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不朽——「第二提琴手」恩格斯

2020-12-26 騰訊網

人們也許會遺忘,但歷史永不遺忘。你智慧的光芒將作為我們永恆的思想燈塔,或許前路黑暗似海,但總有那份柔光刺穿黑暗,給我們饑渴的心靈施予最純真的那份柔光。今天是「第二提琴手」恩格斯誕辰200周年,讓我們一起來緬懷曾經那段歷史。

弗裡德裡希·恩格斯(德語: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國思想家、哲學家、革命家、教育家,軍事理論家,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

恩格斯出生在巴門一個工廠主家庭。13歲以前,在故鄉巴門理科中學讀書,之後就讀於愛北斐特的理科中學。畢業前一年即1837年,由於父親的堅持,輟學習商。1838年恩格斯來到不萊梅,開始同青年德意志運動發生了聯繫,並開始清理自己受到的宗教影響。

恩格斯是卡爾·馬克思的摯友,被譽為「第二提琴手」。他為馬克思從事學術研究提供了經濟支持。相對於馬克思的理論表現而言,恩格斯更傾向於負責通過實際的工作為工人階級實現權益。1883年馬克思逝世後,恩格斯將馬克思遺留下的手稿、遺著整理出版,並眾望所歸地成為國際工人運動的領袖,繼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達12年之久,並於1889年成立第二國際。

2020年是革命導師、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和自然辯證法創始人恩格斯誕辰200周年。10月10日,由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主辦的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大會暨2020年學術年會主會場活動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自然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以及自然科學、工程和技術等相關學科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共500餘人,通過現場和分會場在線直播方式參加會議。

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出席大會並做重要講話。徐延豪指出,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恩格斯對自然辯證法理論作出了創新性突出貢獻,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中國自然辯證法界的學者和專家們在傳播馬克思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思想、推動思想解放和積極引介國外相關思想成果,以及在推動自然辯證法思想落地生根和為國服務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業績。

恩格斯雖然逝世,但他的思想理論為我們指點了方向,就像他說的:「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思想理論。」大家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回顧一下恩格斯的經典語錄吧。

1

為了達到偉大的目標而團結,為此所必需的千百萬大軍應當時刻牢記主要的東西,不因那些無謂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

2

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的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3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4

複雜的勞動包含著需要耗費或多或少的辛勞、時間和金錢去獲得的技巧和知識的運用。

END

責任編輯:付銀鈴

指導編輯:馮睿珊、金智鈺

審核:吳雨濛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致敬恩格斯的偉大探索與奉獻
    致敬恩格斯的偉大探索與奉獻 2020-12-09 1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恩格斯:「第二小提琴手」的偉大
    本文轉自【學習時報】;恩格斯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創始人,曾多次以「第二小提琴手」來謙虛定位他在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然而恩格斯這一自我定位引發了國內外對於他思想貢獻和歷史地位的不同認識甚至誤解。
  • 傾聽恩格斯內心獨白,《卓越的恩格斯》洞見「第二小提琴手」的人生樂章
    本片追尋著恩格斯曾經生活和工作過的軌跡,遍訪英、德、法、荷等多個國家,忠實還原了一代偉人恩格斯波瀾壯闊的一生,影響了中國幾代人的《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著作的創作過程也隨之披露。現位於德國伍珀塔爾的恩格斯故居當鏡頭掃過德國伍珀塔爾市巴門區那條貫穿市區的「弗裡德裡希·恩格斯」大街時,我們仿佛可以想像到「這座城市偉大的兒子」恩格斯在此生活的童年身影。而那張恩格斯中學時期的筆記,則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和工整有序的排列,向世人展示了一位優秀少年的才思與格局。
  • 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權威解讀「第二小提琴手」恩格斯的一生
    弗裡德裡希·恩格斯,這個名字每個人都如雷貫耳,可實際上,我們可能對他知之甚少。在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之際,《卓越的恩格斯》上線啦,帶給您一個有血有肉、真實、有義氣、接地氣的恩格斯!▼圖:恩格斯的父親恩格斯原本打算中學畢業後進入大學深造,但父親希望作為長子的恩格斯早日子承父業。迫於父親之命,不到17歲的恩格斯只好放棄學業,學習經商。恩格斯先是到父親開辦的公司當了一名辦事員,之後又被派往不萊梅市的一家商行當練習生。在不萊梅市,恩格斯不僅學習了商業知識,還發憤學習外語、讀了許多進步書刊,如饑似渴地吸收各種新思想、新知識。
  • 寫在恩格斯200周年誕辰之際
    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就是這樣的人:為了理想,他甘做「第二小提琴手」,在馬克思逝世後擔當起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領導工作和馬克思遺稿《資本論》的整理出版;為了愛情,他與女工瑪麗相親相愛,度過緊張而愉快的時光;為了友誼,他為馬克思慷慨解囊,拔刀相助;為了事業,他堅持每天工作16個小時,直到生命的盡頭。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貢獻
    今年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緬懷歷史偉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銘記其歷史功績,薪火相傳,接續奮鬥,把其光輝思想、歷史偉業和崇高風範發揚光大。下面主要從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貢獻的角度談一下恩格斯的不朽功績。
  • 恩格斯的思想及當代價值
    黃憲起 原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校(院)委委員(副部長級)恩格斯和馬克思共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爭取自身徹底解放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他對馬克思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貢獻是偉大的、不朽的,我們永遠紀念他、學習他!
  • 怎麼分辨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1.從外形視覺上看:小提琴(Violin)和中提琴(Viola)都是橫把位(夾在脖子上演奏),同規格的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微大一點(近看容易比較出);演奏姿勢都差不多,只是對於演奏員來說,把位(簡單的說就是兩手指在同一音高差之間的距離)小提琴小一點,中提琴大一點。帕薩卡利亞 中提琴小提琴二重奏大提琴(Cello):最直觀的,是只能坐著演奏的。
  • 恩格斯論競爭——為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而作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有著重大區別,前者是世界上最優越的一種經濟形式,我們應認真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要求,充分發揮競爭的積極作用,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互促互補、相輔相成,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進程中發揮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 洛杉磯音樂學院樂團受邀赴白宮演奏 華裔提琴手展風採
    由指揮家Magdolna Berezvai帶領的Cemala青少年弦樂團,此次是繼2017年後,第二度應邀前往白宮參加聖誕和新年表演。美國白宮聖誕和新年演出,是白宮每年最盛大且時間最長的演出。洛杉磯青少年提琴手們的到來給冰雪中的白宮帶來南加州的陽光與活力,白宮的莊嚴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更讓孩子們大開眼界。「聖蓋博谷華裔青少年提琴手們此次白宮之行,相當不易。」疫情期間居中義務幫忙提琴手們聯絡練習場地的洛杉磯縣房地產上訴委員陳惠萍表示,由於疫情緊張,到處關門,孩子們接到白宮表演邀請後,卻苦於沒有足夠大的地方,讓他們在保持距離情況下集中練習。
  • 恩格斯對政治經濟學的貢獻
    在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之際,回顧恩格斯的革命歷程、理論貢獻、思想內涵,特別是研究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立發展的貢獻,不僅對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創新具有歷史意義,對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也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 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及其時代意義——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儘管恩格斯一直說「馬克思是天才」,而自己只是「第二小提琴手」,但他的卓越成就、巨大貢獻、偉大人格,使馬克思的「第一個我」和「第二個我」不可分割,這位第二小提琴手絕對不是簡單地排名第二。對於恩格斯,馬克思則寫道:「他真是一部百科全書。白天也好,夜裡也好,吃飽了也好,空著肚子也好,隨便什麼時候他都能工作,文章寫得飛快,機靈得像個鬼。」
  •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概覽及精華吸收方法
    該套書的第二冊,對應了馬克思在1848-1859年的作品,也就是馬克思的30-40歲(準確說來是41歲)。由於恩格斯小馬克思約兩歲,也就基本按照這個安排來搭著走,因此我們知道,第一和第二冊,就是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形成期。
  • 臺灣組合蘇打綠鍵盤兼中提琴手龔鈺祺
    龔鈺祺(Zephyr),1980年12月16日出生於中國臺灣,著名樂團蘇打綠鍵盤兼中提琴手。2008年6月15日,北京北展舉辦一場演唱會。消息公布後,售票一搶而空。9月12日和9月13日,臺北小巨蛋蘇打綠參演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
  • 他是馬克思一生的置頂好友,初次相見卻只感受到冷淡……|恩格斯...
    2020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在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過程中,馬克思、恩格斯這兩位偉人始終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如今看來,恩格斯無疑是馬克思一生中最忠誠的置頂好友。恩格斯少年時就喜歡讀書,求知慾望高,是學校出類拔萃的學生。1837年9月,其父決定把頭腦靈活的恩格斯培養成一個商業家,以便成為他的繼承人。由於父親堅持要他輟學經商,恩格斯中學還沒有畢業,就不得不到不萊梅一家商號去當辦事員。但他並沒有放棄求知,利用業餘時間學到的各種科學理論知識不亞於同時代最優秀的大學生。
  • 顧海良:永遠的恩格斯
    顧海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回憶了《永遠的恩格斯》出版的緣起。『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之父』這樣的『神話』。」顧海良說,馬克思提到的《資本論》的三卷,後兩卷是由恩格斯接續完成,恩格斯在他一生最後的12年,為完成《資本論》的第二卷和第三卷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 美媒:洛杉磯音樂學院樂團受邀赴白宮演奏 華裔提琴手展風採
    由指揮家Magdolna Berezvai帶領的Cemala青少年弦樂團,此次是繼2017年後,第二度應邀前往白宮參加聖誕和新年表演。美國白宮聖誕和新年演出,是白宮每年最盛大且時間最長的演出。洛杉磯青少年提琴手們的到來給冰雪中的白宮帶來南加州的陽光與活力,白宮的莊嚴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更讓孩子們大開眼界。「聖蓋博谷華裔青少年提琴手們此次白宮之行,相當不易。」疫情期間居中義務幫忙提琴手們聯絡練習場地的洛杉磯縣房地產上訴委員陳惠萍表示,由於疫情緊張,到處關門,孩子們接到白宮表演邀請後,卻苦於沒有足夠大的地方,讓他們在保持距離情況下集中練習。
  • 恩格斯為什麼成了「田園女權」?|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黃月1今天是弗裡德裡希·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上一次他的名字在社交媒體上被熱議,是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貼出了恩格斯關於女性大量參與公共事務才能實現男女平等的觀點,隨後,恩格斯的這番言論被一位男性博主譏諷為「田園女權」。
  • 恩格斯為什麼成了「田園女權」?|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今天是弗裡德裡希·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上一次他的名字在社交媒體上被熱議,是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貼出了恩格斯關於女性大量參與公共事務才能實現男女平等的觀點,隨後,恩格斯的這番言論被一位男性博主譏諷為「田園女權」。爭議微博截圖作為一名男性,恩格斯和女權有關嗎?有關。
  • 恩格斯與馬克思的故事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由初見的各自冷淡,到再相見的彼此欣賞,進而逐漸升溫的。1842年,由於父親生意需要,恩格斯被送往曼徹斯特的分廠工作。在去往曼徹斯特途中,他經過萊茵地區,與《萊茵報》的編輯之一的赫斯進行了長時間的會晤。因為這次會面,他作為「一流的革命者」嶄露頭角。同時,恩格斯還訪問了科倫的《萊茵報》編輯部。馬克思當時任主編,在那裡恩格斯與馬克思第一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