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地鐵1號線海泊橋站至水清溝站區間左線全部貫通

2020-12-26 全球起重機械網

 

12 月 8日,隨著「啟航號」TBM 巨大刀盤破壁而出,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青島地鐵1號線海泊橋站至水清溝站區間左線全部貫通。

本版照片均由新時報記者郭堯 攝

「『穿山甲』首戰告捷!」12月8日,隨著「啟航號」TBM(硬巖隧道掘進機)巨大刀盤破壁而出,由中國鐵建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青島地鐵1號線海泊橋站至水清溝站區間左線貫通,標誌著穿越國內最密集破碎帶地鐵TBM隧道和全國首條連續運輸系統地鐵TBM隧道順利貫通,這也意味著距離青島地鐵1號線通車更近一步。

濟南時報·新時報記者了解到,這是中鐵十四局集團在地鐵建設中首次採用TBM這種硬巖隧道掘進機,並且在首次「出徵」中攻克了各種技術難題,保證了順利貫通,也為國內其他城市的地鐵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首次「出徵」:

遇「石頭和雞蛋混雜」的複雜地質

青島地鐵1號線為連接青島西海岸新區、市南、市北、李滄和城陽5個中心城區的南北向骨幹線路,線路起於西海岸新區峨眉山路站,止於城陽區東郭莊站,穿越膠州灣,全長60公裡,是目前全國最長的跨海地鐵,也是青島市地鐵建設史上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條。

該項目總工程師康永煒表示,由中鐵十四局施工的地鐵區間隧道穿越主城區,位於青島市市北區主幹道人民路下方,地面交通繁忙,居民、商戶密集,地下管線複雜,此次貫通的區間隧道地層主要為硬度高達100多兆帕的微風化花崗巖,同時夾雜著77條富水砂礫的破碎帶,如同「石頭和雞蛋混雜」,是國內同類型隧道中軟硬轉換最頻繁、地質強度對比最大的工程之一。

2016年,中鐵十四局中標青島地鐵1號線,包含2站3區間,區間線路全長約3.3公裡。由於青島市區全部坐落於各類花崗巖之上,「徵戰」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盾構機在這裡也一籌莫展,而傳統鑽爆法不僅施工速度慢,且地面擾動感明顯,安全隱患大。當時,建設者們找到了最優解決方案:TBM施工,安全且施工速度可達鑽爆法的10倍。

相比盾構機,TBM施工對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要求更高,中鐵十四局儘管在盾構領域積累了專業優勢並成功培育了大盾構品牌,但在TBM施工方面卻一直處於空白。當時,這些難題都考驗著建設者們。

「嘗鮮」TBM:

3.3公裡內穿越了77條破碎帶

TBM是硬巖隧道掘進機的簡稱,和盾構機都是穿越巖層的「能手」。在國內,人們通常將適用於硬巖地層的隧道掘進機叫TBM,而適用於軟土的叫盾構機。新時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是中鐵十四局集團在地鐵建設中首次「嘗鮮」使用硬巖隧道掘進機,3.3公裡內穿越了77條破碎帶。

2016年,「啟航號」開始「出徵」。項目TBM負責人宮斌說,首臺TBM取名「啟航號」,寓意向著星辰大海,揚帆啟航。「啟航號」TBM總長165米,開挖直徑6.3米,刀盤重達90多噸,安裝滾刀 41把。「TBM的組裝工作在海泊橋暗挖車站內進行,施工空間小、交叉作業多、安全風險大,不亞於『在螺螄殼裡做道場』。」

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魏清武介紹,破碎帶是TBM施工的天敵,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帶來地面塌陷、卡機、地面建築物傾斜、管線損壞等嚴重事故,施工難度係數極高。該區間隧道埋深大,地層主要為微風化花崗巖,最大硬度高達100多兆帕,是鋼筋混凝土強度的兩倍,刀具極易磨損。因此,掘進過程中如何減少刀盤保養時間,降低換刀頻率,實現在高抗壓強度硬巖中持續快速掘進,是工程的重點,更是難點。

為了控制好TBM在掘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建設團隊先後組織多次專家論證會,結合青島地鐵特有的地質狀況,對TBM的配置、選型、掘進參數等一一進行分析論證,並就掘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刀盤卡死、主軸承損壞等情況制定了嚴密的應對措施,有針對性地對掘進參數、泥漿比重及同步注漿等進行調整和改進,不斷優化TBM施工工藝,克服了高強度硬巖施工難題。

在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政處服務和監管下,在青島市地鐵公司和中國鐵建總部的大力支持下,施工團隊創新採取優化刀盤參數、超前地質監測、破碎帶注漿處理、「遠程監控系統」等多項舉措,嚴格控制掘進參數、吹填碎石、壁後注漿,成功攻克混雜地質難題,實現「零沉降」下穿立交橋。

渣土運輸「升級」:

日進尺31.5米破了國內紀錄

對於地鐵建設來說,渣土運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制約TBM掘進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據統計,TBM掘進過程中高峰期每天產生約1960立方米渣土,傳統地鐵建設使用的礦車作業循環平均45分鐘以上,建設全程共需約2萬次危險吊裝作業,效率低、風險大,設備損耗大。「如果使用傳統的電瓶車運輸,從渣土裝車,再運送至隧道口吊裝出地面,單次作業循環至少45分鐘以上,而全程共需約2萬次危險吊裝作業。」面對這一難題,魏清武和他的團隊創新採用了「連續皮帶機+水平儲帶倉+垂直皮帶機+旋轉型布料皮帶機」出渣系統。

這在國內TBM地鐵隧道施工領域尚屬首次使用。新時報記者了解到,這套出渣系統在安全方面摒棄了垂直提渣和洞內機械水平運輸的安全風險,較傳統的礦車出渣減少了近2萬次的渣土提升和1萬次的機械水平運輸,綜合工效提高了近3倍。中鐵十四局也因此創造了日進尺31.5米的最好成績,這也是國內地鐵施工遠距離TBM日掘進的最高紀錄。

「在TBM掘進的最初一段時間,設備廠家派工程師到現場指導操作,後備梯隊就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把這個『新夥計』吃懂弄透。」宮斌說,現在這批技術人員都成了盾構和TBM施工的「雙料大咖」。TBM現場技術主管謝新華介紹,「有了青島地鐵施工經驗的累積,未來再遇到採用土壓平衡盾構機進行硬巖掘進施工時,便可將盾構機、TBM的施工經驗有效結合,對盾構機掘進施工進行優化,提高施工效率。這也將為山東省內其他城市的地鐵建設提供技術經驗支持。」

(新時報記者柴穎穎 通訊員胡琦)

【相關新聞】

濟南地鐵2號線月底前具備通車條件

10月8日,濟南地鐵2號線地質條件最為複雜、盾構施工難度最大的寶長區間順利貫通,2號線全線實現洞通,距離通車目標更近一步。

當時,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種記鑫表示,濟南地鐵2號線寶長區間右線經過372個日夜的「攻堅戰」順利洞通。根據計劃,10月底實現全線軌通、11月10日前全線電通、11月20日前後進行全線行車調試,確保2號線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地鐵2號線通車後,濟南市軌道交通線網將形成「一橫兩縱」的「H」形運營格局。濟南地鐵2號線可與1號線在王府莊站平行換乘、與3號線在八澗堡站實現「L」形換乘,對加強東西城區聯繫、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具有重要意義。

一般來說,地鐵通車以後還需要進行系統聯調後的非載客運行,即試運行,試運行一般是3個月時間。這是從建設階段過渡到載客運營階段必須經歷的一個中間環節,其間不面向市民售票。試運行結束之後,地鐵進入初期運營階段,也就是正式運營前所從事的載客運營活動。從這時起,市民就可以購票乘坐地鐵了。如果2號線今年年底能夠順利通車進入試運行階段,那麼在明年3月底或4月初,市民或許就可以購票乘坐地鐵2號線了。

(新時報記者柴穎穎)

相關焦點

  • 國內最長跨海地鐵海泊橋站至水清溝站左線貫通
    12月8日,隨著「啟航號」TBM(硬巖隧道掘進機)刀盤破壁而出,由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青島地鐵1號線海泊橋站至水清溝站區間左線全部貫通。青島地鐵1號線為連接市內5個中心城區的南北向骨幹線路,穿越膠州灣,全長60公裡,是目前全國最長的跨海地鐵。海泊橋站至水清溝站區間左線隧道全長3.3公裡,穿越青島主城區,所處地層為硬度高達100多兆帕的微風化花崗巖,同時夾雜著77條富水砂礫破碎帶,是國內同類型隧道中軟硬轉換最頻繁、地質強度對比最大的工程之一。
  • 青島地鐵1號線海泊橋站至水清溝站區間左線貫通
    中國山東網12月8日訊 12月8日,隨著「啟航號」TBM(硬巖隧道掘進機)巨大刀盤破壁而出,由中國鐵建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青島地鐵1號線海泊橋站至水清溝站區間左線全部貫通,標誌著穿越國內最密集破碎帶地鐵TBM隧道和全國首條連續皮帶運輸系統地鐵TBM隧道順利貫通
  • 國內最長跨海地鐵!青島地鐵1號線海泊橋至水清溝站貫通
    洞通現場12月8日,隨著「啟航號」TBM(硬巖隧道掘進機)的巨大刀盤破壁而出,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青島地鐵1號線海泊橋站至水清溝站區間左線貫通,標誌著穿越國內最長跨海地鐵硬巖隧道掘進順利貫通。根據施工計劃,青島地鐵1號線將於2021年3月實現全線洞通。青島地鐵1號線為連接青島西海岸新區、市南、市北、李滄和城陽五個中心城區的南北向骨幹線路,線路起於西海岸新區峨眉山路站,止於城陽區東郭莊站,穿越膠州灣,全長60公裡,是目前全國最長的跨海地鐵,也是青島市地鐵建設史上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條。
  • 青島這些在建地鐵新進展來啦!涉及1號線、4號線、6號線……
    2021年1月6日青島地鐵6號線首臺盾構順利始發標誌著地鐵6號線工程取得階段性進展青島地鐵
  • 青島地鐵1、2、4、8號線最新通車時間!附...
    青島地鐵1、2、4、8號線最新通車時間!附送換乘攻略》好消息青島地鐵1、2、4、8號線有了最新進展8號線2020年下半年北段通車資料圖8月18日,地鐵8號線全線首臺雙護盾TBM在閆南區間(閆家山站至南昌路北站區間)順利始發。
  • 青島地鐵4號線兩區間同日貫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龍怡1月18日,隨著最後一次爆破的結束,由中鐵二十五局承建、中諮管理和青島高園聯合體監管的青島地鐵4號線四七、遼董兩區間在同一天順利貫通。這是4號線首次一次性貫通兩個區間的工區。新年伊始,4號線建設紮實推進,接連取得一系列節點勝利。
  • 青島地鐵4號線兩區間同日貫通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8日訊1月18日,隨著最後一次爆破的結束,由中鐵二十五局承建、中諮管理和青島高園聯合體監管的青島地鐵4號線四七、遼董兩區間在同一天順利貫通。這是4號線首次一次性貫通兩個區間的工區。新年伊始,4號線建設紮實推進,接連取得一系列節點勝利。
  • 青島地鐵2號線年底全線貫通!還有8號線、1號線、4號線的消息…
    地鐵2號線5月軌通、6月電通、年底實現全線貫通!還有8號線、1號線、4號線……2號線西段要在今年5月份實現軌通,6月底實現電通,10月份完成設備安裝及調試,12月底實現全線貫通。目前,臺東站主體結構完成近半,泰山路站、利津路站供電、機電、裝修、弱電等施工已經基本完成。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共設置22座車站,線路起自市北區泰山路站,終至李滄區李村公園站,為東岸城區西南—東北向的骨幹線路。
  • 青島地鐵1號線兩區間通過重大風險源實現雙貫通
    半島網6月24日訊青島地鐵1號線再傳喜訊,6月20日、21日,1號線小北區間(小村莊站至北嶺站)、勝安區間(勝利橋站至安順車輛段區間)順利通過重大風險源實現雙貫通。6月20日23時40分,小北區間右線順利貫通,實現該區間雙線貫通。
  • 無錫地鐵4號線再傳好消息,體育中心至夏家邊站區間實現雙線貫通
    4月28日,中鐵一局承建的無錫地鐵4號線5標體育中心站至夏家邊站區間雙線實現順利貫通。體育中心站至夏家邊站盾構區間雙線全長共約1345.1米,其重大風險點涉及下穿丁昌橋和含翠橋,盾構掘進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對周邊構築物造成嚴重影響,特別是含翠橋箱涵底板與地面高差約7.15米,盾構覆土埋深約3.2米(含底板厚度)。
  • 地鐵12號線同樂站與新安公園站區間提前實現雙線貫通!
    地鐵12號線同樂站與新安公園站區間提前實現雙線貫通!「騏驥二號」盾構機從深圳地鐵12號線同樂站接收端頭破壁而出,標誌著同樂站至新安公園站盾構區間比原計劃提前五個月順利雙線貫通目標,也標誌著該區間成為全線第三個實現雙線貫通的盾構區間。
  • 青島地鐵4號線首個礦山法施工區間雙線貫通
    5月28日,記者從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隨著遼陽東路站的封堵牆破除完成,青島地鐵4號線勁松七路站-遼陽東路站區間雙線隧道順利貫通,這是青島地鐵4號線首個礦山法貫通的區間。青島市地鐵4號線勁松七路站-遼陽東路站區間全長1023.4米,沿遼陽東路下部敷設,下穿海爾立交橋,線路及兩側分布有輸水、汙水、雨水、熱力、通信、天然氣等管線,對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遼陽東路車站是青島地鐵2號線既有運營線路,施工時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
  • 紹興地鐵1號線項目笛~金盾構區間右線貫通
    12月15日,隨著「八局48號」盾構機刀盤緩緩出洞,由中建八局軌道公司承建的紹興地鐵1號線笛揚路站~金柯橋大道站盾構區間右線順利貫通。笛~金區間右線盾構機於今年11月3日在金柯橋大道站始發,歷時40餘天,最終在笛揚路站完成接收;區間全長443.053m,共369環,採用盾構法施工;區間側穿群賢橋後沿群賢路敷設,呈東西向設置,在明珠文化廣場側穿人行棧橋,並下穿箱涵後側穿日新橋。
  • 青島地鐵4號線突破I級風險源,勁松三路站—勁松四路站區間右線
    9月28日,青島地鐵4號線勁松三路站—勁松四路站區間右小裡程順利貫通。該區間採取礦山法開挖作業,全長500餘米,雙線雙洞。自開工至今,已順利實現左線大裡程、右線小裡程貫通,實現區間開挖的階段性勝利。剩餘開挖工作也將在2020年年底前全部結束,實現勁松三路站—勁松四路站段區間洞通。該區間雖僅有500餘米,但卻面臨4號線最薄弱地質和最大風險源。區間全部位於強風化巖中,且拱部上含富水砂層,地質風險大;區間下穿破碎帶4條、暗渠1條、過街通道1條,穿越的地上重要構築物多,管線複雜,環境風險大。
  • 地鐵16號線回龍區間左線隧道貫通
    深圳地鐵16號線回龍區間左線隧道貫通。龍崗融媒首席記者 張祥 攝 本報訊 (龍崗融媒首席記者 張祥 通訊員 劉虹) 5月13日,深圳地鐵16號線回龍埔站-龍崗汽車站站區間左線隧道貫通,東縱站-新屋站區間右線盾構始發,兩大重要工程節點目標順利實現,有力掀起全線盾構施工熱潮。
  • 青島地鐵2號線增設3個站點,輪渡站、小港站、青島港站…今年開建!
    據介紹,青島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調整方案(輪渡站至泰山路站段)起於市南區輪渡站,止於市北區泰山路站(在建),線路長約3.87km,計劃於2019年開工建設,車站3座,均為地下站。根據《青島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調整(2015年)》,在輪渡站預留過海至西海岸新區的延伸條件,同時泰山路站為原2號線一期工程起點站。
  • 福州地鐵5號線「當歡區間」單線貫通
    經過140天奮力掘進,近日,福州地鐵5號線當埔路站至歡樂谷站盾構區間(簡稱「當歡區間」)左線單線貫通,比原計劃提前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盾構機的轉場,以及區間右線二次始發準備工作。8日下午,記者看到,當埔路站施工現場火花四濺,工人在盾構機頂部進行吊耳焊接及盾構機解體作業,為盾構機吊裝轉場作準備。地鐵5號線2標4工區業主代表莊萬龍告訴記者,「當歡區間」左線全長976.5米,包括下穿三環快速路、池塘(規劃義序河)、竹欖村廠房及大量民房,沿線風險點較多。
  • 廈門地鐵6號線馬鑾灣片區段跨海隧道貫通
    13日9時30分,廈門地鐵6號線集美島站至西濱路口站跨海盾構區間雙線貫通,標誌著馬鑾灣片區段7600米跨海隧道的掘進任務已全部完成。 地鐵6號線馬鑾中心站至集美島站區間(簡稱「馬集區間」)及集美島站至西濱路口站區間(簡稱「集西區間」)隧道全長約7600米,4次下穿馬鑾灣海域,於2018年12月開始掘進,其中馬集區間隧道已於去年8月2日雙線貫通。 施工單位介紹,馬鑾灣片區跨海隧道施工難度大。
  • 地鐵4號線昌內區間右線隧道貫通!全部採用隧道掘進機施工
    3月30日,隨著刀盤緩緩碾碎最後一層巖石,TBM隧道掘進機在隧道中破壁而出,青島地鐵4號線03工區昌內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這也是青島地鐵4號線復工復產後首個貫通的TBM區間。青島地鐵4號線昌內區間右線全長1102.5米,管片拼裝735環。
  • 深圳地鐵16號線回龍區間左線隧道貫通
    5月13日,深圳地鐵16號線回龍埔站-龍崗汽車站站區間左線隧道貫通,東縱站-新屋站區間右線盾構始發,兩大重要工程節點目標順利實現,有力掀起全線盾構施工熱潮。當天11時,在眾多參建者見證下,「領航號」盾構機在龍崗汽車站破土而出,標誌著回龍埔站-龍崗汽車站站左線盾構區間順利貫通,也標誌著深圳地鐵16號線首個千米級盾構區間如期實現貫通目標。據了解,回龍區間由中鐵16局承建,位於龍崗區,沿龍平西路主幹道下方東-西向敷設,總長1054米,線路覆土厚度約4.9-9米,呈「人」字坡走勢。此次貫通的左線區間是全線第三個貫通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