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煥
七律· 北嶽申遺(一)
開門迎客備香醪,
玉闕瓊簷接日高。
卷帙有情濡史墨,
春秋無語鑑今朝。
歌飛畫棟頻盈耳,
蝶舞芳叢不盡嬌。
六月荷風薰染處,
彩箋詩筆向天描。
七律· 北嶽申遺(二)
白雲剪下作長箋,
奕奕豪情入墨涓。
虎躍龍騰書慷慨,
鶯飛燕舞起蹁躚。
德寧千載承民意,
譽盛八方續客緣。
一頁文章今始讀,
荷風換處豔陽天。
邢偉川
菩薩蠻·北嶽廟
蓮花一醉千年目,
蒸嘗最是朝山處。
大殿望雲燒,
莊嚴自可標。
當風吳帶秀,
碑刻琳琅構。
攬勝動心旌,
詩傳未了情。
楊麗靜
蓮花池初雪
吾與東風初踏雪,
憶昔誰共賞蓮花。
借風意酵一壺酒,
臨水心沏兩盞茶。
俗事避開得小坐,
閒情偷換賺寬暇。
今夕有幸今夕醉,
莫使流光負韶華。
春遊北嶽廟七首
之一·朝嶽門
白石造像史留埃,
文字長青刻筆埋。
北嶽遺風期考閱,
八方學子問道來。
之二·御香亭
祈風祈雨聖人懷,
神佑恆山避禍災。
百代朝衣曾此立,
一方祀禮待風開。
之三·凌霄門
春色遊人興味濃,
行香念過論蘇公。
門前未見凌霄碧,
百歲丁香雙袂蔥。
之四·三山門
牆角薔薇雨又濛,
中軸晚步腋生風。
三山遠眺成翠碧,
素月撣雲鎖淺紅。
之五·飛石殿
曾經殿上憶經年,
文筆昭昭縱海川。
去日流沙皆過往,
飛石不復在人間。
之六·德寧之殿
古建春秋明月伴,
德寧風骨幸留存。
名成漢魏得形貌,
土木格高代立身。
之七·、吳道子天宮圖
一捲圖軸雙展壁,
四海鹹寧天地存。
重彩吳裝風動處,
渾然蓴技自歸真。
郭增民
北嶽廟觀蘇東坡《行香子》碑有感
北嶽滄桑記顯榮,
齊碑宋拓忘營營。
但歆蘇子閒雲意,
把酒聽琴任雨晴。
張淑藝
北嶽廟懷古
依依垂柳抱荷塘,
隔斷凡塵亂緒長。
吳帶當風思繾綣,
碑林傳史話滄桑。
曾將執念言松柏,
常把初心寄雪霜。
歲月難留千載事,
唯餘寂寞對斜陽。
觀北嶽廟碑廊遣懷
滄桑萬事果由因,
斷碣殘碑憶俗塵。
猶自喑喑憑雪雨,
更誰孑孑任秋春。
攜思入夢情何淡,
拈字成煙味可真。
幸有融融今古月,
缺盈依舊念無垠。
侯秀欣
五律·北嶽廟
前人修此廟,
磚木化其形。
畫老碑猶在,
庭深柏尚青。
雲閒飛石殿,
日暖御香亭。
古帝遙相祭,
神仙總顯靈。
張儒剛
五律·午門殘垣
何月毀於煙,
人為或自然。
續存惟一瞬,
興復冀千年。
斷石高低坐,
雛鶯遠近穿。
春風飛燕翼,
福字掛門前。
七律·蓮花汪(wàng)
午門跡畔兩方塘,
鵝石圓圓細丈量。
故有風荷齊舉日,
今多岸柳曲成行。
幾番老叟伏棋弈,
一個兒郎踢草忙。
何得源泉滋土地,
蛙鳴月色話滄桑。
五律·朝嶽門
堯舜封天下,
雄渾十二州。
恆山為榜眼,
勝景壯金甌。
遙祭無辭壑,
親臨不怕舟。
縱然風與雨,
華蓋出龍樓。
七律·御香亭
七級石階一座亭,
三層八柱向蒼冥。
牆紅瓦黛琉璃脊,
拱鬥簷飛琥珀翎,
安步燃香誠禮拜,
更衣束冠且消停。
抬頭目睹春回樹,
木槿花開福壽寧。
五律·凌霄門
凌空高萬仞,
直上九重霄。
載史從堯帝,
開篇溯魏朝。
山川摹石板,
風水育禾苗。
過了中門檻,
平生紫氣飄。
七律·三山門
灰磚紅柱白牆皮,
倒戟橫槍醜鬼奇。
蘇子高才吟大賦,
楊公絕藝刻神龜。
三千珠履雲煙外,
七十子衿風雅時。
北嶽廟中何悟道?
松青柏翠可為師。
五律·飛石殿
茫茫宇宙村,
星落亦歸根。
路轉人廬境,
峰迴恆嶽門。
不期花染色,
還見石留痕。
天外飛來客,
墟中夢黍豚。
七絕·德寧之殿
獨領風騷五嶽中,
重簷廡殿立蒼穹。
雕欄畫壁驚神鬼,
松柏長青不老翁。
張建強
北嶽廟碑(新韻)
北嶽廟碑幾百通,
久經風雨字朦朧。
歷朝鐫刻功德事,
各體書文氣勢宏。
北嶽廟(新韻)
恆山國祭落牛城,
北嶽曲陽幾更名。
氣勢恢宏德寧殿,
高低上下各不同。
支偉然
七絕·北嶽廟
神壇遙祭恆山下,
北嶽樓臺起宋元。
異彩紛呈真善美,
幾多感慨溯文源。
七絕·北嶽廟
書香墨色巧嚴妝,
石刻碑林做展廊。
淺筆難描西苑景,
蓮開北嶽更芬芳。
甄笑靜
醉花陰
瑞雪花燈元宵鬧,
文化安天廟。
雨水節恰來,
騷客紛紛,
吳帶當風傲。
步行殿內嬌顏俏,
壁畫驚為妙。
篆刻復碑林,
觸目皆望,
真好些瑰寶!
商靜
七律·元夕遊北嶽廟蓮池感懷
御橋兩畔臥青螺,
孔藕沉潭葦絮磨。
微雪才描春爛漫,
清風又舞柳婆娑。
墨流詩韻纖輝賦,
光照鄉容大藝歌。
鑼鼓管弦驚美夢,
猶聞夏日滿香荷。
葛淑琴
七絕·北嶽廟
鮮荷碧葉兩潭清,
翠柏蒼松幾列嶸。
肅穆碑幢成櫛比,
層臺累榭氣恢宏。
七絕·嶽廟價值
元朝格局德寧殿,
吳帶當風壁畫存。
石碣經幢超百件,
碑雕絕妙眾摹頻.
七絕·嶽廟壁畫
壯闊行雲施雨陣,
超然萬國鹹寧巡。
群仙司職嶽神赫,
畫聖丹青萬代珍。
七絕·飛天神
大殿西牆鬼貌玄,
消民急難號飛天。
神威眼亮肢頑力,
倒戟橫槍駕霧煙。
劉丙菊
七律·北嶽廟
奇石飛來廟宇嶸,
重簷廡殿韻相成。
檀香繞鼎虔誠拜,
壁畫傳神氣勢宏。
古柏路邊風貌展,
玉雕院內造型呈。
曲陽厲鬼驅邪惡,
北嶽威儀佑眾生。
田靈恩
七絕 ·神遊北嶽廟
待到瘟情全散盡,
急飛奔進竇王祠。
先遊白玉欄杆閣,
再讀摩崖篆刻碑。
陳亮
觀壁畫
北嶽蒼茫立大荒,
霞光嵐影共天長。
帝子降兮興風雨,
群仙集兮列雁行。
雲雷奔兮山河暗,
蒼龍舞兮牙爪張。
雨沛兮河漲,
岫出兮林蒼。
鼓瑟兮吹簧,
仙之人兮乘風翔。
衣帶兮飄舉,
顧盼兮徜徉。
功罷歸來萬國寧,
飛天執戟欲橫行。
須張發怒叱大語,
騰踴扠抓眉目獰。
虎斂熊喑壯心驚,
海清萬裡凝雷霆。
倏忽霧散入軒窗,
晴光皎潔松風涼。
青簷鬥角四壁寂,
人笑車喧塵世忙。
門前一片芙蓉水,
綠柳含煙隱瓦牆。
楊從帥
七律·北嶽廟
北嶽雄風揚古韻,
神光倚殿佑蒼生。
碑群羅列春秋事,
壁畫描摹歲月容。
紫氣繞梁歸聖地,
帝王迎瑞過香亭。
飛天橫立除邪惡,
永葆平安錦繡城。
李秀卿
行香子·北嶽廟
大茂殊榮,古嶽為恆。
山神廟、遐邇聞名。
皇家祭祀,天子躬行。
踞燕之南,趙之北,曲陽城。
德寧之殿,氣勢恢宏。
廟堂內、神鬼聯盟。
道玄壁畫,栩栩如生。
佑民安居,國安泰,世安平。
劉興
題北嶽廟
又夢帝皇古廟中,
笙簫悠遠佑蒼生。
煙塵世事知多少,
殿畫碑亭自有情。
鄭敬超
行過德寧之殿
近千載歲月無聲流過,
德寧之殿莊嚴如昔,
綠色琉璃青色瓦的殿頂,
可還殘存元時月光的涼意?
大殿前的十二級臺階,
曾印下幾多帝王的足跡?
仔角梁下的鐸鈴,
或許記得明時雨落清時風起?
雲行雨施萬國鹹寧壁畫,
究竟是誰的手筆?
吐水螭首,抱鼓小獸,
柱頭石獅,檻牆石雕……
在歲月贈與的面紗下越發神秘,
花開依稀似往年,
人去人來總相異,
獨立一隅,
我仿佛聽到大殿在囈語
時光永不駐,變幻永不息!
曲陽北嶽廟始建於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間(公元500-508年),是歷代帝王祭祀北嶽恆山的場所,至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於1982年2月2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三大價值:古建築、碑碣雕刻、壁畫。編輯部提示您:關注疫情,減少人員流動;少聚集,倡導簡約生活方式。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編輯、初審 | 杜杭 王航
覆審 | 劉芳
終審 | 程茹 張華
主辦單位 | 曲陽縣融媒體中心
提示: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