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秋海棠——中國清朝曾經擁有過近乎完美的版圖

2021-02-23 兩個人一起醉

說起世界上地理條件最優越的國家,非美國莫屬。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敵,北邊五大湖,南邊墨西哥灣,可謂四面臨水,中間密西西比河又貫穿南北。平原廣大,資源豐富。本土是溫帶,阿拉斯加的北部是寒帶,夏威夷是熱帶。是世界上唯一的瀕臨三個大洋和跨三個溫度帶的國家。令人惱火的是它優良的地理條件還幾乎和白撿的差不多。

美國地圖

相比之下,中國的版圖雖比美國稍大了一些,但缺點也比較明顯。只有東南一個方向靠海,還被島鏈緊緊地鎖著,北邊被挖走了一個外蒙古,核心部位容易受到威脅。但在清朝前期,我國曾擁有過近乎完美的版圖,就是現在的美國也不遑多讓。

秦朝版圖

01歷史時期的中國版圖

中國先秦時代,中國人主要活動中心在黃河中下遊,長江以南就號稱蠻夷,更別說長城以北了。秦帝國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經過多年經營,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又北擊匈奴、南吞百越。河套、珠江流域、越南北部納入秦帝國版圖。它的版圖範圍就是平常所說的漢地十八省。

西漢版圖

到了兩漢時期,漢武帝作為一名雄心勃勃的帝王,大規模對外擴張:兼併南越、入主朝鮮、北擊匈奴、鑿空西域、探索西南夷。河西走廊、西域、朝鮮半島北部、雲南等地第一次納入大一統王朝版圖,比起秦朝來說有了很大的擴展。可以說,是漢武帝奠定了中國現今疆域的基礎。

唐朝版圖

到了唐朝前期,由於擊滅東突厥,蒙古高原短暫的納入了唐朝版圖。而隨著西突厥的滅亡,唐帝國把極西邊的疆域擴張到了鹹海以西的河中地區。正是由於唐朝強大的國力和遼闊的版圖,唐太宗李世民被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

元朝版圖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國,隨即展開了徵服世界的軍事行動,他和他的子孫們建立了面積達三千萬平方千米的蒙古帝國,從而成為世界歷史上連續疆域空前絕後的國家。但不久蒙古汗國分裂為四大汗國,在中國領土範圍內形成了元朝。青藏高原第一次納入大統一王朝的版圖。另外,元帝國的嶺北行省和遼陽行省北部在西伯利亞一帶,中國的北部邊界達到了歷史上最靠北的位置。

明朝版圖

02清朝以前版圖的不足之處

前面所述的是中國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大統一王朝的版圖,但它們都具有比較明顯的缺點。兩漢鼎盛時期最長,有四百多年,但沒有統治蒙古高原、東北和青藏高原;唐朝時期青藏高原和東北大部分都沒有統治過,鼎盛時期也就有幾十年時間,安史之亂後版圖急速退縮;元朝雖然疆域廣大,遠超漢唐,有效統治著藏區 、蒙古、東北及西伯利亞中南部,但唯獨沒有管轄西域,西域當時屬於察合臺汗國。

就是現在的明粉們很是抬舉的明朝,雖然對整個東北進行了有效管轄(奴兒幹都司只存在了25年),但整個蒙古和西域都沒有在其版圖之內。

清朝版圖

03 ‍清朝前期的版圖像一枚美麗的海棠葉

其它的王朝有這個沒那個,只有到了清朝,所有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邊疆都劃歸於它的統治之下。清朝先後統一東北、入主中原、收復臺灣、收復喀爾喀、三徵準噶爾、平定回部、平定藏區,到了乾隆時期,疆域最終達到鼎盛的1320萬平方公裡,並且穩定了一百多年。版圖雄渾飽滿,美感十足,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秋海棠。

外東北隔著外興安嶺把俄羅斯擋在了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裡。中國多了兩個臨海,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多了12000公裡的海岸線,黑龍江也有了出海口。中國東北完全可以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日韓進行貿易,加快東北經濟的快速發展。從地緣戰略上看,中國可以從南北兩個方向鉗制日本,讓日本感到巨大的壓力。

青藏高原被中國控制,隔著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脈,可以有效地把山那邊的勢力阻擋在外邊。就像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所說的那樣:「誰佔據了那片褐色大陸,誰就將在亞洲大陸佔據優勢地位。」幸運的是我們有效佔據著,戰略上的主動權也在我們這邊。

狹義的西域部分完全被清朝佔據,巴爾喀什湖以南的七河流域、也就是國人所說的外西北在大清伊犁將軍的管轄之下。以大湖、沙漠、草原和天山西段山脈構成的屏障,使得整個新疆地區22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顯得飽滿而又安全。

外西北

當然最重要的部分還是蒙古地區,當時屬於大清烏裡雅蘇臺將軍轄區。《恰克圖界約》和《布連斯奇條約》把中國外蒙古地區和沙皇俄國隔開了,暫時保證了蒙古地區的安全。左宗棠有一句名言:「保新疆就是保蒙古,保蒙古就是保京師。」由此可見蒙古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它是中國京畿重地的屏障。蒙古一旦丟失,中國的「三北」危矣!從外蒙古出發,能直接威脅中國的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如果外蒙古在手裡,受威脅的就不會是我們,我們的國防前線就能向北推移幾千公裡,受威脅的就是西伯利亞大鐵路了。

04秋海棠變成了雄雞

1840年的鴉片戰爭的一聲炮聲,宣告了中國進入了屈辱的近代史,從此遊戲規則變了,中國版圖進入了收縮時期。

1842年、1860年兩次鴉片戰爭,秋海棠失去香港島、九龍半島。

1858年、1860年,秋海棠失去外東北100多萬平方公裡。

1864年、1881年,秋海棠失去外西北51萬平方千米。

1913年,麥克馬洪線以南被侵蝕,秋海棠損失6.5萬平方公裡。

1944年,唐努烏梁海被兼併,秋海棠損失17萬平方公裡。

……

特別是1945年二戰即將勝利的前夜,中國被逼承認外蒙古獨立,中國一次性失地達到156.6萬平方公裡,中國版圖北部徹底塌陷,秋海棠不復存在。

當今的中國版圖

05後記

現在的中國版圖是一隻昂首挺立的雄雞,基本盤基本保住了。不像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奧地利帝國那樣,損失了絕大部分的領土,現在的中國領土面積仍然有960萬平方公裡,仍然在世界上排第三位。這片土地仍然遼闊、仍然充滿生機、仍然能夠承載著億萬華夏兒女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願望!

相關焦點

  • 真實的清朝版圖,清朝的版圖變化
    傳統觀念我們都人為清朝時期的版圖是一張「秋海棠」,但是其實清朝時期,東亞大陸西部和北部有很多小國家,大多屬於附庸國,而其中準噶爾汗國其實又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它根本不受滿清王朝任何支配。1644年是華夏大地上一個多事之秋,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建國大順,大軍會師北京城,李自成進入北京標誌明朝大一統政權結束,南明開始。
  • 武漢植物園雲裳秋海棠——任你秋風蕭瑟,我有秋海棠為伴
    秋海棠屬Begonia是植物界很大的一個類群,全世界有不少於1400種,中國植物志第52(1)卷(1999)記載中國有130餘種,FOC Vol
  • 植物科普小知識:秋海棠是海棠花嗎?從古詩詞中認識秋海棠和海棠
    海棠十月猶含蕊,故伴青松當歲寒。解析一下:詩中說的「海棠」就是直秋海棠,詩名字中也明確了是秋海棠。十月含蕊開花,寫明了秋海棠的花期是在每年的十月份。「故伴青松當歲寒」,與野外生存的青松相互伴隨。也就是非常明確地說,秋海棠野外戶外也多有生存,並且生存能力很強。
  • 什麼叫「海棠血淚」?中國加上外蒙就是民國時期的秋海棠地圖嗎?
    在費玉清演唱的歌曲《夢駝鈴》中,有這麼一句歌詞:風沙揮不去印在歷史的血痕;風沙揮不去蒼白海棠血淚。
  • 任你秋風蕭瑟,我有秋海棠為伴|武漢植物園雲裳秋海棠
    秋海棠屬Begonia是植物界很大的一個類群,全世界有不少於1400種,中國植物志第52(1)卷(1999)記載中國有130餘種,FOC Vol.13 (2007)記載有173種(其中141種為中國特有)。近些年,很多新的種類又在被不斷發表,中國實際的種類很可能已超過200種。
  • 戲說秋海棠
    世界上有這麼一類植物,幾乎完美地佔據著世界上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無論是雨林,巖壁,荒漠,或是水邊,高山,海岸等環境都能找到它們的蹤跡。從體型上來看,它們可以小到只有2-3釐米,大可以長到3-4米高。這些植物雖然被各種天然屏障阻隔,卻常常能盛開幾乎一樣的花朵,在這神奇藍色星球上的不同小角落,你總能找到它們的蹤跡,它們的名字叫秋海棠。話說在中國,秋海棠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 寫《秋海棠》的秦瘦鷗當過網球記者
    寫《秋海棠》的秦瘦鷗當過網球記者 2020-02-17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一萬多「種」植物,全叫秋海棠
    圖片:Mokkie / wikimedia不過由於秋海棠屬的種類和園藝品種實在太多了,各個品系之間的習性又各不相同,所以這些品種很少放在一起討論。 秋海棠屬之名,來源於秋海棠Begonia grandis這個原產中國南方的物種。如果僅僅指秋海棠這個物種的話,它的確是夏末秋初才開始開花的。原產中國南方的真·秋海棠。
  • 臺北:青年公園園藝展覽館舉辦「秋迷 秋海棠」展覽
    花朵豔麗的麗格海棠。圖/臺北市政府公園處提供鐵十字秋海棠。圖/臺北市政府公園處提供中國園林網11月4日消息: 隨著秋意漸濃,又到了秋海棠盛開季節。臺北市政府公園處於青年公園園藝展覽館舉辦「秋迷·秋海棠」展覽,即日起至11月30日,展出觀葉秋海棠、鐵十字秋海棠、臺灣原生種水鴨腳秋海棠等33種秋海棠。全世界秋海棠屬植物約1600種,臺灣地區則有18種原生秋海棠,不同種類的秋海棠花紋迥異,有十字、圓點等,花色與葉色豐富,深綠、淡棕、深褐、紫紅葉子適合居家布置,可單盆陳列也可組合盆栽、吊盆、花壇、庭園栽培等。
  • 為什麼說清朝奠定中國的版圖?看清朝如何打下1316萬平方公裡江山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也是中國古代疆域最大的王朝。從皇太極建立開始,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共五代皇帝,東到朝鮮,西到巴爾喀什湖、北到外興安嶺,南到南海,為中國打下了1300萬平方公裡的江山。環視整個亞歐大陸,俄羅斯興起於北方,英國和法國殖民於印度、西班牙、荷蘭爭奪於東南亞,中國的國際環境可謂危咦。當時明朝僅擁有不到400萬平方公裡的漢地,風雨飄搖。
  • 四季花開秋海棠
    秋海棠,人送外號「陽臺三美」,它花葉俱美,四時常開,清麗素雅,別有佳趣。秋海棠種類繁多,已有四百多種以上,大多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生長在林下、溪邊和陰溼的巖石上,或者溫暖、溼潤的地方。通常溫室栽培的多為觀賞品種,園藝雜交種類已有一千種之上,比較著名的有四季秋海棠、銀星秋海棠、竹節秋海棠、蟆葉秋海棠、楓葉秋海棠、球根海棠等等。
  • 藥用植物 | 中華秋海棠
    野生中華秋海棠群落中華秋海棠Begonia grandis Dry.又名秋海棠,為秋海棠科秋海棠屬植物。
  • 長街秋海棠的顏色
    春天秋海棠開花如火,金紅的果實在秋天。海棠花一直是故宮花園裡的最愛,玉蘭、牡丹、桂花的榮譽,自漢代伊始起就受到士官的高度讚揚,俊逸酒滴和唐宋春風迷住了一代又一代才子佳人詩人和作家,吟唱海棠詩句形成了悠久的海棠文化歷史。
  •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成立秋海棠專業委員會
    10月16日-18日,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秋海棠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上海辰山植物園舉行,首屆秋海棠學術研討會和秋海棠展同期舉辦。秋海棠專業委員會將以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資源為目標,開展相應的科研、科普、產業推廣和國內外交流活動,為秋海棠屬資源的保護、研究和合理開發利用,推動秋海棠事業健康發展和提升國際影響力作出積極貢獻。秋海棠學術研討會共有國內外9名秋海棠專家做匯報。
  • 2020辰山秋海棠展開幕,120種國內外秋海棠亮相
    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園首屆秋海棠展開幕。本次秋海棠展以「濟濟一『棠』」為主題,向市民遊客展示120種國內外秋海棠,講述秋海棠從主要分布地區、世界秋海棠研究、秋海棠的保育、秋海棠的科研等故事。這次秋海棠展的布置分為景觀展及個體展兩個部分,體現了秋海棠自然生境下的美及精品個體的獨特美。
  • 《中國遷地栽培植物志·秋海棠科》正式出版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編的《中國遷地栽培植物志·秋海棠科》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正式出版,這是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主持的科技部基礎性工作專項「植物園遷地栽培志編撰」項目的又一科研成果。自2016年初開始,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為編寫主力,以昆明植物研究所溫室秋海棠栽培形態特徵、引種信息和物候記錄等為主體,結合上海辰山植物園、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提供的部分秋海棠的引種和物候信息,於2018年7月完成文字描述。後經編研團隊數次查漏補缺、審核校對之後交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正式出版。
  • 臺灣是如何納入到中國版圖的?清朝的貢獻不可磨滅
    元朝航海家汪大淵曾經登陸臺灣島,並記錄了臺灣的經濟狀況「人多長壽,男女皆著布衣,地產胡麻、綠豆、山羊數萬成群。」 鄭成功像 清朝入關之後,曾經多次要求臺灣的鄭氏政權投降,並且允許臺灣作為藩屬國,不用剃髮。
  • 開在秋天的「海棠花」——秋海棠
    秋海棠屬可是一個大家族,目前全世界已知的秋海棠科秋海棠屬植物有約2000個原生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其次是中南美洲和非洲。在我國,秋海棠屬主要分布於雲南和廣西。『餐盤蝸牛』秋海棠因大多數種類的花期集中在秋季,且花似薔薇科的海棠,而得名「秋海棠」。常見於森林底層、潮溼的巖壁邊坡或瀑布邊。
  • 中國歷史上歷代統一王朝疆域,1820年的清朝疆域最為完美
    中國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其後歷代皇帝都以統一為念,由此產生了俗稱的秦、漢、晉、隋、唐、元、明、清等大一統王朝,其中強漢盛唐讓人熱血澎湃,而清朝雖然在近代飽受屈辱,但從疆域來看,本人還是認為在1820年的清朝疆域最為完美。
  • 「海棠血淚」,中國人民永遠的痛
    想必大家都聽過《夢駝鈴》這首歌,其中那句「風沙揮不去蒼白 海棠血淚」,當時聽完這首歌后我特意去查了「海棠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