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華農注入倒計時 中農資源發展種業「熬出頭」

2021-01-19 全景網

錦繡華農注入倒計時 中農資源發展種業「熬出頭」

來源:上海證券報 發布時間:2013年11月05日 06:50 作者:趙曉琳

  ⊙記者 趙曉琳 ○編輯 阮奇 
  
  距離錦繡華農注入中農資源的日子,只剩10天左右了。
  上證報記者昨日從接近中農資源的人士處獲悉,錦繡華農股權轉讓問題正在進行中,由於涉及國資上市,因此目前還有相關規定程序要走,而年內將最終完成上述事宜。
  回顧中墾集團於2012年5月16日作出的承諾,中墾集團為解決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表示將在2013年11月16日前將持有的錦繡華農股權轉讓給中農資源。
  作為中農資源的實際控制人,中農發集團(中墾集團的大股東)意欲將中農資源打造為央企上市公司中的唯一種業平臺。在這種背景下,中農資源與控股股東中墾集團解決種業同業競爭的問題一直是一道坎,而按照原來的承諾,本月16日應為錦繡華農股權轉讓截止期。
  在11月16日這個時間節點,雖然還不明確中農資源是否會披露相關進展的具體情況,但是實際控制人中農發集團的態度卻從另一個角度顯示出對集團層面對併購的重視,中農發表示將大力推動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活動,其中中農資源待今年併購完成後,明年將啟動再融資工作。
  回溯歷史,控股股東中墾集團和上市公司中農資源的同業競爭問題源於2011年。2011年9月,中農資源通過收購河南黃泛區地神種業有限公司進入種業領域。2011年11月,中農資源控股股東完成收購武漢錦繡華農科技有限公司54.96%股權。
  為徹底消除同業競爭問題,中墾集團於2012年5月16日作出承諾:自承諾函籤署之日起18個月內,以經中農資源認可的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中介機構審計、評估結果為作價參考依據,將本公司持有的錦繡華農股權轉讓給中農資源;若中農資源主動放棄收購,或因不可抗力導致本公司無法向中農資源轉讓錦繡華農股權時,本公司將向與中農資源沒有關聯關係的第三方轉讓所持錦繡華農全部股權。

相關焦點

  • 中農資源擬控股大股東種業公司
    而上市公司中農資源16日披露,公司擬以中墾錦繡華農武漢科技有限公司資產評估值作為收購的參考依據,收購公司第一大股東中國農墾所持有的錦繡華農54.96%股權。業內人士指出,中農資源作為中農發集團種業平臺,通過兼併收購方式進入種業領域,有望成為「育繁推」一體化的大型種業集團。
  • 中農資源切入玉米種業板塊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炯業)中農資源今日公告稱,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6611萬元收購陳豔賓等9個自然人所持有的山西潞玉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潞玉種業」)51%股權。  為保證交易標的的盈利持續性,本次交易方對潞玉種業做了業績承諾。具體為:在目標公司現有所得稅稅收政策不變的情況下,自中農資源受讓股份之日起當年以及以後三個會計年度的每年的淨利潤數不低於以下的預測數,2013年大於等於1008.7萬元,2014年至2016年分別為1000萬元、1100萬元、1200萬元。
  • 中農資源擬斥資6611萬控股潞玉種業
    今日晚間,中農資源(600313,SH)公告稱, 根據公司經營發展的需要,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6611.39萬元收購陳豔賓等9個自然人所持有的潞玉種業51%的股權,本次收購完成後,可以使公司全面進入玉米種業板塊,快速、全面開展玉米種子業務,進一步完善公司種業戰略布局,顯著提升行業影響力和地位。
  • 農發種業:累計收到政府補助1085.1萬元
    中證網訊(記者 楊澎)農發種業(600313)1月14日盤後公告稱,2020年12月期間,公司子公司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中墾錦繡華農武漢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金土地種業有限公司、山西潞玉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了相關政府補助款項共計1085.1萬元。
  • 招聘銷售專員--北京中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中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是經農業部批准,由華奧物種(NYSE:GRO)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及其下屬作物科學研究所共同發起設立的集多品種、多元化、覆蓋全部產業鏈的種業公司。
  • 農發種業:所屬子公司獲得政府補助共計1085.10萬元
    每經AI快訊,農發種業(SH 600313,收盤價:4.66元)1月1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20年12月期間,公司所屬子公司----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中墾錦繡華農武漢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金土地種業有限公司、山西潞玉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了相關政府補助款項共計1085.10萬元。
  • 種業「諾亞方舟」、農立方……成都發布都市現代農業「機會清單」
    種業「諾亞方舟」、農立方……成都發布都市現代農業「機會清單」 2020-03-31 1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告]中農資源::洛陽金谷王種業有限公司擬以實物資產出資項目...
    [公告]中農資源::洛陽金谷王種業有限公司擬以實物資產出資項目資產評估報告 時間:2012年12月28日 14:37:10&nbsp中財網 2001年 1月 19日經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上字[2001]11號文批准,公開發行的 8000萬股社會公眾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農資源」,股票代碼「600313」。
  • 種業深度研究:乘轉基因之風,國內種業加速整合發展
    一、全球種業三次併購浪潮助推種業發展 種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性、戰略性高技術產業,從某種意義上講,農 業的增產、增收,種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併購事件中,隆平高科參與 6 起,登海種業參與 1 起,大北農參與 1 起,隆平高科等上市公司是種業併購的主力。
  • 供銷社改革步伐有望加快 中農立華種子業務注入預期升溫
    作為中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內部培育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中農立華(603970),藉助獨特的上市平臺資源和農業服務龍頭優勢,有望直接受益。分析人士分析稱,該公司作為國內農業供應鏈「隱形冠軍」,在控股股東中農集團也提出「資產證券化」的背景下,不排除中農立華有獲得中農集團旗下優質種業業務加持的可能。糧食問題的重要性空前突出。
  • 國企匠心 堅守品質 | 中農聯皖北華農城12月工程進度
    中農聯·皖北華農城工程進度播報
  • 種業股連續大漲,種子上遊農藥產業會否迎來市場資金關注
    隨著種業股近期大熱,種業股是否持續走高尚需觀察,但是與種業休戚相關的種子保護、農藥板塊的投資性機會呼之欲出。   通過對002258利爾化學、600486揚農化工、600731湖南海利等龍頭農藥概念股的基本面研究發現,糧食安全相關的農藥化工原材料持續四年走高,2020年連續多個季度報表顯示,業績開始逐步釋放,目前農藥板塊整體處於股價的窪地,市盈率普遍在20倍附近。
  • 江蘇南京這區「熬出頭」了,如今「開掛式發展」,或將與蘇州抗衡
    文/翻山越嶺去旅行(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說起江蘇來,這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城市,發展一直以來都不錯。在地理上它靠江臨海,境內的經濟發展飛速。並且它的經濟輻射圈不小,境內的多座城市經濟都在我國排名前列。江蘇的省會城市是南京,但是在去年的境內GDP排名中,南京的生產總值僅次於蘇州,位於第二。這幾年隨著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南京發展飛速,它轄區內的城市發展也備受關注。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江蘇南京這區「熬出頭」了,如今「開掛式發展」,或將與蘇州抗衡。
  • 中國農科院牽頭組建中農華玉種業聯合創新有限公司
    3月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攜手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山西屯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玉米(2402,2.00,0.08%)種子骨幹企業在北京籤署協議,共同組建中農華玉種業聯合創新有限公司,旨在創建玉米商業化育種新機制方面實現突破。
  • 未來5年,我國種業如何發展
    種業是農業的「晶片」,也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處於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關鍵時期的中國種業,應如何在搶抓機遇中贏得主動?如何提高種源保障能力,提高種業創新水平,亟待科學分析研判。  力爭3年內完成現有種質資源登記任務,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主體、著力打造3類企業主體,突出152個制種基地縣為骨幹的「國家隊」作用、打造國際化高水平現代種業創新高地……一系列數據裡,我國現代種業發展藍圖日益清晰。
  • 註冊資本4.8億 中種集團聯手孟山都打造種業航母
    一位種業資深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的中種國際除了繼承原中種迪卡業務,還把中種國際的玉米事業部整合,負責孟山都迪卡業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孟山都則以科研資產注入合資公司。「這對雙方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但這次合資意味著孟山都將更順利地進入中國,合作也是孟山都布局中國的重要一步棋。」
  • 600313:中農資源對控股子公司河南黃泛區地神種業有限公司進行增資
    中墾農業資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於2013年5月13日上午9:30在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甲28號(京潤大廈西樓12層)召開。出席會議的股東及代理人共3名,代表股份193,607,248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52.71%。
  • ...促高質量發展——工作隊邀請南京農紛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工作要求,給淮陰當地注入外部企業資源,省委駐淮陰區幫扶工作隊隊員吳雩昊積極與後方單位南京市玄武區政府對接,尋求有意向企業來淮投資籤約。2020年8月27日,工作隊邀請南京農紛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周建一行赴淮陰考察調研。
  • 海通證券:科技興農 種業受惠最為明確
    (供需偏緊、玉米餘種量逐年下降)、費用與價格(種糧比偏低、種子成本在總種植成本中的佔比偏低、玉米價格長期看漲)、以及市場集中度水平(前10強僅佔13%)、優質品種的市佔率等諸多因素,均表明行業未來具備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 華工華農要合併?真相來了
    華工華農兩大強校,要強強聯合?連日來,有一則消息在網上廣泛傳播: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已開始籌備合併事宜。合校後,華工五山校區將和華農連為一體。早在2003年,華工工商管理學院一教授向省政協提交了提案,首次提出合併華工華農,並更名「華南大學」。但同時,有11名省政協委員也提交了「華工華農不宜盲目合併」的提案,提出了相反的意見。當時,省教育廳對兩個不同意見有明確回覆:兩校合併,必須是經過充分論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