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國仍是德企熱門投資目的地

2020-12-1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德國《青年世界報》網站11月21日發表題為《中國仍然是德國公司的熱門投資目的地》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19日在中國濟南舉行的一次會議上,籤署了11個中外合作項目,總投資額高達101.3億元人民幣。在這次會議上,許多德國公司也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德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福士汽車系統集團執行副總裁餘安表示:「我們一直充滿信心地期待中國的發展。由於中國的經濟復甦政策,我們今年在中國的業務增長了40%,是本公司在亞太地區銷售額增長最快的。」

德國費斯託項目顧問約阿西姆·登策爾表示,儘管全球其他經濟體持續低迷,中國經濟仍繼續增長。他認為,未來中國的業務將比世界其他地區增長更快。

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數據,自2012年以來,中國已為中小企業建立了9個中德合作區,從而通過政策措施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大力支持德國中小企業在華投資。

在「濟南創新谷」工作的德國人塞巴斯蒂安·瓦爾西奇,在推介為上述2020中德(歐)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設計的應用程式時說:「不要猶豫,請嘗試我們的應用程式。中外公司可以在線交流和達成協議。」

瓦爾西奇說:「我們的應用程式仍處於測試階段,但已有150多家外國公司註冊,其中一半以上是德國公司。」

相關焦點

  • 德媒:面對危機,德國商會只能在中國找到「正面消息」
    德媒:面對危機,德國商會只能在中國找到「正面消息」隨著多個國家出現疫情反撲、變異病毒以及第三波疫情,世界多個國家的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的打擊。面對國際上的「負面消息」,德國《斯圖加特新聞報》刊登了一篇文章,表示有中國存在,並不會出現危機。
  • 德媒:中國經濟復甦利好德企
    新華社柏林12月7日電(張雨花)德國之聲電臺網站日前報導說,中國經濟從新冠疫情中恢復活力利好德國企業。報導關注了日前發布的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並援引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專家岑萊因的話說,中國經濟正在恢復活力,這對德國企業是個好消息,特別是車企銷售額將強勁增長。11月5日,一款梅賽德斯-奔馳Arocs底盤車在進博會汽車展區展出。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汽車展區集齊了世界排名前七的整車集團。
  • 德媒:400名德企高管飛回中國
    來源:參考消息網德媒稱,大約400名德國企業管理人員、僱員及其親屬獲特別許可以返回中國。載有200名乘客的首架包機當地時間5月30日從法蘭克福起飛,抵達位於北京東部的港口城市天津。第二架包機定於6月4日抵達上海。
  • 德媒:德企駐華員工終於有望返華!入境後僅需隔離 48 小時
    現全文編譯如下:3月28日以來,中國邊境管制一直很嚴。為了防疫,中國政府幾乎實行了全面入境禁令,這對於在華德企而言也是一個問題:正在進行中的項目的重要專家不能就位,管理人員無法到崗,家庭成員異國分離。但現在,這個問題終於開始被著手解決了。
  • 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德企在江蘇布局新興領域
    中新社蘇州6月23日電 (周建琳)23日來自江蘇太倉市商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16個德國項目備案立項增資擴產,註冊外資超8500萬美元,已與去年全年德企註冊數持平;項目到帳7250萬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德企到帳數。
  • 「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開幕 寶安對德合作邁向縱深
    12月2日下午,由深圳市寶安中德(歐)產業發展合作聯盟、中國德國商會聯合主辦的「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開幕儀式在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南廣場順利舉行。深圳市寶安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蔡英權,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趙俊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馮馬丁,中國德國商會·華南及大西南地區董事會主席烏夫等60餘名嘉賓出席。開幕式上,烏夫代表中國德國商會對本次活動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長期以來給予「走進德國」系列活動支持的朋友表示感謝。
  • 「中國德企之鄉」太倉:引來350家德企集結 中德合作領跑者的問道
    離上海近,早期進入中國的德企大多數是大眾汽車的供應商;再一個就是靜秀的城市形態跟德國小城很像,讓離家萬裡的德國人有種天然的親近感。在市場「無形之手」推動下,德企自發在太倉形成了初步集聚。到2008年,已達到了100家。也就在這一年,中國商務部和德國經濟部共同授予太倉首個「中德企業合作基地」稱號。
  • 中國經濟再發力,德媒嗅到不尋常的信號:中國才是大贏家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各國經濟都有不同幅度的衰退或者停滯,但是中國經濟卻異軍突起,成了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再度發力,以爆發式的增長呈現在各國面前。中國的經濟形勢讓德國媒體嗅到了非同尋常的信號,德媒表示在這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風潮中,中國成了大贏家。
  • 「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在寶安圖書館開幕!
    「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在寶安圖書館開幕12月2日下午,由深圳市寶安中德(歐)產業發展合作聯盟、中國德國商會聯合主辦的「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開幕儀式在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南廣場順利舉行12月2日起至12月6日,寶安區政府與中國德國商會共同舉辦的「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經貿促進交流活動在寶安圖書館南廣場舉辦,市民不僅可以通過圖文展覽了解德國品牌和產品,還能現場購買德國品牌標杆產品。
  • 看好中國市場,德企將投資數百萬來華建廠!默克爾:減少依賴中國
    來源:金十數據據外媒11月19日報導,德國工業機器人製造商Hahn Automation表示,當下該公司十分看重中國這一充滿消費潛力的市場,預計在未來三年裡將投資數以百萬歐元在中國蓋新廠。為了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Hahn Automation還計劃在2025年之前將中國的營收比重提高至25%(目前我國佔該公司營收比重為10%)。除了上述德企,此前德國30大集團阿迪達斯、戴姆勒、西門子等知名國際企業也發聲表示看好中國市場的增長潛力。
  • 百年德企加快在沈布局「智能製造」
    百年德企加快在沈布局「智能製造」 作者: 2020-05-17 07:39   來源:瀋陽日報   今年歐福集團將再投資5300萬元,計劃實現輻射全國市場目標百年德企加快在沈布局「智能製造」
  • 中國在德投資創造數千工作崗位
    新華社柏林5月20日電(記者朱晟 張雨花)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20日發布的《2019年外國直接投資報告》顯示,中國投資項目去年在德創造4400個工作崗位,較前年增加3000個。  報告顯示,2019年在德綠地投資項目數量為1851個,比2018年減少10%。
  • 德媒:特斯拉上海工廠為德企立標杆
    德媒《明鏡》關注了這一事件,並在報導中將目光投向了即將開工的德國特斯拉超級工廠。 特斯拉的第一家海外工廠已經投入運營:開工建廠僅357天之後,這家位於中國上海的特斯拉工廠就交付了第一批本地生產的電動汽車。在1月6日的儀式上,特斯拉員工將15輛Model 3電動汽車移交給了客戶。特斯拉為建造這家工廠耗資20億美元。
  • 太倉:注重產業升級 優化營商環境 5年新增百家德企
    「十三五」期間,圍繞「共塑創新」,該市踩準節拍,做大德資規模,推動在太德企創新研發、轉型升級,太倉高頻參加國家層面對德交流互動,形成中德融合創新高位發展格局。5年增百家德企,德資規模持續做大2020年初,博澤驅動系統入駐太倉,最近,賽斯流體技術設備落戶高新區,德資企業落戶熱情絲毫沒受疫情影響。
  • 默克爾剛對華表態,德企就曝出中國一個好消息!普京早已亮明態度
    據路透社11月30日消息,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表示,歐洲在和中國打交道時,必須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但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和經濟重要性,總會存在價值觀和利益之間的權衡。報導稱,默克爾在當天的一次線上會議上發表了上述講話。
  • 德媒:西方不懂,中國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並非真正的「國家」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伴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漸提升,我國也得到了眾多國家的認可與支持,德媒更是給出了很高的評價,直言:西方不懂,中國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並非真正的「國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川企德商集團靠高端豪宅彎道超車
    然而,面對全國房企的強壓和嚴苛的市場調控,德商集團未來的路要怎麼走?它的「豪」是否能支撐走向全國?川企黑馬?德商集團彎道超車德商集團的前身成都華城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創立於1999年,靠IT&網際網路起家,2006年涉足房地產開發成立德商置業。
  • 泓德基金蔡丞豐:2021年7大方向的投資趨勢
    1、今年內,數位化、雲計算等圍繞疫情突發成為炙手可熱的熱門領域,5月以來科技領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而到三季度後期,科技行業則進入了...泓德基金蔡丞豐如何看待年內科技領域的波動,能分析一下年內科技板塊投資邏輯的變化嗎?泓德基金蔡丞豐認為近幾年有兩次疫情,一次是SARS,一次是今年的新冠,SARS的時候是中國電商的元年,這次新冠疫情當中,又有新型的網際網路巨頭出現,新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公司把握住了這次疫情,加大了對市場業務的滲透。
  • ...企業家座談 打造產業轉移優選地 支持德商德企「回故鄉建家鄉」
    他談到,一直以來,各異地常德商會和企業家心繫家鄉,回報桑梓,體現了德商德企「回故鄉建家鄉」的情懷與擔當,希望大家充分發揮異地商會獨特作用,一如既往關注家鄉、支持家鄉,為常德產業招商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座談會現場。鄒文輝在座談會上講話。
  • 中國不惜重金購買德國高科技 德媒:高檔的象徵
    德媒稱,"德國製造"的標籤在中國非常受器重:上層社會人士駕駛著大眾或者奧迪等品牌的德國汽車,在家庭主婦們的眼中,德國雙人牌刀具或者WMF牌鍋具則是顯示廚房裝備高檔的象徵。如今的中國,早已不再是僅僅消費者對來自德國的產品感興趣的年代,而是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開始收購德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