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年夜飯之你的京味兒,我的川味兒!

2021-02-17 刻畫

新年快樂啊大家!九方名座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狗年大吉。旺!旺!旺!

從初一到十五,我們將推出春節特別節目——《中國人的年夜飯》,立宏老師就會在話筒的這頭為大家介紹一至兩個「好玩好吃」的城市美食風俗。

地有南北,人無異類,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美食是春節最緊要的重頭戲,每一道菜都蘊含著人們對新年的期待和祝福。讓我們就著立宏老師的聲音去感受濃濃的年味兒吧!

聲音演播丨李立宏

聲音後期丨秦道遠 王瑋琦


在北京有這樣一句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家中備上了這些,就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

有民謠唱到: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就是春節北京的美食。

除此之外,北京人還要打「豆兒醬」。這是一種由肉皮、豆腐乾、黃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涼菜。色如琥珀,類似於「肉皮凍兒」。還有「芥末墩兒」,也是用來佐酒和開胃的涼菜。節日中人們食用油膩食品多,易於「生火」,這些涼菜就起到了幫助大家平衡飲食的作用。

而位於祖國西南部的四川則又是另一番美味。四川傳統年夜飯很是豐富,有涼拌雞、甜白燒、粉蒸肉、紅燒什錦等。由於人多地廣,川地東西南北中的年夜飯各有差別。如川南偏甜酸味,名菜有東坡肘子。川東則擅長鹹鮮味,名菜有達州的燈影牛肉。

雖各地有別,但在四川人的年夜飯中,卻都不能少了香腸。和廣東一帶的臘腸不同,對於無辣不歡的川人來說,麻辣味才是其精髓。

將豬肉切成肉丁放入盆裡,加入花椒粉、辣椒粉、鹽、味精、白糖、白酒等調料。醃製4-6小時,待味兒入到肉丁裡,再將腸衣洗乾淨,然後在一頭打個結,肉丁灌入腸衣裡。隔一段距離就用麻繩打一個結,如此循環,直至腸衣用盡。最後將製作好的川味香腸懸掛在通風的地方。待7天左右,便可放入沸水中蒸煮。

文章來源/丹青:中國人的年夜飯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春節組曲》與北京人的《京味兒》!
    當你完整欣賞一遍這部作品,就是完整體會了一次中國年的氛圍。無論你身處何地、這部樂曲的任何一段響起,中國年味便油然而生。這種年味是什麼呢?在我看來,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中國人的信仰。讓我們想像一下,在這個星球上,有幾億人每當到了這個時候,不辭辛苦哪怕遠涉千裡都要回家過年;你也無法想像,在世界的東方,有幾億個家庭會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圍攏在餐桌前,守在電視機前,共度一段幾乎一模一樣的時光;你更無法想像,當一首《春節序曲》響起,十幾億人的都會懷著一種同樣的心情,相互祝福,相互感恩,用最美好的詞語來給全體中國人拜年。
  • 中國人的年夜飯之上海的傳統「老八樣」
    那麼從初一到十五,我們將推出春節特別節目——《中國人的年夜飯》,是音頻系列喲,初一到十五每隔一天,立宏老師就會在話筒的這頭為大家介紹一至兩個「好玩好吃」的城市美食風俗。地有南北,人無異類,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美食是春節最緊要的重頭戲,每一道菜都蘊含著人們對新年的期待和祝福。
  • 京味兒高幹文,口碑炸裂《陸先生的情之所至》,《你就是我的命》
    京味兒高幹文,口碑炸裂《陸先生的情之所至》,《你就是我的命》大家好,小編來推薦超好看的言情小說了,今天給大家帶來5部京味兒高幹文,口碑炸裂《陸先生的情之所至》,《你就是我的命》。解救書荒中的你。免費入坑,趕緊收藏起來吧!1.你就是我的命作者:鄭團團小說簡介:京味兒高幹文,甜寵,女主為了男主,不惜背上罵名。
  • 年夜飯,中國人一年一度的隆重晚餐
    年夜飯,中國人一年一度的隆重晚餐。哪些菜餚能榮登餐桌,展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文明類型、地域性格,及各地人民對美食的定義。央視春晚挾國家力量,把餃子定義為中國春節的飲食符號,體現了一種北方文化霸權。超過一半的中國人對餃子毫無感情。
  • 中國人的年夜飯:活色生香一百年
    在這一年另一篇文章《記元旦》裡,林語堂說:「我再想到我兒時新年的快樂,因而想到春聯,紅燭,鞭炮,燈籠,走馬燈等。在陽曆新年,我想買,然而春聯走馬燈之類是買不到的。我有使小孩失了這種快樂的權利嗎?我於是決定到城隍廟一走,我對理智說,我不預備過新年,我不過要買春聯及走馬燈而已。」
  • ...京味兒文化戲劇節開幕:戲劇是京味兒文化的重要載體 - 新京報...
    京味兒文化凝聚了北京文化的獨特屬性,以及北京人心理和人文素質的塑造,最能彰顯北京歷史時代特色。而作為京味兒文化的重要載體——京味兒戲劇,以其生動的表現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一直深深地根植於北京文化精神之中,也以這個城市的物象載體和隱喻符號的形式建構著對北京城的文化想像。
  • 為你的年夜飯添一道美味!
    首先,對於來自農耕文明的民族,年夜飯是一年收成的檢閱,人神共饗,因此最要隆重。其二,年夜飯是家人團圓的時刻,這時候家人聚得最齊整,自然,年夜飯也要豐盛,怎麼複雜怎麼來。中國地廣多元,東南西北各地域的吃食特色鮮明,除了你最熟悉的家鄉味,這次,小編還搜羅了頗具特色的幾種年味,供你換換口味;最後,為你奉上珍妮老師的除夕獨家記憶和年夜飯菜單,你可以照著做出一道獨特的年夜菜。
  • 「我還沒過門,居然讓我給你家準備年夜飯?」「我媽是在考驗你」
    我跟他的其他兄弟姐妹也想嘗嘗你做的菜,正好今天是大年三十,需要做年夜飯,這次的年夜飯就交給你了。」我聽了之後愣住了,我跟男朋友現在只是情侶關係,還不是已經訂婚了的,我在他家應該是個客人,怎麼讓我做年夜飯?可是男朋友的母親明顯不是在開玩笑,把手裡的圍裙還有掃把交給了我,就出去招呼其他人了,看樣子,是想讓我一個人負責二十多人的年夜飯。
  • 2021年夜飯調查報告(一)|年夜飯預訂之變:年夜飯預訂,打破套餐制
    年夜飯是我們中國人一年之中最重視的一頓飯,它不僅包含著團圓美滿的美好寓意,更是我們辭舊迎新的儀式感的體現。也正因如此,年夜飯也是餐飲企業一年之中最為重視的業務之一。鼠年春節,因為受到疫情突發的影響,餐飲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年夜飯集中退訂、食材積壓、現金流緊張等危機,在經歷了這一年的起起伏伏,餐飲企業開始對年夜飯這個傳統的業務進行改革。北京商報記者也就北京年夜飯市場的變化展開深入走訪調查,同時也挖掘年夜飯市場的想像空間。新年將至,今年年夜飯預訂高峰來得有些晚,但沒有遲到。
  • 這些菜,撐起了中國人的年夜飯
    掃塵、守歲、貼春聯、辦年貨、發紅包……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春節習俗,但這些年俗的味道,可能還是沒有滿滿一桌的年夜飯來的有味。但這也不怪大家「平時不認真學」,畢竟年夜飯要燒的多是平時不怎麼做的大菜、硬菜,記不住菜譜很正常。正是基於很多人做年夜飯肯定會搜菜譜這一點,美數課試圖通過百度指數中「哪些菜譜的搜索量一到春節就猛增」,來發現哪些是大家除夕夜飯桌上的高頻菜。
  • 花姐廚房年夜飯系列之——紅紅火火(烤箱升級版叉燒肉)
    轉眼間已進入農曆臘月,這意味著春節將至,春節是中國人心中分量最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濃濃的年味兒凝聚著中華民族最珍視的情感,天涯之遠隔不斷心底最溫暖的牽掛
  • 一場「川味兒...
    一場「川味兒」十足的藝術展!圖1活動籤到此次主題作品展主要圍繞四川的特色元素進行創作,用世界的視野、四川的元素、地方的語言去表達巴蜀的人、文、歷史、風俗、美食等。參展作品涵蓋了川菜、川劇、古蜀文化、川西民居、成都街頭巷尾、老茶館等。這些四川符號將從孩子們的視角被一一展現。
  • 「京味兒」劇到底是個啥味兒?丨深鮮企劃 ·「風味國劇」
    從折射社會的角度看,其 昭示了「京味兒」文化中隨處可見的重「禮」 尚「德」的深刻內涵,使文化和劇集達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所謂「禮」是宮廷文化輻射出的禮制,所謂「德」是北京人的德行,也就是規矩。二者相互影響。「城中景,景中人」,關於重「禮」 尚「德」,北京的城建和人民生活高度一致。
  • 1910—2016:年夜飯的編年史
    春節之食,即便在動蕩的帝國之末,也未曾改變其面貌。闔家、祭祖、團圓、互道新禧,都是必然的路數。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美食是奢望,能夠吃一頓飽飯已經是安慰。1935年,一位作家寫下一段關於中國人與食物之間的文字。他說:「如果說中國人非常重視某種東西,那幾不是宗教也不是學習,而是食物。」這個人是林語堂。同樣是在1935年,林語堂寫下了一篇文章《紀元旦》:「我不覺回憶到我的童年。
  • 特別策劃:年夜飯 你的團年宴是什麼菜
    在這一天,即便遠隔千裡無法到場,家人也總會給你留一個位置,擺上一幅碗筷,寓意「合家之歡」。 中國人的思鄉,是濃縮在那一碗倆筷,一大桌的美味之中的。
  • 四川人的年夜飯菜單,看看你家的飯桌上有這些菜嗎?
    對中國人來說,年夜飯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餐,遠方的遊子奔赴千裡,為的就是這一餐家宴。在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各地吃年夜飯的風俗儀式不盡相同。年夜飯上,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年輕一輩,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表達對養育之恩的感激之情。那麼,四川人的年夜飯裡,最不可或缺的是什麼呢?今天就跟著小編來看看舌尖上的四川年夜飯菜單,看看你家的飯桌上有這些菜嗎?
  • 贛州人的年夜飯菜單,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道菜?
    馬上就要過年咯,你的年夜飯是在外面吃還是家裡做呢?在江西贛州,對於贛州人來說,年夜飯絕對是一年中的頭等「飯事」,一想到各種各樣的美食,你是不是就饞得不行了。沒有這些贛州老味道的菜,不像是在過年。充滿臘香味的這些美食,總讓人想起媽媽做的菜餚。那麼,贛州人過年到底吃什麼呢?
  • 「半成品年夜飯」食物背後的精神內核
    原標題:「半成品年夜飯」食物背後的精神內核  近日,記者連續幾天走訪陝西西安市多家餐廳,發現各大餐飲飯店均已全面啟動年夜飯預訂。除了堂食、包間預訂外,半成品年夜飯也是整個年夜飯市場的半壁江山。(12月20日《三秦都市報》)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年夜飯承載著孩子們對美食的渴望;一些平時捨不得吃、吃不到的美食,借著年夜飯的契機整整齊齊地擺上了餐桌。在物質生活漸次豐盈的當下,年夜飯與老百姓日常餐食的差別並不大;人們之所以在乎年夜飯,說到底是在乎合家團圓的儀式感;講究「合」「和」的傳統文化,驅動著中國人對年夜飯的重視。
  • 我坐了18個小時的火車,就為了吃上家裡的年夜飯
    氬捸迅兠愚薊諛檔弓遷瀒煘菇鷌蒩厎逝槴丼謦飪瞛菩鼡陰巒欅臍勂鱣鎂珛孄趘蠙璟暰甃駦卞寵椌樨公績鴽晾釷匃矡這場所有中國人都奔赴的晚餐,你家會選擇怎樣的食物,來迎接舊歲新年的歲月輪替?壭茤蚫痐幓岑蛻睆脀癭狷禭泅崓搴懱獺解鯭尡蒕儋靷釈跉軸笚猸碗脈鑍弶椦漌悛亻奭錈懱鬳佸砒歽斜韜纀礧曟於燩中國人的年夜飯,臘肉也佔據了半壁江山。
  • 除夕年夜飯的來歷,南北方年夜飯差異大,你更喜歡在哪裡過年
    過年最少不了的當然是年夜飯了,那麼年夜飯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吃年夜飯,中國南北方的年夜飯有什麼特點或區別呢?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我國就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了,而這飯可是要慢慢吃地,從入席開時,一直吃到深夜,表示對逝去歲月的留戀之情,以及對新年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