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有效利用「八小時外」的時間,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周邊村民共同參與勞動,成為泮洋村獨特的紅色風景。
黨員義工把新鮮採摘的蔬菜送給村中老人。
「我下班後會來菜園看看,澆水、除草。我們還把蔬菜採摘下來,送給村裡的老人。」日前,55歲的三合鎮北聯村黨員陳錦超告訴記者。他所說的菜園,是北聯村黨委在村裡建起來的「黨員先鋒園」。
這個「黨員先鋒園」位於北聯村委會泮洋村,面積88平方米,種植了白菜、油麥菜、蘿蔔等。今年初,這個地方還是一處危房拆除後的空地。北聯村黨委對這處空地進行「微」改造、「活」利用,建起了小菜園,命名為「黨員先鋒園」。同時,以點帶面,改造其他空地,建起了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不僅有效解決了空置地塊管護難問題,更讓村裡的「黨」味、「美」味、「情」味、「趣」味、「風」味更濃鬱,展現了新時代農村文明新風。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陳素敏
空地建起小菜園 黨員認領種植蔬菜
走進泮洋村,沿著村中小巷,很快便能找到「黨員先鋒園」,它就在居民樓附近。
附近村民告訴記者,「黨員先鋒園」所在地原先有一棟危樓,大家害怕危樓倒塌,幾乎不敢靠近這一區域。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後,這棟危樓被拆除。不過,拆除後的空地應如何處置?如果管理不當,它將變成雜草荒地,無法實現人居環境改善提升的初衷。
「通過黨組織內部討論、黨員上門聽取村民的意見建議,我們決定在這片空地建一個小菜園。」北聯村駐村第一書記葉鳳儀告訴記者,小菜園於今年7月正式啟用,並命名為「黨員先鋒園」。這個小菜園「黨」味濃鬱,兩側添上了豐富的情景牆繪,周邊搭建了籬笆圍欄,紅色元素與田園風光互相映襯,別具特色又接地氣。北聯村黨委將園區地塊分為「問初心」「找初心」「話初心」「悟初心」「亮初心」「守初心」「踐初心」「強初心」8個主題,並設立公示牌,由8名黨員主動認領種植8種不同的時令蔬菜。
利用勞動前後的閒暇時間,黨員們自覺組織開展「5分鐘微黨課」活動。他們邀請老黨員發揮餘熱,分享人生故事,弘揚艱苦奮鬥精神,讓「黨員先鋒園」變成鮮活生動的「學習加油站」、傳播黨的好聲音的「戶外黨校」。北聯村黨委還結合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義工把新鮮採摘的蔬菜送給村中老人,讓他們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感受到惠從黨來,為黨建工作注入暖人心扉的「人情味」。
以點帶面改造空地
村容村貌越來越美
這幾天氣溫驟降,寒風中,身穿紅色馬甲的黨員依然堅持在「黨員先鋒園」裡勞動。黨員有效利用「八小時外」的時間,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周邊村民共同參與勞動,成為泮洋村獨特的紅色風景。
「看大家幹得熱火朝天,我也經常帶著孩子過來,教他們農耕知識,鼓勵他們參與勞動。」村民李翠蓮說。
「黨員先鋒園」是鄉村振興戰略在泮洋村落地見效的一個縮影。北聯村黨委乘勝追擊,充分利用已有經驗,以點帶面,陸續對村裡其他空地進行改造,共建設小菜園15個、小果園4個、小花園6個、小公園5個。同時,北聯村黨委鼓勵引導村民利用村頭巷尾和房前屋後的閒置土地見縫插綠,庭前栽花、院後種菜,實現綠意盎然、花團錦簇,村裡越來越美了。在日前公布的江門市基層黨建示範點名單中,北聯村獲評為江門市基層黨建示範村。
葉鳳儀表示,下一步,將推動「黨員先鋒園」在各村民小組遍地開花,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同時,與轄區的餐飲商戶協商溝通,以優惠價格出售「黨員先鋒園」種植的蔬菜,所得收益在扣除必要成本開支後,用於購買生活必需品贈予困難黨員、幫助貧困家庭,擴大受惠層面,做到「拆出美麗、拆出經濟」,取之於民、用之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