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登基大典迎來空前外交盛宴

2021-02-07 中文導報

中文導報 一周話題

作者:申文



日本德仁天皇繼今年5月1日即位後,於10月22日正式舉辦登基大典。日本政府邀請多國首腦政要參加登基典禮「即位禮正殿之儀」,並分四次舉辦新天皇登基祝賀宴會「饗宴之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為保證各儀式和慶典有條不紊地進行,政府做好萬全準備,順利平安地迎接這個歷史性時刻。」令和元年的日本,迎來了空前規模的外交盛宴。


日本在4月30日舉辦了明仁天皇退位儀式,5月1日舉辦了德仁天皇即位系列儀式中的首個「劍璽等繼承之儀」。10月22日舉行的「即位禮正殿之儀」從下午1點開始,偏重於向海外介紹新天皇。原定下午3點半開始的巡遊等「祝賀御列之儀」,因處理颱風災情而延期至11月10日舉行。據了解,天皇夫婦將乘敞篷車從皇居宮殿出發,約30分鐘後到赤坂御所,全長約4.6公裡。1990年11月,明仁天皇在即位正殿之儀後的巡遊,沿路約有11萬7000人觀看。


在日本現行憲法下,與天皇即位相關的系列典禮於平成時代首次實施,本次幾乎完全沿襲了當時的做法。舉行即位禮正殿之儀時,天皇夫婦身穿傳統服飾,登上被運到宮殿的「高御座」和「御帳臺」,天皇宣布即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讀了表示祝賀之意的「壽詞」,並三呼萬歲。



本次登基慶典,日本政府邀請了作為國家予以承認的全部195個國家的元首級人物參加即位禮正殿之儀,還向聯合國和歐盟送出了邀請函。令和日本有邦交關係的國家比平成元年多出30個,本次的外國嘉賓比上次多出100人以上而達到600人。海外賓客超過了平成時代明仁天皇的登基典禮,創出了新高。


在22日晚上舉行的饗宴之儀上,各國元首和來賓匯聚一堂,共襄盛會。祝福饗宴,於10月22日、25日、29日、31日分四次在宮中舉行,國內外共計2500人出席。10月23日,日本首相安倍夫婦舉辦晚餐會招待國外嘉賓。晚餐會上的文藝活動,由狂言師野村萬齋出任總顧問,向國外嘉賓簡明易懂地展現了日本的傳統藝術。



天皇登基大典的看點,除了向全世界展示日本的皇室文化和傳統禮儀外,還在於搭建了規模空前的外交舞臺。天皇登基大典,成為日本強化外交的新契機。活動期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約50個國家的首腦舉行會談,加強了聯繫,聯絡了感情,推進了外交。


德仁天皇登基大典,英國王儲查爾斯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等人親自參加。中國委派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率團訪日祝賀。美國原定由副總統彭斯參加,考慮到其他政治和外交日程,改由交通部長趙小蘭代表出席訪日祝賀。緬甸國家顧問翁山蘇姬和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參加祝賀。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印度總統科溫德等也應邀出席。


德仁天皇年輕時曾在澳大利亞參加家庭寄宿,並留學英國牛津大學等,國際交流經驗豐富;今年5月,他與訪日的川普總統在沒有翻譯的情況下用英語暢談。對於國際親善等公務活動,天皇認為「作為皇室的職責之一極為重要」,希望全身全意參與。日本天皇、皇后兩陛下利用自身的外語能力和國際經驗,加強交流推動親善活動,提升日本的國際形象,受到期待。


鑑於當前的日韓關係嚴重惡化,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訪日參加慶典受到關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擬與李洛淵舉行個別會談,意在與這位知日派的韓國政府二把手摸索阻止日韓對立激化的可能。在日韓關係惡化的背景下,安倍首相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去年9月舉行首腦會談之後中斷至今。李洛淵曾擔任韓日議員聯盟副會長兼幹事長,被認為是創造相互讓步契機的合適人選。安倍指出「必須保持對話」,日本政府強調「重要的是首先讓兩位首腦會面」。


在日中關係恢復健康穩定發展的進程中,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本次訪日參加慶典,與安倍會談或確認明年春季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國賓待遇訪日的方針。按慣例,日本的國賓待遇每年僅限於2-3人。在令和時代,繼2019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之後,習近平將以大國首腦的國賓身份訪日。中國方面期待以習近平訪日為契機,中日籤署第五個政治文件以推動雙邊關係發展。


本次登基外交的會談,原則上以祝賀天皇即位為中心,但嚴重影響中東局勢的伊朗問題、土耳其出兵敘利亞等也會成為議題。圍繞發射飛彈的朝鮮局勢等,安倍也不斷尋求各國理解日本的立場。


日本的皇室,是日本幾千年文化的繼承者和保存者,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室正在經歷著蛻變和更新。日本新天皇即位儀式和登基大典,充分體現了日本古老文化的精髓,不僅是日本傳統向現代世界的一次全面而精緻的展示,也是藉此激活社會風氣,振興民族精神,推動日本與時俱進,在新時代獲得新生力量的契機,顯示了深沉的歷史邏輯和文化力量。



相關焦點

  • 天皇登基大典 日本外交盛宴
    從日本天皇登基大典看日本外交盛宴 盛大恢弘、華麗壯觀的日本德仁天皇「繼位禮正殿儀式
  • 好色日本天皇:在登基大典上與女侍行雲雨
    且說前一代花山天皇繼位時也不過才十七歲而已,此君素與在原業平並稱,都是世所罕見的好色之徒,據說他在登基大典上,都迫不及待地把女侍扯到御座後去行那雲雨之事。不過從來權臣當道的時候,君主尤其是被廢黜或被逼退位的君主,其種種失德之處恐怕都是權臣擅政的藉口,未必確實,不可輕信。
  • 日本德仁天皇登基大典:東京灣出彩虹、富士山初冠雪、晴空塔點燈
    中文導報訊 日本時間10月22日下午13時,新天皇向國內外宣告登基的儀式「即位禮正殿之儀」在皇居宮殿「松之間」進行,殿內擺放著天皇的王座在約2000名各國首腦及嘉賓面前,徳仁天皇宣告登基(繼承王位是在今年5月1日零點,10月22日向全世界宣告即位)。典禮共邀請了194個國家及國際組織的政要和外交人士,參加典禮的總人數約2000人。
  • 日本天皇更替需要舉行十大禮儀,退位和登基都需按古代禮儀進行
    第一大禮儀就是「退位奉告之儀」,明仁天皇在東京皇宮傳統裝束「黃櫨染袍」在祭祀被視為皇祖神的「天照大神」的「賢所」前行禮,報告自己將退位。接下來第二大禮儀就是將要退位的天皇前往奈良縣橿原市的神武天皇陵參拜(預計3月26日舉行),向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報告退位事宜。神武天皇是日本第一代天皇(前660年2月11日即位,日本天皇世系延續至今已125代),死後葬於「畝傍山東北陵」。
  • 1992年:日本明仁天皇成為首位訪問中國的日本天皇.
    [akiçito];1933年12月23日-)是日本第125代天皇,年號為「平成」(平成/へいせい Heisei ?)。1989年1月7日即位為日本天皇,2019年4月30日生前退位為上皇。其為昭和天皇與香淳皇后的長子,出生時稱號繼宮(継宮/つぐのみや Tsugu no miya ?),御印為「榮」(榮/えい Ei ?)
  • 日本天皇即將退位,退位大典原來在這裡,怪不得被稱為日本的聖地
    就在我們國內熱化朝天地準備著五一小長假,日本天皇的退位大典也陸續開始舉行,「平成」年號正式成為歷史。對於五一假期準備遠赴日本旅遊的朋友們,是否有幸能夠去參觀天皇退位大典呢?這不僅要看你的運氣了,還要把相關知識提前納入懷中哦。
  • 日本天皇德仁登基:三件代表皇室權力的「神器」
    日本皇太子德仁準備周三(5月1日)登基,成為日本天皇。BBC記者安娜瓊斯(Anna Jones)報導,這次明仁天皇的退位儀式和德仁的登基過程,都包含了具大量意義的儀式,還會請出象徵天皇的「三件神器」:八咫鏡、天叢雲劍和八尺瓊勾玉。這三件神器的起源十分神秘,公眾甚至連它們現時在什麼地方也不清楚。但是,日本的歷史和流行文化中,都充滿著有關這三件神器的傳說。
  • 天皇登基, 唐朝禮儀再現
    天皇,即日本之君主,為當今世界唯一使用皇帝名號之國家元首,以其為首之日本皇室則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之君主家庭。
  • 他曾是日本第一位訪華的天皇,明仁天皇200年來生前退位第一人
    同盟軍起草的日本憲法所描述的一樣,日本皇室把天皇看作是「國家象徵」,明仁天皇在最新發表的講話中也用到了這個詞彙。但是,仍有一些日本人把天皇看成是神,或者至少認為應該像對待神一樣對待天皇。圖為1952年(昭和二十七年)18歲成年後被立為皇太子。
  • 日媒:日本政府計劃2018年12月舉行天皇退位儀式
    圖為日本明仁天皇。(圖片來源:美聯社)中國日報網4月13日電(高琳琳)據今日日本網4月13日報導,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政府計劃於2018年12月舉行明仁天皇的退位儀式。據悉,日本從8世紀起開始舉行天皇退位儀式,最近一次儀式還要追溯到1817年光格天皇讓位於惠仁親王的時候。
  • 1946年:日本天皇裕仁發表《人間宣言》,否認自己的神性.
    在明治維新至1947年期間施行的《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文規定天皇為日本的國家元首;之後接續施行至今的《日本國憲法》則定義其為「日本國以及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為「有名無實」的虛位元首,主要職責是任命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批准國務大臣的任免、籤署法律和命令、以及進行禮儀性的外交事務等。
  • 你認識日本新天皇了嗎?平成令和改朝換代,明仁天皇在位30年有七個第一!
    2019年4月30日現任日本天皇退位,5月1日新天皇登基,日本揮別30年的「平成」,走入「令和」新時代!
  • 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天皇和首相誰大?工資多少?要上班嗎?
    天照大神日本天皇是日本的保護神,也是日本皇室的始祖神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日本國王被稱為「天皇」。日本以天皇為核心,從神話時代延續到現在的君主制度,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與其他國家相比,它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君主制度。
  • 日本愛子公主未來有沒有可能成為日本女天皇
    首先要說的是愛子登基的可能性極小,日本《皇室法典》明文規定只有男性可以繼承帝位。公主不僅沒有權利繼承帝位,甚至一旦嫁人連皇室身份都無法保留。
  • 邱華盛、馮昭奎:論明仁天皇在中日外交中作用兼及與中國科學家的交往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學刊》供參考消息網特稿。原標題《論明仁天皇在中日外交中的獨特作用兼及與中國科學家的交往》,原文刊載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學刊》2019年第5期(全文約1.6萬字)。
  • 日本疫情太嚴重,新天皇登基後首個生日過的冷冷清清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連迎來登基後首個生日的日本天皇德仁,此前也通過宮內廳宣布取消在皇宮內舉辦的民眾朝賀活動。德仁給出的理由就是「為了防止疫情擴大」,這也成為1996年取消民眾朝賀活動後的第一次,足見日本方面疫情嚴重形勢。
  • 二戰後,日本天皇的權力被架空,那麼天皇現在的作用是什麼?
    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稱號,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領袖,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從神話傳說中的神武天皇,到現在的德仁天皇,共傳了126代。相傳,天皇是日本神話傳說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這也是日本天皇沒有姓氏的原因。日本最早有關天皇名臣的記載,是於公元689年日本頒布的《飛鳥淨御原令》。
  •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無姓無氏,原來他才是太陽的後裔
    天皇是日本國君主的稱號,日本國家的象徵。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書籍記載於前660年)。由於被認為不同於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天皇與其家族沒有姓(歷史學上稱其為天皇氏),日本憲法也未賦予其公民權。
  • 一座城,見證了24位皇帝的悲歡離合,他們的登基大典更是首當其衝
    每一個即將當上皇帝的人,他們首先要面對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登基大典。對於任何一位皇帝來說,登基大典大概都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更何況,即使皇帝自己不說,下面辦事的人也會為了討好將來的皇帝,卯足了勁讓自己負責籌辦的登基大典,顯得既隆重又熱鬧。當然,不同的朝代的皇帝,他們登基大典的舉辦儀式也不盡相同。
  • 日本天皇家族為什麼持續了2000多年?
    奇怪的是,日本天皇幾千年裡都是同一個家族,那麼為什麼沒有其他家族篡位呢?我們先來看看日本天皇是怎麼來的。傳說天皇是日本的創世神天照大神的後裔,也就是神的後代,有君權神授的感覺。天照大神傳說第一任日本天皇在公元前660年登基,叫做神武天皇,是個神話人物,有點像中國古代三皇五帝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