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國殃民的'十常侍'你知道幾人?

2021-02-13 歷史劇場

十常侍指中國古代東漢(公元25年—220年)靈帝時操縱政權的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等十二個宦官。他們都任職中常侍。

漢靈帝時的宦官集團,人稱「十常侍」,其首領是張讓和趙忠。

他們玩弄小皇帝於股掌之中,以至靈帝稱「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自己橫徵暴斂,賣官鬻爵,他們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橫行鄉裡,禍害百姓,無官敢管。人民不堪剝削、壓迫,紛紛起來反抗。當時一些比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集團的黑暗腐敗,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形勢。郎中張鈞在給皇帝的奏章中明白指出,黃巾起義是外戚宦官專權逼出來的,他說:「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萬人所以樂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宗、賓客典據州郡,辜確財利,侵略百姓,百姓之怨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

在小說《三國演義》裡,十常侍指的是指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朋比為奸,號為「十常侍」。帝尊信張讓,呼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十常侍推動了漢朝的滅亡,也可以算是加快了歷史的進步,引起了新的政局和革新。

在三國演義的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裡面講到了三國演義故事的背景,起義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十常侍亂政」。

中平六年四月,(公元一八九年)初夏,靈帝害病快要死了,他打算立王美人生的皇子劉協做太子。十常侍中的蹇碩在病床邊對靈帝說∶「如果要立劉協做太子,必須先殺死大將軍何進,才能保皇太子日後平安。」靈帝聽了蹇碩的話,立刻派人宣何進進宮。

這何進原來是一個殺豬的,因妹妹是何皇后,生了皇子劉辯,何進才掌了大權。何進知皇帝要殺他,沒有入宮,回到家裡,召集大臣商議如何殺掉十常侍。這時靈帝死了,何進便令司隸校尉袁紹領五千御林軍進了皇宮,便在靈帝靈柩前面,立太子劉辯繼承皇位。

劉辯雖做了皇帝,但靈帝的母親董太后心裡卻不大樂意。十常侍之一的宦官張讓給她出了一個主意。董太后聽後大喜,第二天早朝時董太后親自主持朝政,傳旨封皇子劉協為陳留王,封自己的哥哥董重為驃騎將軍,並讓張讓幫她處理朝政。

皇帝劉辯的母親何太后見董太后把持大權,心裡也不痛快,她想了一個計策,在宮中擺了一桌酒,請董太后來喝酒,勸董太后不要管國家大事。董太后氣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兩人大吵一場。

何太后也發怒了。當夜,便把哥哥何進召進宮中,商量怎樣除掉董太后及董重。次日,何進下令把董太后送到京城以外的河間去,何進讓護送的人暗地裡將董太后毒死。又將董太后的哥哥董重的家包圍起來,要追回他的官印。董重知道事情危急,便在後堂自殺了。

袁紹勸何進趁早把十常侍這些宦官殺掉,何進將這個想法告訴何太后,何太后正寵信張讓等人,便不同意。袁紹又向何進獻上一計,要他調外地兵力入京剿除宦官。主簿陳琳認為這樣做會弄出亂子來,便竭力勸阻。說話間曹操從旁閃出,拍著手掌哈哈大笑。

何進問曹操為什麼發笑。曹操說∶「要殺宦官,應該先除為首的宦官,這只要一個監獄官就夠了,何必紛紛召來外兵呢?」何進一聽,非常生氣,喝斥曹操有私心。曹操退了出來,嘆息著說∶「亂天下的,一定是何進!」

朝廷派往西涼領兵的刺史董卓,手下有二十萬大軍,野心很大。這天,他接到何進的檄文,心中十分高興,便令他的女婿李儒先派人向朝廷上了一道表章,說這次出兵是為了懲除宦官,制止逆亂。好讓朝廷的大臣不對他產生懷疑。隨後便起兵向京城洛陽進發。

張讓等聽說外地的兵來到,便先下手,派五十名刀斧手埋伏在長樂宮嘉德門內,讓何太后召何進進宮。何太后不知是計,就派人宣何進進宮。何進自覺手中掌握天下大權,十常侍不敢把他怎麼樣,便不聽勸阻進了皇宮。剛一進門便被亂刀砍死。

護送何進進宮的袁紹、曹操在宮門外等了很久,不見何進走出,就在門外大聲叫喊∶「請大將軍上車!」這時,何進的人頭被從牆裡扔了出來。袁紹、曹操大怒,揮舞著寶劍高叫著殺入宮內,碰見宦官,不論大小,全部殺死。一時皇宮內火光沖天。

張讓等宦官,慌忙劫擁著少帝和陳留王,從後宮逃跑了,而其他的成員在此次宮變中全部被殺死了。三更時分,逃到北邙山下,猛聽得後面一片喊殺聲,火光中一隊人馬趕到,張讓自知難逃一死,便投河自殺了。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東漢「十常侍亂政」,十常侍到底有多壞?
    這12個人分別是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太監,而且都擔任中常侍的職位。十常侍畫像漢靈帝大概在十一歲左右就登基為帝了,這12個中常侍就成為了漢靈帝身邊最得力的助手。漢靈帝甚至還說十常侍中的「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可見在十常侍的「薰陶」下,他已經難以分辨是非曲直了。
  • 十常侍的故事
    漢朝人對數字比較馬虎,明明是十二常侍,偏說十常侍,叫開了,約定成俗,也就這樣了。當時中常侍還不止這十二人,但作惡多端的,就是他們這幾個。常侍在西漢,原本是皇帝的侍從之一,到了西漢晚期,才有了中常侍之名,無論什麼官員,只要有了這個頭銜,就可以進宮隨侍皇帝了。屬於明確的「中官」,跟外官不同。常侍跟眾多皇宮裡的官員一樣,在西漢,既可以是正常人擔任,也可以用宦官。
  • 在《三國演義》中「蒙冤」的權宦蹇碩,其實與「十常侍」貌合神離
    往大了說禍國殃民,作威作福;往小了說也擠佔了士人的政治資源。而東漢末年的宦官集團對士人可以說是大獲全勝,兩次「黨錮之禍」讓士人對東漢離心離德,野心滋生。所以將東漢的滅亡一定程度上歸咎於宦官的身上是合理的。在東漢末年,張讓、趙忠等中常侍被稱為「十常侍」,利用漢靈帝的信任為自己和親屬黨羽斂財;在漢靈帝後期的時候,又寵信一個叫蹇碩的宦官。
  • 細讀經典《三國》:十常侍亂政中的十常侍何許人物?
    郎中張鈞在給皇帝的奏章中明白指出,黃巾起義是外戚宦官專權逼出來的,他說:「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萬人所以樂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宗、賓客典據州郡,辜確財利,侵略百姓,百姓之怨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 在小說《三國演義》裡,十常侍指的是指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朋比為奸,號為「十常侍」。
  • 十常侍之亂
    他們都任職中常侍,所以被稱為「十常侍」,其首領是張讓和趙忠。         他們玩漢靈帝於股掌之上,以致靈帝稱「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自己橫徵暴斂,賣官鬻爵,他們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橫行鄉裡,禍害百姓,無官敢管。人民不堪剝削、壓迫,紛紛起來反抗。當時一些比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集團的黑暗腐敗,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形勢。
  • 歷史故事——十常侍之亂
    他們都任職中常侍,所以被稱為「十常侍」,其首領是張讓和趙忠。他們玩漢靈帝於股掌之上,以致靈帝稱「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自己橫徵暴斂,賣官鬻爵,他們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橫行鄉裡,禍害百姓,無官敢管。人民不堪剝削、壓迫,紛紛起來反抗。當時一些比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集團的黑暗腐敗,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形勢。
  • 何太后為什麼反對何進殺十常侍?
    何太后本是漢靈帝的皇后,南陽宛縣人,其父何真是屠羊出身。何氏進宮後,通過巴結宦官才接近漢靈帝,之後生下兒子劉辨。被封為貴人。 漢靈帝知道這件事後,覺得何太后是位心狠手辣的女人,盛怒之下,要廢黜她的皇后職位。幸虧中涓宦官們如張讓、蹇碩等後來的十常侍等人從中斡旋,才使何皇后逃過了一劫。
  • 從「十常侍亂政」看當今職場「自願帶刀護衛隊」成員的嘴臉
    他們都任職中常侍。      漢靈帝時的宦官集團,人稱「十常侍」,其首領是張讓和趙忠。   「十常侍」,說白了就是一群太監,他們自身地位很低,沒有什麼眼光和判斷力。但是,他們「得寵」之後表現就不一樣了。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英雄豪傑層出不窮。
  • 十常侍配張角經典陣容解析
    搭配技能方法不唯一切勿生搬硬套大營中軍前鋒張角甄洛十常侍深謀遠慮無心戀戰健卒不殆十面埋伏妖術/安撫軍心掎角之勢思路解析:前鋒十常侍,全隊核心武將兼顧控制和輸出,玩過十常侍的玩家都知道十常侍天賦技能「亂政」裡有一個效果是「挑釁」,老玩家都知道太監本事沒有還經常會挑釁對面,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小編曾經親身經歷的自己的大太監8回合內挑釁敵軍7次,活活被對面揍死了
  • 群貂蟬十常侍多重控場隊攻略
    兄弟振作起來,策劃說了率土裡80%的五星卡都是能用滴,本篇小編路人甲就為大家帶來由「蔡文姬、群貂蟬、十常侍」三人組隊的陣容,本隊並非最強,但是拖平能力非常不錯,對於卡組有限的玩家來時不失為一股有效的戰鬥力,有興趣的玩家接著往下看哦。
  • 十常侍最後的榮光!何太后肉形兵隊也能打!
    >率土世界沒有打全場的隊伍 請主公抱著參考的心態閱讀攻略 最近率土給何太后出新畫像了,確實不錯,這裡也有不少玩家氪金購買了,然後有不少朋友詢問小編太后到底怎麼用,太后呢這個卡說白了高紅的話還是有的一用一般玩法就是太后太監隊和太后法刀隊,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前者也就是由「何太后、十常侍
  • 三國殺裡——何太后的「鴆毒」與「十常侍」亂政
    王美人生下皇子,何氏就派人用毒酒毒死了王美人。漢靈帝大怒想廢黜何氏,被「十常侍」擋了下來,就由靈帝母親董太后撫養。 這「十常侍」就是以張讓,趙忠為首的12個宦官,他們把持朝政,橫徵暴斂很大程度導致張角等農民起義爆發。
  • 引爆三國的「十常侍之亂」,到底是怎麼個「亂」法?
    三國時代的形成,從外在表現上來看是「十常侍之亂」所引爆的,它是東漢統治的終結,同樣也是群雄割據的開端。「十常侍之亂」不是一次兩次的政變,而是在漢靈帝以及漢少帝、漢獻帝三任皇帝在位的時間裡出現的宮廷權力爭奪現象。
  • 十常侍張讓終迎來大砍,爆發過後迎來的就是自己的滅亡?
    三國殺的武將池可謂之一直在進行著更新換代,越來越多的新武將不斷地衝擊著玩家們的認知,這這其中還能夠屹立不倒的老牌武將可以說強度都是十分可觀的,張讓身為十常侍之首自從登陸三國殺以來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從剛登陸到現在張讓一直都是豪門強將的代名詞,這個武將在回合內的爆發能力甚至可以說是全武將之中最高的哪一個也絕不為過
  • 十常侍勾結黃巾軍,王允3次入獄狀告張讓,換來子孫400年榮華富貴
    於賊中得中常侍張讓賓客書疏,與黃巾交通,允具發其奸,以狀聞。王允整理物資時,在黃巾降軍中,意外發現了「十常侍」張讓門客的書信。一個選擇性難題出現了,彈劾還是沉默?此時的「十常侍」,深受漢靈帝信賴,彈劾張讓的下場,必定很是悽慘。
  • 何進兵權在握,誅殺十常侍為何還要引董卓進京?原來另有隱情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精彩的一個時代之一,漢末三國被許多人所熟知。無論是腹黑的曹老闆、虛偽的劉皇叔還是眾多的謀臣武將,都通過《三國演義》被後世所熟知。兩漢四百年的基業,為何在這個時代徹底崩潰了呢?導致天下大亂的根源究竟是那場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還是後來的董卓之亂呢?
  • 鑑史百戰:十常侍之亂()
    漢靈帝在劉辯之前還有過幾個孩子,但最終都沒能保住,莫名其妙就夭折了。於是按照慣例,生下孩子就不再放於宮中養育,而是隱姓埋名,送到民間撫養長大。劉辯生下來之後,就被送到了一戶姓史的道人家裡收養。等到劉辯長大成人後,再接回了宮中。這就很好理解了,劉辯這種民間教育出來的孩子,身子裡怎麼可能有帝王之氣呢!與之相反的是,劉協出生以後,就被董太后收養了。
  • 三國綽號之群雄篇:飛將、二袁、四梁、八柱、十常侍、十八路諸侯
    時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虓虎——《三國志》陳壽: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馬超也有虓虎的綽號)閉月、四大美人之一——貂蟬十常侍——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段搖、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粟嵩
  • 敦煌十年摧殘,背後的人,禍國殃民!
    1月20日,媒體報導揭露,國營敦煌陽關林場萬畝防護林,近十餘年來持續遭遇大面積「剃光頭」式砍伐,萬餘畝公益防護林在刀砍鋸伐中所剩無幾,由此人為撕開一道寬約5公裡的庫姆塔格沙漠直通敦煌的通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是栽活了,有些人,卻被「栽」死了。
  • 海賊王:禍國殃民的小紫有多麼恐怖?僅憑隻言片語就摧毀數人
    海賊王:禍國殃民的小紫有多麼恐怖?僅憑隻言片語就摧毀數人《海賊王》最新一集更新啦,沒有小羅賓潛入潛入大蛇城鏡頭,也沒有狂死郎找山治麻煩的場面,出現鏡頭最多的是「和之國第一花魁」小紫,號稱和之國精神領袖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