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恭喜你,孩子擁有難得的天賦,該拍手慶賀

2020-12-23 美媽很帥

文丨美媽很帥

朋友說起4歲的兒子憂心忡忡。原來她兒子性格比內向,帶他出去玩,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有時看到合眼緣的小朋友也想著結交,但要媽媽不斷地鼓勵,才敢邁出第一步。平常看到鄰居,讓他打招呼,他只會害羞低頭不語。

朋友很擔心孩子的性格隨她。她從小性格就很內向,比較害怕與人交流,做事慢,情緒上比較敏感,內向性格給她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困擾。總覺得與這個世界有點格格不入,唯一讓她覺得舒服的就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

與開朗活潑的外向孩子相比,內向的孩子似乎不太受待見,人們喜歡給他們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籤:「膽小」、「靦腆」、「沒禮貌」、「太慢熱」。

所以,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性格內向,內心充滿憂慮,擔心他交不到朋友,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於是急著去「改造」他,希望他變成理想中的樣子。

曾經美媽也為自己的內向而煩惱,也渴望像一個小太陽那樣發光發熱,曾經也擔心孩子會隨我。我們一直認為內向是一種缺點,但自從我了解內向相關的知識以及兩者的大腦結構之後,才發現,我們對「內向」的誤解有多深。

那麼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表現在哪裡呢?莫急!且聽美媽為你細細道來:

D4DR基因

內向的孩子喜歡安靜,享受跟自己相處的時光。當他出現在一個聚集了很多陌生人的地方,他會覺得不自在,想早早溜回家。外向的孩子截然相反,他喜歡人多的地方,熱愛結交朋友,對於他們來說,一個人呆著實在太沉悶了。

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呢?這還得從D4DR基因說起。

D4DR基因又稱為尋求新奇的基因,多巴胺(傳遞興奮信息的神經傳遞物質)靈敏度的高低受它影響。

內向的孩子,D4DR基因較短,對多巴胺的反應更為靈敏,在安靜的環境中就能獲得充分的刺激,打個比方:孩子只需要一個人呆在熟悉的地方閱讀一本書,安靜而深刻地思考,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就能獲得快樂。

而外向的孩子,因為D4DR基因比較長,對多巴胺的反應較低,他們需要對神經更強而有力的刺激,所以他們需要與人結交,運動以及走到人多熱鬧的地方,才能獲得滿足感。

大腦血流

研究員發現,內向的人,大腦的血流比外向的人更高。大腦有大量的血液流動,意味著腦細胞可以獲得充足的氧氣及養分,大腦不容易疲勞,自然專注力會更好了。

因為內向的人更多的是深層思考、探索等內部刺激,所以大腦的能量自然更多地流向大腦中負責思考、學習、記憶、決策、計劃的腦區中去。

而外向的人呢,能量大多數來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大腦資源自然會分配在大腦中處理視覺、聽覺、觸覺及味覺信息的區域中去。使用大腦部位不一樣,也就鑄就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在學習上也顯示出較大的差異。

李玫瑾教授說過,在太活潑好動的孩子,學習都不太好,因為他們的專注力比較差。

現在主流的學習,都是安靜地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但太過活潑外向的孩子,很難保持高度的專注力,而內向的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中就能獲得充分的刺激,保持高度專注,成績自然會比較好。

腦神經迴路

內向的人,大腦使用的主要是乙醯膽鹼,這種神經遞質與注意力、學習能力、長期記憶以及保持清醒狀態密切相關,內向的孩子只需思考某件事或者感受周圍的事物就能輕易獲得快樂。

外向的人則是多巴胺與腎上腺素,它們與專注力、運動及學習能力相關。所以那些活潑好動的孩子,讓他去運動一下,把多餘的能量消耗掉,再來學習專注力會更高。

由於使用的神經遞質的不同,內向與外向的孩子,其大腦加工信息也各不相同。

內向的人,腦神經迴路比較長,需要經過7個區域,並且信息的處理依賴於長期記憶。為了規避風險,大腦會把信息輸送到額葉那裡,最終才做出合理的決定。

家有內向孩子的朋友想必有這樣的經驗:碰到鄰居,讓孩子打招呼,孩子卻遲遲不開口,等他開口時對方已經走遠了。其實,孩子有可能正在思考怎樣與人打招呼,該用什麼稱呼、什麼語氣打招呼,畢竟是跟自己不太親近的人,加上大腦處理信息所需時間更長,也就常出現這種「慢半拍」的情況。

外向的人,大腦神經的傳遞只需經過5個區域,而且信息的處理依賴於短期記憶,因為多數都是憑直覺與經驗來了解事物,所以他們性格較為衝動,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

性格沒有優劣之分,內向與外向都有可取之處。

內向的人因為生來就擁有高度敏銳、發達的神經系統,所以他們的大腦在感知外界信息時會更加完整、細緻,並對這些信息進行深度加工與思考,因而更容易表現出容易受到刺激、害羞、內心脆弱等特徵。

其實,父母只要順應孩子的天性培養,利用好他們自帶的天賦,比如熱愛思考,情感細膩,思想細密,觀察力超群,專注力強等,內向的孩子將來也一樣能混得風生水起!

相關焦點

  • 孩子的天賦難發掘怎麼辦?MBTI性格測試告訴你,天賦具有多元性
    有些孩子雖說會彈鋼琴,但是考完了證書就把這項技能扔到了一遍,可是鋼琴家郎朗三歲就開始接觸鋼琴,最後在該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這就是因為每個人的天賦與喜好不同,所展現出的學習狀態就不同。如果家長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學習技能而逼迫孩子學鋼琴或其他才藝,孩子很難學有所成,頂多只是多了一項可供展示的本領。但如果課外興趣班能夠激發孩子的天賦,讓孩子對某一特定領域產生極大的興趣,並願意堅持學習,這就達到了挖掘孩子天賦、最大化發揮孩子優勢的目的,也能讓孩子擁有更加明確的人生目標。
  • 孩子的個性變內向,提升孩子「自我效能感」,內向孩子也能變開朗
    在生活中,有一件事情可能是很多家長們會非常疑惑的,明明自己的孩子在小時候非常活潑開朗的,也很喜歡去交朋友,但是越長大卻越發現孩子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以前還會經常帶朋友回家裡做客,可自從上小學之後就很少該帶朋友介紹給爸媽認識,哪怕在外面遇到熟人也不願意去打招呼假裝看手機。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不然你看為什麼上學的時候那個活潑的孩子總是人緣更好;工作的時候會說話自來熟的人也更容易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喜歡。很多父母對自己內向的孩子恨鐵不成鋼,想著法子讓孩子變「外向」。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特別想跟你交個朋友」這類的問題,一一的回答始終都是:
  • 安靜的力量:如何幫助內向的孩子成功?
    連老師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無法倖免於難,經常給那些內向孩子的父母提出這樣的建議,「你家孩子能不能在課堂上更活躍一些?」 哪怕是在中國這樣歷來看重謙虛和謹慎等內向特質的亞洲國家,也在全球化的衝擊下越來越向外向性格傾斜。表現最顯著的就是大學與職場:那些能言會道、長袖善舞的人往往更能得到老師或領導的青睞,因此也得到了更多機會。
  • 內向高敏的孩子,如何受歡迎?
    孩子不愛說話,見到人不愛打招呼;在課堂上很少主動回答問題,課下很難同學打成一片;有時候不知哪句話不合適,孩子就不高興了,自己一個人生悶氣,也不願意說出來……我家孩子就是典型的內向高敏者。我和很多父母一樣會有這樣的擔心:孩子這麼內向,交際能力差,情緒自我調節能力弱,以後在學習、工作、生活上會遇到很多困難,他怎麼去面對?他能過得好嗎?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這三點建議可以幫你讓孩子活潑開朗一些
    可是誰跟她說話她都不吭聲,只是靜靜地躲在媽媽身旁望著你。同事總是說:「這孩子太內向了,不愛說話。」並且也總是教小雅:「快叫阿姨。」小雅依然不吭聲,弄得人家問幾句得不到回應就算了。一、為什麼會有內向、外向之分?生活中,有些孩子不愛說話,尤其是到了陌生環境中,幾乎不與人交流,人們稱這樣的孩子為內向。通常情況下,這種內向不愛說話的現象多在 3—6歲之間開始出現。
  • 馮唐: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天賦?如果沒有天賦又該怎麼辦?
    就是上天在造就你的那一刻,不需要訓練,你就天然比別人強的那一部分。那如何發現孩子是否有天賦?用以下三點來判別,缺一不可。即使全家人都反對他做某件事,但孩子還偷偷摸摸的去做,且是長期去做,你怎麼阻攔都沒用。比如孩子愛看書愛寫作文,即使你以保護眼睛為由,甚至誇張說這麼看下去可能會瞎,但孩子就是忍不住,半夜等你睡著了,蒙著被子打著手電筒也得看。他對文字的敏感就是他的天賦,以後可能是個偉大的文學家。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
    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是最棒的、最優秀的。但在有些親戚、朋友的口中自己的孩子是內向、性格害羞的。儘管外人的評價並不一定準確,但家長也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不擅長交流等。
  • 孩子沉默寡言?父母了解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鼓勵孩子愛上表達
    02內向孩子也有潛在優勢並非沉默寡言的孩子,就沒有魅力可言。在《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裡,馬蒂蘭妮博士經過調查研究,發現了內向孩子的不少潛在優勢,比如注重細節、善於分析、有同理心、專注力強、具備高情商、值得信賴、堅持不懈等等。
  • 內向的孩子一定有他們自己的柔光
    對於這位「虎爸」的「雷霆教育」,不少網友都很憤怒,覺得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心理陰影:可是,還有網友在評論中表示支持「虎爸」,因為「孩子內向是病,得治!」你家有「內向娃」嗎?對此,你怎麼看?你覺得孩子的內向是缺點嗎?
  • 家裡有內向的孩子,該如何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更合適?
    對於性格內向的孩子來說,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是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好方法,原因是內向孩子只有在家裡,才能獲得佔據主動的主場優勢,如此做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下面我本著節約大家時間的原則,開始直奔主題,為大家講一些具體乾貨。
  • 愛因斯坦:孩子都是天才,是家長的錯誤教育抹殺了孩子的天賦
    所以家長不要剝奪孩子的選擇權,要讓孩子順應天賦成長,才能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擁有理想的未來。 不要扼殺孩子的天賦,一切皆有可能。
  • 哈佛媽媽天賦教育法:孩子和你都是鑽石
    1、發現天賦:每個孩子都是鑽石作者在書中寫到:我相信每個孩子都被賜予了獨特的天賦,做父母的職責就是發現孩子的天賦,創造並提供環境,鼓勵和支持孩子充分發揮他們的天賦,找到他們的激情和人生目的。你看,兩個孩子個性很不同,作為父母,真的要了解每個孩子的特性,不能用同一種方式對待不同的孩子,先天氣質、順勢教養,這樣才能讓每個孩子活出她們自己最亮麗的一面。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能,每個孩子都是一顆鑽石,每個孩子被賜予的天賦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樣。千萬不要和其他的孩子比較,不要一刀切,不要用一個標準去衡量。
  • 孩子小時候的四種睡姿暗示了不同性格,若是第一種,恭喜你有福了
    孩子小時候的四種睡姿暗示了不同性格,若是第一種,恭喜你有福了「大」字型睡姿——自由熱情所謂「大」字型的睡姿,就是說孩子睡覺的姿勢是非常隨意的,看起來非常無憂無慮,也能表現出孩子最近生活的狀態非常放鬆,有這樣睡姿的孩子,往往代表著他的生活是陽光健康的,能夠擁有一個無憂無慮,豐富多彩的成長環境。
  • 性格內向的父母,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本身性格內向,這也就導致了孩子也是孤僻、不自信。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呢?老任給廣大父母支幾招內向的父母該如何培養開朗自信的孩子呢?2、充分尊重孩子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批評和打擊,讓孩子感覺到家庭的關愛和呵護,讓孩子在富有安全感的環境中成長,使孩子更加自信,更加有底氣的面對一切。
  • 該如何找到孩子的天賦,別把孩子培養成廢材
    把孩子培養成材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大事,也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和不可推卸的責任,那麼怎樣把孩子培養好,又怎麼樣找到孩子的天賦呢?可能在我們每個家長心中,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好好學習,將來通過高考考個好學校,畢業後找份好的工作,然後體面的生活。可是,現實往往不是以每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通過升學這一條途徑的。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個性,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喜好。
  • 孩子怕生內向是性格缺陷嗎?
    如前文所說,內向的孩子只是看上去「溫和」,這並不代表ta是一個懦弱的人,也不代表ta就一定會被欺負。相反地,這類孩子不會主動惹是生非。他們善於思考,大多數情況下也能避開危險,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 家有內向寶寶?你需要學會這三招。
  • 性格內向並不是缺陷,家長教育內向型孩子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呢?最重要的是要看他獲取、消耗和保存能量的方式。 人們的大腦神經遞質編碼不同,內向孩子的神經遞質是以乙醯膽鹼為主導,它的特徵是休息和吸收,這類孩子就如同一個蓄電池,能量都保存在他的體內。
  • 如何陪伴內向孩子長大?先肯定他們的個性,才能茁壯成長
    孩子性格內向、慢熱,要他們開口和久未見面的長輩打招呼都不容易;在學校裡,老師問問題也不太敢舉手,更不用說上臺說話了……但其實,內向只是孩子的性格特質,沒有好壞之分,父母不應給孩子貼標籤,多點鼓勵和肯定,給他們時間慢慢來,才能看到孩子擁有的內向的力量。
  • 孩子內向有錯嗎?它才不是負面性格!
    爸爸只知道讓孩子去練膽,卻沒想過接納孩子的內向。難道內向真的是一種缺陷,或是一種錯誤?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格多種多樣,孩子的內向也並不是一種缺陷,更不是一種需要扭轉的錯誤。01.張子楓在節目中表現得時而活潑,時而安靜,其實就是多血質和黏液質兩種氣質類型作用的結果,只不過黏液質佔據了主要成分,才顯得內向。有的人生來熱情率真,有的人卻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才能敞開心扉。但這都不該被定義為「缺陷」,因為它只是氣質類型的一種。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