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草,嫩如汁染。如今,漫步邯山區的街頭、小區和廣場遊園,放眼望去,新植的草坪在春風吹拂下一片碧綠,空氣清新如洗,令人心曠神怡。
在東環路與陵園路交叉口,路邊千餘平方米的裸露土地上,已有「小草剛露尖尖角」,嫩嫩的,綠綠的,賞心悅目。
這是邯山區在「美麗邯山」建設中植下的一片片新綠,也是「美麗小區」綜合整治的創新之舉。
邯山區共有老舊住宅小區538個,建築面積600多萬平方米,涉及居民7.5萬多戶。老舊小區歷史延續複雜,環境不容樂觀,居民對美麗小區創建滿心期盼。
尊重居民意願,邯山區匠心獨運改造老舊小區,「以綠填空」整治「裸土外露」,打造「無裸土示範區」。
具體辦法是:在各居民小區及公園廣場、轄區道路的裸露空地上播撒草籽,綠化補種,見縫插綠,讓青青綠草代替黃土漫捲,讓綠色植被覆蓋美麗小區,實現「裸土不外露、垃圾不落地」,力促「無裸土綠化」全覆蓋。
「無裸土綠化」工作按照「宜綠則綠、宜硬化則硬化」的原則,以提高綠量、提升品位為重點,對轄區內裸露土地進行全面綜合整治,提升老舊小區綠化覆蓋面。凡是裸露的黃土地面,全部鋪上草皮、灑上草籽,增加綠化面積,防止塵土飛揚,確保小區內無裸土;對原有綠化帶缺株斷壟、雜草叢生和黃土裸露的,清除枯木,補栽新樹,對原有樹木花草進行修剪,營造整潔一新、綠意盎然的小區景觀。
在春風小區南門,興華路街道辦事處主任陳曉芳帶領十幾名幹部正在將雜亂的枯樹枝清理外運,填平後再種上三葉草。十幾天時間的清理、挖坑、播綠、整修,小區內外煥然如新,部分小草已經綻綠,讓人眼前一亮。
「我們全區專門購置了綠化效果好、成活率高、好管理的三葉草、波斯菊等作為主打草種,對老舊小區裸露的土地進行全面綠化,並點綴各種草花,既防止了塵土飛揚,又極具觀賞性。」邯山區住建局房管所所長閆巖介紹說。
從綠化補種到裸土覆蓋,轄區內13個街道辦事處「美麗小區」創建工作如火如荼,邯山區已全面進入「種綠」模式。
交通局家屬院是老舊小區,曾經垃圾亂堆,荒草一片,一遇下雨臭氣燻天。住在這裡十餘年的張麗萍為此煩惱不已,甚至想把房子賣掉,搬到別處去住。「美麗小區」創建以來,邯山區每天有人前來修剪樹枝,栽種草坪,清掃樹葉和垃圾,小區面貌整潔一新。張麗萍說:「現在不但院裡環境好了,出門後滏東大街的綠化帶內也栽種上了草,變漂亮了。我如今住在這裡感覺神清氣爽。」
曾經塵土飛揚,今朝綠意成行。截至目前,邯山區已在各老舊小區栽種各種樹木160棵,播撒三葉草等各類草籽約300公斤,種植冬青390餘平方米,裸土綠化約16000平方米。同時,城區綠化與此相得益彰,在興華公園、雪馳路、東環路、309國道沿線栽植海棠、女貞、法桐等喬木6800餘株,綠籬模紋1500平方米,鋪植草坪、麥冬等地被2000餘平方米。(通訊員韓豔萍 代國祥 魏曉光)