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楊圈村,有位黨的「地下交通員」,英勇故事至今傳揚

2020-12-18 人文禹城

知曉家鄉事,了解家鄉史,盡在人文禹城。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王河北老師的文章,題目是:楊圈村那些塵封的歷史故事之二

紅色楊圈,忠心赤膽

作者/王河北

抗戰時期和禹城解放初期,楊圈村作為齊禹縣人民政府所在地,責無旁貸就成了抗擊日偽頑的前沿陣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領土,屠殺我軍民,激起了楊圈村及周邊群眾的極大憤慨。在齊禹縣人民政府領導下,人們同仇敵愾,奮勇殺敵,同日偽頑進行了堅決鬥爭,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地下交通員楊永昌就是其中的一員。

位於倫鎮的齊禹抗戰紀念館

楊永昌(1910—1946年),辛寨鎮楊圈村人。雖沒有多少文化,但為人很精明。他少年時期就接觸到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接受到一些新思想的影響。他痛恨腐朽的北洋政府,連年混戰,青年時期,更是受了外甥王克寇的影響(楊永昌是王克寇的親舅)。

他對國民黨雜團投靠日寇禍害中國人的行徑,恨之入骨,再加上外甥王克寇經常給他灌輸革命道理,使他終於認識到,只有驅逐日寇,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消滅雜團土匪,老百姓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為此,在王克寇的鼓勵下,他毅然決然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對王克寇所從事的革命事業,給予了很大支持,經常給部隊無償捐獻糧食、提供錢財物品。

革命烈士王克寇

楊永昌為革命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平時靠幹小買賣為生,經常推著地排車去濟南洛口買瓦盆瓦罐,然後再走街串巷去售賣。王克寇秘密為他交代任務,讓其利用串鄉賣瓦盆瓦罐的有利條件,與有關人員或打入敵人內部的同志秘密接頭傳遞情報,並隨時觀察和了解敵人動向。

因為情報及時準確,使我軍一次次挫敗日偽雜團的陰謀詭計,避免了革命隊伍遭受損失。有一次,楊永昌和打入李連祥內部的我情報人員在辛寨街東門秘密接頭時,被敵人發現。我方情報人員面對敵人的嚴刑拷問,據不招供,被李連祥活活打死。

李連祥認定楊永昌就是我軍探子,雖沒有掌握確鑿證據,但「寧願信其有」。於是李連祥就讓在自己手下當兵的一個楊圈村人趙某,秘密監視楊永昌的動向。等楊永昌賣瓦盆回到家,就秘密報告。李連祥馬上命令手下人,在楊圈村秘密設伏,趙某將楊永昌用計騙出,引到村西樹林,被早已埋伏在那裡的幾名雜團土匪,活活用木棍砸死,然後將屍體扔進溝裡。

不久,楊永昌的妻子帶著年幼的兒子,逃難到董屯(解放區)姊妹家,才倖免於難。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日偽頑暴行激起了周邊群眾的強烈憤慨。王克寇率領的三大隊、齊禹縣政府及白光領導的武工隊,分別在禹西南抗日前線楊圈村附近同日偽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

1940年10月,王克寇率領三大隊來到楊圈村,被敵人知曉。第二天拂曉前,土頑李連祥勾結日軍偷襲三大隊。李連祥部隊從魏寨子往南打,日軍由將軍廟據點從南往北攻,妄圖南北夾擊,鐵壁合圍。王克寇派一連隱蔽在戰壕裡牽制敵人;其餘部隊兵分兩路,由王克寇和布克率領向南迂迴,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抄敵人的後路。

拂曉,楊圈村南槍聲激烈,日軍被三大隊團團圍住。我軍裡應外合,一齊衝殺,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李連祥見裝備精良的日軍也遭受了受創,就急忙撤走。

此戰,我軍共繳獲大槍40多支,歪把子機槍1挺,子彈5000多發。我軍傷亡20餘人,斃傷敵人200多人,其中擊斃日軍小隊長五野次郎以下30多名。有一名鬼子軍醫被活捉,三大隊戰士史建勳本想優待俘虜,可他拼命頑抗,被我軍一名叫姚志智的戰士,用刺刀捅死在土崖上。

1943年4月12日,在水寺和楊圈之間的葦河附近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史稱「葦河之戰」。我軍齊禹縣大隊和白光(原名孫振清)領導的武工隊上百人,奉縣委書記劉玉琳、縣長楊誠之命,攻擊李連祥部三連長叛徒焦延祿(辛寨鎮官莊村人)連。經過一晝夜激戰,消滅敵人100多人,叛徒焦延祿被打傷。張玉營代表我黨宣判焦延祿死刑,然後用刺刀挑死焦延祿,此戰,我軍也傷亡30餘人。

葦河
葦河岸邊

經過艱苦卓絕的不懈鬥爭,禹城七區終於回到人民的懷抱之中,獲得了解放,人民當家做了主人。1947年5月12日,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在晏城一帶全殲匪頑李連祥部。李連祥在化妝逃跑途中被活捉。

5月20日,齊禹縣政府在楊圈村北大場院搭起會臺,召開了公審大會。會場布置的莊重肅穆。解放軍戰士荷槍實彈,分列會場兩旁,參加會議的幹部群眾多達上萬人。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曾經飛揚跋扈、囂張至極的雜團匪首李連祥因傷勢過重,在執行死刑的前天晚上死亡(據知情老人講,李匪系吞金自殺)。

21名手上沾滿人民鮮血的劊子手,以及李連祥的屍體,被五花大綁在會場邊楊樹上,等待人民的審判。齊禹縣縣委書記劉玉琳、董文江,縣長楊誠分別在會上痛斥和歷數了李連祥及21名匪徒犯下的滔天罪行。

當年召開公審大會的地方

會場群情激憤,要求處死匪徒的口號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長期苦大仇深遭受匪徒殘酷迫害的七區人民紛紛走上臺去,聲淚俱下地哭訴李連祥及21名匪徒的罪行。想起親人們慘遭李連祥的殺害,人們怒火中燒,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痛恨之情,為慘死的親人和戰友報仇雪恨。大家衝到臺上,有仇的報仇,有冤的伸冤。有的用刀子剜了匪首的眼睛,有的用斧頭剁去了鼻子,有的用木棍砸斷匪徒的腿,有的用鍁剷除了匪徒的臂膀……會場上不時傳來匪徒們撕心裂肺的慘叫聲,直到痛苦地死去。

因李匪在革命老區倫鎮薛官屯犯下了滔天大罪,經齊禹縣人民政府同意,由薛官屯民兵將匪首李連祥的一隻被砍下來的斷臂,帶回村裡懸掛到村中大樹上繼續示眾。憤怒的薛官屯群眾,用刀、剪子,再次將李匪的斷臂凌剮……

當年凌遲這些匪徒的大場院,由於村民蓋房取土,現在早已變成了一片長滿野草的窪地。當年的痕跡雖然再難以尋覓,但那些驚心動魄的戰鬥故事,卻永遠銘記在楊圈村及周邊群眾的心中,刻骨銘心……

被採訪人:楊炳江,楊圈村人。現年60歲

被採訪人:楊炳江,楊圈村人。現年60歲,系楊永昌的孫子。

作者簡介

王河北

王河北,禹城人,中學高級教師,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德州作家協會會員,禹城市作家協會會員、平時愛好讀書、上網學習、旅遊、喜歡村史及民間故事的挖掘與整理。文章散見《德州日報》、《德州晚報》、《禹城市報》報刊,《山東金穗文學》《魯北文學》《德州》《禹城文萃》《禹城與禹文化》等雜誌。

相關焦點

  • 村史|禹城這個安莊村,曾流傳下許多美麗曲折的民間傳說故事!
    ,賞賜給老人,又從國庫裡拿出2000兩紋銀給安國禎返修院子,門前立有下馬石,無論哪一級官員,來此門前經過,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賞賜紅漆油棍一條,專打奸佞不忠不孝之人。安國禎的大兒子安繼孔,被封為崇文門稅務大使,另子安繼武封為聊城府道員。乾隆皇帝高高興興地下了江南。從此以後,胡蘿蔔就成為宮廷御用食品。
  • 禹城|舉行2020年春節聯歡會
    昨天下午,我市2020年春節聯歡會在禹城賓館會議中心禮堂舉行,德州市委常委、秘書長、禹城市委書記張安民及幾大家領導與社會各界代表歡聚一堂
  • 村史|禹城這個村傳奇故事多,號稱「景家花園」!
    辛寨河西劉村的故事文|王河北1親愛的朋友們,在禹城市辛寨鎮最東邊,葦河西岸,308國道南面兩公裡處,有一個古老美麗的村莊,叫河西劉村。河西劉村東面與安仁鎮隔河相望,西鄰王莊村,西南與戰高村接壤,現屬新和社區。
  • 雜技劇《鐵道英雄》12月底首演,用「技」與「劇」詮釋革命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出品、山東省雜技團全力打造的大型舞臺雜技劇《鐵道英雄》將於12月31日首演,該劇目以產業工人為主角,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道大隊運用遊擊戰術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故事
  • 禹城的您知道鬲津文化嗎?
    26日,由西北大學和山東大學聯合發起的尋找古鬲國考古行動研討會在濟南舉行,9月29日,陝西省人社廳廳長鬲向前及部分與會專家到禹城實地考察,實地探尋古鬲國遺址。 山東省考古所研究員張學海先生在《虞夏時期禹城歷史探索》一文中闡述到:「有鬲不在德州市德城區,而在南面不遠的禹城、齊河、濟陽一帶。禹城、濟陽聚落群是有鬲氏,禹城、濟陽聚落群位於禹城中部、齊河北部和濟陽西部,群內已知龍山文化遺址17處,其中禹城境內9處,8處分布在城關鎮及其周圍鄉鎮。」
  • 晉源故事 | 抗日英雄「火神爺」
    抗日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抗戰軍民英勇奮鬥的故事至今仍在晉陽大地傳揚。其中抗日英雄「火神爺」英勇機智殺敵的戰鬥故事代代相傳,令人神往與敬佩。「火神爺」是誰?他有哪些令人敬佩的戰鬥故事?他們深入到敵佔區心腹之地,發展地下武裝組織、剷除日偽漢奸、破壞敵人交通及通訊設施、拔除日偽據點,在艱苦險惡的環境中與敵人進行機智勇敢的鬥爭。
  • 村史|這個村真有來歷!明洪武年間的「朱吃康」事件至今流傳!
    禹城市疊道村的村名來歷及歷史傳說作者|王河北在我的老家禹城辛寨鎮王家坊村西南三公裡處,有一個古老、文明、富裕的小村莊叫疊道村(又名豐收村)。它東面與戰高村接壤,東北與王莊村為鄰,西北與石莊村搭界,村北是陳寺村,村南是辛寨通往楊圈村的環鄉公路。通過查閱有關歷史資料,採訪現年94歲的劉殿祥老人得知:明朝洪武初年(即公元1369年),劉氏祖先劉漢章,劉漢傑兄弟倆兒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移民遷來立村,最早取村名叫「劉家莊」,隨後,康氏始祖康振先也從洪洞縣大槐樹移民,攜家帶眷來到該村定居。「問我家鄉是哪裡?
  • 孫一新:黨的優秀地下工作者
    孫一新任塾師多年,文化理論水平高,口才好,經常給大家講歷史故事,與同志們關係融洽,工作起來得心應手。他常常寓革命教育於歷史故事之中,理論聯繫實際,教育同志們堅定革命信仰,堅持必勝信念,練就過硬本領,為黨和人民多立功。中共古河區委書記司宗彝被捕叛變後,古河地區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為了恢復和發展黨組織,孫一新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經常徹夜活動在古河周邊各個鄉村,領導各個黨支部開展鬥爭。
  • 禹城,愛心接力抗疫情
    精彩,愛心接力抗戰疫情故事多文圖/潘桂芹圖說禹城,「疫」線新說。本期說的是愛心接力抗戰疫情的感人事兒!疫魔無情人有情,眾志成城心連心。在禹城市衛生健康局門口,幹部職工自願組成的兩條愛心傳遞隊伍正在接力傳送山東統元食品有限公司捐贈價值20萬元的1800多箱乳酸菌飲品。在這北風冷吹、疫情肆虐的初春,把濃濃的暖、深深的愛送到人們心中。
  • 汕頭演繹僑批故事,傳揚民間文化
    最近,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僑批專家學者就齊聚一堂,就如何傳揚僑批文化進行交流、分享。僑批,通俗的叫法是「番批」,不僅是一張張普通的思鄉家書,更記錄了華僑下南洋的艱苦奮鬥歷程,被視為華僑歷史文化的「敦煌文書」。在分享會上,來自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30多名僑批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分享了自己關於僑批的文學創作故事。
  • 梁慧貞:王海萍愛妻,白色恐怖下的鋼鐵玫瑰,為信仰英勇就義
    上世紀初,廣東省瓊山縣(今屬海南省海口市)的長流鎮堂善村,有一戶王姓人家,其祖上是書香世家,傳至王國榜這一代,在村子裡依然相當殷實。王國榜學識淵博,是當地頗有名望的鄉村教師,與妻子陳氏養育了六個子女,長子便是王海萍。王海萍王海萍天資聰穎,自小耳濡目染,在父親王國榜的薰陶下成為了一位勤學好問的少年。
  • 向英勇無畏的人民警察致敬
    設立「中國人民警察節」,是黨、國家、社會對這一特定群體的褒獎。人民警察是和平年代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一支隊伍。據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就有1.4萬餘名警察英勇犧牲,10餘萬名民警負傷,3700餘名民警被評為烈士。僅在去年上半年的疫情防控和維護安全穩定工作中,全國就有169名公安民警為國捐軀。
  • 禹城有個6次入選全國大展的達人酋長!
    超讚,咱禹城有個6次入全國大展的達人酋長!文圖/高汝寶圖說禹城,今有精彩!本期圖說的是一個達人酋長,真真真真是咱禹城人的驕傲,他6次入選全國性大展,有的並獲獎!看官見到題目或許有些疑惑,咋,圖說禹城還說到國外去了冒,哪裡還會有酋長?忙碌的看官可能有所不知,咱大禹城有個部落叫「群賢畢至」,部落的首領就是酋長。
  • 傳說|禹城扒雞與乾隆的緣分
    不幾天便來到了禹城地界。乾隆進城來在街頭閒逛,突然他聞到一股奇妙的肉香。這讓其吃遍天下美味佳餚的乾隆為之一振,什麼東西如此美味。他不由地循著這股香味兒向前走去。一個不大的鋪面旁邊寫著禹城五香脫骨扒雞的布幡迎風招展,乾隆掀開門帘走了進去。店掌柜施禮說道,客官買扒雞嗎?乾隆說,隨便看看,店掌柜說,客官你今天算是來著了。
  • 禹城景莊村民義修「楊橋」的那些陳年舊事!
    侵佔禹城縣城的日本鬼子,以及偽軍,為阻斷交通線,加強野蠻統治,隔斷葦河兩岸抗日軍民的聯繫和來往,就將橋梁的鋪板和木欄杆全部燒毀,只剩下橋墩。後來景莊村村民,冒著生命危險--史料記載,明中後期,禹城葦河岸邊河西劉村有個大財主---景廷奎,在其村北建了一個大花園,專門用於觀花賞景。楊、劉等姓氏見這裡風景秀麗,也相繼來此定居。
  • 禹城:工商聯商學院辦進了廣東名企
    說這話的,是禹城順德隆纖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焦世強。近日,禹城市委統戰部組織部分民營企業家赴廣東東莞參加企業管理專題培訓講座和企業參觀活動,將工商聯商學院辦到了改革開放最前沿、民營經濟最活躍地帶。幾天的培訓下來,企業家們實地找差距,現場學經驗,普遍感覺生動鮮活、乾貨滿滿。
  • 禹城傾力打造「禹快辦」品牌,一切事項「愉快辦」
    這幾天,我市對接服務松果新能源的項目經理孫偉正與工作人員一起,忙著加緊布置廠區的專家公寓,準備給12月分三批來到禹城工作的41位韓國技術專家入住,從水電暖氣到床上的被褥,衛生間的洗漱用品,事無巨細,全部準備齊全。
  • 鮮,咱禹城的「花大王」又有新新新花了!
    鮮,咱禹城的「花大王」又有新新新花了!文圖/瀟灑人生圖說禹城,因你精彩!本期圖說的是咱禹城的「花大王」又有新新新花嘍!
  • 永漋河名醫王真卿的故事
    如下圖:(上圖紅圈中左邊的老人為王真卿)很多人還不知道的是,王老還是位老革命,曾經在賀龍紅軍的少年先鋒隊任過大隊長,請看老人應京山政協的邀請寫的回憶錄《憶賀龍軍長在永隆河》,其中寫道:一九三一年春,我在京南區任少年先鋒隊大隊長。
  • 為什麼唯獨這條中央紅色地下交通線碩果僅存??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黨的八七會議決定要逐步建立全國性的秘密交通網。1928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大會提出今後工作任務:「必須努力擴大農村革命根據地,發展紅軍,實行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黨的六大後,中國各地革命形勢發生很大變化,全國出現了多個以武裝割據為主要特徵的紅色蘇維埃區域,其中,閩西、贛南蘇區是全國面積最大的一個,史稱中央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