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朋克 2077》何以成為「現象級」遊戲作品?

2022-01-08 NOWRE

「早上好,夜之城!」12 月 10 日凌晨,來自世界各地的遊戲玩家不約而同地收到了《賽博朋克 2077》發出的第一句問候,屏幕中不斷刷新的代碼,仿佛是從 2020 年的現實世界穿越來到 2077 年的未來虛擬都市——夜之城的「時空隧道」。在這款遊戲正式發行 25 分鐘後,僅 Steam 遊戲平臺的玩家同時在線人數就已突破 10 萬,也就是說,我們再一次見證了一款「現象級」遊戲作品的誕生。

Via YouTube @Cyberpunk 2077

在《賽博朋克 2077》成為近來最具話題度的作品同時,這款遊戲在「圈外」同樣有著「現象級」的影響力,從遊戲周邊領域延伸至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時,或許會有許多朋友感到好奇:《賽博朋克 2077》何以成為 「現象級」遊戲作品? 

令人「流連忘返」的開放遊戲世界

遊戲之於玩家們的樂趣,僅僅在於「打通關」?一款真正優秀的遊戲作品,其所構築的世界應該是令人「流連忘返」的,即便完成了主線任務,依然願意在這一方天地中探索更為多彩的人生與更多新玩法。當玩家開始將遊戲中的虛擬人生視作生活的一部分時,所收穫的快樂或許遠多於「快速通關」。 

每每提及這樣的遊戲作品,大多數玩家會將 2013 年正式發行的《俠盜獵車手 V》視為最高標準,這款被稱為「SONY 三朝元老」的作品直至今日仍然有著極強的可玩性,即便是 PlayStation 3 時期的初代玩家,也會時常回到「洛聖都」智鬥匪幫、與執法官「飆個車」。

《俠盜獵車手 V》| Via Rockstar Games

但在《俠盜獵車手 V》之後,以沙盒玩法為基礎的開放性遊戲世界,又有多少能夠帶給玩家這樣的遊戲體驗?在這款遊戲發行 1 年後,Ubisoft 以大製作推出了一部新作品——《看門狗》,彼時對其寄予厚望,甚至將其視為下一個《俠盜獵車手 V》的玩家同樣不在少數。但令人遺憾的是,《看門狗》及其後續作品的可持續性卻沒有達到玩家們的預期,乏善可陳的內容設定、相對單一的支線劇情,都成為了令玩家熱情驟減的「導火索」。 

實際上,在《俠盜獵車手 V》收穫大量好評後,許多遊戲公司都開始將重心放在打造更具開放性的沙盒玩法上,包括我們熟悉的《刺客信條》亦開始在後續作品中以更大的格局呈現,但卻鮮有影響力能夠比肩《俠盜獵車手 V》的作品問世。

而《賽博朋克 2077》這部遊戲作品,就是在這樣一個契機之下出現的——在久久未有值得一看的開放遊戲世界出現的前提下,自這部作品在 2013 年發布首支預告片時,就已吊起了諸多玩家的「胃口」。

《賽博朋克 2077》的首支預告片 | Via Youtube @Polygon

事實上,這部作品從起草到製作、發行的時間遠長於我們真正看到預告片的那一刻。2012 年,CDPR 工作室尚未打造出令其名噪一時的《巫師 3》之前,就已經從這款遊戲的藍本——桌遊《賽博朋克 2020》的創作者 Mike Pondsmith 手中拿到了開發授權,並開始嘗試如何在遊戲中打造一個開放的賽博朋克世界。 

「8 年磨一劍」的良苦用心,加上遊戲玩家對開放遊戲世界的期待值與需求的提升,令《賽博朋克 2077》邁出了成為「現象級」遊戲作品的第一步。而當這款遊戲的正式發行時間從今年 4 月過渡到 9 月、11 月,其間所經歷的三次「跳票」更是成為其影響力登頂的「制勝棋」——等待的時間愈發漫長,人們就愈加渴望打開這個「潘多拉魔盒」、探尋其中的奧秘所在。

那麼,《賽博朋克 2077》所呈現的開放遊戲世界,真的達到了玩家們的預期嗎?即便這款作品因基礎配置過高、無法完美兼容本世代主機的原因而獲得褒貶不一的評價,但平心而論,這部遊戲中的夜之城的確有著成為下一個「洛聖都」的潛力,在遊戲發布之前,CDPR 已將其「野心」公諸於眾——除了對於主線劇情的精細研磨之外,這款作品的支線任務數量,將多達《巫師 3》支線的 5 倍,其中的可玩性之豐富由此可見一斑。 

賽博朋克體系的流行趨勢

在經歷半月餘的夜之城旅途後,相信許多玩家亦能夠發現這座未來虛擬城市之中,除去龐大、完整的世界架構之外更有另一重魅力,同時也是《賽博朋克 2077》的內核所在——對於賽博朋克體系別具特色的詮釋。 

尋根溯源,賽博朋克作為 20 世紀 70 年代美國新浪潮運動的「衍生品」,最初以新興文學的形式亮相於人們眼中。從賽博朋克文學作品中對於既存世界的描繪,我們總能找到 1970 年代美國社會的影子——瘋狂的資本主義與貧富差距極大的社會,高高在上的商人揮金如土,最底層的人類只能在堆積成山的垃圾中苟且。具有賽博朋克文化特徵的作品大多將背景建立在架空的未來世界,但實際上卻是正在經歷的現實的剪影。

經典的賽博朋克電影《銀翼殺手》| Via English Kids

進入 1980 年代以後,這種文化特徵亦開始向更多領域發起衝擊,在影視領域所造成的影響力尤為突出,如《銀翼殺手》、《黑客帝國》、《阿基拉》、《攻殼機動隊》這些經典作品,實際上都是賽博朋克體系中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Mike Pondsmith 則以桌遊的形式呈現賽博朋克體系——在沒有手機、網絡與計算機時,紙牌、桌遊一直是許多年輕人的日常消遣,不僅令這種文化同青年群體產生更為密切的交集,其所打造的《賽博朋克 2020》桌遊,更是成為了如今《賽博朋克 2077》遊戲世界的基石。

Mike Pondsmith 創作的《賽博朋克》系列桌遊 | Via Sportskeeda

文學家 Lawrence Prince 給出賽博朋克體系一個相對明確的釋義:「經典的賽博朋克角色是邊緣且性格疏遠的獨行者。他們生活在社會群體的邊緣,一個瀰漫反烏託邦氛圍的未來:日常生活受到急劇改變的科技影響,普及的計算機化信息籠罩全球,以及侵入性的人體改造。」那麼,《賽博朋克 2077》究竟如何呈現這樣的世界觀?

在這部遊戲作品中,主角 V 能夠選擇的三種人生開局——流浪者、街頭小子或是被除名的公司員工,都屬於社會中的「邊緣人」。而在由荒坂公司一手控制的夜之城中,半機械化的「義體人類」已經成為常態,但高科技的世界背景下,高等人與底層人民的生活差距亦被進一步拉大,這正是賽博朋克體系最為明顯的特徵之一——「高科技、低生活」。

《賽博朋克 2077》之所以能夠擁有「現象級」的影響力,也與賽博朋克體系的流行趨勢密不可分;反之,《賽博朋克 2077》亦是令這一文化體系向全新領域邁進的助推力,相比既存的文學、影視、桌遊作品來說,《賽博朋克 2077》最大的進步性在於,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真正置身於賽博朋克世界的機會,而並非只是作為一個看客去旁觀、聆聽他人對於這個世界的講述。 

《賽博朋克 2077》引發的「全民玩梗」與「明星效應」

《賽博朋克 2077》只是遊戲玩家的「樂園」?事實並非如此,在關注這款遊戲的人群之中,雲玩家同樣不在少數。當與身邊的朋友聊起這一「現象級」作品,許多人即使沒有親自進入夜之城體驗人生,卻也能夠將遊戲中的一些趣事娓娓道來——《賽博朋克 2077》之所以能夠成為這樣的「全民話題」,或要歸功於玩家們創造出來的「遊戲梗」。 

將菠蘿放在披薩上,居然違反了 2077 年的《披薩褻瀆法》?在這部遊戲作品中,如此鬼馬的創意設定並不在少數,甚至於遊戲主角 V 與固定 NPC 之間的對話亦能夠成為年輕人之間的流行語:「你就是大名鼎鼎的 V 嗎?」當遊戲玩家們將這些在夜之城遇到的趣事打造成現實生活中的段子時,「全民玩梗」也令《賽博朋克 2077》擁有了更為全面的影響力。

致敬漫畫《阿基拉》的 Yaiba Kusanagi 摩託車 | Via《賽博朋克 2077》

致敬電影《攻殼機動隊》經典畫面的「金魚」投影 | Via《賽博朋克 2077》

但實際上,《賽博朋克 2077》本身就是一部「玩梗」作品,夜之城的探險也從不僅限於幹掉敵人,想要獲得「升級版」的遊戲體驗,自然要從「撞破」第一個彩蛋開始。從《阿基拉》同款摩託車,到日本街致敬《攻殼機動隊》的金魚場景,甚至於在人物技能、拍照姿勢這些很難注意到的細節中都能夠尋獲彩蛋,稱其為賽博朋克體系的「集大成之作」亦毫不為過。

由《死亡擱淺》遊戲設計總監小島秀夫友情出演的 NPC | Via《賽博朋克 2077》

在《賽博朋克 2077》發布會亮相的 Keanu Reeves 與其在遊戲中的形象 | Via《賽博朋克 2077》

而在《賽博朋克 2077》的眾多彩蛋之中,尋找名人足跡同樣成為了夜之城觀光客的「主線任務」之一。遊戲主線的必經之路中,我們將看到成為「酒客」的小島秀夫(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死亡擱淺》遊戲中亦能解鎖《賽博朋克 2077》的相關彩蛋);在夜之城的公路上飛馳之際,也能夠在汽車電臺中聽到 A$AP Rocky 的未發布新單曲;一直陪伴著主人公 V 成長的強尼·銀手,則是從另一賽博朋克大作《黑客帝國》中「穿越」而來的 Keanu Reeves……這樣看來,在夜之城「追星」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Keanu Reeves、A$AP Rocky 等人的「明星效應」亦在無形之中成為了助力《賽博朋克 2077》提升影響力的「幕後功臣」。 

令更多人踏足賽博朋克世界的跨界合作

《賽博朋克 2077》中所呈現的文化體系不僅僅體現於遊戲中,隨著「跨界」成為各個行業的大趨勢所在,經由這部遊戲作品衍生的跨界合作也得以令更多「雲玩家」在現實生活中踏足賽博朋克世界。

Xbox One X《賽博朋克 2077》版本定製主機 | Via Youtube @xbox

在等待這款遊戲發售的 2020 年中,最先將其作為「商機」納入自家陣營的,則是與電子遊戲聯結最為密切的遊戲設備領域,Xbox One X《賽博朋克 2077》版本定製主機與 NVDIA 主題顯卡的亮相令遊戲玩家在尚未踏足夜之城之前,就已搶先一步與賽博朋克世界邂逅。

《賽博朋克 2077》定製版本 Nike Air Max 720 SATRN | Via Twitter @CyberpunkGame

隨後,《賽博朋克 2077》與球鞋領域的合作亦接連展開,CDPR 工作室在官方 Twitter 發布的一款定製 Nike Air Max 720 SATRN 吹響了其與球鞋領域跨界合作的號角。儘管這款特別製作的主題球鞋僅可在 Twitter 平臺以抽獎方式獲取,但其所收穫的關注度卻實在不容小覷。

《賽博朋克 2077》x adidas 合作系列 | Via adidas

《賽博朋克 2077》遊戲發售前夕,CDPR 官方與 adidas 的全面合作則正式開啟。此番合作選用 adidas X9000L4 與升級版 X90004D 作為藍本,在四款風格各有不同的 X9000L4 中加入塗鴉風格的「Punk」主題設計,而另一款加入 4D 科技中底的 X90004D 則選用「賽博朋克黃」點綴黑色鞋身,將屬於這款遊戲的風格化色彩融入球鞋設計中。

《賽博朋克 2077》x fragment design 合作系列 | Via fragment design

在眾多以這款遊戲為主題的合作中,由藤原浩帶來的系列聯乘則是本月在遊戲正式發行後的另一熱門話題。儘管並沒有加入遊戲世界中的「NPC 陣營」,但藤原浩在個人社交平臺中 po 出的 fragment design x《賽博朋克 2077》合作預告卻已令其「忠實粉絲」的身份昭然若揭。加入遊戲中十分常見的「電波幹擾」元素,fragment design 在此次合作中終於「蓋了不一樣的章」,僅單品本身的可看性就已經遠遠超過品牌今年的多數聯乘,以黑、白雙色為主調呈現的設計亦與《賽博朋克 2077》遊戲中的 Netrunner 黑客形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賽博朋克 2077》x fragment design 合作系列 | Via fragment design

在這些跨界合作之外,CDPR 工作室對《賽博朋克 2077》本身的看法亦不止於一款遊戲,而是將其作為一個全新「賽博朋克宇宙」的開端,以遊戲為出發點的官方文化衍生品同樣值得玩家們一看。在 Steam 遊戲平臺購入遊戲後,玩家們則可以解鎖由 CDPR 編劇團隊負責人 Tomasz Marchewka 執筆的短篇小說:《凌晨2點——她的來電》,這部小說以弗蘭克,一名前 NCPD 警官、現計程車夜班司機的視角向人們展現神秘而不平凡的夜之城生活。

漫畫《賽博朋克 2077:創傷小組》| Via Twitter @CyberpunkGame

此外,CDPR 亦與 Dark Horse Comics 合作推出系列漫畫,定名為《賽博朋克 2077:創傷小組》,目前第一季漫畫已正式上架。相比於此前的賽博朋克主題作品來說,《賽博朋克 2077》所呈現的是一個更為完整的多視角的世界,其中的文化衍生品亦是為除玩家之外的人們打開了一扇通向夜之城的大門。

在令《賽博朋克 2077》成為「現象級」遊戲作品的一眾原因中,其實還存在著一個「美麗的巧合」,即今年年底由 SONY 與 Microsoft 推出的兩款「次世代」主機的正式發售,購入新主機的玩家往往也會選擇入手全新的遊戲作品,以獲得更具新鮮感的體驗。儘管搭乘「次世代」遊戲主機的「順風車」並非 CDPR 的本意,但不得不說《賽博朋克 2077》還是在其中獲益匪淺。 

在擁有著巨大話題度與影響力同時,遊戲玩家對於被推上風口浪尖的《賽博朋克 2077》的要求亦隨之更加嚴格——這樣來看,成為「現象級」的遊戲作品或許是一把「雙刃劍」。相比於遊戲正式發行前,如今的我們則能夠以更為客觀的視角去看待這部作品——目前來看,《賽博朋克 2077》在配置兼容這樣的「硬性條件」方面,並沒能向所有玩家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甚至於令許多玩家的期待值跌落谷底,這的確是《賽博朋克 2077》目前令人最失望的部分。 

但從一名真正的「夜之城公民」的角度出發,我們似乎也無法全盤否定這款遊戲的精彩之處,《賽博朋克 2077》的確是一款可玩性極強的作品,將其視作年度最佳的資深遊戲玩家同樣不在少數。按下「退出遊戲」那一刻,也會時而產生這樣的思考:現實世界中的 2077 年,也會是這樣嗎?當然,《賽博朋克 2077》距離遊戲玩家心中的「完美擬真感」仍有著很大距離,我們也寄望於 CDPR 可以讓這款遊戲的實力足以匹配人氣,反戈相向,倒不如送上一句「未來可期」給這部真正的「未來系」作品。

WRITER  KWIZ

熱門內容

           

選擇新春禮物,為什麼 Z 時代年輕人最有話語權?

           

NOWRE 造型特輯「REPLICA」- 仿生人終會背叛人類?

           

還有人買 Stone Island,會把袖標拆掉?

商務合作:info@nowre.com

相關焦點

  • 接棒《絕地求生》,《賽博朋克2077》成為Steam上新的現象級遊戲
    今天(12月10日)上午,全球玩家翹首以盼的遊戲大作《賽博朋克2077(Cyberpunk 2077)》正式在Steam上推出了!遊戲的數據迅速刷新了之前的紀錄,博士今天從兩個維度給大家介紹一下《賽博朋克2077》的厲害之處。
  • 遲到的「賽博朋克2077」
    文 | 三聲 周亞波作為一款遊戲,《賽博朋克2077》完成了多重意義上的「遲到」。「無法按時發售」成為了貫穿《賽博朋克2077》近一年時間的關鍵詞。開發並不容易,除《巫師》系列衍生卡牌遊戲《巫師:昆特牌》,CDPR在接下來的5年幾乎線性圍繞《賽博朋克2077》展開,這也是單機遊戲開發的鮮明特點。只不過,過程遠比想想中艱難,在《賽博朋克2077》前,CDPR為人熟知的遊戲作品有且僅有中古奇幻背景的《巫師》系列,但也恰恰是《巫師》系列尤其是《巫師3》的成功,增加了各方對《賽博朋克2077》的期待。
  • 光汙染≠賽博朋克,中國風的「賽博朋克」遊戲該怎麼做?
    作為國內最大的兩家遊戲廠商,騰訊、網易自然不可能放過這麼火熱的題材,畢竟這兩家廠商基本都是什麼火,做什麼,從moba、吃雞、二次元,賽博朋克自然也不例外。而在《賽博朋克2077》引起的這股「賽博朋克」風潮自然也引起了兩家廠商的注意。
  • GSC公布「賽博朋克2077」強尼·銀手粘土人
    GSC公布「賽博朋克2077」強尼·銀手粘土人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1-01-15 14:19:14
  • 從《神經漫遊者》到「2077」,在霓虹雨夜中不斷前行的賽博朋克
    盼星星,盼月亮,《賽博朋克 2077》終於要來了。當本作在 2013 年公開首個概念預告片時,恐怕沒有人會想到它能在發售前引起如此高的關注,甚至成為一部引發了社會現象的作品。從拿各種搞怪圖片合成的「賽博朋克 2077」式梗圖,到遊戲一再跳票時的群情激奮,再到讓人哭笑不得的「黃圖 PTSD」,《賽博朋克 2077》如今的巨大影響力可見一斑。
  • 殺神基努裡維斯代言的《賽博朋克 2077》究竟是怎樣的神仙遊戲?
    稍早在微軟 E3 2019 展前發表會上,CD Projekt RED 旗下大作《賽博朋克 2077(Cyberpunk 2077)》已確認將於 2020 年 4 月 16 日發售,並將邀請來好萊塢巨星基努裡維斯參演!基努裡維斯在遊戲中扮演的是「銀手錢寧(Johnny Silverhand)」——一名從搖滾巨星轉變成戰士的角色。
  • 「2077」修完之前,可以先玩玩這些賽博朋克【上】
    那令人迷醉的金色 不得不說賽博朋克遊戲真的是很豐富,以至於首個推薦作品就讓我在候選名單中猶豫了一陣子。最後考慮到年代遠近等受眾面問題,以及作品所具有的意義與經典程度,我認為將《殺出重圍》的兩部前傳作品 ——「人類革命」與「人類分裂」放在首位是最恰當的。
  • 還在想《2077》出NS版?這8款Switch遊戲同樣滿足你對「賽博朋克」世界的嚮往!
    普遍來說,「賽博朋克」作品的故事背景大都通過劇情反映出高科技的未來世界與脆弱渺小的人類個體之間的強烈反差。在反烏託邦的未來世界中,秩序被政府或組織所掌控;而故事中的主角,往往以小角色的身份,利用其中的漏洞做出了某種突破,並打破極權主義。「賽博朋克」正是「Cyber」+「Punk」的結合。
  • 小島秀夫客串《賽博朋克2077》,化身「大島秀吉」推銷遊戲
    《賽博朋克2077》(Cyberpunk 2077)準時在12 月10 日上市,只見一堆玩家開了遊戲看見熟悉身影,哎呀!這不就是《死亡擱淺》的小島秀夫嗎。這位一看就知道是小島秀夫(Kojima Hideo)的男子,在遊戲裡面的名稱叫做「大島秀吉」(Oshima Hideyoshi);咦這名字這麼像....兩位關係是兄弟還是.... .(被拖走)。
  • 遲到的賽博朋克2077
    開發並不容易,除《巫師》系列衍生卡牌遊戲《巫師:昆特牌》,CDPR在接下來的5年幾乎線性圍繞《賽博朋克2077》展開,這也是單機遊戲開發的鮮明特點。只不過,過程遠比想想中艱難,在《賽博朋克2077》前,CDPR為人熟知的遊戲作品有且僅有中古奇幻背景的《巫師》系列,但也恰恰是《巫師》系列尤其是《巫師3》的成功,增加了各方對《賽博朋克2077》的期待。
  • 賽博朋克2077,為什麼這麼火?
    這個因為關注度太高而成為賽博朋克唯一代名詞,又因接連跳票讓很多人一度患上黃黑PTSD(該配色代表著延期通告的發布),遊戲製作者甚至受到一些極端玩家的死亡威脅,發售後第一天(含預售)卻又賣出800萬套,創下Steam同時在線人數第一的遊戲,名叫《賽博朋克2077》。在搞清楚《賽博朋克2077》為什麼能這麼火之前,我們必須得先了解賽博朋克究竟是什麼。
  • 「賽博朋克2077」四連冠Valve Index第三
    在這其中,12月10日正式發行的「賽博朋克2077(Cyberpunk 2077)」斬獲四連冠,「CS:GO」狂牙大行動緊隨其後,備受關注的「Valve Index VR套件」依然排在第三,支持PC和VR玩家在線合作的「捉鬼」遊戲——「恐鬼症(Phasmophobia)」繼續位列第四名。
  • 在詮釋「賽博朋克」這件事情上,影視遊產品「前赴後繼」
    文丨吳懟懟你還上著網,就一定已經注意到在過去的5年裡,80年代的復古審美,正在席捲著現在的各式文化作品。霓虹燈、合成器、紅藍配色等等元素充斥在影視、音樂、服裝、平面設計裡。當科技讓充滿想像的未來撲面而來之際,我們發現賽博朋克再一次來到身邊,重新成為了熱門的話題。
  • 賽博朋克2077為什麼火 賽博朋克2077是什麼遊戲
    相信很多人都被《賽博朋克2077》刷屏了,也成功出圈了,話題討論度非常高,但對於一些不了解的人來說,很難理解,那麼,賽博朋克2077為什麼火?這是一款什麼遊戲?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賽博朋克2077為什麼火  12月10日,由波蘭知名遊戲開發商CD Projekt RED所推出的《賽博朋克2077》正式上線。
  • 風口浪尖上的 CDPR 和《賽博朋克 2077》,到底怎麼了?
    它起源於 60 年代文學作品對技術的反思,其中濃縮了科學、技術、暴力、性、社會階級、自我哲學等等一系列主題。80 年代,賽博朋克主題的影視作品開始湧現,描繪出一種經典的後烏託邦式城市景象。鋼筋水泥構成的森林之中夾雜著五彩斑斕的霓虹燈,這些極富視覺衝擊力的畫面,深刻嵌在一代人的記憶裡。其次,《賽博朋克 2077》在玩法上瞄準了《GTA》(俠盜獵車手)系列。
  • 從《神經漫遊者》到「2077」,在霓虹雨夜中不斷前行的賽博朋克
    當本作在 2013 年公開首個概念預告片時,恐怕沒有人會想到它能在發售前引起如此高的關注,甚至成為一部引發了社會現象的作品。從拿各種搞怪圖片合成的「賽博朋克 2077」式梗圖,到遊戲一再跳票時的群情激奮,再到讓人哭笑不得的「黃圖 PTSD」,《賽博朋克 2077》如今的巨大影響力可見一斑。
  • 光汙染≠賽博朋克,中國風的「賽博朋克」遊戲該怎麼做?
    作為國內最大的兩家遊戲廠商,騰訊、網易自然不可能放過這麼火熱的題材,畢竟這兩家廠商基本都是什麼火,做什麼,從moba、吃雞、二次元,賽博朋克自然也不例外。而在《賽博朋克2077》引起的這股「賽博朋克」風潮自然也引起了兩家廠商的注意。在5月20號,網易遊戲的520線上發布會中,網易第一次公布了他們賽博朋克風格的手遊《代號:T》。
  • 這臺「賽博朋克手機」,連開機動畫都像置身遊戲當中
    《賽博朋克 2077》早先於 2012 年首度公開發行計劃,這款遊戲的創意靈感,源於彼時人氣頗高的「跑團」類桌遊《賽博朋克 2020》,CDPR 工作室則將這款桌遊作品中的未來世界重新演繹成為人們觸手可及的立體遊戲空間——夜之城。
  • 「賽博朋克」為何這麼火?騰訊的《代號:SYN》「賽味」夠濃嗎?
    而《賽博朋克2077》的宣發也是有夠賣力,別的遊戲E3上播個片就完事了,只有CD Projekt直接把基努裡維斯給請來了,還直接做成了NPC。考慮到《銀翼殺手》等作品的曲高和寡,對於一般玩家來說,誰還能比《黑客帝國》三部曲主演更能代表「賽博朋克」呢?
  • 《賽博朋克2077》玩後感:我不介意它再跳票個半年|遊鑑室
    距離《賽博朋克2077》正式發售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筆者的steam遊戲時長也已經來到了54.4小時。雖然還沒有正式通關任何結局,但作為一個不怕劇透的玩家,也已經通過視頻、直播、攻略等途徑將《賽博朋克2077》的內容「雲」了個七七八八,也覺得是時候寫一些對於《賽博朋克2077》這款遊戲的體驗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