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耀州窯唐宋陶業梁亞萍將獲第二個國字頭大師稱號!

2021-03-05 文明耀州

  梁亞萍,1973年4月生於耀州瓷的故鄉——陝西銅川。現任耀州窯唐宋陶業公司廠長、耀州窯唐宋陶瓷研究所副所長、陝西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銅川市陶瓷協會理事、銅川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她在傳承耀瓷技藝的基礎上,形成了個人獨特的藝術風格,於2009年獲評」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15年榮獲」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稱號。

        從事耀瓷藝術創作二十多年來,結合傳統和現代的審美觀點,在陶瓷藝術領域不斷追求探索,把陶瓷造型與裝飾圖案緊密結合,以吉祥的紋飾、刀工犀利的刻花,使整體藝術效果根據有豐富的內涵和寓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主要技術成就和突出貢獻

        一、發明了雙刀刻花技術、使耀州窯裝飾技藝得以創新,刻花效果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和提升。

        二、研究開發出月白、天青等系列釉料配方,填補了耀瓷產業的空白。

        三、培養陶瓷高技能人才百餘人。

        四、具有較高的社會責任感,多次參與捐資助學活動。

        在繼承中求發展,唉傳承中求創新,常年堅持不懈,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和成績,梁亞萍當選為陝西省第八屆科協代表、銅川市拔尖人才。並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振興耀瓷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創作的作品多次獲得了全國性競賽大獎。

眾多的陶瓷界同仁也給予梁亞萍作品很高的評價,她的作品被全國多家知名博物館永久收藏:《青釉刻花菊紋大盤》被耀州窯博物館收藏;《青釉撇口橄欖瓶》被浙江南宋官窯博物館收藏;《青釉牡丹紋蓋罐》被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收藏;《青釉刻花玉壺春》被中華民族藝術珍品館收藏;《百家爭鳴·葵花盤》被延安革命紀念館收藏。特別是近年來,她創作的《摩羯紋筆洗》、《和諧中國》、《一品青蓮》、《一鷺蓮升》等作品,多次榮獲全國性競賽大獎,深受收藏界的追捧和青睞。

相關焦點

  • 五代耀州窯刻花青釉獅流執壺
    然而,在以白為主的北方,卻有一窯口以青為絕,且有豔壓群芳之感。這便是耀州窯。陝西銅川市黃堡鎮,唐宋時屬耀州,故這一帶的窯口統稱耀州窯,史上有「十裡陶坊」、「漆河不夜天」之稱!由此可見耀州窯規模之大;宋神宗元豐至徽宗崇寧三十年多年間,為朝延燒員瓷。由此可見耀州窯規格之高!老胡喜歡青瓷,老胡對耀州窯更是情有獨鍾!
  • 耀州青瓷製作大師王彩紅:唯美不失靈動,古雅蘊匠心
    王彩紅,女,漢族, 1973年生,陝西銅川人,陝西省六個一批人才,銅川建市60周年傑出貢獻人物,銅川市拔尖人才,銅川工匠,陶瓷高級技師,工藝美術師,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銅川市政府認定公示的「耀州窯燒制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工藝美術協會理事。
  • 銅川耀州窯變遷史 話說耀瓷小鎮
    說起黃堡鎮,外地朋友可能知道的不多,但提起耀州窯與其出產的耀瓷,無人不豎起大拇指。創燒於唐代的耀州窯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開始燒制黑釉、白釉、青釉、茶葉末釉和白釉綠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則以青瓷為主,北宋為鼎盛期,為宋代六大窯系,元明時期日漸衰落。其窯址位於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舊屬同官管轄,宋代時屬耀州,故名「耀州窯」。
  • 銅川耀州鷂子高三紅拳傳承,生生不息!
    耀州地處陝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緣,是關中通向陝北的天然門戶,因其獨特地理位置被譽為"北山鎖鑰"、"關輔襟喉"。耀州歷史悠久,多次成為渭北州府所在,一度成為渭北政治經濟中心。這裡是一聖四傑故裡,不但擁有宗教、醫藥、陶瓷、書法、歷史等文化積澱,且習武風氣甚濃,尤其在明清兩代,以武取仕之人甚多。故耀州自古亦有武術之鄉的稱號。
  • 銅川耀州窯燒造執壺拍賣價達到26500000元
    耀州窯燒造執壺拍賣價達到26500000元
  • 圓桌丨從「黑石號」等再看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
    2020年11月19日-20日,「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博物館召開,共有43位國內外學者以線上及線下的方式做了學術報告,主要議題涉及「『黑石號』出水文物及相關研究」「唐宋時期貿易瓷」「唐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相關考古發現與研究」等問題,茲將精彩內容簡述如下。
  • 【嶺南文史】五千年窯火煅燒潮州瓷 匠心成國禮美譽滿天下
    【嶺南文史】五千年窯火煅燒潮州瓷 匠心成國禮美譽滿天下金羊網  作者:黎存根  2020-10-14 從考古意義到產業發展,潮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瓷都」,其產品已走進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 行走耀州之-----于右任紀念館
    于右任紀念館所在的槐新巷4號,距離耀州北街街道不足百米,對面就是耀州正大商場,五月時候,在耀州區朋友潘愛俠、楊朝祥的引領下,我和齊斌大哥、付金榮一行五人來到于右任紀念館參觀,文章卻一直未寫,
  • 大師小匠:鈞瓷國大師苗長強
    2012年其窯口被文化部授予首批中國陶瓷界唯一一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其作品多次被選為國禮贈送國外政要,為我國外交事業和非遺傳承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當代鈞窯第一人。
  • 我校1953屆校友林善錟獲2020年「國之大醫」榮譽稱號
    我校1953屆校友林善錟獲2020年「國之大醫
  • 「小裡推薦」發福利啦,3名裡友獲得耀州瓷禮品,看看你中獎了嗎?
    近日,有網友向華商報-二三裡詢問耀州瓷大碗的相關信息,同時,也希望借大碗了解更多的耀州瓷文化。12月6日,華商報記者採訪了為活動資助獎品的一家陶瓷公司,邀請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工作人員介紹耀州瓷餐具的奧秘。
  • 涅而不緇—山西窯
    山西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傳承,可謂「三晉故土,地阜民豐」,山西窯古陶瓷更是華夏古陶瓷殿堂中神奇瑰麗的藝術奇葩。山西黑釉瓷的傳遞與擴散,經筆者多年的收藏及考證認為是由南至北的走向。在唐宋繁盛一時的黃河磧口、磁器口古鎮是南來、北往、東下的瓷器集散地。這樣就有了山西諸窯口瓷工們的集各窯所長,取其精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獨特條件,將全國瓷製業的大揉合。
  • 知識|涅而不緇——山西窯
    山西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傳承,可謂「三晉故土,地阜民豐」,山西窯古陶瓷更是華夏古陶瓷殿堂中神奇瑰麗的藝術奇葩。山西黑釉瓷的傳遞與擴散,經筆者多年的收藏及考證認為是由南至北的走向。在唐宋繁盛一時的黃河磧口、磁器口古鎮是南來、北往、東下的瓷器集散地。這樣就有了山西諸窯口瓷工們的集各窯所長,取其精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獨特條件,將全國瓷製業的大揉合。
  • 時光倒退1000年·范寬筆下的耀州山水《溪山行旅圖》
    (附原圖)上述幾節,已向我們說明,範寬今耀州人,北宋山水畫大師,在世七十七年。擅長描繪我國北方巨山大川,構圖採用全景式,皴法多為「雨點皴」,真石老樹挺生筆下,善畫山頂密林,用墨較重,《溪山行旅圖》雄奇險峻、氣勢奪人……一直以來,我們堅信範寬筆下的耀州山水是中華鎮國之寶《溪山行旅圖》的原型。
  • 【收藏鑑賞】涅而不緇——山西窯
    山西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傳承,可謂「三晉故土,地阜民豐」,山西窯古陶瓷更是華夏古陶瓷殿堂中神奇瑰麗的藝術奇葩。山西黑釉瓷的傳遞與擴散,經筆者多年的收藏及考證認為是由南至北的走向。在唐宋繁盛一時的黃河磧口、磁器口古鎮是南來、北往、東下的瓷器集散地。這樣就有了山西諸窯口瓷工們的集各窯所長,取其精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獨特條件,將全國瓷製業的大揉合。
  • 這所「國字頭」大學,將在河南省建新校區,有望降低上大學難度
    這所「國字頭」大學,將在河南省建新校區,有望降低上大學難度說起中國的高考,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雖然現在全國有1000多所本科大學,但考生的數量太多,想考上一所本科大學絕非容易事,而且有幾個省份的學生參加高考,難度尤其大,河南省的考生們就是一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