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14年,燒錢3000億!突破日韓技術封鎖,如今逆襲成科技巨頭

2020-12-23 騰訊網

2020年10月底,京東方集團發布了2020年3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在今年第3季度實現營收408.2億元,同比增長33.04%;歸母淨利潤則為13.4億元,同比增長629.3%。

由此來看,京東方在今年第3季度的表現極為亮眼,尤其是在淨利潤方面,有著非凡的突破。現在的京東方可說是國人的驕傲,因為當初在中國「缺芯少屏」的情況下,是京東方毅然入局顯示器領域,並打破世界壟斷造出「中國屏」,這才使我們用上了國產屏幕。

不過如今的京東方雖然「光環加身」,可是誰會想到,曾經的京東方一度面臨破產,不僅連虧14年,而且還燒光了3000億,險些倒在「造屏」的道路當中。

出身「不幸」的京東方

從京東方的前身來看,就註定了它「波折」的一生。1992年,北京電子管廠迎來了它連續第7年的虧損,不僅危機重重,而且還隨時都面臨著倒閉的下場。但在同年9月,隨著王東升的接手,北京電子管廠迎來了一線生機。

1992年4月,王東升放棄其他的就業機會,毅然成為了北京電子管廠廠長。雖然該廠正瀕臨倒閉,但在1993年,王東升與2600多名員工,湊出650萬元的種子基金,將電子管廠從死亡的絕境中拉了回來。

同年,王東升利用這650萬元對電子管廠進行了股份制改造,並創辦了北京東方電子公司。也許是上天眷顧,經過「倒閉」的挫折後,王東升帶領的京東方「時來運轉」,僅用一年時間就實現了盈利,結束連續虧損7年的「魔咒」。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7年,京東方還成功登陸B股,成為上市公司。不過正當京東方順風順水之時,王東升卻做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決定,那就是轉型液晶顯示屏市場。

轉戰屏幕市場,幾經波折

彼時的中國,正面臨著「缺芯少屏」的困境,而王東升正是要打破日、韓等國在屏幕方面的壟斷,讓國人都用上「國產屏」。

不過在「一無所有」和西方壟斷的情況下,想要研發顯示屏幕,何其困難。不出旁人所料,京東方從1998年入局屏幕行業之後,就一直步履維艱,其淨利潤甚至曾達到了負4133.4%的增速,令公司一直處在危險的境地之中。

終於熬到了2003年,王東升看見了勝利的曙光,因為彼時的韓國公司正在出售TFT-LCD業務。王東升孤注一擲,以3.5億美元併購了韓國公司的TFT-LCD業務,順利帶領京東方進入了TFT產業鏈的核心領域。

在完成併購後,王東升趁熱打鐵,在同年9月斥資12億美元建設了TFT-LCD生產線。而且該生產線在2005年便實現了投產,徹底打破了國外壟斷,使得中國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液晶顯示屏。

不過顯示屏的投產,沒能改變京東方的經營狀況。同年,由於研發的投入和生產線的投產,京東方陷入巨大的資金困難,虧損高達15.9億元,而在2006年,京東方則更是虧損了17.7億元。好在關鍵時刻,國家全力「輸血」,這才令京東方得以繼續奮鬥在顯示屏的道路上。

艱難的崛起

2012年,京東方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翻身」時刻,其不僅結束了長達14年的虧損,而且淨利潤還達到了驚人的2.58億元,令人興奮不已。

雖然此時的京東方已經虧損了3000億元,但2.58億元的盈利讓王東升知道,他們終於轉向了正軌,走到了快速發展的道路上。事實也正如王東升想的那樣,從此之後,京東方便「高歌猛進」,逐漸成為了國際顯示屏領域當中的重要角色

2014年,京東方不再拘泥於單一的顯示屏件業務,而是啟動了DSH戰略轉型,向顯示器件、智慧系統和健康服務三大領域發力,以增加自己的業務量。

2018年,京東方的轉型策略很快便得到了市場的認同。根據京東方披露,其顯示屏出貨量在2018年同比增長24%,總面積增長45%,成為全球第一其中液晶電視面板達到了5430塊,也是世界第一。

除了出貨量以外,京東方在專利技術上也是世界頂尖的存在。據了解,京東方在2019年的新增專利申請量達到了9657件,其中專利發明超過90%,其累計可使用專利更是超過了7萬件

可以說,京東方如今是世界顯示器領域中,當之無愧的巨頭,令國人驕傲。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半年,受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全球液晶顯示屏出貨量同比下滑了6.6%。不過在這種情況下,京東方卻不降反增,其顯示器件出貨量同比增長超15%,出貨面積同比增長超10%。如此來看,京東方如今在全球出貨量第一名的位置依然穩固。

對於京東方的發展歷程,大家有何看法?你們認為京東方生產的屏幕怎麼樣呢?

相關焦點

  • 花3000億「買單」,中國企業打破韓國壟斷,年入千億 拿下5個第一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去年上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顯示面板的整體營收達到了186億美元,其中京東方的收益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二,第一名是韓國的三星。 此外京東方的技術已經得到了很多國內廠商的高度認同,其中華為旗下的多款手機的供應商都是京東方,2019年京東方的營收為1160.6億元,取得這樣的成績,很多人都認為這和華為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京東方取得的成功,和王東升是密不可分的。
  • 我國突破太空技術,掌握核心科技,封鎖已成過去式
    這個跟技術水平有關係,但是跟錢的關係更大, 美國想重返月球也不容易,說2017年重返月球,計劃也被取消了,難道現在的技術還不如六十年前嗎?經過幾十年的不懈探索,中國的科技實力有了重大的突破,而且,一些科技已經在世界前面,例如5G技術,全球最新的火力值排行中,我國排在美國後,超過俄羅斯。
  • 輪到我國技術封鎖,美國高價收購,日本出資3000億也沒用
    核廢料的處理一直是現在很多發達國家的頭等難題,但是我國卻掌握一項技術,能最大程度的利用核燃料並降低核廢料的汙染,讓美日兩國垂涎三尺,兩國都曾出高價向我國購買這項技術,但都遭到我國拒絕,這一次輪到我國封鎖技術。
  • 打破美日韓壟斷?國產存儲晶片取得新突破,官方聲明暗藏玄機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晶片進口國,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的晶片進口金額都超過了3000億美元,是中國第一大宗進口商品,比石油還緊缺,而我國的國產晶片自給率僅有12%,88%的市場需求都要從國外進口。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市場養育了海外的晶片巨頭,讓它們賺得盆滿缽滿。
  • 這回終於輪到我國技術封鎖,日本出價3000億被拒,網友:自食其果
    終於輪到我國封鎖技術了。美國和日本出高價遭拒,網友:自食其果! 這麼多年來,我國能夠取得今天這般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背後更是凝聚了無數國人的心血。由於西方國家的不斷封鎖,我們只能獨自進行研發,但現在我們已經從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
  • 中國網際網路這十年,光燒錢了!
    回顧一下這十年中國網際網路都有哪些大事件:2011年千團大戰,這是網際網路巨頭聯合資本拉開燒錢大戰序幕的元年,這個時候網際網路AT兩座大山壟斷之勢已初具雛形,拉手、美團、窩窩等在這兩大巨頭的推手下開啟了異常精彩紛呈的千團大戰。
  • 那些年突破了技術封鎖的國家都成了世界第一,中國會例外嗎
    不僅如此,與紡織、機器製造、煤鐵冶煉等有關的工匠、技術人員也不得移民他國,違者將被剝奪公民權並沒收全部財產,甚至關進監獄。但此時,美國政府急於發展工業,英國在科技、生產、貿易等領域全面領先,成為了美國的效仿對象,各州紛紛亮出政策,吸引人才,引進技術。
  • 網際網路巨頭「燒錢」搶10000億賣菜市場,駒馬等收錢
    當主要的網際網路巨頭開始「燒錢」賣菜時,美團、滴滴、京東已經先一步進入了網際網路買菜市場,開始了霸權模式,各大巨頭「燒錢」賣菜,瓜分萬億的市場,或者成就了另一種物流「黑馬」。物流業將成巨頭賣菜受益者物流業還有另外一匹黑馬,蘇寧進入物流行業,當面打了劉強東天天吹牛的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物流體系的完善,快遞物流公司的增加以及中國電子商務業務的成熟發展,中國快遞業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 新政壓力測試巨頭,美團兩天跌3800億阿里跌9000億,拼多多逆襲
    僅僅兩天,阿里股價跌幅就有14.5%。按照市值而言,阿里、騰訊、美團和京東,是上市公司市值最高的四巨頭。大跌的公司不止阿里集團,港股大盤科技股這兩天非常疲軟的還有美團和騰訊。其中美團10日跌幅為10.5%,11日再跌9.67%,兩天跌幅超過19%。騰訊10日跌4.42%,11日再跌7.39%;兩天跌幅也達到12%。
  • 3年投資500億,國產不止有華為,另一科技巨頭正迅速崛起
    在一眾科技企業當中,行業巨頭的數量絕對不少,諸如美國的谷歌、蘋果、IBM,或者是韓國的三星,日本的東京電子,這些企業都是行業內鼎鼎有名的巨頭人物。而我國近幾年崛起速度最快,知名度最高的企業,在很多人的心中可能只有華為了。
  • 連虧3年,壹藥網強闖科創板,網際網路醫療燒錢模式下IPO
    不管是111集團還是壹藥網,業務模式相近,同樣入不敷出,尚未盈利,上市都是其燒錢模式下的無奈之舉。在1號店被收購之後,創始人於剛和劉峻岭將大健康看做下一個風口,開始獨立運作從1號店拆分出來的1藥網(111集團的前身),如今111集團子公司壹藥網又將衝刺科創板。
  • 國外對華封鎖的技術,被我國這位女博士成功突破
    所以現在各個國家都在花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在科技研究上,希望能夠得到突破。回看舊時代,科技對人類的生活確實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過去的交通工具就只能用徒步或者是馬車,現在卻大不相同,我們不僅可以選擇輕便的自行車、電動車、摩託車,還可以使用舒適度更高的小汽車,更有科技含量的就是飛機和高鐵。當然,在未來我們還會迎來一種叫做磁懸浮汽車的新型交通工具。
  • 美國專家:中國這項科技突破技術封鎖,德日禁令淪為「笑柄」
    中國目前被其他國家封鎖的關鍵技術多達35項之多,其中每一項技術封鎖,對中國造成的損失都是非常大的,一步落後就步步落後,在光刻機和晶片領域,我們就嘗到了很大的苦頭,因此中國在近些年大力投資科研力度,希望在更多的領域實現自由化。
  •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年營收超27億
    據了解,新松機器人創辦於2000年,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歷經20餘年的發展,現擁有工業機器人、潔淨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系列產品。  根據新松機器人發布的2019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為27.45億元,淨利潤為2.93億元。
  • 支付巨頭的發家史,也是'不講武德'的逆襲史
    螞蟻的招股書影響還是不小,讓各路新老巨頭都認識到了新金融的'印鈔機'魅力,支付戰場上的第四輪逆襲再次開啟。----------在這幾個月對金融科技賽道的研究中,我們在內部形成了7篇報告,分別是:1.<估值喊上天的螞蟻IPO,還值得參與麼?>;2.
  • 支付巨頭的發家史,也是「不講武德」的逆襲史
    螞蟻的招股書影響還是不小,讓各路新老巨頭都認識到了新金融的'印鈔機'魅力,支付戰場上的第四輪逆襲再次開啟。----------在這幾個月對金融科技賽道的研究中,我們在內部形成了7篇報告,分別是:1.<估值喊上天的螞蟻IPO,還值得參與麼?>;2.
  • 越封鎖越突破!2020年中國在十大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秒,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進行同樣的計算要用6億年才能完成,這一突破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2019年9月,美國谷歌公司推出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懸鈴木」,對一個數學算法的計算只需200秒,而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頂峰」需2天,實現了「量子優越性」。實驗顯示,當求解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時,「九章」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需6億年,等效來看,「九章」的計算速度比谷歌的「懸鈴木」快100億倍,並彌補了「懸鈴木」依賴樣本數量的技術漏洞。
  • 輪到中國技術封鎖了,美日請求3000億學習,網友:門都沒有!
    而西方國家看到我們中國發展的這麼快,用十幾年的時間就追上了他們,就十分的忌憚我們國家,因此他們採取了大量技術封鎖的手段來遏制我們國家的發展,那是我們國家毫不退縮,用我們中國人的方式把他們的封鎖一項一項打碎。在以前的時候因為我們國家本身就處於弱勢的地位,所以從來都是西方國家對我們實行技術封鎖,而我們卻毫無辦法。
  • 又要求康寧、三星、LG等日韓企業對咱們屏幕產業進行封鎖?
    美國又要求康寧、三星、LG等日韓企業對咱們屏幕產業進行封鎖? 3、【ITO靶材技術】,ITO是在玻璃上面電鍍用的,是一種透明的導電材料,是它讓玻璃導電發光,從而變成一塊屏幕;我們可以做出的靶材長度不超過800毫米,而日韓企業可以做到3000毫米,國內需求佔全球25%,90%依靠進口。
  • 晶片的榜樣「大型盾構機」,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
    我國在這樣的環境下,花了20年時間,突破了層層技術封鎖,並且大量進行技術創新,反奪了3分之2的國際市場,還在這個過程中收購了幾家國際巨頭企業。中國盾構機反敗為勝的傳奇,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