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會講故事嗎?教育學家:6歲前會講故事,小學成績差不了

2020-12-16 育兒規

一、哈佛教育心理學家:6歲前會講故事的孩子,小學成績差不了

哈佛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凱薩琳伊莉莎白斯諾,經過多年的調研和跟蹤調查發現:6歲前會講故事的孩子,上小學後,學習和社交能力會比同齡孩子高出一大截。

二、為什麼會講故事的孩子,會有如此大的優勢?

凱薩琳伊莉莎白斯諾教授從教育心理學角度和腦科學領域,告訴了我們答案:

從故事中啟發想像、拓展思維、學習知識、增加詞彙、培養興趣、樹立三觀、親善夥伴等等,故事幾乎囊括了成長中所有的能量因子,

①、會講故事的孩子,他/她思維更活躍,想問題更複雜,情商也更高;

②、會講故事的孩子,詞彙量更多,興趣更廣,對新知識有更深的渴求;

③、通過最先進的腦科學技術發現,會講故事的孩子,大腦神經元數量,普遍比其他孩子高很多;神經元是大腦智商的載體,決定了智商的上限值。

所以斯諾教授曾建議: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應該是學前和小學階段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因為會講故事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優勢越來越明顯;而且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是投入產出比最划算的事: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精力、物質,就可以培養起來的能力,沒有比這更划算的教育投入了。

那麼如何培養6歲前的孩子講故事的能力?

三、5個步驟3個要點,輕鬆培養愛講故事的孩子

1、多聽

多聽:幫孩子挑選他喜歡聽的故事,然後一有機會就反覆放給他聽。我家客廳放一個小度,臥室放一個凱叔聲律啟蒙的音箱,隨時讓孩子沉浸在故事的海洋裡。

2、家長重複講給孩子聽

挑選一兩本孩子最喜歡的故事繪本,重複講給孩子聽;不用怕孩子聽膩了,因為6歲前的孩子,就喜歡重複;這是孩子大腦發育的一個過程,也只有通過重複,才能加深孩子的神經元連結。

3、家長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講

重複多遍後(至少3遍以上),當確定孩子對這個故事感興趣,並且有大體的了解後,家長就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自己講。比如,講了一段,然後故意停頓下:「那接下去,小鴨子該怎麼辦呢?」

前期,先培養孩子這樣一段一段的講,再循序漸進。其中要強調一點:

無論孩子講得對錯與否,是否毫無邏輯、亂講一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願意開口講了。這時候家長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反饋,激發孩子講故事的興趣。

4、讓孩子完整的講一個故事

再過一段時間,當孩子都掌握了之後,就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講一整個故事了。其中要強調一點:不要在乎孩子講的好壞,要在乎孩子講的激情與否。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5、日常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多講故事

比如,吃完飯,一家人坐沙發上,就可以跟孩子說:「寶寶,給我講個故事吧?我最喜歡聽你講故事了。」開車出去玩,也可以跟孩子說:「寶寶,給我講個故事吧?我最喜歡聽你講故事了。」

素材不限,可以是看的繪本,也可以是動畫片,還可以是今天的所見所聞,等等。

除了以上5個步驟循序漸進,還要特別注意三個要點:

①、家長要有耐心

②、孩子要有興趣

③、要及時給與孩子積極反饋

三個要點缺一不可。因為孩子還小,邏輯思維能力還沒發育完全,剛講出來的故事,肯定牛頭不對馬嘴,也沒有任何的意思,所以,家長的耐心很重要;一定要選孩子感興趣的,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讓孩子保持長久的激情;家長的積極反饋非常重要,因為我們人類大腦的學習機制,需要不斷的去「強化」。「強化理論」之前的文章講過多次,這裡就不詳述了。

四、什麼樣的繪本故事是孩子感興趣的?

每個孩子都有天生的「天賦」,所以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不一樣,因此需要家長耐心的,一個個故事、一本本繪本講故事,才能發現孩子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有沒有比較便捷的方式?我的方法是,選經典的,選廣大家長好評的,這個成功的概率更高。比如,我孩子最喜歡的是《神奇樹屋》系列,這只是我給孩子買的第二套故事繪本,我就找到了孩子的興趣點。

為什麼當初會買這本?因為這本書太受歡迎了,全球暢銷1.34億套,而且好評不斷,上到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下到各路明星,都給兒女選購這套繪本。

為什麼這麼暢銷?因為很少有一套繪本,能讓你的孩子讀了之後,能同時提高「知識+趣味+想像力+品德+智慧+寫作能力」的。而這套《神奇樹屋》做到了,所以深受全世界小朋友和媽媽們的喜愛。

為什麼小朋友喜歡讀?因為,繪本通常有2種:虛構類(fiction)和非虛構類(non-fiction)。

非虛構書,就是家長比較喜歡買的科普書,但這些書,無論是家長說起來,還是孩子讀起來,都太拗口。所以,讀科普書,雖然能增長孩子的見識和眼界,但是很少能有孩子喜歡讀,並且堅持讀下去的。

那怎麼才能讓孩子把科普書讀下去呢?《神奇樹屋》的作者想到了一個絕佳的靈感,用故事講科普!

這是《神奇樹屋》系列最大的特點,就是孩子會跟著書中的故事回到過去不同的時代,如恐龍時代、冰河時期、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等;又會遇上不同的人,如海盜、日本忍者、維京人、莎士比亞、秦始皇,等等...

這些「穿越」不是瞎說的,而是作者經過了很多研究,加入大量想像,「有根有據的虛構」,讓孩子沉浸在各種充滿精彩冒險故事的同時,獲取很多歷史、地理、科學等知識。

因此,這套《神奇樹屋》系列繪本,在全球的口碑都非常棒,除了它能極大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之外,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讓孩子通過閱讀這麼有趣的故事,對科學、歷史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比如,平白無故讓孩子去讀關於「大氣的組成」這類知識,孩子會覺得莫名其妙。但是因為在故事中,孩子們遇到了旋風和暴雨,自然而然就會想問,這些氣象是怎麼來的?

當孩子有了閱讀興趣,還怕孩子沒有學習興趣嗎?所以,這套書能極大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非常大的助益。#童書上頭條#

如果你也想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那麼《神奇樹屋》系列是你的最佳選擇。這套書適合6-15歲的小朋友們獨自閱讀,年齡小一點的,需要家長的伴讀,從而一步步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還沒給孩子讀過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連結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孩子每天睡前要聽故事,但你真的會講故事嗎?
    我們常常會在電視劇中看到這樣一幕場景:父母坐在床邊,手裡捧著書本,聲情並茂地給孩子講起了故事。待孩子慢慢睡著後,父母再輕輕放下書本,幫孩子捏好被角,關上燈慢慢離開……這樣一幕場景讓人感到溫馨又熟悉。即便是在各種聽書APP、視頻APP層出不窮的今天,不少父母出於對孩子教育的重視,還是選擇了自己給孩子講睡前小故事。
  • 柏拉圖說:「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世界」白巖松:新聞也是講故事
    新聞人和受眾之間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故事的精彩與否決定的。你慢條斯理地去講,觀眾沒興趣,可聽可不聽,再說你以為觀眾不能從其他渠道獲知這條資訊嗎?但當你找出「當下」最新的新聞性,馬上就有了懸念,自然引起受眾的興趣,這才是新聞人提供的價值。2.邏輯:站在受眾的角度思考。要講好新聞故事,第一個準則就是站在受眾的角度去思考。
  • 華高萊斯: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上篇)
    4.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5.農業旅遊發展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美?6.離城近,算得上優勢嗎?7.景點和配套,到底誰更重要?第2章 新傳播觀8.未來十年,旅遊靠什麼傳播?9.一條宣傳語能活多久?21.旅遊地的「全域」發展,會過時嗎?
  • 家長給寶寶講睡前故事的三大好處!快翻出家裡的睡前故事書吧!
    睡前故事是什麼  睡前故事是專門在寶寶睡覺前講的故事,睡前故事比較適合2-6歲的寶寶,另外,睡前故事多以童話為主,故事的情節不會過於激烈,而且結局都是美好的,父母睡前給寶寶講故事,可帶給寶寶一種安全感,寶寶知道自己睡覺後也有父母的陪伴和保護,睡起來就更香了。
  • 華高萊斯: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中篇)
    4.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5.農業旅遊發展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美?6.離城近,算得上優勢嗎?7.景點和配套,到底誰更重要?第2章 新傳播觀8.未來十年,旅遊靠什麼傳播?9.一條宣傳語能活多久?21.旅遊地的「全域」發展,會過時嗎?
  • 日興小學:講戰疫故事,珍惜幸福生活
    日興小學:講戰疫故事 珍惜幸福生活 「六一」國際兒童來臨之際,我縣日興小學以班為單位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講戰疫故事,表達對白衣天使的敬仰之情,珍惜幸福生活。日興小五年級一班:你是誰,從哪裡來,你要去往哪裡?這一個個生命的追問,撫慰心扉和靈魂。在我縣日興小學五年級一班,學生代表站在講臺中間,用稚嫩的語言朗誦詩歌《感謝有你》,讚美白衣天使面對疫情時的逆行精神;全班同學合唱《感謝有你》,表達內心的敬仰之情。正因為有了他們的無私付出,孩子們才能安全地坐在教室裡慶「六一」。
  • 非常時期,父母給孩子講好這五個「過年故事」,孩子會獲益終生
    在困難面對,我們總是會快速成長,無意間就學會了許多珍貴的知識。正如《苦難的輝煌》一書中所言:「你學過的每一樣東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難,都會在你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派上用場。」因此,在災難面前,在這個非常時期,父母與其苦口婆心阻止孩子們玩手機,不如抓住機會,給孩子講好五個過年故事,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挫折與困難,將讓TA獲益終生!
  • 你見過會講故事、可以放鬆肌肉的按摩器嗎?
    目前,市面上按摩器的種類有很多,想必大家都見過足底按摩器、頸部按摩器、眼部按摩器等,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會講故事的眼部按摩器和會給肌肉放鬆的按摩槍,你一定沒有聽說過,下面就跟筆者一起深度了解下吧。01 會講故事的高智商護眼小熨鬥你可能會說筆者一定在吹牛,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講故事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就這樣,宰相的女兒一共給國王講了一千零一個故事,國王終於被她感動了,變得仁愛又寬容。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故事講得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作為父母,我們可能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在晚上臨睡前,會想聽睡前故事,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 寶寶聽完奶奶講故事,嚇得發燒,寶媽詢問後得知奶奶講了這故事
    五年前,王奶奶喜得孫子,由於兒子兒媳都要工作,王奶奶順理成章地進城去「抱孫子」了。奶奶愛講故事,只要孫子瞪著眼睛聽,她就不停地講,什麼童話故事呀,成語故事呀,小動物長什麼樣啊,怎么喝水呀,都吃什麼呀,講得津津有味。
  • 別小瞧給孩子講故事,從小培養「故事思維」,提升孩子的競爭力
    孩子在學著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會不斷修正自己的羅輯思維,填補邏輯中的漏洞,從而不斷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故事將有聯繫的故事情節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孩子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梳理事件發生的起因,經過,結尾,可以鍛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使孩子面對現實生活時能夠擁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 孩子常聽故事好處多!掌握講故事的8個小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每個寶寶都喜歡聽自己的爸爸媽媽講故事。我家若蘭最喜歡每天的睡前故事時間。每天晚上收拾完畢,躺在床上,若蘭都會對我說「媽媽,我還一點都不困,你能給我講個睡前故事嗎」?
  • 機器人會下圍棋,但機器人會講故事嗎?
    美國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曾寫過一篇呈現人與機器人的曖昧邊界的著名故事,名字叫做《機器人會想要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故事最終也沒有設置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或許可以說,這個以問句形式出現的怪誕標題,恰恰是一個反問式的答案:機器人會夢想著擁有一隻電子羊嗎?或許只有真人才會那麼執著於要一隻真羊吧?機器人與人類的界限、機器人對人類主體身份的挑戰……菲利普·迪克的故事提示著我們科幻敘事中人工智慧亞類的最常見主題。
  • 【講扶貧故事】張小軍:帶著孩子去扶貧
    【講扶貧故事】張小軍:帶著孩子去扶貧 2020-12-23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芙DO YOU LOVE ME、百歲山貴族故事,細說那些會講故事的品牌
    02 故事在品牌建設中的功能不止是吸引眼球,更是將產品成功定位的支點要高端,還是要接地氣?要溫情,還是要有趣?想講好故事,首先得先明確你是誰。圖源:網絡很多人都誤以為這是百歲山刻意編撰的,其實,這個唯美的廣告是以笛卡爾和瑞典公主克裡斯汀的故事為藍本拍攝的,當年,五十多歲的數學家笛卡爾邂逅了18歲瑞典公主克莉絲汀並相愛,國王發現後就處死了笛卡爾,臨死前笛卡爾留給公主一封情書
  • 史景遷:會講故事是歷史學家的重要素質
    以研究中國歷史見長,他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悠久的中國歷史,並以不同一般的「講故事」向讀者介紹他的觀察和研究結果。  「會講故事是歷史學家的重要素質」  史景遷(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漢學家,1936年生於英國薩裡郡。他曾經求學於溫切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1965年獲得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教授。
  • 《婷婷講成語故事》在京首發 把中國成語「演給孩子聽」
    1月9日,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日,《婷婷講成語故事》新書發布會暨「詩詞成語童萌」活動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湖南展區舉行。婷婷姐姐帶領小讀者們表演古詩聯唱。《婷婷講成語故事》由嶽麓書社出版。學習成語,不僅能豐富孩子的詞彙積累,還能見微知著,培養孩子的歷史觀、想像力和創造力。成語跟詩詞一樣,是中小學語文的重中之重,幾乎每一次考試,都有對成語知識的考核。那麼,如何讓孩子們愛上成語學習?怎樣才能記得住、用得好?在婷婷姐姐的新書《婷婷講成語故事》中,都能找到答案。1月9日是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日。
  • 故事贏家:成功人生,需要會講故事,教你用故事吸引人、打動人
    《故事贏家》為讀者提供尋找、創造和使用故事的具體步驟。如果你已經收集了一些特殊的信息來傳達你的想法,那麼你可以使用《故事贏家》中常見的故事結構來靈活地處理這些信息。講故事有助於建立人際關係,消除個人孤獨,從而激發人們的活力。一旦你意識到這個故事的力量,你可能會從別人那裡得到難以置信的機會和信任。
  • 深圳最會講故事的幼師是誰?
    會講故事的老師肯定是其中之一。怎樣才算講好一個故事呢?在11月19日舉行的「傑揚教育」第二屆深圳故事老師大賽現場可以找到答案。作為深圳唯一面向在園幼兒教師的語言類技能比賽,本屆大賽自啟動以來,在全市幼兒園展開了初賽選拔。通過層層評選,來自261所幼兒園的1370位老師獲得複賽資格,有28位老師亮相決賽。經過現場激烈角逐,來自深圳市第八幼兒園的魏建紅老師獲得總冠軍。
  • 講真,你會願意你的孩子去當醫生嗎?
    當媽後,淚點變低,看不得有關孩子的負面新聞,一看準哭。疫情後,淚點變得更低,看不得一些感傷的新聞,前兩天刷到人民日報的《39歲男護士援鄂歸來變白髮,3歲女兒:你是誰?》的新聞,光看標題就淚目哽咽了。這一前一後白髮對比實在是太明顯了。辛苦了,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下吧。疫情期間,醫護人生溼透的衣服,勒傷的皮膚…….一次又一次感動著我們,我和朋友討論,「如果你是醫生,你會主動請纓去武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