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外國語大學814英漢互譯筆譯考研真題和答案

2021-01-12 網易

  

  2011年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812英漢互譯(筆譯)真題及詳解

  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s into Chinese and write your translation on the answer sheet. (50 points, 25points each)

  Passage 1

  It is the unanimous view of our committee that America today faces a serious and intensifying challenge with regard to its future competitiveness and standard of living. Further we appear to be on a losing path. We are here today hoping both to elevate the nation’s awareness of this developing situation and to propose constructive solutions.

  The thrust of our findings is straightforward.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Americans in the years ahead will depend to a very large degree on the quality of the jobs that they are able to hold. Without quality jobs our citizens will not have the purchasing power to support the standard of living which they seek, and to which many have become accustomed; tax revenues will not be generated to provide for stro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healthcare; and the lack of a vibrant domestic consumer market will provide a disincentive for either U.S. or foreign companies to invest in jobs in America.

  What has brought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answer is that the prosperity equation has a new ingredient, an ingredient that some have referred to as 「The Death of Distance」. In the last century, breakthroughs in aviation created the opportunity to move people and goods rapidly and efficiently over very great distances. Bill Gates has referred to aviation as the 「World Wide Web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present century, we are approaching the point where the communication, storage and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are nearly free. That is, we can now move not only physical items efficiently over great distances, and we can also transport information in large volumes and at little cost. (276 words, 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s)

  【參考譯文】

  我們委員會一致認為今天的美國,其未來的競爭力和生活水平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未來我們似乎在往一條失敗的道路上行進。所以我們今天在這裡希望提高民族對這一發展形勢的警惕,來尋求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結論簡單明了。美國生活水平在今後的幾年中將很大程度上依靠人們能獲得的工作的質量。若工作質量不高,公民將無法擁有足夠的購買力來維持他們所希望的生活水平,或之前已經習慣了的生活水平;也不能產生稅收收入,為國家安全及衛生保健提供強大的支持;而國內消費市場不景氣的話,就不能激勵美國或國外公司在美國投資,進而不能產生新的工作。

  是什麼導致了目前的形勢?答案是因為繁榮方程式增加了一個新的因素,有些人把它叫做「距離消失」。在上個世紀,航海上的突破使遠距離人和貨物有效快速的移動成為了可能。比爾蓋茨曾經把航海當做「二十世紀的全球資訊網」。在本世紀早期,信息的溝通、存儲和處理接近自由,現在,我們不僅能遠距離有效的移動具體物件,還能實現低成本,大批量的信息運輸。

  Passage 2

  Germany as a whole is underemployed. Germans in work put in an average of 1,430 hours in 2006, the third-lowest rate in the OECD. Even after the labour-market reforms, long-term unemployment remains well above the OECD average. More than half a million immigrants cannot do the jobs for which they trained because Germany does not recognize their qualifications, a case of credentialism gone wild. A country in demographic decline cannot afford such waste. By 2035 Germany’s GDP per person will fall by 8-15% relative to that in other rich European countries and in America.

  To head off such relative decline, Germany needs to re-engineer not only the welfare state but its attitudes towards immigrants, women and people over 60. Against its conservative instincts it has made a start. In the past ten years it had done more to integrate minorities than in the previous 40. When 「guest workers」 from Turkey, Italy and Greece flooded in to alleviate labor shortages in the 1950s and 60s, Germans thought they would eventually leave again; during the 1980s the government tried to pay them to go. Now it accepts that Germany is an 「immigration country」. A citizenship law passed in 2000 which said that people not born German could become so was followed in 2005 by an immigration law that inched open the doors for skilled foreigners.

  The government has maintained a cautious momentum, balancing welcome with a demand that immigrants adapt to German ways. Under a 「national integration plan」 orchestrated by the grand coalition, language training for immigrants and their children is being expanded and businesses have promised to create extra training places for migrants. The coalition set up a standing 「Islam Conference」 to negotiate relations between the religion and the state. Its main successes were to establish that Muslims see no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ir faith and Germany’s constitution, and to agree in principle to teach Islam in state schools, as Judaism and Christianity already are. (323 words)

  【參考譯文】

  整體上德國就業不充分。在2006年,德國平均工作時間為1430個小時,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工作時間倒數第三。甚至在勞動市場改革後,長時間的失業率仍遙遙超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平均水平。超過五十萬的移民因德國不承認其資格而不能從事他們已經受訓的工作,文憑主義極度瘋狂。這在一個人口不斷減少的國家是實在再浪費不起的。到2035年德國的人均GDP將比其他富裕的歐洲國家和美國下降8—15%。

  為了阻止這種相對下降,德國需要給其福利現狀重新注入活力,改變對待移民婦女和60歲以上人群的態度。德國從其保守的本能起步,在過去的十年中,在融合少數群體上比前四十年做的還多。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當土耳其、義大利和希臘的客籍工人湧入德國,本可以緩解其勞動力缺乏的狀況的時候,德國認為他們最終會離去。在19世紀八十年代,政府試圖出錢讓他們離開。現在,德國接受了其作為移民國家的事實。在2000年通過的公民法律中表明非德國本土出生的人可以成為德國公民,接連出臺的2005年的移民法又規定大開對技術性國外工人的大門。

  政府維護了一種謹慎的動態,既表示了對移民者的歡迎,又與要求他們適應德國方式平衡起來。根據大聯盟安排的「民族融合計劃」,針對移民及其後代的語言訓練正在擴大,而商業方面也保證將為移民提供更多的接受工作訓練的場所。大聯盟還成立了長期的「伊斯蘭會議」來協調宗教與國家的關係,其取得的最大成績就是讓穆斯林消除其信仰對德國憲法的矛盾,像猶太教和基督教一樣,大體上贊成在公立學校教授伊斯蘭教。

  I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s into English and write your translation on the answer sheet. (50 points, 25 points each)

  

  Passage 1

  美國公務員工資制度的建立,實質上還是由市場決定的,各種有關工資的法律制度是根據市場變化產生的。美國總統、州長、議員等公務員職務還有人去幹,這說明他們接受那樣的工資標準,因為沒人強迫他們去當公務員,所以,現實中幾乎聽不到公務員抱怨自己的工資低。這好比體育比賽,運動員參加比賽就要遵守早已制定好的比賽規則,不能到了比賽場上,說規則對自己不利,要修改。

  美國公務員工資雖然比私企低,但公務員的好處私企職工是無法比擬的,如名聲好聽、可以建立起人脈關係、假期多、工作清閒、壓力小、比較穩定、失業機率小等。(245字《美國公務員工資制度精要及啟示》)

  【參考譯文】

  Wages system for American civil servants, in fact, depends on market; all sorts of laws about wages are based on the changes in market. Since such civil servant position as American president, governor, congressmen and so on have someone who is willing to do the job, the wages system is acceptable by them, for no one forces them to be a civil servant. Thus, in reality, we cannot hear the civil servants complaining the lowness of their wages. This is like a sports game; once the sportsman has attended the game, they should obey all the regulated rules, and they cannot ask for changing the rules after coming to the game by just saying the rules is not good for them.

  Although the civil servants have no such high wages than in the private company, they can get incomparable benefits that a worker in the private company cannot obtain, such as reputation, good personal connections, various vacations, ease in work, small work pressure, relatively stability and low unemployment rate.

  Passage 2

  諸佛典皆在天竺。天竺言語,與漢異音。雲其書為天書,語為天語。名物不同,傳世不易。始者維祗難出自天竺,以黃武三年來適武昌。僕從受此五百偈本,請其同道竺將炎為譯。將炎雖善天竺語,未備曉漢。其所傳言,或得胡語,或以義出音,近於質直。僕初嫌其詞不雅。維祗難曰:「佛言,依其義不用飾,取其法不以嚴。其傳經者當令易曉,勿失厥義,是則為善。」座中鹹日:「老氏稱:『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明聖人意,深邃無極。今傳胡義,實宜徑達。」是以自偈受譯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飾。(245字)

  【參考譯文】

  Buddhist scriptures come from India. The pronunciation of India’s language is different from Chinese, thus, we regard the scriptures and the language they use as the books and the language in heaven. With different events and names, to express the original meaning through translation is very difficult.… The beginner Wei Zhinan, who was from India, in the third year of Huang Wu emperor, came to Wu Chang. From him I received five hundred Buddhist scriptures, so I invited his companion Zhu Jiangyan to translate these scriptures with me. Jiangyan is good at India’s language, but his Chinese is not good enough. When he interpreted the scriptures, sometimes he used Hu language (a kind of language used by some north minority nation in China) or some sounds which are created according to the meaning, which made his interpretation very straight in meaning. At first, I complained that his use of words was not graceful.

  英漢互譯考研真題分析

  一般來說,英漢互譯是全國各院校英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常考的科目或者是考試科目中的常考內容,從「試題來源詳細目錄」中68所院校的考試科目就可以看出,除了「翻譯理論與實踐」、「翻譯與寫作」、「英語翻譯基礎」等考試科目必考英譯漢或者漢譯英,基礎英語、英語綜合水平測試、綜合英語等必考科目的試題中都考英譯漢或者漢譯英的內容,也就是說,大多數的英語專業(包括英美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等專業)都要考英語翻譯的內容,因此,英漢互譯對於報考英語專業的考生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

  英漢互譯是許多學生得分不理想的考試內容,特別是一些著名院校(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英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英漢互譯試題就充分體現了名校的高水平,其難度超出專業八級的翻譯標準,甚至高於全國外語翻譯證書一級筆譯考試的要求。但對於各個院校來說,英語專業歷年考研翻譯試題的選材特點、考試側重點和難度都存在差異,下面對全國68所院校英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英漢互譯試題進行分析,以便讀者更好地選擇院校和考試科目。需要說明的一點就是:由於院校自主命題,院校的考試科目和翻譯題型不是一成不變,一些院校年份較早的考試科目現在已不再考查,但其翻譯試題依然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因此,本書也會對這些考試科目進行分析。

  1.1 全國68所院校英漢互譯試題分析

  北京地區

  1.北京大學

  翻譯部分的試題來自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考試科目「專業能力」和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考試科目「英語翻譯基礎」。「專業能力」翻譯部分為英譯漢和漢譯英的篇章或段落翻譯,各佔50分。英譯漢多考的是十七、十八世紀的文章,尤其是富含哲理的文章,如培根的《論婚姻》,漢譯英多以文言文為主,如《出師表》等,以及現代著名散文,如《秋夜》、《荷塘月色》等這一類文學色彩濃、思想性比較深刻而且語言優雅的散文。英譯漢和漢譯英兩部分對考生的要求都很高,不僅要譯出原文的思想,還要儘量使譯文的風格與筆調與原文保持一致,比較注重考查考生的語言功底和文學修養水平。

  「英語翻譯基礎」是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基礎課考試科目,有國家頒布的統一的考試大綱,大綱要求「英語翻譯基礎」考生具備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識,考試內容為術語、縮略語或專有名詞的詞語翻譯(各佔15分)和英漢互譯的段落或篇章翻譯(各佔60分)。如北大2013年「英語翻譯基礎」便考到「CIA、heresy、fiscal policy、三K黨、戴維營」等詞彙翻譯,英譯漢篇章翻譯內容是關於蘇聯解體後東歐國家的形勢和發展趨勢。需要注意的是,北大一向注重人文,散文、文言文等其他院校翻譯碩士翻譯試題中一般很少出現的題材,考生一定不能忽視。

  由於「英語翻譯基礎」有明確的考試大綱要求,其出題形式和分值較為固定,所以對於下面考查該科目的高校不再一一分析說明。

  2.中國人民大學

  人大外語學院2008年取消了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並對所設置的各個專業的研究方向進行了細化,英語語言文學分為英美文學、英語語言學英語教學、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國家文化四個方向,從2008年開始,翻譯部分來自考試科目「基礎英語」和「翻譯理論與實踐」。「基礎英語」2006年只考漢譯英部分,分值為30分,2007年翻譯部分增加了英譯漢部分,各為20分。「基礎英語」涉及的翻譯內容多是介紹說明類的文章:英譯漢部分如2004年是一篇有關計算機的科技說明文,而2005是介紹一種美容護膚品特點的說明書,2007年介紹的是作家如何遣詞造句;漢譯英部分如2003年是一小段介紹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有著數千年悠久歷史的多民族國家」的短文,2005年是要翻譯一家公司的簡介,2006年是關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語系發展現狀的介紹說明文。2008年「基礎英語」則考了一段廣告翻譯和一段時文翻譯,應用性較強。「翻譯理論與實踐」是2008年才設立的科目,且試題不對外公布,在此不多作分析。

  2006年考試科目「專業英語」也考過翻譯內容。「專業英語」2006年分為Linguistics,Literature和Culture & Translation三部分,其中Linguistics和Culture & Translation部分包含翻譯內容,Linguistics部分考的是一篇英譯漢文章,分值為30分,文章涉及了關於語言學方面一些術語的翻譯,翻譯內容不是很難;Culture & Translation部分要求把8個英文的新聞標題翻譯為漢語,分值為30分,儘管題量不大,但具有一定難度,譯文必須地道、得體,還要符合新聞特色。2007年「專業英語」考試科目沒有涉及翻譯內容。

  

  3.北京師範大學

  考試科目「基礎英語」、「英語語言文學」都考翻譯內容。「基礎英語」翻譯分值一般為50分,英漢翻譯和漢英翻譯各佔一半。從近幾年的考題來看,英譯漢部分和漢譯英部分難度適當,內容多節選自國內外文學作品,而且體裁多為散文,如英譯漢部分,2001年談現實存在的歷史和思維中的歷史,2002年考的是「戰爭的危害」,2003年是「人類與自然平衡的關係」,2005年談「風格一詞」以及漢譯英部分2005年談「直譯」的由來,2007年梁實秋的「讀畫」等,它們可歸為議論性散文;英譯漢部分2003年的「民族所需要的雄健精神」,2004年「書和人類關係」以及在漢譯英部分2004年「我對鏡中的自己的感慨」可歸為抒情性散文,而漢譯英部分2001年「多彩的樂山龍舟」,2002年「我和書籍的分離」以及2007年老舍的「養花」可歸為記敘性散文。由此可見,考生要在該院校此科目取得高分就必須重視散文體裁的翻譯。考生需要多注意這方面的翻譯文章。

  在「英語語言文學」科目裡,翻譯比重為50分,英漢翻譯和漢英翻譯各佔25分,翻譯題材多涉及翻譯、文化等話題,多為議論性體裁,如2005年英譯漢部分考的是「翻譯與人類語言的交流」,漢譯英部分則是個人總結的翻譯心得,2006年英譯漢部分談論的依舊是翻譯話題,漢譯英部分節選自選自魯迅的一篇雜文《而已集·文學與出汗》,2007年漢譯英部分來自錢鍾書《圍城》的序,所以,考生要特別注意這方面的文章的練習。

  4.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考試科目「基礎英語」、「綜合英語」、「專業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翻譯」、「英語翻譯基礎」都考過翻譯方面的內容。在基礎英語科目中,翻譯題目類型較多,大概有以下幾種類型:篇章的漢譯英(2003~2005年)及英譯漢(2009年);句子的英譯漢(2005年)及漢譯英(2006年);句子及習語的英語釋義(即paraphrasing)等。「綜合英語」是從2007年開始出現的考試科目,2007年和2008年翻譯內容為對劃線句子的paraphrasing題型,分值為20分,和英漢互譯題型,分值為60分,從2009年開始「綜合英語」題型變動較大,翻譯部分降至35分,為漢譯英題型,「綜合英語」的翻譯部分均為段落翻譯,大多為應用性較強的文章,比如關於經濟發展、政治時事類的和科技類的,文學體裁的文章偶爾也會涉及。在準備「基礎英語」、「綜合英語」翻譯的時候,考生最好具備一定的經濟知識背景。

  在「專業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科目中,翻譯內容佔80分,英譯漢和漢譯英各為40分,2006年英譯漢和漢譯英各有兩篇文章,一篇較長,一篇較短。英譯漢和漢譯英兩部分均涉及到經濟題材的內容,英譯漢談的是籤署意向書的問題,漢譯英則是放寬產品內銷比例的問題,其他兩篇文章英譯漢講的是如何吸收書中的養分,漢譯英為關於小巷的一篇散文。「翻譯」科目的第一部分為詞組翻譯,多是對翻譯術語概念的解釋,佔20分,其他兩部分是英譯漢和漢譯英。2005年英譯漢是2篇文章,共佔60分,一篇講股票,一篇為散文;漢譯英共4篇文章,共佔70分,一篇為散文,兩篇為經濟題材,分別涉及WTO的傾銷問題和小公司的活力,另外一篇為文言文。可見,翻譯題材涉及較廣,而有關經濟題材英漢互譯方面的複習更是必不可少的。

  5.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翻譯內容來自考試科目「英語基礎技能測試」(2011年之前科目名稱為「基礎英語」)、「英漢互譯(同聲傳譯)」、「英漢互譯(復語)」、「英漢互譯(筆譯)」(2011年之前科目名稱為「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翻譯基礎」。從歷年試題來看,翻譯的內容較雜,有散文、記敘文、科技說明文等。

  「英漢互譯(同聲傳譯)」、「英漢互譯(復語)」科目中翻譯分為漢譯英和英譯漢兩部分,每部分各佔75分,主要涉及國際時事、政治經濟、政府工作報告等方面內容的翻譯,考生需要對一些人名、地名、組織機構等專有名詞及社會熱點方面的詞彙有較好的掌握。考試科目「英漢互譯(筆譯)」包含漢譯英和英譯漢的篇章翻譯和寫一篇或兩篇關於翻譯理論或現象等方面的英語文章。英譯漢文章大多選自國外作家的作品,內容涉及散文、評論、文化、科普科研等,體裁不一,文章翻譯難度較大。漢譯英經常會涉及文言文的翻譯,如2006年文章節選自韓愈的《原道》,文中觀點鮮明,有破有立,引證今古,從歷史發展、社會生活等方面,層層剖析,駁斥佛教之非,論述儒學之是,對於沒接觸過此文的考生,文章理解起來具有相當的難度,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譯文就更加不易。

  總之,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試題偏難,需要考生具有非常紮實的雙語基本功和對中英兩種文化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6.北京科技大學

  翻譯部分來自考試科目「基礎英語」。翻譯內容為段落翻譯,分為漢譯英和英譯漢兩部分,各為15分。試題的難度適當,文章的篇幅較短。2007年英譯漢文章節選自約翰·穆勒的《論自由》,屬於社會科學題材,內容深刻,理解起來具一定難度。

  7.首都師範大學

  考試科目「基礎英語」、「英語綜合水平測試」包含翻譯內容。「基礎英語」中,翻譯題型為句子翻譯,分為漢譯英和英譯漢兩部分,共40分。「英語綜合水平測試」中的翻譯分值佔40分,翻譯內容為段落或句子的翻譯,題材多樣,散文、文學作品、時事經濟類都有涉及,難度一般。

  8.北京林業大學

  翻譯部分來自考試科目「翻譯和寫作」,翻譯內容為篇章的翻譯,分為漢譯英和英譯漢兩部分,分值各為50分,難度適中。

  來源:弘博學習網

相關焦點

  • 2022年北京工商大學357英語翻譯基礎考研真題和答案——才聰考研
    《英語翻譯基礎》考試指導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研究生入學考試總共有四門考試科目:《政治理論》,總分100分;《翻譯碩士英語》,總分100分;《英語翻譯基礎》總分150分;《漢語寫作和百科知識》,總分150分。《英語翻譯基礎》是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基礎課考試科目,重點考察考生的英漢互譯專業技能和潛質。
  • 廣東考研: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筆譯(055101)專業、報錄比分析
    英語專業作為考研十大熱門專業之一,其中,學碩有這三大分支: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專碩又稱為翻譯碩士(MTI)【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英文縮寫為MTI】,主要包括英語筆譯和英語口譯兩個方向。
  • 2021年西北大學MTI英語筆譯專業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輩複習經驗分享
    本人於今年考上西北大學英語筆譯專業研究生,本科為山西某二本大學,第二次通過專四。現將學校概況和自己的經驗介紹如下: 一、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考研概況 西北大學是211、雙一流大學,QS排名56。外國語學院英語筆譯專業是三年制,學費為12000,今年複試比是1:1.3。今年筆譯錄取情況和往年不大相同,往年是過了國家線就能進複試,今年出題風格發生變化,高分比較多,因此分數線比較高,為383分。
  • 2021年河北工業大學英語筆譯考研參考書目及經驗分享
    對了還忘了說,真題也是很重要的複習資料,不僅要做本校的真題,還要做別的學校的真題,做真題也是對自己複習效果的一種檢驗和查漏補缺。> 《華研專八閱讀》 《星火專四閱讀》 《華研專八閱讀》 《新東方英語語法新思維》 三、翻譯基礎: 推薦書目:《跨考教育翻譯基礎黃皮書第五版》 《跨考黃皮書英漢詞條互譯詞典
  • 「英漢互譯理論與實踐論壇「舉行
    12月6日,由我校外國語學院主辦,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復旦大學外文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香港理工大學翻譯研究中心協辦的「英漢互譯理論與實踐論壇」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來自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英國斯特靈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的20位專家學者分享了英漢互譯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學術成果。論壇由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研究所所長王建國教授主持。
  • 2021年天津財經大學817英美文學考研真題和答案——才聰考研
    1.1英美文學考研真題分析全國各大院校在制定本校英語專業考研考試大綱時,雖然「英美文學」科目一般都有指定參考書,但考生在複習中抓不住重點,在考試中生搬硬套,考試成績不甚理想,所以對各大院校的英美文學歷年真題分析則顯得尤為重要。
  • 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北京外國語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
    阿拉伯學院阿拉伯語語言文學(050208)    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專業於1958年建於外交學院,1962年併入北京外國語學院亞非語系,1981年獨立成阿拉伯語系,2015年更名為阿拉伯學院。歐語學院歐洲語言文學(050209)義大利語語言文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義大利語專業創建於1962年,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優勢明顯,教師梯隊建設合理,2015年成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義大利研究中心,專門從事語言文化與對象國研究,以及中意文化交流工作。
  • 北京工商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北京工商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北京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學院基本情況 北京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從1988年開始招收英語專業本科生,是北京市屬院校中最早招收英語專業的學校之一。
  • 2021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育學考研回歸311招生目錄變動解讀
    2021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育學學碩考研回歸全國統一命題311教育專業基礎綜合,考生可按照311進行複習備考調整。文都比鄰整理2021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育學考研招生目錄變動解讀,下面請看解讀詳情。北京外國語大學為「雙一流」院校,是中國外國語類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全國重點大學。2021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育學研究生初試業務課由761回歸為全國統一命題311教育專業基礎綜合,考生不必緊張(文末附參考書目)。對於考試內容,考生可參照全國大綱進行複習,同時也可以借鑑文都比鄰相關強化課程進行有效的學習。
  • 2022考研: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考研經驗備考指導
    2019年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考研專業課高分經驗分享我是18年12月參加的川外英語語言文學考研初試,其中專業課:611 基礎英語 135分、811 英語翻譯與寫作130分,二外法語73分,政治73分。
  • 2022考研:翻譯碩士常識介紹與分析
    翻譯碩士研究生在畢業之後可以選擇大中專院校或教育領域相關企事業單位工作,從事如筆譯、口譯等專業性較強的教學。  總之,翻譯碩士就業面比較廣,個人能力和素質高的畢業生非常好找工作,而且薪金待遇很好。  ►真題匯總  2019考研357翻譯基礎各院校真題匯總(回憶版)  2019考研翻譯碩士211真題翻譯英語寫作(回憶版)  2017翻譯碩士各高校真題匯總版  2016年翻譯碩士專業真題匯總版  全國近60所院校2016翻譯碩士英語作文題目匯總  ►
  • 2021年考研英語1真題及答案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考研作文>正文2021年考研英語1真題及答案 2020-12-26 17:09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2021
  • 北京外國語大學
    翻譯學(08)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001 英語學院9① 101政治 ② 二外(242俄語、243法語、244德語、245日語、246西班牙語,選一) ③ 611英語基礎測試(技能) ④ 812英漢互譯(筆譯)050202 俄語語言文學(09)現代俄語002 俄語學院13
  • 北京外國語大學202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及專業目錄
    在滿足畢業條件的前提下可以同時獲得北京外國語大學和日本岡山大學碩士學位。 阿拉伯學院 阿拉伯語語言文學(050208)    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專業於1958年建於外交學院,1962年併入北京外國語學院亞非語系,1981年獨立成阿拉伯語系,2015年更名為阿拉伯學院。
  • 2021年考研英語一翻譯真題及答案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考研作文>正文2021年考研英語一翻譯真題及答案 2020-12-26 17:0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上海外國語2020日語語言文學真題回憶與經驗分享
    作文暖(心の溫もり)這個題目挺好參考用書上外日語語言文學考研日語綜合核心用書《日語綜合教程5678》一定要買答案《專八真題解析》《專八各個專項突破輔導書》《n1紅藍寶書》《 慣用語書籍》《大連理工大學·崔香蘭·日語古典語法》《廈門大學·日語古典語法》閱讀做綜合教程課後習題閱讀
  • 信陽師範學院244德語考研真題和答案
    全國名校外語學院二外德語考研真題分析 「二外德語」是全國各院校英語、日語、法語、俄語等外國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 1.1 二外德語考研真題分析 「二外德語」為全國各大院校自主命題,而非全國統考,沒有統一的考試大綱,考生在備考「二外德語」時往往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準確,所以對各大院校的二外德語歷年真題分析則顯得尤為重要。
  • 2021 年東北財經大學行政管理考研複試真題及經驗
    2021 年東北財經大學行政管理考研複試真題及經驗目錄一、2021 年東北財經大學行政管理考研參考書二、2020 年東北財經大學行政管理考研複試面試真題三、2017 年東北財經大學行政管理考研真題(育明一對一 學員回憶版)四、2021 年東北財經大學行政管理考研複試原則與方案一、2021 年南開大學行政管理考研參考書
  • 2018考研英語翻譯英漢互譯原則:英語多被動 漢語多主動
    考研英語翻譯英漢互譯要注意表達和邏輯上的差異,有一些原則大家需要先了解,在翻譯過程中慢慢去體會,下面跟隨新東方網考研頻道一起來看看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這一原則。  英語比較喜歡被動,科技英語或是論文中尤其如此,而我們的考研翻譯中的翻譯題大都是科普知識的文章,那麼被動句就更多了。
  • 河北大學《357英語翻譯基礎》「專碩」歷年考研真題詳解—學盛通
    眾所周知,絕大部分院校已經有不公布歷年考研真題的習俗,更別說真題的答案了。現在能看到的都是有些年份的題庫。這份河北大學2011—2016的考研真題及解析,旨在是提供一個題型把握,解題思路探索,題量及難易程度的了解,考點難點歸納等的體驗。除了題庫的熟練,還應該吃透參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