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上青藏高原要過幾道關?專家:國產直升機沒問題!

2020-12-16 騰訊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強】近日,解放軍西藏軍區官方微信公眾號「高原戰士」發布一條特級空中機械師退役的消息,相關圖片和視頻顯示,疑似國產新型通用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已經部署高原。那麼,直升機在高原作戰行動中能發揮哪些重大作用?直升機上高原要解決哪些技術問題?中國有哪些直升機能夠上高原呢?

直升機上高原要求高

儘管直升機能在高原發揮很大作用,但直升機上高原部署使用並不那麼容易。高原空氣稀薄,含氧量降低,會大幅降低發動機功率和旋翼效率。如果在高溫條件下,會進一步導致空氣密度下降,降低發動機的實際功率。此外,高原峽谷中,風向、風速變化無常,加上機動性降低,更容易引發事故。

直升機通常並不是在高空飛行,而且世界範圍內,像青藏高原這樣的高原山地並不多,所以很多直升機並不考慮高原使用問題。因此,有些直升機不僅僅是上了高原性能變差的問題,而是上不了高原。有的直升機最大飛行高度只有四五千米,那麼在青藏高原這樣平均海拔有4000米的地方,正常飛行都會有困難。

直升機要想在高原運行自如,首先需要大功率發動機,擁有充足的功率儲備。比如,我國的直-8系列直升機使用了3臺發動機,保證了較高的功率儲備,這樣到了高原,即便發動機功率降低,也能滿足需求。此外,光發動機功率高還不夠,主減速器的輸送功率也要有相應提高。直升機主減速器包括發動機的功率輸入端以及與旋翼、尾槳附件傳動軸相連的功率輸出端,是直升機上主要傳動部件之一,也是傳動裝置中最複雜、最大、最重要的一個部件。它要把發動機輸出的高轉速、低扭矩的輸入功率,轉換成低轉速、高扭矩的輸出功率由主旋翼和尾槳輸出。主減速器是把發動機功率傳輸給旋翼系統的二傳手,也是機體、旋翼和發動機連接的橋梁。研製難度並不比發動機和旋翼低。

直升機高原山地作戰用途大

直升機高原山地作戰主要完成三大任務。第一是進行直接火力支援。可使用機載火箭彈、飛彈、航空炸彈以及航炮、航空機槍,打擊敵方的火力點、坦克等地面目標,支援地面部隊作戰。由於直升機受起降條件影響小,可以快速起飛、快速抵達,打擊更為及時,這一點在高原上要比執行火力支援任務的固定翼戰鬥機更有優勢。因為高原建設機場跑道比較困難,機場往往距離前線較遠,固定翼飛機支援高原作戰,不如直升機更為及時、方便。

第二,運輸直升機可用於物資、人員和裝備的快速運輸。高原山地地形對地面部隊的機動帶來極大困難。高原山地大多數沒有便捷的道路,即便有道路,戰時也容易被毀。而直升機則可以很好地克服障礙,實施點對點快速機動、運輸任務。

第三,直升機還能用來執行特種作戰任務。蘇軍在阿富汗戰爭期間,就使用米-24、米-8系列直升機進行「蛙跳作戰」。由米-8運輸直升機運輸特戰隊員,米-24實施火力支援,能夠快速佔領重要目標,為地面部隊作戰打開缺口。

此外,武裝直升機還可以用來為地面車隊進行警戒「護航」任務,或執行搜救任務,這都是其他裝備無法比擬的。蘇聯在阿富汗戰爭期間,蘇軍的米-24還曾被指派一項特殊任務,每當有大型運輸機即將降落機場時,武裝直升機就起飛,在機場附近上空投放紅外幹擾彈,掩護運輸機免遭埋伏在附近的阿富汗武裝的「毒刺」可攜式飛彈攻擊。

我國直升機已解決上高原難題

實際上,中國早就解決了直升機上高原的問題。據公開報導,2010年3月18日,國產大型民用直升機AC313在景德鎮呂蒙機場首飛成功,揭開我國民用直升機發展史嶄新的一頁。次年9月2日,AC313直升機飛越了8000米。這意味著國產直升機完成了一個新的歷史性跨越,創造一項新的世界紀錄。該機增裝了防沙裝置,改善野外使用性能,採用複合材料槳葉替換金屬槳葉,改裝新的航電系統。

此外,國產武裝直升機也多次在高原進行演習演練。專家表示,在發動機、主減速器、旋翼系統這三大動部件方面,中國直升機實現了長足進步,為國產直升機進軍高原奠定了堅實基礎。除了現有的6噸級、10噸級、13噸級直升機能在高原運行以外,相信更多的直升機型號將飛向高原,在高原執行各類作戰任務。

相關焦點

  • 中國直升機發展報告:只剩下最後一塊拼圖,重型直升機
    導讀: 沒有直升機無法上高原,於是我們買了黑鷹直升機民用版,買了米171,兩次中東戰爭我們看到了武裝直升機的威力,因此我們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發展武裝直升機,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中國直升機的發展多線布局,多線開花,武直10橫空面世,成為亞洲第一款武直直升機,直20突破旋翼除冰技術,已經開始規模化量產
  • 除了「黑鷹」直升機:我軍直-18和直-20,都能飛上青藏高原了
    一般人上了海拔4000米的高度以後,都會氣喘籲籲,感到胸口憋悶;直升機和人一樣,也會感到不適應,原因就是空氣中氧含量下降了,空氣密度約為海平面的60-70%。從此,我軍就擁有了能夠在7000米高空飛行的直升機,高原上1噸以上的載荷,也使中國空軍有能力在阿里高原邊境執行空中巡邏任務,滿足了我軍在原地區對直升機的使用需求。在「黑鷹」在我空軍服役30餘年以後,我軍列裝了一款重型直升機直-18,將逐漸代替其擔當我軍高海拔地區的空中保障工作,從此老齡的「黑鷹」直升機就可以安心下崗了。
  • AC313填補國產大型直升機海上執法搜救領域空白
    AC313首開國產直升機應急漂浮試飛先河,填補了國產大型直升機應急漂浮系統研製的空白。這標誌著AC313直升機不僅能陸地起飛,還能「水上著陸」,應用範圍可覆蓋我國全疆域。「空中應急漂浮系統充氣試驗」要求,AC313直升機以140千米/時的速度前飛時,飛行員啟動應急漂浮系統,對直升機兩側的4個氣囊進行充氣,以此確定應急漂浮系統待命狀態下的最大速度限制,並確保氣囊充氣過程中姿態變化可控。
  • 在廣闊的藍天翱翔 紀念AC313直升機首飛十周年
    讓國產直升機飛上高原 是幾代直升機人的夢想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參與救援的國產直升機機不僅數量少且暴露了高原性能不足等問題,這深深刺痛了每個直升機人的心試飛——AC313直升機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直升機的多項飛行紀錄。為驗證國產直升機高原性能,AC313於2010年8月28日進入青藏高原,先後在共和、格爾木、貢嘎、羊八井、日喀則等地區完成懸停性能、近地面機動、起降性能、平飛性能、爬升性能等主要試飛科目,證明AC313型機使用範圍可覆蓋中國全疆域。
  • 何時才能上航母?直20現身雪域高原,部分性能或超黑鷹直升機
    在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一款新型多用途中型直升機首次以編隊形式公開亮相,這就是近年來外界所關注的國產直-20多用途直升機。一年過後,直-20再一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從美國引進了24架"黑鷹"直升機,這批直升機無論是航空技術還是工藝材料,都位於世界領先水平,這也是當時我國唯一一款能在青藏高原所使用的軍用直升機。90年代初,中美關係急轉直下,美方停止向我國供應"黑鷹"直升機,隨後我國從俄羅斯引進大批米-17系列直升機,但由於種種問題,俄式直升機仍然無法滿足高原機動作戰的需求。
  • 又一國產察打無人直升機問世,擁有傳統無人直升機無法比擬的優勢
    近日,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牽頭研製的「金雕」CR500無人直升機被宣布成功完成全系統交裝驗收,這標誌著又一國產先進無人直升機研發成功,我國無人機產品線被進一步豐富,出口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 直-8L直升機:未來裝備空中突擊旅,極大提高陸軍作戰能力
    雖然從名字上聽起來這只是一款改進型號,但是中國的武器裝備素來有"魔改"的習慣,每一個新型號都比原有的型號改進了很多,而直-8L直升機的曝光,其意義堪比直-20直升機。 從俄羅斯採購的米-171直升機可以很好的容納這種全地形車,理論上中國陸軍裝備的直-8G直升機也能容納,但實際上這種直升機的寬度非常有限,在搭載"山貓"全地形車以後就沒有什麼空間了。
  • 直8寬體直升機完成高原作戰試驗 設計定型指日可待 列裝服役也為期...
    直8寬體型直升機已經完成高原作戰試驗 近日航空報報導直8某型直升機完成高原作戰試驗,從這個字眼來看應該是直8寬體型直升機,完成高原作戰試驗表明直8寬體型直升機距離定型指日可待。
  • 西藏陸航米-17直升機型號分析,高原極限飛行,挑戰生命禁區
    米-171E直升機也是應我國要求而改進過的型號,我軍通過保利公司一共分三批進口了88架米-171E,2009年32架,2012年52架,2014年4架,所有的米-171E都裝上了VK2500-3發動機,SAFIR輔助動力裝置,使用改進型傳動裝置、搜索探照燈、內置油箱和空降人員座椅,直升機右側安裝有活動艙門,採用液壓貨橋式尾門。
  • 中國首個國產民用直升機駕校 費用35萬元
    12月27日,中國第一個國產民用直升機駕駛員執照培訓基地--中航工業直升機景德鎮通航基地在江西景德鎮成立。首期招收學員13名,學費35萬元人民幣,培訓課程包括40個小時的航空理論培訓和40個小時的飛行訓練。學員經航空理論考試和飛行訓練實踐考試合格後,即可獲得民航局頒發的私用駕駛員執照。
  • 中國海軍直9系列直升機,國產艦載直升機事業的基石
    50年代末期,我國第一代國產直升機直-5進入量產,雖然通過它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基礎,但是當時我國的海軍建設欠缺太多,在艦載直升機方面則是一片空白。70年代末,通過和法國的接觸,我國獲得了SA365N「海豚」直升機,以此為基礎,我國開啟了國產艦載機事業的大門。
  • 這幾年國產直-10武裝直升機都做了哪些改進,性能有多少提升?
    李三萬 摘要:國產直-10武裝直升機,是中國第一種國產專業武裝直升機,2003年首次試飛,2010年開始量產並裝備部隊,從量產裝備部隊以來已經有十年了,這麼年來直-10都做了哪些改進,性能有多少提升?
  • 努力拼搏 傲然綻放 與直升機親密接觸的「女神」和「女漢子」
    「那天清晨,我在公路旁選好拍攝點,一隻棕熊從晨霧中緩緩向我走來,我抓緊三腳架屏住呼吸,只聽見遠處一聲低吼,棕熊停了下來又一聲吼,一隻藏獒出現在黑熊身後,棕熊被它低吼著趕到了公路對面」這位和棕熊有過命之交的「女漢子」經常小跑著、追趕著,扛著十多公斤的三腳架和攝像機奔走尋找著直升機最佳拍攝點。
  • 直-20高原試飛的背後,國產發動機獲重大突破,遠超美式「黑鷹」
    尾翼上三位數的機號,表明這架直-20屬於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而試飛院是中國唯一的一所軍用飛機試飛鑑定機構。高原試飛科目的試驗一直是作為直-20定型前的重要步驟,在這之前的殲-20、運-20在試飛過程中,也都經歷過這樣的高原高寒地區的實驗。據稱,這次直-20在高原雪域地帶現身實驗,並不僅僅是為了鑑定定型這麼簡單,其背後的含義令人深思。
  • 直20上高原!中國用20年攻克旋翼除冰技術,實現全天候全疆域作戰
    因此研發一款介於直-9和米-17之間的高機動、高適航性通用直升機成為了當務之急。(抗震救災中的"黑鷹")我國地形西高東低,呈3級階梯狀,250萬平方千米的青藏高原和邊界線上蜿蜒的喜馬拉雅山脈構成了一道天然長城,是阻擋西側外敵的重要戰略屏障,也是中國西部的第一道大門,因此直-20在設計之初上高原成為了一項硬性技術指標。
  • 印度陸軍望眼欲穿,喜提6架阿帕奇直升機,終於敢飛青藏高原了
    印度空軍的「阿帕奇」使用的是怪異的天藍色塗裝根據1986年印度《陸空軍聯合指導意見》,印度陸軍被限制只能擁有5噸級以下的直升機,導致印度陸軍只能裝備輕型的觀測和聯絡用直升機,而承擔主要運輸和攻擊任務的中型以上運輸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則完全由印度空軍管理。
  • 長野滑雪攻略:去長野栂池高原乘坐直升機滑雪 體驗另一種速度與激情
    提到滑雪,你可能想像的是腳踏滑雪板從山坡上滑下來,享受那種急速快感,但你可聽說過直升機滑雪? 今天為大家打開滑雪的另一番精彩世界。 何謂直升機滑雪 在滑雪界的圈子,大家都把滑雪稱為健康的「白色鴉片」,一到雪季便開始滿世界追雪!「粉雪」是人們眼中最珍貴最夢寐以求的禮物,而「直升機滑雪」則是奢侈的終極巨型遊樂場! 直升機滑雪運動是通過直升機直接將滑雪者送到野雪區雪山上進行的速降滑雪運動,因而滑雪者不必搭乘上山纜車,也不必徒步進入雪山。
  • H135直升機緊急救援顯身手
    三月的一個星期日,太陽在庇里牛斯山脈中部阿拉貢上空中高高懸掛著,山坡上皚皚白雪吸引著無數的滑雪愛好者。下午2:30,負責人Rodríguez少校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他瞥了一眼屏幕上的電話號碼,知道行動又要開始了。與此同時,機組人員、維修專家和急救員接到061(西班牙當地緊急電話號碼)的電話後也立即採取了行動。
  • 我國要採購米-171直升機,直-20性能存在差距,無法快速部署
    據俄羅斯媒體9月12日報導稱,俄羅斯直升機公司控股的烏蘭烏德航空廠在近日向一家民航公司提供了一架配備新型VK-2500-03發動機的米-171直升機。該公司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型米-171直升機已經完成了下線工作,即將開始進行量產,目前也已經獲得了多個國家的訂單,其中最大的一個訂單的客戶信息他並沒有明說,只是表示這是一個來自東方大國。截至到目前,陸軍航空兵一共裝備了大約200多架米-171直升機。軍事專家介紹,與其他國家的直升機,米-171直升機擁有更大的推重比和更強的高原飛行能力。
  • 國產AC313大型直升機可外部吊運5噸重貨物(圖)
    我們以淚洗面,我們傾其所有,竭盡所能,直升機穿梭於崇山峻岭之間,架起了「空中生命線」。150餘架直升機參加救援,其中民用直升機只有30架,不僅數量少且機型不配套。痛定思痛,是一種理性的反思。加速發展國產直升機的責任更顯沉重,政府和民眾對直升機的需求更為急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工業)加快研製大型民用直升機的步伐更為堅定,中航工業黨組下定決心,一定要加速我國自主研製直升機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