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31家陶企47條線匯總!中板年產能猛增4500萬㎡

2021-01-08 中國陶瓷網

11月4日—11月10日,《陶瓷信息》「陶業長徵」調查小組歷時7天,完成對山西省陶瓷磚產能及產業發展概況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山西現有建陶生產企業31家,生產線47條,日產能90.7萬㎡。其中:

大板(巖板)生產線1條,日產能1萬平方米;

中板生產線7條,日產能14.4萬平方米;

瓷片生產線14條,日產能36.5萬平方米;

拋釉磚(通體大理石瓷磚)生產線9條,日產能22.4萬平方米;

仿古磚生產線1條,日產能1.5萬平方米;

外牆磚生產線3條,日產能4.5萬平方米;

耐磨磚生產線2條,日產能4.1萬平方米;

小地磚生產線5條,日產能4.1萬平方米;

其他(透水磚、地腳線、古建磚)生產線3條,日產能2.2萬平方米;

西瓦生產線2條,日產能15萬片。

目前,山西上線噴墨機124臺,全省建築陶瓷(含西瓦)生產企業直接從業人員達13385人,其中一線產業工人10924人。

山東陶企入晉
推動山西建陶產能逆勢增長10%

本世紀初,山西省依託豐富的原材料和能源優勢,大力引進浙江、福建等地陶瓷企業入晉投資建廠,逐步形成了以陽城為代表的建陶產業集群,奠定了山西在全國建陶版圖中的地位。

山西建築陶瓷企業主要集中在晉城市陽城縣、運城市垣曲縣和朔州市應縣、懷仁縣,河津市、清徐縣、洪洞縣也有零星分布。與其他產區大幅縮減不同,近三年,山西建築陶瓷發展整體穩健,且略有增長;對比2017年,山西建陶企業退出2家、新增2家;瓷磚生產線增加2條,日產能增加8.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7%。

從產品類別來看,瓷片生產線及產能銳減,由2017年的21條生產線、日產能46.4萬平方米縮減至14條生產線、日產能36.5萬平方米,分別同比下降33.3%、21.3%;拋釉磚(含通體大理石瓷磚)生產線與2017年持平,日產能增加1.6萬平方米;外牆磚生產線與2017年持平,日產能減少0.7萬平方米;仿古磚生產線較2017年減少1條,日產能減少0.8萬平方米;耐磨磚生產線較2017年增加1條,日產能增加3.5萬平方米。同時,新增了1條大板、7條中板生產線,以及1條透水磚生產線、2條西瓦生產線。

與三年前相比,山西建陶呈現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瓷磚產能逆勢擴張。近三年,在市場競爭加劇、環保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全國大部分產區產能萎縮,但山西建陶不僅沒有縮減,而且呈現逆勢擴張勢頭。一方面是由於垣曲、應縣等新興建陶生產基地的擴張與崛起;另一方面原因則是山東淄博、臨沂大幅削減產能,促使山東建陶企業入晉,盤活了山西原本已經停產多年的陶瓷企業。

二是產品種類更加豐富。三年前,山西瓷片產能佔據全省瓷磚總產能的50%以上,地磚等其他類產品佔比較少。而今,山西建陶產品涵蓋大板(巖板)、中板、通體大理石瓷磚、外牆磚、仿古磚、透水磚、壁畫、古建磚、耐磨磚、西瓦等各個類別,產品結構更趨完善。特別是隨著一批通體大理石瓷磚生產線的投產,山西地磚產能偏小的狀況正在發生根本性改變。

三是集聚優勢更加凸顯。通過實地調查發現,與三年前相比,山西建陶企業分布更為集中,陽城規模優勢更加突出,據統計,山西省31家建陶企業,陽城就佔20家,垣曲、應縣、清徐、懷仁、河津、洪桐等6個縣(市)分布僅有11家建陶企業。


陽城縣:
瓷片產能縮減近半,中板產能猛增

陽城縣自古以來就是陶瓷的重要產地。陽城陶瓷始於夏商,延及漢唐,盛於明清,薪火相傳逾4000年,北京故宮古建築群琉璃瓦90%為陽城製造。

進入新世紀,陽城縣圍繞打造陶瓷產業基地、培育非煤主導產業的目標,把建陶產業作為工業轉型的主攻方向,推動了陶瓷產業集群化發展。目前,陽城擁有20家建陶企業30條生產線,日產瓷磚55.5萬平方米,瓷磚日產能佔到山西瓷磚日總產能的61.2%。與2017年相比,略有縮減。

作為北方重要的瓷片生產基地,瓷片一直是陽城建陶主流產品。2017年,陽城31條瓷磚生產線中,瓷片生產線佔18條,日產能38.4萬平方米,分別佔據陽城生產線總數的58%、71%,僅有的一條地磚生產線長期停產,產品種類過度單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陽城建陶業的持續發展。近三年,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和外地資本的進入,不但原有的1條地磚生產線被盤活,而且新增了9條大板、中板及地磚生產線,使陽城成為涵蓋大板、中板、拋釉磚、瓷片、古建磚、外牆磚、小地磚、地腳線、壁畫等品類,產品種類更加豐富,產業結構也更加合理。

曾幾何時,陽城是低檔便宜磚的代名詞。2014前後,陽城建陶企業開啟了提檔升級的加速度,陸續推出了加白加厚瓷片、鏡面磚、糖果釉、剝開釉、金絲釉、柔光磚等新產品,徹底改變了陽城瓷片低質低價的形象。特別是三屆國際陶博會的成功舉辦,更加開闊了陽城建陶企業家視野,更加不遺餘力推陳出新,陽城瓷磚品質及影響力再次躍升。2019年,隨著大板、中板產品的熱銷,陽城企業又再次改線,建成了山西首條大板生產線,以及7條中板生產線,繼續引領帶動山西建陶產業創新發展。

雖然陽城建陶產品品質得到提升,結構得到優化,但陽城陶瓷的知名度並不高,更無品牌可言。為解決這一問題,2018年,陽城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決定在北方率先舉辦國際陶瓷博覽交易會。2018年8月18日,首屆山西·陽城(國際)陶瓷博覽交易會盛大開幕,開啟了打造「陽城陶瓷」區域品牌的徵程。2019年、2020年,陽城又連續舉辦了陶博會。三屆陽城陶博會吸引國內外300多家企業參展,吸引20餘個國家及國內30萬經銷商採購商現場採購,極大的拉動了陽城陶瓷企業的銷售,也讓陽城陶瓷名揚海內外,叫響了「陽城陶瓷」區域品牌。


垣曲縣:
新崛起的建陶生產基地
規劃10家陶企15條線

垣曲縣建陶產業崛起於2017年,短短三年垣曲縣引進了3家陶瓷企業,建陶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轉變。

垣曲縣之所以能在行業低迷的形勢下逆勢崛起,一方面是因為當地煤、石英巖、鋁土礦、板石、滑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另一方面則是政策的強力支持,垣曲縣採取「築巢引鳳」「拎包入住」「量身定做」等模式,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推動了建陶產業勃興。垣曲縣提出,要努力打造黃河金三角區域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

東鵬落子垣曲。2019年8月,垣曲縣人民政府與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產業園項目正式籤約。陶瓷智能家居產業園項目投資規模17.06億元,總用地面積900畝,將建成4條大型現代化、智能化的瓷磚生產線和綜合物流園,建成後年產瓷磚將達到3870萬平方米。東鵬落子垣曲,無疑給垣曲建陶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事實上,東鵬在垣曲並沒有新建生產線,而是收購了原有建陶企業金世家陶瓷。金世家陶瓷建成於2017年3月,是垣曲縣引進的首家建陶企業,擁有2條瓷磚生產線。

中條山陶瓷投產。中條山集團是我國華北地區最大的銅聯合企業,為了促進中條山尾礦資源的綜合有效利用。2017年8月,中條山集團上馬了集資源綜合利用率高、輔料成本低、裝備與技術先進、綠色環保等特點為一體的尾礦綜合利用製備建築陶瓷項目,通過選用節能環保的技術、工藝、裝備,「化渣為金」「變廢為寶」。2018年中條山陶瓷2條瓷磚生產線建成投產。據了解,中條山集團尾礦庫服務年限為8-10年,而建築陶瓷項目的建成,將每年減掉20萬噸尾砂量。

按照垣曲早先規劃,到「十三五」末發展陶瓷企業10家,建設現代化陶瓷生產線15條,年產值達到60億元,從目前來看還有較大差距。

朔州市:
5家陶企7條線,瓷磚日產能12.3萬㎡

朔州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日用陶瓷生產基地。據統計,目前全市陶瓷企業已達68家,生產線128條,年產日用瓷18億件。與日用陶瓷產業相比,朔州建陶產業並不突出。朔州市建陶企業主要分布在應縣、懷仁市,現有5家建陶企業7條生產線,瓷磚日產能12.3萬平方米,佔全省瓷磚日總產能的13.6%。另有西瓦生產線2條,日產能15萬片。

應縣:資源優勢明顯,建陶產業剛起步

應縣是聞名全國的日用陶瓷生產基地,全縣擁有日用陶瓷企業17家,年產量10億件。為進一步壯大陶瓷產業,應縣多次到佛山、臨沂、淄博等地開展招商活動,力圖引進一批建陶企業進駐。2016年總投資8.4億元的恆銳達、華倫兩家建陶企業落戶應縣,並於2017年4月建成2條瓷磚生產線,2018年華倫陶瓷又擴建了1條生產線。

應縣及周邊陶瓷原材料豐富,有石英、鐵、沸石、鋯等,英石質地純白,含矽達98%以上。石灰石氧化鈣含量54%,儲量達8000萬噸。瓷白礦儲量2000萬噸,長石儲量22萬噸,花崗石、輝綠巖、玄武巖總儲量達1億萬立方米。雖然資源豐富,但是應縣物流業不發達,給原料及產品運輸形成了障礙,這也是應縣建陶業發展的突出短板。

懷仁:1家陶企退出,新建3條線

與應縣類似,懷仁市日用瓷也比較發達,全縣擁有日用瓷企業45家90條生產線,包括日用瓷、琉璃瓷、工藝瓷、工業瓷等多個品類。

懷仁市原有2家建陶企業,後1家建陶企業退出。2020年又新建了1條透水磚生產線、2條西瓦生產線,由於創新意識和品牌意識不足,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懷仁陶瓷企業並不景氣,特別是在周邊產區企業的衝擊,成本暴漲、競爭加劇的形勢下,懷仁市建陶產業前景堪憂。

以下為山西省陶瓷磚(瓦)產能統計數據,共計31家陶企47條生產線。

晉城市陽城縣

企業名稱:陽城縣華冠陶瓷有限公司
所在地址:陽城陶瓷工業園區
佔地面積:62畝
聯繫電話:0356-4291661
建廠時間:2004年
主打品牌:華冠、凱利華
重點市場:華北
產品類型、產能規模:中板線1條,日產能2.8萬平方米
日總產能:2.8萬平方米
大板中板規格:300×600mm、400×800mm
規劃待建生產線數:--
燃料結構:煤層氣
員工總人數/員工一線工人數:482/400

(文章轉載自陶瓷信息)

相關焦點

  • 廣東陶瓷三年巨變:37家廠221條線7億年產能退出,超3萬人轉行
    截止目前,廣東省共有建陶生產企業174家、生產線741條,瓷磚日產能1014.195萬平方米(按一年310天生產周期為計,瓷磚年產能達31.44億㎡),西瓦日產能162.5萬片,發泡陶瓷日產能730立方米。
  • 江浙滬13家陶企退出,江蘇僅剩2條瓷磚線,上海僅剩1家廠
    截至目前,浙江省建成生產線25條(瓷磚16條,陶瓷屋面瓦9條),瓷磚日產能12.2萬平方米。對比2017年的23家陶企、46條生產線,全省陶企、生產線數量,及瓷磚日產能均大幅縮減,共計減少12家陶企、21條生產線、9.1萬平方米瓷磚日產能。
  • 近2年242家陶企倒閉,這3家陶企卻仍在擴張,他們做對了什麼?
    在產能轉移、產能過剩的大浪中,很多陶瓷企業已經「淡出江湖」,與此同時,有企業卻在不斷壯大。協進陶瓷最早是在福建從外牆起家,後來先後建了3個生產基地;四川米蘭諾從1條小煤窯成長為產值30億元的區域龍頭,甚至在寧夏,科豪陶瓷也從「小打小鬧」發展到6條生產線的規模。
  • 這些陶瓷企業再投31.1億建12條生產線
    該企業現有9條生產線,其中大板、巖板生產線3條,年產值10億元。另據悉,江西新明珠建材企業計劃在原有基地內,再投資10億元,規劃建設5條智能化生產線(未現場籤約)。按照籤約及投資計劃,太陽、普京、新明珠將合計投資31.1億元新建12條線。
  • 設計周多個獎項公布、宜春13家陶企上榜民企百強|陶業動態
    來源:佛山大建材、陶瓷熔塊網陝西27家陶企44條線匯總,多個產區僅剩1家廠據調查,陝西省現有建陶生產企業27家,各類陶瓷磚(瓦)生產線44條,瓷磚日產能92.3萬㎡。近三年,陝西建築陶瓷整體變化不大,對比2017年,6家陶瓷企業退出,新增陶瓷企業1家,瓷磚生產線縮減5條。
  • 東鵬、廣樂建陶招標;新明珠或增4條線;白兔投10億增4條線
    據悉,江西新明珠建材公司是廣東新明珠集團全國四大生產基地之一,現有煤氣陶瓷生產線7條,瓷片日產能13萬平方米,計劃未來兩年還將新增3-4條大線,總日用氣量可達45萬方,為高安建陶基地內產能最大、品牌價值最高的陶瓷企業。諾貝爾陶瓷巖板研究院擬認定為省級企業研究院2020年12月28日,浙江省科學技術廳發布2020年擬認定省級企業研究院名單。
  • 中建/中冶/中鐵採購瓷磚;金牌、將軍增巖板線;7陶企獲450萬補助
    中冶建工二公司中冶.柏芷山國際度假公園一期工程瓷磚採購招標公告聯 系 人:杜曉芸。佛山7家陶企獲450萬元清潔能源改造補助近日,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組織申報2020年省生態環境廳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資金(建築陶瓷行業清潔能源改造)補助資金(第一批),擬對7家企業,合計9條窯爐生產線進行清潔能源改造補助
  • 中板周評:需求持續萎縮,中板先強後弱(12.28-12.31)
    二鋼廠價格政策匯總及解讀   本周中板鋼廠調價穩中偏強為主,其中太鋼大幅上調300元/噸。近期多地陸續出現電力緊張情況,部分地區採取限電措施,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鋼鐵行業作為用電大戶,僅個別鋼廠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多數鋼企依然保持正常生產節奏。本周北方鋼企陸續出臺檢修計劃,隨著冬季的深入鋼鐵終端需求的萎縮,減產檢修是大勢所趨,預計1月開始中板供給量呈下滑趨勢。
  • 諾貝爾投20億新建5條線,太陽投20億建6條線,江西產區未來會如何
    唯美第二條巖板線投產,東鵬將擴建4條生產線,諾貝爾將投資20億新建5條生產線。泛高安產區其它陶企也在擴產,第三季度共有46個陶瓷項目獲批,比如瑞陽計劃投資23億元建10條生產線,而華碩將投資8億元建4條生產線。
  • 60家陶企、27家衛企入圍雄安新區集採目錄|陶業動態
    (板)企業入圍名單的公示》和《關於衛生潔具企業入圍名單的公示》,公示結果顯示,首批有60家陶瓷磚(板)類企業、27家衛生潔具生產企業入圍雄安新區集採目錄,其中陶瓷磚(板)生產企業52家,陶瓷磚(板)經銷代理企業8家,衛生潔具生產企業22家,衛生潔具經銷代理企業5家。
  • 深企鴻榮源吞下黃江127萬㎡最大面積舊改
    同時還有1條規劃軌道線通過(軌道1號支線通道一),緊靠1個軌道站點。 周邊居住氛圍較為濃鬱,分布大量住宅項目。 總面積超300萬㎡,深企鴻榮源四入東莞 深企鴻榮源從寶安起價,在深圳有著「關外地主」之稱,且尤其擅長做大體量的舊改項目。 在東莞,它同樣踐行這一策略。
  • 佛山潭洲陶瓷展未公開的秘密:中國陶企的煉獄與新生!
    12萬㎡展館面積、400+家參展企業、多位圈內大咖、今年全球規模最大的線下專業陶瓷展……雖然這些數據和身份光鮮亮麗,但背後隱隱上演的,是後疫情時代陶瓷產業的生死自救之戰,是行業大洗牌格局下萬千陶企的奮力搏擊之旅,更是中國陶瓷事業經歷非常時期之後的蛻變之路。可以說,它是展會,是趨勢,亦是人性。
  • 31㎡賣出4.7萬/㎡!安居苑+50中二手房摸底
    1、單價超4.7萬/㎡成交我查詢相關數據網站時發現,蜀山通和易居同輝南苑11月份成交了3套房源,其中2套約31㎡的一室一廳小戶型,單價高達4.7萬/㎡。作為50中西校+安居苑小學的雙學區房,該小區今年已有多套房源4萬/㎡以上成交。9月份成交了一套31.81㎡的一室一廳小戶型,單價高達4.55萬/㎡。比如,通和易居同輝南苑在今年6月初就以4.12萬/㎡的高價賣出了一套31.55㎡的一室小戶型。
  • 46家!22家鋼廠、24家焦化廠陸續關停退出!
    河北唐銀鋼鐵有限公司,煉鐵產能248萬噸,煉鋼產能248萬噸,主要生產鋼坯、熱軋帶鋼及螺紋盤螺,熱軋帶鋼產線已於9月23日停產。徐州15家鋼企全部關停!18家變3家 !徐州本輪停產涉及鋼鐵產能及去向(附詳表)本輪徐州停產涉及的5家鋼企共11座高爐停產,容積6482m³,涉及生鐵產能751萬噸,日均減量約2.06萬噸。
  • 廣州設計周開幕、一天4條巖板線開工……|陶業動態
    展覽方向聚焦「設計+選材」,共設美好生活、時尚家居軟裝、精質家具/燈光、高定家居系統、智慧全屋整裝、建築裝飾材料6大展區,1000+品牌,10000+新品……陶瓷行業中參展品牌包括蒙娜麗莎、諾貝爾、順輝、峨眉山金陶、鷹牌、金舵、金意陶、將軍巖板、冠珠、歐神諾、薩米特、博德、進強巖板、馬可波羅、簡一、貝洛蒂巖板、燊科、依諾、鷹牌2086、KMY瓷磚、德賽斯巖板、HBI、新中源、金絲玉瑪、LAMINAM
  • 廣東清潔生產、細分龍頭、290萬獎補等7大名單!77家次陶企入選
    6家陶企獲佛山高新技術進步獎12月7日,佛高新技術進步獎工作辦公室公示《第三屆「佛山高新技術進步獎」擬獎名單》。16家陶企上榜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名單12月11日,廣東智慧財產權保護協會發布《2020年度廣東省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名單》。
  • 5條軌道交通+86萬㎡+深圳最大國企!龍崗首個TOD舊改出爐
    4月24日,平湖街道平湖舊墟鎮片區(GX04)重點城市更新單元專規草案出爐,由深圳最大的國企深圳特發集團主導開發建設,建築規模高達86.2萬㎡,是龍崗區首個重點城市更新項目。有5條軌道交通在此匯聚,包括廣深鐵路(已運行)、地鐵10號線(在建)、深惠城際線(規劃中)、地鐵17、18號線(規劃中)。
  • 6.8億底價拿下三和8萬㎡村企項目
    今日(4月20日),惠州市惠陽區、仲愷區分別出讓2、1宗商住地,總出讓佔地面積約9.6萬㎡,總出讓額約7.62億元。 3宗地塊均以村企合作方式開發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