參與了本次襲擊行動?
按照常理而言,要想保證襲擊行動過後全身而退,勢必要精準掌握被擊殺目標到達的時間,並具備快速辨認目標的能力。也就是說,在行動開始前,一定要多次演練,甚至不排除該組織早前就對目標進行了實時監控,本次周密的刺殺行動,顯然不是一般的武裝組織所為。因此,伊朗方面懷疑這些武裝組織背後有以色列和美國的支持。
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海珊·薩拉米對專家刺殺行為表示強烈譴責,並警告這宗「大罪」的實施者一定會受到嚴厲懲罰,且對行兇者的報復已經提上日程,誓要讓「幕後大國」血債血償。顯然,伊朗此舉也是在向外界釋放強烈信號,那就是永遠不會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