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助理糾紛丨藝人背後默默付出的人也應受到法律保護

2020-12-26 法律顧問視界

藝人助理作為默默無聞的一群人,盡職盡責地在幕後照顧著明星的各項工作甚至生活起居,包括與其他部門配合藝人的宣傳及演藝活動的跟進;掌握演藝部短期內演藝計劃、宣傳計劃及公司藝人短期的外出動態;負責藝人出差前期的準備工作,如準備資料,確認往返機票,行程安排周全,確認吃、住、行無誤等嘈雜的事物等。由於密切的工作關係,藝人助理間出現糾紛是很正常的現象。當出現問題時雙方如何通過法律的手段解決呢?

一、藝人助理糾紛相關案件

之前,周女士作為某藝人的助理,在藝人與所屬娛樂公司解約後被娛樂公司停發工資及停止繳納社保、公積金,後又被娛樂公司從員工宿舍中趕出。周女士認為娛樂公司不應該因與藝人之間發生經紀糾紛,就單方面無故解除雙方勞動關係。於是,周女士訴至仲裁要求娛樂公司支付加班工資及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等共計4萬餘元,被駁回後,周女士不服仲裁訴至法院。庭審中,公司表示不同意周女士的訴請。公司稱其並不是周女士的實際僱主,而是明星陳某某與其家人。前期公司為周女士支付工資、社保、公積金等,完全是應陳某某家人的要求代為支付。現陳某某及家人於2018年9月向公司發出單方解約通知函,意味著公司與陳某某及其家人委託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也同步解除。2018年9月15日,公司已將周女士的工資支付完畢,因此不應當再向其支付工資。且公司僅為周某某代繳社保、公積金,周女士從未為公司工作,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亦不存在人身依附性。

在案證據顯示,周女士並非根據公司的安排進行工作,公司給周女士的工資數額是在陳某某母親的授意下發放。同時,周女士未提供其他證據證明其接受公司的用工管理,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在公司的安排下工作,因此法院認定雙方無建立勞動關係的合意,並未形成具有人身從屬性的勞動關係。因此,周女士主張與娛樂公司存在勞動關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其基於勞動關係提出的本案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並駁回周女士的全部訴請。

二、藝人助理勞動合同相關法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並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並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根據勞動法第三十五條,用工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本條例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以每位被派遣勞動者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此,藝人助理間出現糾紛或藝人公司出現違約時,雙方均可利用該法為自己維權。

三、藝人和助理都要為自己維權

幾乎每個經紀公司都會為藝人配助理,經紀人和助理的職責有著明確的分工,但是在現實中,為了節省開支或是為了更加了解藝人,有很多經紀人同時擔任著助理的角色。 助理也可以稱為「保姆式助理」, 他們既要為藝人打下事業上的江山,還要為他們處理好生活中的瑣事。除此之外,他們和藝人還是「利益共同體」,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同進共退,所以藝人和他們之間很容易產生深厚的情感。然而也很容易產生糾紛,當出現問題時可自行協商解決,協商無果後需請律師幫助解決。

相關焦點

  • 藝人經紀人糾紛法律
    正是因為關係較為密切,便總是避免不了產生摩擦或者法律層面的糾紛。日常生活中,經紀人如同藝人的家人、朋友一樣提供幾乎全天的陪伴和保護。在演藝活動工作中,更是負責藝人工作中的各個部分內容的接洽和處理,包括對接活動、接戲,包裝,採訪等與藝人個人事務相關的各類事項。而藝人與經紀人出現糾紛通常是因為利益的分配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時,藝人有必要請專門律師幫助自己維護合法權益,經紀人也是如此。
  • 藝人經紀人丨明星背後的那些人——何為演出經紀人?
    比如幾個經紀人一起合開工作室籤藝人,或是藝人自己開的工作室,藝人自己也籤約其他藝人。二、經紀人的日常工作有哪些?經紀人往往依據所在的公司或者職位不同也有不同,國際影視文化傳媒法律顧問封躍平律師指出,一般而言經紀人有經紀人、執行經紀人、經紀助理的區分。
  • 藝人聘用合同法律
    經紀公司應當是依法註冊成立併合法存續的公司,雙方經充分協商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本著自願平等、互利互惠、誠實信用的原則達成聘用關係,並共同遵守和執行合同約定。藝人的工作內容主要是根據經紀公司安排參與各類演藝活動。合同要求藝人在工作過程中接受經紀公司的指導管理和監督,嚴格遵守公司方的規章制度,配合公司安排的工作。 通過經紀合同明確約定,經紀公司作為甲方,則有權使用藝人肖像權和姓名權而無需另行經過藝人同意和支付額外費用。同時,公司也應嚴格遵守合同條款,尊重藝人權利,不侵害藝人的各項合法權益,不洩露外傳藝人隱私等。
  • 藝人經紀合同的法律風險防範
    經紀合同是藝人與經紀公司之間的利益紐帶。藝人走紅之前在相對強勢的經紀方的安排下, 許多合約條款都不夠細緻,比如利益分配、解約情形、違約責任等涉及法律風險的內容,而這些恰恰是經紀合同的核心條款,雙方本應都加以重視並謹慎約定。
  • 《民法典》下藝人藝名的法律保護
    藝名具有人身專屬性,一般與指向的演藝人士具有一一對應的關係,藝人一旦取得該藝名後,藝人即與該藝名不可分離,並具有身份的象徵,因此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之前的《民法通則》、《民法總則》未明確將筆名、藝名、網名等規定屬于姓名權的範疇,導致法院在處理此類糾紛時,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裁判標準不統一。
  • 藝人助理平時都有哪些工作?應聘藝人助理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可見助理的工作雖然難度不高,但是非常的瑣碎繁雜,這就意味著藝人對助理的招聘要求簡約而不簡單,具體而言,做明星(藝人)助理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無不良嗜好。助理經常跟藝人在一起,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肯定是不行的,當然除了身體健康之外,一定要有無犯罪記錄,畢竟哪個明星藝人也不希望自己身邊潛伏著一個有前科的人,另外就是需要不良嗜好,例如酗酒、賭博等;2、可靠踏實,口風要緊,為人低調。
  • 藝名商標權爭奪背後,是經紀方與藝人的「制衡法則」
    這是現代演藝圈「藝名承襲制」出現的源頭和演變,到了商業化時代,「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是如今引發網友們熱議的藝名商標權的背後意義。 演變到現在,公司將藝名作為商標註冊,已經是屢見不鮮的事,有些公司是為了保護自身權益防止被侵權,而有的經紀公司則目的在於制約藝人。相比內地演藝圈,韓國出現後者的情形更多。
  • 月薪3000、會拍照、能拎包……藝人助理還有哪些職場「秘密」?
    誰知這位女藝人並不買帳,還罵他說,我花錢請你來是讓你當全劇組的助理嗎?此外,楊先生還稱被女藝人丟到過高速公路上,還曾被要求在浴缸裡睡覺。既然做藝人助理那麼「不如意」,為何還有這麼多人爭先恐後?楊大森曾在北京一家經紀公司當經紀人,目前是新浪微博認證的娛樂圈職場博主,同時經營多個影視娛樂招聘平臺。「想做藝人助理的人,80%是因為追星,其中女生更多。」
  • 藝人嚴浩翔配音《戀與製作人》被指未授權 遊戲配音侵權糾紛究竟誰...
    至此,一場因配音而引發的侵權糾紛愈演愈烈。而由於配音的熱潮已逐漸興起,並有不少人對遊戲配音產生較高的興趣,如何保證各方權益不受侵害也成為當下不可忽視的問題。部分人員言行已涉嫌侵害我方名譽權,我們已固定證據,並保留我方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與此同時,峰峻文化也對這場爭議進行回應,並稱「我司藝人受邀在某平臺直播,根據協議,直播內容涉及的版權問題由平臺方負責,與藝人及經紀公司無關。據了解,平臺方法務已經介入。」
  • 《藝人經紀合約》談判要點 (第二部分)
    可量化成本:例如藝人的交通、住宿費用。這部分費用如果由演出服務接受方承擔則不需要作為成本扣除。再如經紀公司為藝人配備的個人助理或化妝師等人員成本。當然,此類人員成本可以按年度核算。                不可量化成本:經紀公司為藝人談判締結《演出合約》以及安排演出事務相關人力及財務成本。
  • 月薪3000、撐傘、能拎包……藝人助理還有哪些職場「秘密」?
    既然做藝人助理那麼「不如意」,為何還有這麼多人爭先恐後?楊大森曾在北京一家經紀公司當經紀人,目前是新浪微博認證的娛樂圈職場博主,同時經營多個影視娛樂招聘平臺。「想做藝人助理的人,80%是因為追星,其中女生更多。」他在接受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隨著近幾年國內綜藝節目的繁榮,讓助理職業的求職者更多。
  • 藝人解約之路,應該怎麼走?
    經紀公司在與藝人籤約時,通常會制定很多對藝人行為有較大限制的條款,從而加大了藝人違約的可能性,對於初入職場的新藝人,在事業初期為了有更好的發展,再加上法律意識的淡泊,往往並不會仔細考量合同條款背後的法律風險,就直接與經紀公司籤約了,這就為之後的履行合同埋下了一個個小雷。我們知道,演藝經紀合同,是一個兼居間、行紀、委託、勞動等合同性質於一體的綜合性合同。
  • 【夜讀】35歲高以翔突然身故背後:殘酷藝人競爭與綜藝寒冬「合謀」下的悲劇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賀泓源、張露曦、牛鈺南財快評丨殷俊編 輯丨陳思穎、陸宇、李靖雲部分內容來自觀察者網、新浪微博、證券日報、公開信息你好王瀝川,再見高以翔斯人已逝,留下懷念與反思。正值壯年高以翔,何以猝死?我們能夠做些什麼,保護每一個藝人,也保護我們自己。高以翔事件中,《追我吧》節目組究竟有無法律責任呢?
  • 楊冪旗下藝人待遇如何?片酬低到被吐槽,沒助理還自備摺疊椅
    楊冪旗下藝人待遇如何?片酬低到被吐槽,沒助理還自備摺疊椅自從楊冪從演員坐上老闆的位置後,陸續籤約了不少藝人,其中優秀代表有迪麗熱巴、高偉光等人。只不過,在楊冪的公司內部,也並不是每一位演員都能擁有豐富的資源,其中豐楚軒就是一個意外。
  • 易勝華律師再談肖戰:最倒黴的藝人也是最幸福的藝人
    易勝華律師再談肖戰:最倒黴的藝人也是最幸福的藝人。12月22日,易勝華律師轉發關於肖戰星光大賞的動態,小飛俠們在場內給了肖戰一片紅海,在沒有團票的情況下,還能達到如此的境界,的確讓人感動。這背後的競爭利益,以及現在還在到處蹦躂的情況來看,沒有背景以及專科畢業的他一下子爆紅觸碰到了哪家的利益,現在局勢越來越明朗。
  • 明星經紀合同糾紛丨明星與經紀公司的合約糾紛的司法動向
    在上述案例中,法院認為「藝人權利、演藝經紀合同的協商常因具體情況不同而具有個案差異,並不屬於典型的格式合同。」在大多數情況下,經紀公司與明星在訂立合同時會就其中的條款進行協商,但也不乏明星通過主張經紀公司利用格式條款加重藝人義務免除己方責任、或未盡到格式條款提示說明義務而主張格式條款無效,對此,經紀公司應在訂立合同時重視協商過程,盡到格式條款的提示說明義務。
  • 從AKB48的商業模式看藝人經紀合約的法律風險(上)
    對於經紀公司來說,從零培養藝人是成本和風險最大的商業模式,不但要對藝人投入高額的培養成本,還要面臨藝人成名後單飛的風險。而AKB48的群體培養模式,又將這種風險擴張到最大。因此,這成為設計藝人經紀合約的極好案例,我們通過AKB48 模式來分析一下經紀公司與藝人的合約是如何處理這些法律風險的。
  • 藝人經紀代理合同的性質分析(上)
    藝人經紀代理合同並非單一的委託合同性質,藝人通常無權依據《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條賦予的任意解除權解除合同。多數情形下藝人經紀代理合同應為複合型合同,內含多種合同關係,委託合同法律關係僅為其中之一。依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合同性質由合同內容決定。
  • 「職業打假人」受到法律保護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消費,也自然都是消費者,所以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與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但如今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令人擔憂,就是製售假貨與知假買假問題大量發生。自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改後,上述知假買假問題呈現井噴式增長,新《消法》在加大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同時對市場經濟產生了一定影響。案情概述2017年10月1日,「職業打假人」王某某,明知某商場售賣的茅臺酒為假冒貴州茅臺酒。
  • 頭部藝人接連出走,泰洋川禾發了什麼
    鏡像娛樂原創文丨魏晨曦編輯丨李芊雪今日上午,「泰洋川禾」四字擠佔微博熱搜排行榜,閱讀量高達2.9億。從一些微博娛樂大V和草根用戶提供的截圖不難發現,關於泰洋川禾及其藝人涉嫌「洗錢」與「GD」等驚天大瓜早已在豆瓣輿論圈發酵,真相撲所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