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繼夢禪修釋疑(基礎班)一

2021-03-01 華嚴海

海雲繼夢和尚禪修釋疑(基礎班)【2009-12-08 


一、 我已經六十歲了才開始學禪,會不會太晚?

「八十不嫌老,六歲不嫌小」,我們不嫌你年紀大小,有這個機會趕快參加就對了。六十歲不老,八十歲發心的人很多。

二、打坐無法雙盤,有影響嗎?若不行,有方便法嗎?


打坐無法雙盤,這沒有影響,你放心。能雙盤就雙盤,假如你想學到雙盤,這樣的年紀(六十歲)是需要一點訓練,否則單盤即可,不能單盤就金剛坐,那叫散盤坐,那都沒關係。但是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坐得穩,怎麼坐才會穩,這比較重要。你只有盤腿坐才不會感冒,尤其像現在的天氣,忽冷忽熱,最容易感冒。因為你的腿假如這樣下垂的話,身體暴露的面積太大,蓋腳巾很難包覆完全,盤腿的話好包覆,一條浴巾就夠了,最主要是避免這些無謂的傷害。所以雙盤與否無所謂,腿要收起來就對了。三、為何要禪修?
禪修就是改造生命的工程,透過禪修,讓色身的我和法身的我相合一,我們現在就是色身的我和法身的我不能合一,你現在感覺不到;要怎麼天人合一,這就是禪修的目標。

四、如何將禪修運用在生活上?


這要到止法以上才能在生活中用,現在不行。現在我們說的禪修是初級的禪觀,是最粗的部份;想要在生活中用,至少要中級以上。

五、禪修的功能是什麼?


現在外面人家跟你說禪修有什麼功能,說的大概都是特異功能,那是外道禪,所以禪修沒什麼功能,禪修唯一的功能是斷除你的煩惱、增長你的靈性;當你覺得斷除煩惱、增長靈性沒有那麼重要的時候,那你來這裡就學不到東西,因為你要的是特異功能,例如:總統大選誰會選上、或是跟鬼通等,學到最後就會變成觀落陰、三太子,會起乩的那種。那我們能幫你什麼?我們能幫你的是生命改造的工程,讓你能夠轉凡成聖,把這個凡夫變成聖人,而聖人就是天人合一了,這是我們俗語說的。

六、禪修應如何下手?內心會有時恐懼的念頭,該如何應對?

你要從人格性的健全開始下手,因為會恐懼表示你在人生的成長曆程有受過傷害,你會有這個問題,表示你的觸功德已經產生了,你不必害怕。會有恐懼感,就是你埋藏在內心深處的那種恐懼感,逐漸在發露出來,你不用怕,你就看著它出來,讓它一直過去,然後你一直一數到十。數法先進行,數法好自然就會到隨法,隨法好會到止法,你現在就會有這種現象,大概進行到隨法轉到止法的時候,你內心那恐懼的根本原因就可以除掉,這個病就好了。

七、金三角是不是體、性、念?


金三角是置心一處、放輕鬆、息出息入很清楚,它是不是心、性、念,你先不要管它。你現在還沒到那裡,現在你只要能夠置心一處、能夠放輕鬆、對息出息入很清楚,這樣就好了。要你很清楚,是不要死心;要你放輕鬆,是要徹底改造你的生命,否則有潛意識的緊張,這樣不好。

八、上坐一段時間之後,會覺得胸部悶悶的,需要大吸一口氣,這是什麼原因?


這叫長短差,這是你吸氣吐氣的自然狀態跟你數息的呼吸狀態有長短差,就是說你吐氣,還在吐你就已經把它收回來了,那就會有一段呼吸差積著,積了一段時間,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時候,你就會喘一下,這就是你的數沒有配合你的息,你在數一二三的那個意志力,控制了你的息。本來你的息是要隨著你的自然狀態,所以你剛坐下去,先看一下你呼吸的狀況、長短,然後隨著你的呼吸,轉回來之後,輕輕的點一下,然後再出去,轉回來的時候再輕輕的點一下,就這樣子來往,然後我數一、二、三,到十我都很清楚,再回過頭來一、二、三……,隨著呼吸而算,就不會有長短差。我們剛開始都會有這種情形,假設本來息出、息入要十秒鐘,可能息出長一點、息入短一點這沒關係,但是你要很清楚。假設一次呼吸要十秒鐘,現在變八秒鐘,還差兩秒鐘的量,所以你可能數個七、八次以後會需要補一下,因為你有一截阻滯不通,所以會有悶悶的感覺,這叫長短差現象。

九、前幾天我們鄰居瓦斯氣爆,有人往生被拖出來,我有看到那個人的臉黑黑的、身體紅紅的,結果這兩三天打坐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在我面前,即使不去想他也還是會出現,該怎麼辦?


你把這打坐的功德回向給他就好了,他需要這份功德,你就回向給他;如果你懷疑這有沒有用,那你就誦一部金剛經給他,或者誦一部華嚴經給他,或者華嚴三品,這樣就好了。

十、剛開始找自己的切入點需要花一點時間,所以我從現在開始作實驗,我可能會去試著誦某一部經,或者唸佛號,過一段時間再換一下。那麼我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觸動自己,知道這就是我要的?


這個你到時候自然就會知道。像我個人也是這樣,我為什麼會在華嚴?因為在三十幾年前我學佛的時候,經書其實沒有現在普及,我那時候只要找到經本就會認真誦幾次,當然我那時是很認真的搜集經本,有一些是外道的我就不要。那時候我要找佛經都到一個地方—那時候臺灣只有一個地方,叫做大乘精舍,我都到大乘精捨去請經,請到最後那邊所印的經都被我請光了,而每一本經到我手上就是誦一百零八遍,誦到最後一本經,那時那本已經誦到九十幾遍了,心想:糟糕,這是最後一本了,之後沒經可誦了怎麼辦?那時候突然有一個感覺,應該就是這本,最後一本,我要一直誦到底,所以我就感覺,應該沒有錯了,不然怎麼會最後這一本出來,其他經都不見了?所以我就把這一本誦到底,那本就是普賢行願品。那既然普賢行願品要誦到底,又發現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品,所以我就要找四十華嚴,等找到四十華嚴之後,才知道四十華嚴是入法界品,是三十九品,前面還有三十八品,於是我就找到八十華嚴。然後一看,一個四十華嚴和八十華嚴加起來就有一百二十卷,這一百二十卷經文夠大了,要研究這樣一部經要誦一百零八遍,我心想,這工程可大了,這得用一輩子扛到底了,所以我就決定,盡形壽受持這部經。這樣就沒有一下子就誦完的問題了,像十大願王只有一點點而已,但是華嚴經這麼大本,而且這麼大本要盡形壽去持誦的時候,那工程就大了。那這工程要怎麼樣去進行呢?我就用我的習慣,把平常處理事情、做學問的那套本事拿出來,就這樣下了十年的工夫,不然要把華嚴經解決,沒那麼簡單。

所以我那時候發願,第一、拜經,一字一拜,華嚴經我不懂也要拜到懂,那拜一拜就通了。拜這部經我不求速度快,在拜經之前我先誦一遍;然後要拜這一卷的時候,這一卷誦一遍;然後今天要拜的這個量誦一遍,今天拜完了,今天的量再誦一遍;這一卷拜完了,這一卷再誦一遍;這一品拜完了,這一品再誦一遍。所以這部經被你拜完的時候,基本上你已經誦了五六遍了。而就在這樣高密度、積極進行的同時裡,你內心的翻騰,自然就出來了,所以你要選哪一部經,你自己自然會決定,只要在這範圍裡,你放心,一定會有你的。
像這些菩薩你要念哪一個?你根本不要管它,就都去念,念到最後你就會知道你應該要念哪一個,都不用問別人。問別人是你沒有信心,你都不用問,你自己最後就會知道你要念哪一個,不去管別人念什麼。那一個,其實就是你念起來最能安住的那個就對了。像我們這種發音,念阿彌陀佛是最好的,阿彌陀佛適合我們的音;像西藏人就喜歡念「翁嘛尼唄彌吽」,因為那個因適合他們,我們要念「翁嘛尼唄彌吽」不一定適合我們,但是念阿彌陀佛一定順的,所以罵人也罵阿彌陀佛,要讚嘆也說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你念得順口,所以你嚇一跳也會說:「唉呀!阿彌陀佛!」如果你改唸觀世音菩薩,你會第一時間叫出「阿彌陀佛」,回過神來才改成「觀世音菩薩」,因為你那個音對得不順。別說阿彌陀佛了,到時你絕對會「唉唷餵呀」,「唉唷餵呀」就是「阿彌陀佛」的音嘛!轉一個音你就會覺得不順,所以你適合念什麼,它自己自然會跑出來。有的人就適合念地藏王菩薩,所以念什麼都會變南無地藏王菩薩,你叫他念阿彌陀佛,他還是會念成地藏王菩薩,因為他念阿彌陀佛就是不順嘛!其實念得順就好。像有同修念佛念一念就老是會念成自己的佛號,那就是他自己的佛號;有的人則是持咒,持一持就是會持到某個特定的句子上,那就是你的了,不用擔心,它自然就會出現。

相關焦點

  • 認識海雲繼夢導師
    1991年,夢參老和尚打破自己出家六十年不收徒弟的慣例,為陳鶴山剃度,賜予法名昌一,號繼夢。「繼夢」意指「繼」承夢參老和尚未完成的「夢」,也就是法脈傳承之意,從這點足以瞥見夢老對這位徒弟的寄望。「聽老和尚說是地藏菩薩託夢,要求他為我剃度,並說:『此君乃昌隆華嚴一乘教義者。』所以師父為我取名『昌一』。」海雲和上接著說:「我那時剛開完刀,師父決定在長壽佛(無量壽佛)聖誕那天幫我剃度。」1991年12月22日,是農曆十一月十七,也就是阿彌陀佛聖誕,而那天碰巧是冬至
  • 禪修是靈性覺醒的唯一途徑,禪修的本質是什麼?
    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打起精神來,開始在禪修覺醒吧。在道可以叫做:天人合一;在佛可以叫做:入一真法界,在其他教派可以叫做:與聖靈同在。那麼,禪修的本質是什麼?因此,很多走在前面的具有豐富靈性禪修的前輩們,以各種方便和方法,設置各種課程,建造能體悟靈性覺醒的禪修場所,方便所有人邁入覺醒的行列。
  • 廣州青年交響樂團少年基礎班火熱報名
    由省、市政府部門合作共建青年交響樂團的形式在國內尚屬首次,這一舉措為廣青交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提高樂團的藝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了更高層次的發展平臺。「兒童的音樂教育是在塑造未來的公民」廣青交的成功,讓廣交看到了人才梯隊培養的重要性。為了儲備更好的後備人才,2015年,廣交創辦了少年交響樂團(下稱「少交」),作為廣青交的第二梯隊。
  • 恰宓禪修中心
    一、恰宓西亞多簡介:恰宓西亞多(Chanmyay Sayadaw)是馬哈希西亞多座下優秀弟子,為緬甸最受敬仰的當代大師之一。這個稱謂非常稀少,獲得這種榮譽必須在28歲前達到並展示對巴利文、三藏經典、義注及復注有博士一樣的精通程度,他在27歲通過了這一考試。從那以後,他被人們稱為阿辛•迦那卡阿毗旺薩(Ashin Janak abhivamsa)。1953年,恰宓西亞多遇到馬哈希西亞多,在馬哈希禪修中心由尊者本人直接指導,密集地練習內觀。
  • 釋疑造句和解釋_釋疑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釋疑(shì yí)。 [釋疑消嫌。] 釋疑參考例句: 1、吳儀希望對話能夠幫助兩國"增信釋疑"。 2、醫院有一群熱心的義工,時常為病人及其家屬解困釋疑。
  • 08-01 江西廬山:諾那塔院第七屆自在禪修營禪修
    江西廬山諾那塔院舉辦第七屆自在禪修營佛教在線江西訊 第七屆清涼廬山自在禪修營將於2015年8月1日至6日在江西省廬山諾那塔院舉辦禪修活動,歡迎大家報名。活動介紹 我們生活在相對的世界當中,一切相對的東西都像枷鎖一樣把我們捆得緊緊的,使我們不得解脫、不得自在。
  • 禪修真的會走火入魔嗎
    最近在網上總是看到有人說,在家居士不要學禪修,禪修會讓人走火入魔!言之鑿鑿,聞之確實可怕。那麼事實卻是如此嗎?我們不妨從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區別說起。這裡所說的實際操作淺意上就是指禪修,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很多名詞如打坐、內觀、靜心、冥想。禪修印度譯為心靈的培育,就是要把心靈中良好的狀態培育出來。透過禪修的力量我們就能輕易地保持內心的平靜祥和。那麼在家居士能修習禪修嗎?其實任何一個發心修習的人都能從平實的修習中體會到極具價值的覺悟真理。
  • 大手印、北傳觀心、南傳禪修,多種禪修法門,修學次第應怎樣?
    一、各種禪修課程我們聽說過不少禪修法門,包括藏傳佛法的大手印、北傳的觀心,南傳佛法的禪修,都有些許接觸。剛開始學習禪修的朋友們,我相信在一定的階段上,也一定曾經出現跟我類似的困惑:為什麼一樣是佛法,但不同的宗派對於禪修技巧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啊!最簡單的例子來看,大手印等許多強調「頓悟」的禪修系統,反對過度使用標籤化、刻意的念頭運作等技巧,但在南傳佛法、唯識宗等繼承阿毗達摩的的禪修系統中,則認為標籤化的禪修,不論貼的是什麼標籤,其實都是某種刻意與造作。
  • 到緬甸禪修中心體驗修行
    事實上,在緬甸短期出家就是一種學習經歷,沒有人因為出家而和親人斷了聯繫,禪修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修行要過午不食緬甸的冬季不那麼悶熱和潮溼,是最佳旅行和禪修時節,因此,很多禪修中心在12月至1月會舉辦為期兩個月的國際禪修營,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齊集在道場裡學習內觀禪法。
  • 內觀禪修是最簡單但也是最難的禪修方法
    內觀禪修教導我們如實觀察。認知如果缺少了身體力行的智慧(wisdom-in-action)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真正的認知必須包含身體力行的智慧。教育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去獲得有關自己的知識,並進而獲得有關宇宙中其它事物的知識。為了認識自己,為了帶來內心的平靜和諧,必須觀察自己的內心及身體行為。觀察的過程必須是科學的,不摻雜任何記憶中的教條所帶來的偏見。
  • 郎平再遭外界抨擊,國家隊並非基礎班
    筆者認為,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原因就是新人的實力並不達標,以外界期待的新人來看,無非就是許曉婷、雷海林、王藝竹、陳博雅等人而已,可是以她們的表現來看,只以新人的水準來衡量的話,確實都有著不錯的天賦,可是她們的不足也同樣十分明顯,許曉婷關鍵場次並未得到重用,雷海林傳球穩定性不佳,王藝竹、陳博雅的一傳都未得到主帥認可,進攻成功率也並非國內一流水準,想要晉升至國家隊,顯然還有著不小的距離。
  • 禪修分享 | 當周圍的一切都靜了下來
    內觀禪修是意志力訓練的大本營,是開啟智慧雲門的金鑰匙,儘管內觀禪修使我經歷了一次痛入骨髓的過程,但隨之而來的是身體的輕安心靈的洗禮生命的升華一次強壯自我的磨練     記得《僧侶與哲學家》一書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必須先有一個強壯的自我,才能發現它的不存在。」
  • 索達吉堪布:禪修對健康的巨大意義
    當我們陷入競爭和攀比的怪圈時,內心被焦慮、不平、怨恨等情緒塞得滿滿的,於是慈悲心不見了,笑容也消失了。很明顯,負能量的提升削弱了善心,而更嚴重的,還會破壞正常生活:我們開始跟家人吵架、打罵孩子、敷衍工作……負面行為全都跑出來了。所以,我們應該通過禪修來安心。心安了,萬事皆平。
  • 一篇深度好文,幫助您了解什麼是禪修
    【推薦閱讀】國人對禪修這個詞都不陌生,但是對禪修的內涵、歷史了解的並不多。有的人一提起禪修,會誤以為是宗教,也有不少人落入誤人的迷信。到底什麼是禪修呢?家中掛的書畫,很代表了我父親一生的核心思想,讀中學時,家中客廳懸掛的屏幅對聯,一是拓印的八幅諸葛亮的「前出師表」。還有出自於湖南長沙嶽麓書院的「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漢朝董仲舒的「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無取於人斯富,無求於人斯貴,無損於人斯壽」。
  • 大寶法王噶瑪巴 | 如何24小時禪修保持正念
    雖然這是許可的,但它並非是佛教中禪修的圓滿修持,禪修的圓滿修持需要更獨具或強力的訓練。」 「期望禪修能夠讓我們放鬆,讓我們更舒服,可能會讓某些夢想破滅。事實上,禪修的強力訓練,可能一開始會讓我們非常不舒服,因為舊有的習氣極難改變,而禪修是為了以新的習慣取代舊的負面習氣,這與我們性格相違,因此可能會讓我們非常不適。」
  • 【禪修】《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讀議
    一直好睏惑,卡在禪修裡瓶頸幾年,耽著禪境,找不到出路。為此,我曾四處去參訪高僧大德,希望能找到禪修的理論根據,結果四處碰壁,失望而歸。在不可思議的複雜因緣裡,1999年9月我來到澳洲雪梨,在閱讀印順導師的著作時,終於從書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有關禪修的理論以及相關的禪修答案。因此,個人對印順導師的禪學思想論述及深刻的禪修經驗讚嘆不已。
  • 止觀丨全國如來禪止觀禪修基地——如來禪止觀禪修課程資訊更新至2020年11月20日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如來禪止觀禪修,可關注:微信公眾平臺:Manjusri001聯繫人:池明泰電話:18640812313QQ:286660938(微信同號) ※如來禪止觀禪修基地及各地共修道場【實修法訊:七日禪修】龍口南山禪寺禪修中心2020
  • 毛淡棉帕奧禪修中心
    緬甸毛淡棉帕奧禪修中心位於森林中,居高臨下,有山有水,環境甚佳。全寺比丘有100~300位。1994年開始有外國人來學禪。
  • 陳忠實短篇精選集《釋疑者》出版
    《釋疑者》書封 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本報訊 (記者 職茵) 為更完整地呈現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綜合創作實力、藝術品位和思想內涵,近日人民文學出版社遴選部分獲獎作家的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散文的經典作品,薈萃成「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短經典」叢書。
  • 6-26 江西靖安:寶峰禪寺內觀禪修營
    佛教在線江西訊 江西靖安寶峰禪寺特邀緬甸因德嘉長老來華指導內觀禪修,將於2014年7月1日晚上開營,7月9日結營,10日可離開寺院。具體的禪修營通告如下:一、禪修時間 1、報名截止日期:2014年6月26日2、報到時間:營員:6月31日、7月1日 法工:6月29日 3、開營時間:7月1日晚 4、結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