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06:04 |嘉興
「已經全部安裝完畢,電也通上了,等把小區居民的私家車信息全部錄入後,就可以開始使用了。」12月16日下午,看著秀園小區二期的4個主要出入口全部裝上了嶄新的智能道閘,嘉興市秀洲區高照街道陶涇村黨總支書記許建國的一樁心事終於落下了。有了這4個智能「值班員」,小區裡的停車亂象就可以得到「根治」了。
秀園小區是一個較大的拆遷小區,也是一個典型的開放式小區。位於陶涇村的秀園小區二期有著大大小小9個出入口,其中4個比較大,大型車輛可以進出。
「由於是開放式小區,進出口子又多,很多外來車輛隨意進出小區,還有很多大貨車停在小區原本就不寬敞的道路上。」許建國告訴記者。小區內最寬的道路就5米,最窄的才3米,大貨車在路上一停,不但佔用居民停車資源,還影響車輛正常通行,小區內經常出現各種小事故,居民對此反映強烈。
為了讓居民生活的小區環境更美好,也為了在這個特殊的當下,節約人力物力,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今年10月,在高照街道的支持下,陶涇村制定了一套破解方案。
在為4個主要出入口定製安裝智能道閘的同時,陶涇村村幹部們挨家挨戶上門走訪,摸清小區的私家車數量,並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在秀園小區二期的房前屋後規範劃設了430個停車位。
「4個智能道閘用起來後,外來車輛就不能隨意進出了,大貨車也不能停進來了。」許建國說,他們還在其他幾個較小的出入口安裝了鐵製移門,專門供行人、電動車出入。接下來,他們還將繼續挖掘小區停車資源,爭取再新增60個到70個停車位。
亂停車、亂堆放、亂搭建……拆遷小區的各類亂象一直是城市管理的痛點與難點。今年初以來,高照街道針對這些亂象制定專屬解決方案,不斷改善轄區人居環境。
除了給開放式小區「特聘」智能「值班員」,為了「治好」拆遷小區房前屋後的亂堆放頑疾,今年,高照街道將整治行動與長效管理相結合,在對各拆遷小區進行環境大清理的基礎上,成立綜合管理服務隊,每天對小區亂堆放問題進行勸導與清理,防止亂象反彈。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拆遷小區內新居民佔比較大的特點,高照街道還在這些「別動隊」裡專門安排了新居民隊員,老鄉管老鄉,效果更明顯。
(原標題《高照街道破解拆遷小區治理難點「有一套」》,原作者王韶韻、李卓、錢玉澤。編輯顧雨婷)
16084154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