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之難,難於上青天——古時洞房花燭夜前的那些「徵途漫漫」

2021-01-08 網易

  當下社會的年輕人迫於生活中的各種壓力。作為人生四大幸事之一的「洞房花燭夜」,也早已他們熱烈爭論的話題,感慨真是太難了。

  

  客觀上的結婚難比如:情侶間的情意綿綿最終被金錢毀於一旦,婚禮前的各種準備最終被彼此間無理的要求搞得精疲力盡。主觀上的就更不用提了,一見鍾情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升級到「談婚色變」,甚至有不少人還會幻想,下輩子投胎轉世到古代,隨便娶個媳婦好好過日子得了。那古人結婚真的就像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嗎?

  古代儒家社會,很少自由戀愛,因為在保守的主流價值觀下,更多的婚姻對當事人來說,都是被動接受的「包辦婚姻」,感覺還挺省事的啊。可事情遠遠沒你想的這麼簡單哦!

  

《孟子·滕文公下》云:「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早在先秦時期《禮記》中記載,就早已規定婚禮程序的六個步驟,稱為婚姻六禮,按照順序分別是: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下面我們具體說說這六個程序,感受下古時結婚時的場景。

  

《禮記·昏禮》上載∶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

納彩

  納彩,古代結婚六禮中第一禮,即納其採擇之禮於女家也。現在用通俗的話講就是今天的求婚。一般分為兩步,先提親,後納彩。

  

  可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人的提親是不需要情侶雙方出面的,有媒婆和家人就夠了。媒人到了女方家裡之後,要先介紹一下男方個人的概況和家裡的基本情況。這時就該是媒婆的主場了,媒婆的三寸不爛之舌,自是要吹捧一番,什麼「唇紅齒白、風度翩翩,高大威猛、儀表不凡、貌似潘安」所有能誇人的詞全都整上了。

  此時的男方現在已經不是原來的自己了,已是家中良田千頃,房屋萬間,富甲一方的少爺了。

  《笑林廣記》裡有這樣一個段子:說的是古時候有一個窮小子,天天為生計發愁,更別說結婚了。鄰居開玩笑說:「你只要找個媒婆說道說道就好了。」窮人不解的問:「難道媒婆有什麼發財良方能讓我飛黃騰達嗎?」鄰居笑著說:「無論多窮的人,經過媒婆的巧嘴一誇那就真的發跡了。」

  

  媒婆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啊!媒婆提親成功後,男方的家人就要準備 禮物正式去女方家納彩了。納彩的「彩」和今天的彩禮的意思差不多,但不算是正式的彩禮,僅僅算是一份見面禮。正式的彩禮將要在結婚的第四道程序「納徵」中具體介紹。

  

《儀禮·士昏禮》云:「昏禮,下達納彩用雁。」

  古時的見面禮通常用「活雁」作為提親時的禮物,那為什麼不其它的東西代替呢?其實這樣也是暗含古人對婚後生活的一種追求吧!主要有這樣兩種說法。

  

順陰陽 因為雁是一種候鳥,「木落南翔,冰泮(pàn)北徂(cú)」。一種順乎陰陽的動物,同樣婚姻也是陰陽的結合。納彩用雁,取其順乎陰陽往來有序之意。忠貞,不再偶 另外一說法就是雁的一生只配偶一次,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古時用雁多取此意,用來暗示男女雙方要對婚姻忠貞,不得背叛彼此。 《禮記·曲禮上》云:「凡摯,天子鬯,諸侯圭,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摯匹。

  在周朝以前,見面禮也是分為不同的等級,但凡是見面的禮品,天子用美酒,諸侯用玉,卿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雞,平民百姓只能用鴨子。但是婚姻畢竟是一件大事,男方家自會非常重視,所以一般的士民也會假借士大夫之禮而用之,故遂為統摯雁禮之!

  問名

  問名,古代結婚六禮中第二禮。男方在行納採之禮後,會再次託媒人去女方家詢問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

  

《禮記·方氏注》云:"問名者,問女生之母氏也。」
《儀禮·士昏禮》云:」鄭玄註:「問名者,將歸卜其吉兇。」賈公彥疏:「問名者,問女之姓氏。」

  此時就有人會問了,不就是問個名字嗎,問問周邊的人不就得了,還需要特意搞這麼一道手續嗎?確實在東漢魏晉之際,受當時戰亂環境的影響,人多倉促成婚,六禮不備,問名之禮也就自然未行了。

  

  問名庚帖

  

杜佑《通典》曰:「自東漢魏晉以來,時或艱虞,歲遇良吉,急於嫁娶,……六禮悉舍。」

  但是到了隋唐後,官僚富商階層中「六禮」已逐漸盛行起來。由於自家的女子未曾出閣,所以關於女子們所有的一切就像是一個謎一樣,當然其中也是包含女子的名字。為了保密,即便是在家,父母也只是呼喚其小名。

  不過我認為「問名」的重點還是在問女方的「生辰八字」。在古代,人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婚姻這種大事肯定是慎之又慎。

  男方從女方家取回庚帖後,趕緊要找個遠近聞名的佔卜術士,給合合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匹配,能否成婚。實際上直到現在,有些長輩那裡還留存有這樣的遺風,聽說自己的孩子有對象了,就會說:「問問她(他)的生辰是多少,找個人給好好算算,看看合不合適。」

  

  後來的「問名」不再局限於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逐漸擴展到「你是幹什麼的」,「家裡的長輩是幹什麼的」,「家境怎麼樣」,「長得怎麼樣」,「身體是否健康」等多方面的來了解。

  當然,既然去未來丈母娘家問未來媳婦的情況,肯定是不能讓媒婆空手去的,也是要帶禮物的。想想也是,就是問個路,不還得說個客氣話嘛!不然人家憑什麼告訴你呢?

  

《儀禮·士昏禮》:「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

  一般還是用「雁」作禮物。不過在我國的廣東海南及西南少數民族,常用檳榔作為問名攜帶的禮物。

  納吉

《禮記·方氏注》也說:「納吉者,得吉卜而納之也。」.
《儀禮》說:「納吉: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於是定。」

  納吉,古代結婚六禮之第三禮。男家行過納採、問名禮後,卜問吉兇。卜得吉兆後,男家備禮通知女家,於是雙方決定締結婚姻,古代稱為「訂盟」,現在稱為「訂婚」。

  納吉就是正式定約,你家女兒可以成為我們家的人了。所以行禮時也須有禮物,作為定婚事的信物。

  

《儀記·士婚禮》:「納吉用雁,如納採禮。」

  古代一般還是用「雁」這種動物作為訂婚禮。帶了後代婚禮,此時多用戒指、首飾、彩綢、禮餅、禮香、禮燭,或用羊、豬,稱為送定、過定、定聘、過小禮。送定禮後,婚約已成,然後進入納徵的儀式。

  

  不過古今六禮,殊不一致;自上古至清末,部分的或存或廢,歷代都有變更。

  宋時的納吉為送定禮。吳自牧《夢粱錄·嫁娶》載:「既已插釵,則伐柯人通好議定禮往女家報定。若豐厚之家,以珠翠首飾金器銷金裙及緞匹茶餅,加以雙羊牽送,以金瓶酒四樽,或八樽,裝以大花銀方勝,紅綠銷金酒衣,簇蓋酒上,或以羅帛貼套花為酒衣。

  酒擔以紅彩繳之,男家用銷金色紙四幅為三啟,一禮物狀,其兩封名曰雙緘,仍以紅綠銷金書袋盛之。或以羅帛貼套五男二女綠盝盛禮書為頭合。

  共輳十合或八合,其女氏即於當日備回定禮物,以紫羅及顏色緞匹珠翠須掠皂羅巾緞金玉帕,環七寶巾環篋帕鞋襪女工答之。」這是宋時之俗。

  現代世俗婚娶,也有混淆納吉為催妝的,例如:山東即墨迎娶有期,即備辦布帛衣料,金銀首飾,致送女家,告以吉期,俗謂之「催妝」,女家得訊,即備辦嫁妝,屆時交男家人伕抬去,俗稱「抬嫁妝。」

  納徵

  納徵,古代結婚六禮之第四禮。簡而言之,就是下聘禮(彩禮)的意思,也就是說,經此儀禮婚約完全成立。

  

《禮記·士昏禮》孔穎達疏:「納徵者,納聘財也。徵,成也。先納聘財而後婚成。」

  那古代人的彩禮都送些什麼呢?按照古制,彩禮主要有三類,「玄纁(xūn)」、「束帛」、「儷皮」。

  

《儀禮·士昏禮》:「納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納吉禮。」
玄纁 玄、纁皆為華夏文化中的色彩名稱,黑中揚赤即為「玄」,黃而兼赤為「纁」。一般指黑色和淺紅色的禮服。

  周人認為天為玄色,就是尊貴的黑色,地為纁色,就是淺紅色,所以《儀禮.士婚禮》中記載:周代婚禮服是"玄纁之色"、"天地之色",即為上身純黑色,下身淺紅色,黑色為主,紅色為輔,這種顏色表達的是對天地的最高敬意。男女結婚的時候,男子頭戴爵弁、身穿玄端禮服,體現男人的頂天立地,女子身穿玄色純衣纁袡禮服,體現女人的端莊大氣。

  

束帛 「束」為量詞, 絲織的總稱為「帛」;計算布帛的量詞通常有:丈、端、兩、匹、束。二丈為一端,兩端稱為一兩,也叫一匹,十端為一束,帛十端就稱之為「束帛」。 在《儀禮·士昏禮》所用「玄纁束帛」以二丈為一端,帛幅寬二尺二寸。漢代的一丈大概相當於今天兩米左右,一端四米,所以以現在的計量來計算的話,要送去40米左右的絲綢布匹。儷皮 成雙的鹿皮。儷者,兩也。兩是偶數之始,因有象徵好事成雙的寓意,所以夫婦又稱「伉儷」。以「儷皮」作為訂婚時必備的禮物,作為一種習俗也就被長期保存了下來。

  總體看來,送的這些彩禮基本上都是結婚過日子的居家用品,而且都是貴族或當時混的比較有地位的人家才能享受的物品。

  

  當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恰恰表現出那時的物資方面也是比較匱乏的。就是在建國初期人們金婚送的彩禮也基本都是什麼暖瓶、水盆、床單被罩之類的居家用品,條件好一點的會送當時的「三轉一響」——三轉:縫紉機、自行車、手錶;一響就是收音機。

  到了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富裕起來,各樣的生活物資豐富,啥都不缺,就缺錢。所以結婚大家都該送錢了。當然古代也是這樣,最初送皮帛禦寒之料,後來就主送真金白銀了。主人又稱「聘金」或「納幣」。

  

《晉書·志十一》:「太康八年,有司奏:婚禮納徵,大婚用玄纁束帛,加珪,馬二駟。王侯玄纁束帛,加璧,乘馬。大夫用玄纁束帛,加羊。」

請期

  請期,古代結婚六禮之第五禮。男方通過佔卜選定婚期,為表尊重,派使者到女方,請求指定婚期,女方謙遜,表示由男方決定,男方遂將卜定的吉日告訴女方。

  

《儀禮·士昏禮》:「請期用雁,主人辭,賓許告期,如納徵禮。」

  請期儀式歷代相同,即男方派使者去女方請期,送禮,然後致辭,說明所定婚期,女方表示接受,最後使者返回復命。

  到了清代,請期多稱通信,即男方用紅箋,將過禮日、迎娶日等有關事項一一寫明,由媒人或親自送到女方,並與女方商議婚禮事宜。當然請期也是要送禮的,一般還是用雁。哈哈,納彩用雁,問名用雁,納吉用雁,請期也用雁,這大雁招誰惹誰了。

  俗話說「典當勿催熟,女子勿催嫁」。婚姻大事,嫁娶的日子是最關鍵的,一定要擇吉避兇。

  
親迎

  親迎,古代結婚六禮之第六禮。又叫「迎娶」、「娶媳婦」。

  走過了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五個流程,終於到了洞房花燭夜前的最後一哆嗦了,親迎這一過程也是古今婚姻嫁娶中最繁瑣的儀式,是整個過程的高潮時期。

  

《詩經·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

  親迎禮始於周代,女王成婚時也曾親迎於渭水。此禮歷代沿襲,為婚禮的開端。周代儀式隆重而繁雜,多在晚上迎親。迎娶前,父親向兒子新郎敬酒,新娘穿禮服,乘墨車,從車隨往,使者持炬火居前照道,女家父母在宗廟設酒席,並在門外迎接。新郎捧雁揖讓升堂,行叩拜禮,下堂駕新婦坐的車。

  新婦隨出,父母訓誡畢,施衿結悅,新郎援引新娘上車,駕車讓輪子轉了三圈後,就交與車夫駕馭,新郎先行,在家門口等候。新婦到後,新郎作揖,然後共同進食,飲交杯酒成婚。

  周以後,歷代均有親迎之禮,其具體儀式則因地區,民族而異。迎娶一般用車,馬或轎,南方有用船者。北朝親迎中有催妝之俗,有夫家百餘人挾車,俱呼「新婦催出來」,其聲不絕,登車乃止,並結青廬行交拜禮之載。

  

  唐代迎新婦,要以粟三升填臼,用席一張蓋井,果三斤塞窗,箭三支置戶上。新娘上車,新郎騎馬繞車三匝。新婦入門,舅姑以下皆從便門出,再從正門入,新婦入門,先拜豬欄,灶頭,再夫婦並拜或共同結鏡鈕。

  宋代其儀式更加繁複,有掛帳,催妝,起擔子,撒谷豆,踏席,跨鞍,牽紅,坐富貴,撒帳,飲交杯酒等俗,親迎拜堂、入洞房後,婚禮告成。

  但是不管怎麼變化,親迎的重點無非就是家庭關係的確認,還有就是親朋好友對新人們的祝願。

  六禮已畢,意味著已完成了成妻之禮。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腦袋有點大了,這也太麻煩了吧!這一切的一切只為在合適的時間選擇最對的人終其一生。

  「結婚之難,難於上青天」,古代結婚這「徵途漫漫」真是著實不易啊,所以,無論古今結婚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之一,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最後祝願:未結婚的單身男女都是如願找到自己終其一生的另一半。已婚的男女「餘生且行且珍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長徵手記】若爾蓋草原:過草地之難,難於上青天!
    詩人李白有云:「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人煙稀少的地方,往往意味著道路阻絕,難以行走。
  • 李白: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他的求官之路更難
    「噫噓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詩仙」李白用他浪漫主義的想像和無人能及的藝術誇張手法,描述了對我國無比壯麗,氣勢磅礴的大好河山的熱愛,以及對朋友的關心和牽掛,令人無限感動。還有李白筆下那份縹緲的仙氣也是千古縈繞於心。
  • 走進雄關漫道劍門關,體會蜀道難於上青天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對於蜀道發出的感嘆與感慨。蜀道,是連接長安與成都之間的道路。在陝西與四川之間隔著一座巨大的山脈,秦嶺。從成都到長安去,就必須翻越秦嶺。而秦嶺中的大部分道路都屬於四川,所以就有了蜀道之稱。蜀道從成都以南開始,到四川的廣元以北結束,長度大約在450公裡左右,折合下來大約有千裡之遙。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的劍門關,就坐落在這條路上。
  • 雙色球128期開獎結果,7個幸運號碼並不幸運,中獎難難於上青天
    雙色球128期開獎結果,7個幸運號碼並不幸運,中獎難難於上青天。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雙色球128期的開獎結果,這一次又出現了哪7個幸運數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上圖是雙色球128期開獎直播時的截圖。本期雙色球開出的紅色中獎號碼是:08、10、15、16、23、26,開出的藍色中獎號碼是:10。其中紅色號碼奇偶比2:4,三區比為2:2:2,小號區、中號區、大號區各出現2個號碼,這已經是連續三期三區比相同了,看到號碼均勻地分布在三個區位,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能猜對呢?
  • 李白在文中三次提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究竟蜀道之路有多艱辛
    蜀道難 [1]噫籲嚱 [2] ,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 [3] ,開國何茫然 [4] !爾來四萬八千歲 [5] ,不與秦塞通人煙 [6]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11] ,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12]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13] ,猿猱欲度愁攀援 [14] 。青泥何盤盤 [15] ,百步九折縈巖巒 [16] 。捫參歷井仰脅息 [17] ,以手撫膺坐長嘆 [18] 。問君西遊何時還 [19] ?畏途巉巖不可攀 [20] 。但見悲鳥號古木 [21] ,雄飛雌從繞林間 [22] 。
  • 是什麼讓除甲醛工作不再「難於上青天」?真的是解決了一大難題
    如果確實有的話,也能夠對此很理解,因為甲醛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小東西實在是讓我們捉摸不定,如果你不關注它,那麼它會時時刻刻陪伴在你的身邊傷害著你的身體健康,如果你要消滅它,那麼它則會躲藏在難以發現的隱蔽處,讓我們感覺到除甲醛工作「難於上青天」,真的就沒有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嗎?今天,小編就與大家一同聊聊這方面的話題,看看是什麼因素導致除甲醛工作如此艱難以及能解決這一問題的好辦法。
  • 用友YonBIP讓商業創新不再難於上「青天」
    即便商業創新如此難,企業依然在積極擁抱商業創新。因為只有進行商業創新,企業才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否則將被時代拋棄。 翻越三座大山後,才有可能抵達創新的「青山」 企業商業創新難,難於上青天。在用友看來,企業要想完成商業創新,需翻越三座大山後,才有可能抵達創新的「青山」。
  • 關關難過關關過,夜夜難熬夜夜熬,青島中考難,難於上青天
    「青島中考難,難於上青天」,這是很多人對青島中考的感慨。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那還要從青島奇葩的中考錄取率說起。 近幾年大學迅速擴張,專科變本科、學院變大學,大學教育門檻大幅降低,更多高中生有了上大學的機會,但是這種機會留給青島中學生的還是少得可憐。
  • 古時新官上任的士子,在上任的路途中,到底會遇到哪些坎坷波折?
    對古人來說,人生本因有四大大喜事,分別是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在長達幾千裡的漫漫路途中,山窮水惡或許憑藉著毅力,憑藉這自身的本事和他人的幫助很快就能解決,即使面對"行路難
  • 堯帝告訴你為什麼新婚之夜叫「洞房花燭夜」
    北周瘐信有「三和詠舞詩」詩曰:「洞房花燭明,舞餘雙燕輕。」唐朝詩人宋慶餘在《近試張水部》詩中寫道:「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北宋的著名學者汪洙,更是在《神童詩·四喜》寫出了「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佳句。可見,洞房的美稱由來已久。那為什麼古代人這麼看重「洞房」呢?在古代,鮮衣怒馬的少年郎與對鏡貼花黃的懷春少女之間,總是有著無數纏綿悱惻的故事。
  • 人過四十,鍛鍊難於上青天
    因為每天屁股坐不住,除了睡覺就是在運動,想胖都難。 漸漸的,人到了四十歲,情況發生大轉折。 不知不覺,肚子越來越鼓,腰越來越粗了。以前一口氣上五樓,現在五口氣,才上去二樓。 要說吃吧,也沒有比年輕時多吃多少,老婆說肚子都是喝啤酒喝出來的,我不認同,我年輕時啤酒可比現在喝得多多了。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不到劍門關你永遠不知道這句話的含義
    前幾個月,才有時間專程去了劍門關,一了心願。從南門進入一直都是一路上山,適合那些精力充沛,時間充裕的人們。 無論您走到哪裡,要想把關樓、棧道和鳥道都遊覽一遍的話,都需要對一些景點進行取捨。 但是您從南門入「下關塔」是走下坡非常節省體力。 據說做生意人不會走這條路,他們一般會走「上關塔」。
  • 「洞房花燭夜」是怎麼來的
    出品 | 趙氏宗親(ID:zhaoshizongqin)編輯 | 趙英雄人們把結婚仍然稱為「入洞房」,儘管人類從洞穴式居住過渡到今天的高樓大廈,但入洞房這一名詞至今仍未改變,從來沒見過誰把「入洞房」改為「入樓房」。那大家知道鬧洞房的由來嗎?「洞房」和「洞房花燭夜」古語有云:久旱逢時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說的是中國古代的四大喜事。
  • 飛花令,含有青天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唐·李白《贈溧陽宋少府陟》但得青天不下雨,上無蒼蠅下無鼠。——唐·王建《簇蠶辭》青天如海水,碧月如珠圓。——唐·白居易《截樹》築城依白帝,轉粟上青天。——唐·杜甫《西山三首》閒上鬱蕭臺上看,空歌來自始青天。——宋·范成大《步虛詞》北方逆氣汙青天,劍龍夜叫將軍閒。
  • 湖人總冠軍穩了,熱火想翻盤難於上青天了
    那些說裁判幫助熱火的球迷又該怎麼說呢?這一點咱要承認,在一些犯規的吹罰上,的確有點看不明白。兩隊在最後時刻才分出勝負,只能說熱火這支球隊非常頑強。而湖人第四節命中率不高,如果那麼多空位三分機會投中一半,比賽也不至於打得這麼艱難。最後還是恭喜湖人3比1領先熱火,今年的總冠軍估計是穩了,熱火想翻盤難於上青天了。
  • 「難於上青天」!高中生公認最難背的4篇文言文,第4篇考試最易錯
    感嘆歸感嘆,為了避開語文老師可怕的眼神,為了世界祥和安寧,同學們還是一頭扎進文言文裡,可是總有那麼幾篇,難度很大,簡直「難於上青天」! 也不知是哪位同學,戲謔改編《逍遙遊》,「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一個秘制,一個麻辣,再來一瓶雪花,帶你浪跡天涯……」 2.《師說》 《師說》呢,有的人說簡單,一背就會,可是有些小迷糊同學,總是會背錯。
  • 越劇名家名段,八對夫妻的洞房花燭夜,你最喜歡哪對夫妻呢?
    人生的兩大喜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越劇·洞房》以「洞房之夜」為主線,以喜慶祥和為主題。以視覺上的不斷變化、華美的水袖、清婉的唱腔、典雅的氣質,為觀眾演繹「金屋笙歌偕彩鳳,洞房花燭喜乘龍」的美好情境。
  • 洞房花燭夜作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婚禮上鬧洞房習俗的由來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人生四大喜事,而其中洞房花燭夜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最能夠引起共鳴的。而鬧洞房作為婚禮習俗之一,也是深受年輕人喜愛。鬧洞房婚禮習俗的由來傳說鬥數之主紫薇星有一次無聊來人間遊玩,在人家晃蕩遊玩的過程中,正好遇見一戶人家娶親,好熱鬧的紫微星,於是便隨著娶親和看娶親的人,混在人群中看熱鬧。
  • 洞房花燭夜,蘇軾寫詞一首,大秀恩愛,讀完之後令人心動
    在這其中,「洞房花燭夜」應該算是人生大事之中最令人歡喜的事情了。在一生當中,能夠在某一時刻,遇到願意跟自己一同行走的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從古至今,其實都如此。所以,倆人能夠走到一塊兒,結婚成家,這時刻,就應該用獨特的方式,把這段時光記錄下來。
  • 過來人:裸考進清北,難於上青天
    過來人:裸考進清北,難於上青天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牌面,自然實力毋庸置疑。作為我國處於金字塔尖的兩所大學,一直以來都是千萬學子最夢寐以求進入的高校。可是,多少年以來,清華北大仍然沒有大規模擴招,兩所學校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招六、七千學生,在全國千萬高考生基數面前,這幾千人真的太少了,都不止千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